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公司:详解温氏'公司+农户'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8:18
2007年实现上市肉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肉鸭680万只,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带动合作农户36500多户,农户合计收益11.35亿元,平均每户3.1万元……这一组辉煌的数据来自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几年前,时任省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欧广源曾寄语温氏要打造“百亿温氏,百年温氏”;如今,温氏确实不负众望:短短七八年间,温氏的年销售收入从十几亿元一跃到了100多亿元,近几年来每年均保持着30%以上的高速成长,预计2008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60亿元以上,显示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基石一 “五五分成”构筑利益共同体

  ●长期坚持与农户“五五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

  ●二次分配机制保证农户年平均收益不低于同行平均利润

  ●设立风险基金,保证农户在遇到重大灾害时不亏损

  目前,温氏的养殖规模已居亚洲第一,养鸡、养猪等方面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企业;广州人吃的鸡中,每三只就有一只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温氏鸡”。但是当来到温氏的总部时,我们却发现这里没有一排排高大宽敞整齐的养鸡房间,也没有嘈杂的万鸡争食的热闹场面,温氏的“生产车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农户之中。

  据介绍,温氏“公司+农户”的合作政策是:农户建好鸡(猪)舍,缴纳一定的合作互助金,领取鸡苗、药物、饲料进行肉鸡饲养。公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立一个服务中心,为每20-30个养鸡户安排一个联络员(养户管理员),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最后由公司负责收购。

  “在这种模式之下,无论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如何建立利益共同体,如何平衡自己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都是一道严肃的考题。”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介绍说,集团要平衡的利益主体首先是农户。

  他告诉记者,温氏25年来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公司+农户”的巨大生命力。这种模式的核心基础是要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如果没有农户的长期支持,企业则相当于失去了“生产车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为此,温氏长期坚持“五五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行业利润与农户进行第一次“五五分成”,并明确无论行业处于何种经营环境,都要保证养鸡户每只鸡有1元到1.5元的获利,即使在行业遭受禽流感重大冲击的情况下,公司也依然顶着每天亏损五六百万元的压力,承担经营的亏损,养鸡户向公司提供的合格产品仍然保证每只有1元钱的利润。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二次分配机制,即在年终结算时,如果农户的年平均收益低于社会同行的平均利润水平,公司将以补贴形式返回农户。此外,公司还提取一定的风险基金,如果农户在饲养管理中因遭遇洪涝、台风、疾病等灾害而受到重大损失时,公司将从基金中提取补贴,保证农户不发生亏损。

  黄松德说,建立合理的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温氏得以发展的基础,如果养户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农民不愿意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最终将使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各个环节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也就无法继续发展。

  第二个利益主体是客户。温氏集团在全国拥有4500多家客户,为了协调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集团成立了销售客户合作会,下设会员大会、理事会等机构。平时收集和听取客户改善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销售技巧等方面的意见,反映客户心声。保护价政策同样对客户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股东和员工,据了解,除了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之外,集团每年根据公司获利情况给予股东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近年来,集团内部股票的收益率都达到30%左右。

  记者了解到,温氏正是较好地协调了各种利益分配问题,成功地通过合同和诚信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了一个比较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基石二 完善产业链拓宽利润基础

  ●产业链内部自产自销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规模优势大大节省采购成本

  ●科研优势提升产品整体售价

  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不少农户向记者讲述这样的情况:几年前,他自己养鸡并没挣到钱,加入温氏每年却有几万元的获利。同样是养鸡,为何温氏模式能让公司和农户都挣到钱?温氏如何与农户把利润的蛋糕共同做大?

  对此,温氏集团办公室主任伍政维告诉记者,农民自己养鸡买鸡苗总要花钱吧?买饲料、买药物也要花钱吧?温氏便是通过把养殖业的各个环节做强做大,在种苗、饲料、药物、技术、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再加上公司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于是公司便有了多个的利润来源,即使在生产环节向农民多让一点利润,公司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

  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温氏生产的饲料、动物保健品等产品,除政府统一调拨的禽流感疫苗等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为自产自销、直接面对与温氏合作的农户,无须向其他同行一样构建庞大的营销体系和组织管理人员,节省了大量的营销成本。这些环节中管理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公司肉鸡、肉猪生产的综合成本整体要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通过发挥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在大宗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的采购上,公司既可实现招标采购,也可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锁定阶段性的原料成本,大大节省了采购成本。

  通过发挥公司的科研优势,温氏培育的短脚黄鸡由于卖相较好,在消耗同样饲料的情况下,每只可以比别的品种多卖一块钱。

  正是通过做强做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挥一系列的优势,使温氏节约了大量的中间费用,综合管理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基石三 全流程实时信息化管理

  ●温氏农户每领一次饲料、每卖一只鸡,都可以实时显现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上

  ●企业决策层每天花10分钟浏览企业决策管理系统,就可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了然于胸

  2007年温氏鸡的产量是5.3亿只,猪的上市量182万头,分公司遍布全国20个省,这么庞大的系统,如何管理?

  在温氏集团总部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的信息中心,我们找到了答案。

  每天温氏集团的老总只要打开电脑,从国际饲料原材料价格、全国市场供求情况,到每个养户的具体领料和市场销售情况,全部了然于胸。

  “ERP针对的是经典工业化的标准化生产,而我们是一个农业企业,不可能照搬别家的ERP,也不可能全盘引进某个软件。温氏这种公司+农户的养殖生产不管是国内外哪个ERP厂商都没法解决。”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系的严教授说,“他是温氏的IT顾问,但是ERP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却值得我们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吸收,使我们系统能够更好地实践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意图。”

  首先是实现信息化对农户的管理,农民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水平,如果没有规范的格式,不可能按照规范去做。现在温氏全部用计算机进行规划,告诉农民怎么样的鸡就是达到标准,肉鸡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农民只要照基本格式去做。全国现有60多个公司,有3万多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每天都要拿饲料、疫苗等等,而且不同的品种要拿不同的东西和规定用量。例如肉鸡,最基本的单元是养户,种鸡是一个鸡群和一个基本单元。温氏对每一个养户每一次领的疫苗,而且以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首先在电脑上有完整的记录,每一个养户,而且是每一群鸡,都有完整的记录。第二,要根据鸡群档案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出匹配,需要多少饲料,哪一天需要什么疫苗,哪一天有多少可以上市,整个生产计划有一个管理。第三,要利用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监控。所以从计划的角度,信息系统提供这样的支持,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养户养完了之后结算,有很多的财务指标、成本计算等等,而且对不同公司、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生产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要进行计算,然后给领导提供决策或者是发现问题。

  通过计算机系统,温氏严格控制肉鸡(猪)的养殖质量,做到饲料专用、喂食合理、养期固定、肥瘦适中,到饲料、种鸡、肉鸡在公司或农户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

  温氏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传统农业进化成了信息农业,这是温氏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第三个重要基石。

  基石四 “共享成果”的企业文化

  ●大部分员工拥有公司的内部股票

  ●在一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控制在30%以内

  “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在温氏的总部随处可以看到这句标语,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说,这也是温氏集团能够维持25年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秘密。

  25年前,在企业创始人温北英的带领下,勒竹镇7户农民、8个人每人拿1000元钱,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起来。当时,温北英淳朴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个企业办起来,所要创造的效益不是某一个人的,应该所有参与劳动的员工共同拥有。因此公司成立了之后,1995年以前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1995年至2000年每年以50%的速度发展,2000年以后每年以30%的速度发展,今年员工数量达到1万多人,至今还保持着共同富裕、按劳取酬的原则。尽管公司一直没有上市,但是大部分员工拥有公司的内部股票,都是公司的主人翁。

  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的指导,“春订、夏滥、秋不算”的伤农事件并没有在温氏中产生过,而在非典、禽流感等一系列的大灾之年中,温氏频频体现出了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心,保护了农户的利益,也保护了公司的发展。

  在与同行的关系上,这种理念也在指导着温氏的行为,黄松德告诉记者,温氏在一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一般控制在30%,因为根据他们的测算,超过30%便会形成一定的行业垄断,压制其它同行的生存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价格战,甚至引发出以次充好等各种极端的市场行为,从而伤害了整个行业。因此,温氏的养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一方面向养猪、养牛、种植业等其它行业扩展;另一方面向全省扩展、向全国扩展,以给区域的同行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温氏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务虚”的花瓶,而是连接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准绳,正是与股东、员工、农户、客户共同分享行业成长成果的理念,推动了温氏一系列合理制度安排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