喝西瓜汁的营养:lishi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6:09

1、背景

    A:胡人出任边将:开元末,李林甫为相,为专宠固位,杜绝节度使入相之途,奏请用胡人为节度使。胡将团结不同部落胡人,形成集团。

    B: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

2、叛乱经过

    天宝14年(755年)起兵;次年正月,称帝洛阳,号大燕,攻陷长安。马嵬驛之变。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763年被平定。

3、后果

三、藩镇割据(史料:见张著第171页)

1、割据的原因

    由平叛力量与反叛力量及唐王朝维持均衡导致。

2、割据类刑

    A:河北地区型: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独立性最强。

    B:中原、西北型:依附和游离,半独立。

    C:东南、西南型:基本忠于朝廷。

3、藩将与部属的关系

    牙兵。

4、政府对割据者的战争

    德宗朝泾原兵变。宪宗朝获得较大成果,淄青、淮西藩镇平定,河朔纳地归命,称“元和中兴”。

5、割据的影响

史料:

1.高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将列卫以居内,有事则将以征伐,事已各解而去。兵者,将之事也,使得以用,而不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城池之固,器甲之利,举而予之。何虑于其始也深,而易于其后也忽,如此之异哉?岂其弊有渐,驯而致之,势有不得已而然哉?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以自世,既则迫于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可不戒哉!(选自《新唐书》卷64《方镇表序》)

2.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之政。(选自《新唐书·兵志》)(新增)★★★★

四、宦官专权(以下大纲无,07大纲有)

1、典掌军权

玄宗时宦官高力士管小事,不掌军权。肃、代时李辅国(尚父)、程元振、鱼朝恩典禁军;代宗曾诛杀后者,不令宦官典兵。德宗时任宦官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典神策军,此后形成定制,控制了中央军事力量。

2、参预机要

   宪宗任宦官为“左右枢密使”,与“左右神策中尉”合称“四贵”。

3、监军

五、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斗争(南衙北司之争)

1、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

   805年;顺宗时;王叔文、王伓。

2、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1、首领

牛党: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李德裕。

2、原因

    并非基于不同政见,主要是争权夺利。

3、持续时间

    40年。

翰林院的出现:武则天令“北门学士”居中用事,参决百司表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德宗泾原兵变避难外地,中枢机务委命翰林学士陆贽,一日诏书数百,皆由他斟酌起草,称“内相”。但此时其组织机构尚不严密,决策权还不固定。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即位,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首脑,成为法定的“内相”。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将其分为两制,各置六员。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舍人为“外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制诏、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第七节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

一、盐铁使第五琦、刘晏的改革

1、第五琦

   758年,肃宗采纳他的建议,于产盐区设盐院,实行榷盐制度。

2、刘宴

   第五琦榷盐法的弊端:广置专卖机构并增派官吏管理,使机构臃肿,经营管理费用增多,影响纯收入。刘宴自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对原盐法进行改革,其他方面也有突破:

   A:改革盐法:精简原机构,把政府统购统销改为政府在产盐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行各地零售,将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即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之弊,也使收入大增。

   B:整顿漕运:采用此前裴耀卿的分段转输法。

   C:行常平法,平抑物价。

二、杨炎的两税法

1、原因

   A: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B:安史乱后赋税征收无常规,杂税林立,导致社会骚动。

2、两税法的内容(德宗建中元年)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

   B:按丁壮、财产定户等。

   C:分夏秋两次征收。

   D:取消租庸调、杂税、杂徭,丁额不废。

   E: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F:无固定住所的商人依收入征1/30。

3、意义及弊端

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农业

重点在南方: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江南农具颇为发达。湖田耕地面积扩大。“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说明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成为维系政权的命脉。

2、手工业

A:纺织业:吴越成为纺织中心。荆州、宣州也成为重要产地。岭南棉织业发达。

B:造纸业:重要产地多分布在南方。

C:造船业:用橄榄糖代替船钉造船。

D:茶叶生产:大量种植茶树,德宗后,茶税成为重要税收。

3、商业

    A:城市:长安、洛阳外,“扬一益二”;苏州。广州设市舶使,后建市舶使院,管理对外贸易。明州则为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

    B:夜市的出现:扬州打破了坊市区分的旧制,出现了夜市。

    C:僦柜(柜坊)与飞钱:僦柜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贴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称亦称“便换”,产生于宪宗时,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办法: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长安的进奉院,或者交给某军府、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再到指定地方取现钱,从而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

   D:农村中的草市、虚市、野市出现。

第八节  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07大纲此节为:“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此节前另有:“唐后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一、社会矛盾

1、赋税问题

    A:杂徭、差役恢复。

    B:地主逃两税。衣冠户的产生

2、吏治败坏

3、地主兼并土地的苛刻方式

    土地被兼并,但两税由农民完纳。

4、榷盐税提高了茶盐价格。

二、裘甫、庞勋起兵

     859年,浙东裘甫起兵,868年桂林戍卒庞勋起兵。

三、黄巢起义(新增)

1、王仙芝起兵

2、黄巢起义经过

    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朱温降唐。郑畋(音田)、李克用。

3、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第一次提出“均平”口号;流动作战。

4、教训

    没有建立根据地;没有乘胜追击;内部人员不坚定。

第九节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07大纲两节的合并)

一、民族关系

1、与东突厥的关系

    A:唐以前的突厥:起源于新疆准噶尔之北,后向东迁徙。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阿史那土门创立突厥汗国。隋开皇三年(583年),被隋打败,分裂为东、西二部。东突厥因居唐之北,亦称北突厥。高祖与突厥的关系:

    B:唐初征突厥:唐朝建立之初,向其称臣,与其“互市”。贞观三年(629年);李靖、李勣;薛延陀、回纥配合;擒颉利可汗,东突厥亡,大批突厥人迁到大漠以南。唐置羁縻府州。“天可汗”、“参天可汗道”。

    C:东突厥再兴及其与唐朝的关系:高宗时期,东突厥骨咄禄再次建国,称“后突厥”。默啜可汗被武则天封为“迁善可汗”。农业化程度较高,向唐朝借种子、农具等。以和睦为主。互市规模可观。天宝三年(744年)为回纥所灭。

2、与回纥的关系

    铁勒人的一支,生活在今色楞格河一带,臣服于突厥。元和四年(809年)回纥向唐请吏名为“回鹘”。唐末汗国崩溃,一部降唐,一部西迁,至西州者形成维吾尔族。

3、与吐谷浑的关系

    青海、甘肃一带。隋炀帝曾灭之,隋末复国。贞观九年唐败慕容伏允,其子慕容顺即位,太宗与之和亲。唐高宗时为吐番所并。

4、与吐番的关系

    A:吐蕃概况:六七世纪之交建立政权,王称赞普。

    B:与唐的和亲: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制定《十善法律》。文成公主入藏。景云元年(710年),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安史乱后,一度攻占长安。唐穆宗时,双方订立盟约,称“长庆会盟”。后吐蕃发生内乱,导致瓦解。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仪潮起兵反吐蕃,河西、陇右十余州归唐。

5、与西域的关系

    A:与西突厥及西域诸国的战争:西域诸国受西突厥控制,不利于新疆一带统一及丝路的畅通。贞观14年(640年),侯君集征西域,降高昌,以其地置西州,并于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到648年,西域大部统一于唐,唐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又在疏勒、焉耆、于阗设镇,合称“安西四镇”。四镇成为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显庆二年(657年)灭西突厥。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分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地区为北庭都护府,治在庭州。

6、南诏

    八世纪统一云南。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唐德宗封异牟寻为南诏王。

7、渤海

    满族的祖先,活动在长白山、黑水地带。

A: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698年建立政权,726年唐封其为渤海郡王。

B:黑水靺鞨:722年任命其首领为勃利州刺史,725年在其地设黑水军,次年又设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

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与朝鲜、日本的交往

    A:朝鲜:贞观19年,攻高丽未克;总章元年(668年),李、薛仁贵灭高丽,设安东都护府。新罗派留学生;崔致远《桂苑笔耕集》。白居易诗到新罗。新罗学者薛聪创造“吏读”法,用汉字作为音符来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

    B:日本:小野妹子。631年第一批遣唐使,共派出12次;《井真成墓志》。吉真备(科学);空海(创真言宗)编《文镜秘府论》。平假名、片假名。阿倍仲麻吕(晁衡)与李白关系。鉴真。日僧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2、与中亚各国的关系

    昭武九姓。怛(音达)逻斯之战。杜环与《经行记》。

3、与南亚各国的关系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义净与《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4、两条交通线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为广州,设市舶使。

第十节  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宗教

1、佛教

   佛教史上最早的宗派为天台宗(法华宗),创始人为智见(音已),《法华经》。法相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在武则天时兴起,前者创始人为法藏(《华严经》);后者分为南北两派,慧能在南,神秀在北。密宗(真言宗)。

   净土信仰分为弥勒净土与阿弥陀净土,后者在民间最流行。

   武宗灭佛。

2、道教

   唐初道在佛之上,武氏时佛在道之上。玄宗时编订《开元道藏》;设生徒考试。

   上清派(茅山宗)是主流。张万福、杜光庭整理科仪,贡献巨大。

3、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

   上述宗教自波斯传来。

A:祆教:又名拜火教,北朝时传入,唐时兴盛。许多地方设有祆祠。政府设有萨宝教,是专门管理祆教的机构。

B:摩尼教在武周时传入中国,回纥助平安史之乱,又传入回纥,回纥人于768年在长安建寺。

C:景教:基督教的一支。638年太宗诏许景教僧阿罗本在长安建寺;高宗时又允许在各州建寺院,统称波斯寺;玄宗时易名为大秦寺。现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叙了景教在唐代传播情况。

D:伊斯兰教:主要由长安、广州、扬州等地大食商人传入。

二、思想和学术

1、《五经正义》:

    唐太宗令孔颖达等撰写,解释五经经义。高宗时撰成,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考试亦必须准此答卷,不许自由发挥。《五经定本》亦为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是一部考订五经文字的书,后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统一课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在郑覃主持下,刻成了《开成石经》,进一步完成了五经在文字上的统一。

2、韩愈与《原道》等论文

3、李翱与《复性书》

4、柳宗元与《封建论》

4、刘禹锡与《天论》

三、史学与地理学

《史通》、《唐六典》、《通典》、《西域图记》、《元和郡县图志》、《海内华夷图》

四、文学

古文运动。俗讲与变文

五、艺术

昭陵六骏。大足石窟。阎立德、立本;吴道子;展子虔。敦煌莫高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六、科技

僧一行。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苏敬《唐新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雕版印刷与《金刚经》(现存最早印刷品);《陀罗尼经》(国内现存最早印本)

第十一节  五代十国的政治和经济

一、五代的更替

1、后梁、后唐和后晋

    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建后梁。923年李存勖建后唐,定都洛阳。936年石敬塘创立后晋,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947年为契丹所灭。

2、后晋与契丹的斗争

    打谷草:辽兵进入华北和中原后,将领们常以牧马为名,纵兵四出劫掠,夺取财物,俘虏奴隶,称“打谷草”。

3、后汉和后周

   947年刘知远创立后汉。951年郭威所创。

4、北汉

   刘知远弟刘崇创立,与后周并立。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

二、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三、南方的九个割据王国(注意南方经济的发展:朱著14——17页)

1、吴和南唐

   A:两者的更替:杨行密建吴。李昪灭之,建立南唐。

   B:农业生产的恢复:

2、吴越农业的发展

   钱镠(音流)创立。“营田都”;“捍海石塘”。设“撩湖军”治西湖和太湖。

3、前蜀和后蜀

   王建创前蜀,为后唐灭。孟知详创后蜀。

4、楚

   马殷在湖南。不收商税;奖励种桑。

5、闽

   创立者为王潮和王审知兄弟。

6、南平(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高季兴在荆州所创。“无赖子”。

7、南汉

   刘隐在广东创立。

四、后周时的统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