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主题曲谁唱的:李书福:运营沃尔沃我不会不懂装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16:40
2011-11-15 07:57:56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我对西方的那套东西研究得不多,如果我要去自作聪明,整个沃尔沃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自一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在公众场合鲜有露面,只在国内三大车展上,人们偶见他陪着瑞典客人在展位上观摩新品,也是匆匆而过。
但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句话却印在了公众脑海中。他在被媒体拦截采访时,也是一遍遍重申吉利与沃尔沃相对独立的关系。
10月中旬,李书福带领沃尔沃的强大阵容亮相央视,这个团队有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沈晖,沃尔沃中国区制造副总裁拉尔斯·丹尼尔森,沃尔沃汽车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瑞典公关公司顾问大龙。有人开玩笑说,这次吉利真是把大半个沃尔沃都搬来了。
显然,这是一次有关沃尔沃的剧目,告诉叫好或观望的人,沃尔沃在李书福的领导下还不错。在北京最大的沃尔沃4S店——海之沃4S店,沃尔沃中国公关总监宁述勇介绍,今年9月,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零售销量为4765台,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7.8%。在全球市场,前三季度沃尔沃汽车公司共销售333865台,同比增长22.5%。
这或许就是李书福交出的一年的成绩单。在录制节目现场,沃尔沃汽车中国区制造副总裁拉尔斯·丹尼尔森对过去一年李书福所带领的团队表示赞许。他说,“在收购后,我们的销售增加了72%,这一点最有说服力。”
然而,自始至终,李书福本人都没有提到沃尔沃被收购后取得的成果,他只是说:有信心,更多的是压力。
“沃尔沃也爱吉利”
没有人提过,在2009年,吉利和沃尔沃讨论收购时,瑞典人是多么的吃惊和难以接受,但是李书福还是胜利了。
拉尔斯·丹尼尔森回忆当时听说吉利要收购沃尔沃时的情形。他说,“当时真的震惊了,包括我本人根本不相信这种事情发生,吉利控股有这个能力吗?在瑞典,很多人对中国汽车企业并没有多少信心,这一如沃尔沃工会对李书福的质疑。”
后来,实际上是沃尔沃请求福特集团把自己嫁给吉利的。沃尔沃汽车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是这样描述的:“沃尔沃跑到福特那儿说:父亲请你把我嫁给吉利吧!因为吉利是那么爱我,它比我们年轻很多,充满了活力。”如同电影中戏剧化的一幕,沃尔沃与吉利互生情愫,只需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祝福。
在中国著名的汽车企业收购案中,上汽收购双龙警示了所有车企,工会最难打交道。李书福回忆第一次见工会:在圆形的会议桌中,李书福带领吉利团队坐在左边,右边是瑞典和比利时的工会,中间是福特公司的高管。
李书福首先被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把沃尔沃卖给你?”李书福后来说,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其实,他只是说了简单三个字——“I LOVE YOU”,后来媒体报道说,李书福的英语中还带着台州味儿。沈晖说,当时,在场的人被打动了。
李书福总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高攀”,就像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娶了一个高贵的公主。这种低调、谦逊、质朴的态度赢得沃尔沃公司的认可,而且为他在沃尔沃赢得了尊重。
情感攻势只是一方面,李书福的战略规划也很吸引人。在与福特高管和工会见面时,李书福提出了三点:第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第二,充分给管理层自由,让沃尔沃自由行驶;第三,未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拓展中国等新兴市场。
从45亿到18亿
“收购”,这本是一项复杂而基于挑战的大动作,然而,对于李书福来说,已经轻车熟路。
在做汽车之前,李书福的身份是“黄岩市华天摩托车总厂”的老板。1993年,在成为冰箱厂老板后,李书福开始想造摩托车,在申请生产许可证碰壁后,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收购,买下了杭州一家濒临破产的摩托车厂。
6年后,李书福又想做汽车,但同样没有生产许可证。基于国家对汽车生产的管控,李书福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拿到汽车生产许可的,于是,他注资四川德阳市某监狱下属的汽车厂,获取了70%的股份,进入了汽车业。后来,李书福获得该汽车厂的全部股份。
今年,李书福还多次试水国际并购,他收购英国的出租车公司——英国锰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电阻箱公司——澳大利亚DSI变速箱公司,这些并未被大肆宣扬,直到沃尔沃。
李书福的每一次收购在外界看来都是果断而富有成效。其实,背后都有着一贯的战略决策、精心准备和有效方法。沈晖表示,在收购沃尔沃时,李书福做了精心的准备。
而李书福说,收购沃尔沃是天意。2007年,吉利开始寻求收购沃尔沃,直到2010年3月吉利与福特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订收购协议时,吉利捕捉到最好的时机,这个“天时”价值24亿美元。
“我们一开始出价是45亿美金。”李书福说。1999年,福特花64.5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在2007年前后吉利和沃尔沃洽谈收购时,沃尔沃向全世界公开挂牌,报价为60亿美元。当时,在衡量评估后,吉利的报价是45亿美元。
与沃尔沃关于收购的对接洽谈进行了两年,时值2010年,时局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整个全球资本市场,以及全球的交易都趋于非常低谷的阶段。“那个时候全球的大型交易基本上都停止了,律师、会计师、顾问公司都没活干了。”李书福描绘了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萧条的情形。
这对李书福来说并不是坏事:沃尔沃在金融危机后大幅贬值。在2009年3月签订协议时,李书福以18亿美元的价钱买下了沃尔沃。
2010年8月23日,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即将举行,律师告诉前去办理交割的沈晖,所有的文件、资产都达到要求,你们叫银行付18亿美元到对方账户。沈晖说,当时想到要在键盘上敲十几亿,立马打电话给李书福,电话中,李书福睡意朦胧地说:“你们付吧!”
李书福说,关于收购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在支付18亿美元时,他已经对交割不再上心,考虑的是日后沃尔沃的发展了。
“尊重”
瑞典公关公司顾问大龙说,收购一家企业,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相比起来,怎么把它管理好,怎么去保留它的DNA、它的原本价值、它的品牌,这才是难事。
李书福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收购后,他给予了沃尔沃充分的独立和自主。如今为了保证沃尔沃的更好发展,李书福依然一个词——“尊重”。
作为一个全球著名的豪车品牌,沃尔沃的预算是极大的。作为民企,李书福在吉利汽车的打造上一直精打细算,而沃尔沃的预算让李书福吓了一跳。根据沃尔沃瑞典公司的核算,到2015年,沃尔沃的研发预算需要115亿美元。
但是,李书福很快接受了。“事实上,沃尔沃要保持它的技术和安全方面的优势,就需要这么多预算。”李书福说,“我不能去干预他们正确的决策,作为我来讲,对西方的那套东西研究得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要去自作聪明,干扰影响他们的决策,那么,整个沃尔沃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瑞典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健全,例如,在管理层需要设一定数量的女性以保障妇女权益。这些在李书福看来,都是要学习和接纳的。
“我只要有一个态度,把握方向,” 李书福说,“沃尔沃全球管理层和沃尔沃中国管理层,这些人的水平比我高多了,让我具体去干活,我工作搞不了。”他不介意这会损失他的权威,他说,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装懂就更没权威了。
沃尔沃反哺吉利?
纵然李书福会给沃尔沃带来希望,但李书福更希望中国自主品牌能够真正站立起来。资深行业观察家贾新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初衷来讲,李书福希望沃尔沃的管理经验、技术、合作机遇给吉利带来新的机遇。
买下沃尔沃的目的在李书福的话语中能略知一二。“沃尔沃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世界级豪华汽车,如果有可能通过努力成为吉利的合作伙伴的话,对吉利来讲就是如虎添翼;对沃尔沃也是,这是一种兄弟之间的合作。”
显然,如果沃尔沃能够借助中国市场东山再起,这将成为李书福的另一个成功,而李书福的愿景之一,还是希望沃尔沃能反哺吉利。
然而现实是,李书福没想到,在欧洲社会健全的法律和工会组织下,现实中的吉利与沃尔沃无法形成理想中的互动。在收购后,虽然都在李书福的大家庭中,吉利汽车只能是踮着脚尖远观学习,无法从兄弟那儿获得立竿见影的好处。
而有一个全球著名品牌的兄弟,吉利也被带动。2006年以后,吉利开始转型,希望突破低价壁垒,让吉利品牌更加注重技术和服务。李书福说,“你看最近三四年以来,我们在安全领域里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那么吉利如果不追求安全,还要和沃尔沃去称兄道弟,基本上不太可能。”他说,未来,在沃尔沃的管理和技术的比衬下,吉利会走得比同类自主品牌更快。
虽然,沃尔沃今年在全球的销量未能扭转亏损的局面,但增长势头是迅猛的。沃尔沃汽车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说,“相比中国,瑞典只有900万人口,是非常小的。我们要开辟一个第二个本土市场,中国就是。当我们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进入一个更大的、更广阔的舞台,这让我们面对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沃尔沃的希望在中国,然而李书福的希望却在全球。在说到自己的梦想时,李书福描绘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他说,未来,跟沃尔沃有共同的价值主张的人都可以来到沃尔沃,大家团结一心,有共同的追求,要让技术更加进步,服务更加优良,市场更加广大。他说,“大家认为沃尔沃是李书福的,李书福要这个干什么?沃尔沃属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