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三声部合唱简谱:烟酒茶之徒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1:07:39

xjjk雅儒

烟酒茶之徒说

类别:随笔小札  作者:兰子若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1-11-14 13:45:03 编者按:这篇文章很有哲理,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点滴滴皆来源于生活上的感悟。作者对烟酒茶的细说,引经据典,运笔沉稳,行文流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值得读者用心去品读。  单单是这样的天气,愣的把久没穿的衣服从柜子里面翻出来了,全身裹得像个粽子,恨不能可以穿成犀利哥那样的厚实了。雨淅淅沥沥的倒也罢了,可恨的是这风,不知道哪里得来的劲道,硬生生把暴走的心情压制到了最低点,于是只能躲在寝室里佯装是冬眠。
  却不知道南昌哪里来的风,雨可以不挡,风却不能不挡。但是挡也挡不住,似乎风不是来自一个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的,真真像那急流里的漩涡了。
  早上还躲在被子里赖床,便能听到窗外呼啸的风声了,虽然蜷缩在被子里,但也有些不寒而栗。这风像是来错了季节,要是在南昌的夏天能吹到如此放肆的风,倒也极其享受了,可偏偏夏天确是滴风不起。故,此风,该是唤作“妖风”,妖风四起倒也真是应验了。
  近日颇感疲惫,却不是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心情的不平整,来源于某种说不出的焦躁,想寻一些安静的文字来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却也可以抚平一些焦躁和不安。我是这样想的,文字总是可以带来一些异常的激动和安静。看到小然然写的:我属清,恋静。我单单被这两个字眼给打动了。因为我原也属于这类的人群,却不时的夹杂着一些小小的放纵和疯狂,总是出乎意料的要把这些囊缩到自己的文字里,最终酝酿成一坛刚刚适口的老酒。我抽烟,但少嗜酒。记得泡小菜问我,为什么要抽烟?彼时打趣地说道:因为抽烟只伤肺不伤心。回头一想,当然只是玩笑话而已。烟和酒这两样东西,似乎总是被世人认为是一种毒瘤,甚至已经上升到一种畸形里的理解了,认为抽烟喝酒之徒皆是败类。冤呼:我抽的是烟,而不是大烟,亦不是鸦片,更非毒品,何故世人总用这样的心态来看待抽烟之人。烟伤身,众所周知。多时,习惯性的写着文字点燃一支烟,习惯性的在一个人疲惫不堪之时点燃一支烟,亦或是酒足饭饱之余,才吞云吐雾起来……似乎更多的时候,烟带给我的总是一个宣泄,像是文字一般的宣泄,却又不类于文字的宣泄,更多的则是释放一种心里的憋屈和压力,譬如盗墓者总喜欢在极度惊恐之余点燃一支烟,极度紧张之时烟亦可缓解神经。为文者,更多的则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和思绪的缓解,以及洞察力的深入。烟只作用于个人,却也散播了旁人,荼毒了旁人,大罪过也,荼毒了后代,实乃罪不可赦。于是,戒烟就成了大问题,一方面是看着众人期盼或者鄙夷的眼神,一方面则是自我一种压力,此烟,当戒!
  我不太喜欢酒,纵然中国是个酒文化的过度,酒在国人的眼里,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这样的社会里,贿赂上访签约合作,酒乃功臣,无酒,不英雄也。鄙人尚好,不嗜酒,但也能喝,只为了应付平日里的多种频繁的宴会和聚餐,闲暇之时,滴酒不沾。酒作为一个好东西已经延续了千百年,据传《神农本草》记载,酒起自神农时代,其历史悠久,不言而喻了。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杜工部据说比太白更能喝酒,还有一直喜欢的“煮酒论英雄”,更有那“癫张醉素”的神来之笔,很难想象那是醉酒之后的作品,我相信那是喝酒以后的作品,但绝对不是醉酒之后的作品,酒到酣处,灵感是容易迸发,书法更能写的飘逸豪放,不拘一格,恰如行云流水。但是绝对不是到醉处,若是太白,杜工部,怀素,张旭等人能在已经完全醉的状态下发挥其才能致淋漓尽致,他们就真乃神人也,我是万万不信的。酒到醉处,灵感就和身体一起相拥入眠了。前几年我曾经误以为,酒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于是拼命的喝了一整晚,结果最后连自己怎么睡着的都不知道。那也是鄙人平生第一次醉酒,醒后才恍然大悟,酒可以喝,但不能过度。否则也不会有酒后乱性之说了,我倒也好,喝醉了自顾自的就能睡着了,但鄙人有一友,醉酒之后,涕泪俱下,让人哭笑不得。曹操《短歌行》曾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试想之下,莫非真的只有酒才能解愁,不过太白也有诗云:“酒入愁肠愁更愁”,可见,大部分的时候用酒来解愁,不过暂时的自欺欺人罢了。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也许,酒对于愁者而言,确实是好东西,品酒也品一种心态。但是,时至今日,品酒的少了,拼酒的人多了,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解忧解愁的东西了,看武侠电影里,往往喝酒之人,一碗酒仰头而尽,大叹:“好酒!”可是今日看来,似乎这样感叹的人少之又少了,喝酒豪放不拘似乎没有了,大多数是嘬着嘴呡一口,然后不停地“啧啧啧啧……”。
  相比起酒来,我是更喜欢喝茶的。茶也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饮品了,三皇五帝之时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很久了,虽不知茶是否真能解毒,但茶于我而言,确实颇有功效。唐代陆羽曾在《茶经》里写道:“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可见,茶的历史之悠久,比起其他饮品来说,是不可不崇尚的。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可见,西周时候茶乃上品,也就是说一般人是喝不到的,那是贡品,你说,延续至今,人人有茶可品,岂能不爱?茶给人一种恬淡,温馨的感觉,闲暇之余,把收藏的普洱沱茶冲泡一杯,看着变了色的开水,上下浮动的茶叶,以及闻到扑鼻而来的香味,真真享受也。我喜欢茶,不仅仅源于茶的味道,茶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茶的心态以及喝茶的感受。我喜欢喝的茶,大多不太名贵,譬如云南的糯米茶,糯米茶是香味很浓很淳的茶,再者譬如普洱茶,不管是普洱圆茶,饼茶,砖茶,散茶,小沱茶亦或是工艺茶都是极度讲究的,冲泡普洱茶也如功夫茶一般的细心;也不管是老仓普洱,还是益茗香普洱,我似乎都一样喜欢,尤其是离开云南之后,更眷恋普洱了。或许是因为身在异乡,想喝茶能喝出故乡的味道来。普洱的冲泡过程里,有一步叫做“孔雀开屏”,初次接触之时,甚是喜欢,用开水让茶具升温,此道工序似乎只作用了茶具了,其实不然,像是蒸笼一样,看似外面热气腾腾,其实温度已经蕴藏在中心了。
  闲来无事之时,喜欢到处游走,也喜欢宅起来翻阅一些过去的东西。我属于一个容易怀旧的人,譬如老,在我的印象里,老是好东西,哪怕是人老珠黄。再譬如古,古也是好东西,因为一般只有好东西才会愈发越古越香,很多不是好东西的东西,只要古了,便也香了,譬如夜壶。一只上古的夜壶,不知道有多吃香呢。而再名贵的马桶,似乎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