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兰英三唱周恩来视频:彰显荣辱观 争做文明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22:52
栏目名:论文荟萃   作者:邵繁  添加时间:2006-04-12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愿,成为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努力践行,融会到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高尚的文明人。
一、彰显荣辱观,是实现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重大课题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知荣辱,才能明兴替。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变迁,使我们创造了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民族瑰宝,这就是中国的现代文明――优良传统和社会公德的结合体。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战略举措。而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过程中,荣辱观的树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夯实基础。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知法、懂法,知法、懂法的目的是用法、执法、守法和护法,从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是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刚性要求、是根本的准则,允许什么、禁止什么,应当是泾渭分明,不容有丝毫的含糊。以德治国的前提是要立德、育德,立德、育德的目的,是要守德、扬德,让文明新风激荡神州大地。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而在人的所有活动中,守法和立德是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是触及灵魂和塑造形象的。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谈不上守法和立德,就会是非不分、良莠莫辨,就会晕头转向、手足无措。有些人贪赃枉法、陷入囹圄,有些人道德败坏、臭名远扬,最初都是在荣辱观上出了问题,进而不听劝诫,一意孤行,最终自食其果,追悔莫及。
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不可能有好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和影响。我们要创造一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要营造一个“八荣八耻”的社会氛围,真正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治国方略落到实处,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逐步加强。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仍然有极少数人漠视法律和道德的威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上发生了偏差,肆无忌惮地亵渎法律和道德,不明荣辱,不知羞耻,干着有失人格和国格的事,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二、彰显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彰显荣辱观。要做到“三个文明”同时并举,协调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政治文明,都与荣辱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彰显荣辱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旗帜鲜明,知荣弃耻,惩恶扬善,推陈出新。知荣弃耻,就是追求美好,摒弃陋习;知荣弃耻,就是告别过去,开辟未来。古人关于明礼诚信、修身立德的格言警句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消化吸收,乃至发扬光大。
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彰显荣辱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有极少数人发生了利益观失衡、价值观倾斜、荣辱观错位等问题。有的是非混淆,有的荣辱颠倒,有的贪污受贿,有的以权谋私,有的损人利己,有的违法乱纪……,尽管他们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但在别人那里却是大逆不道或有悖伦理。应验了一句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除了其自身原因是主要因素之外,一个不容忽视和应当引起我们警觉的问题就是社会大环境的综合治理,尤其是荣辱观的树立问题,特别是如何蔚成风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这些“不和谐”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人们荣辱观的缺失或错位。比如,有人见到歹徒行凶,不敢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装作没看见、熟视无睹;有的人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不择手段地中饱私囊;有的人甚至为虎作伥,同流合污;有的人见利忘义,坑蒙拐骗;有的人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有的人无端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任其泛滥开来,其危害和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无可辩驳地说明彰显荣辱观的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
当前,在彰显荣辱观方面,我们必须抓紧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应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一个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热潮。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优良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结合上,讲清荣辱观的兴起和传承,讲清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事理,来教育人们为什么要树立荣辱观?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怎样树立荣辱观?社会的变迁对荣辱观的树立有何影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只有树立和弘扬了正确的荣辱观,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明辨是与非、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才能有所鉴别、有所扬弃。
第二,要抓住重点人群率先进行示范教育和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重点人群应当是各级领导干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人们效仿的对象。人们常说的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意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用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对照检查自己,扪心自问哪些是应该做的,今后怎样做得更好?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今后应当怎样改正?总之,要有自知之明。宣传教育工作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和荣辱观的践行者。通过他们的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和身体力行,就会淋漓尽致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到位、教育到位、落实到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年纪较轻,阅历较浅,对社会上的复杂现象往往认识模糊,有时也会受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甚至是受坏人的蛊惑和教唆,分不清荣辱和羞耻,有的甚至会做出不合情理和违法乱纪的事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要有世界眼光、全局思想,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攻坚克难,采取理论探索、示范引导、典型开路、激励鞭策、问题研究、说服教育、警示告诫等方式方法,逐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第三,要让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影子”逐步消失。要切实扭转那种好人受冤枉气、坏人偷着乐和做好事遭白眼、做坏事没人管的“怪圈”。随着正确的荣辱观的逐步树立和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优秀的、先进的、有益的理念、思潮和言行会得到延伸和拓展,而那些落后的、颓废的、庸俗的观念、习惯和做法会得到抑制和抛弃。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的政治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声张正义、弘扬新风、惩治邪恶、摒弃耻辱,以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个长效机制作支撑,需要有段过程去孕育,需要“众人浇开幸福花”,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胡锦涛总书记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前行,迎接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