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儿飞歌词鹿晗版:余世存:为什么反对知识分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7:44:50
               
                 余世存:为什么反对知识分子?
  http://view.QQ.com   2005年11月30日17:18   重庆周刊  

相关专题:寻找中国的“知识分子”

相关新闻:我们今天的知识为现实服务了什么?

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  余世存:在中国生活的心灵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缺乏什么   

人大国学院成立的消息,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尤其是知识界的争议极大。但看近日新闻,人大国学院仍正式挂牌了。在揭牌仪式上,人大校长纪宝成称引台湾南怀瑾的来-信说:“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这种姿态当然潇洒得很。学术虽为天下之公器,为学术者却有私募或公帑之不同的助源,以及不同的治学-空间;在此空间里,学官学阀的权力有大有小,外人置喙往往不免隔靴骚痒。比如,某大学成立“三个代表”教研室,某大学开设“邓小平理论”专业,等等,庶几类似。确实,就舆情而言,毁誉由你毁誉,学院我自为之,干卿底事?

这样的事看得多了,就让人对知识界产生怀疑:知识界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价值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无论是保守主义者,还是激进主义者,无论是全盘西化者,还是读经至上者,都能够对对方有一种“政治正确”般的态度。可以蔑视对方,可以对对方的观点不以为然;但在公共空间里,能够尊重对方的存在,坚定地捍卫对方的权利,同-时能对共同的知识价值及名誉视若生命。

我后来遗憾地发现,这个共同体是没有的。

因此,在不少场合里,我算是对知识分子进行批评或说自我批评的一人。用语或晦涩或直白,但也没有什么用处。倒是读者和网友们为此进行过几次讨论。大体而言,人们对我的批评是,你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对知识分子这么看不起?这种好意让我哭笑不得。

其实,我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问题并非只在今天才出现过,批评知识分子也并非我一人发现。我在编写《非常道》时,发现知识分子问题之触目惊心,一般人难以想象。雷海宗先生就说:“中国知识分子一言不发的本领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可以考第一名。”

雷先生还详细说明,乱世士大夫的行为几乎都是误国祸国的行为。从东汉末年的党祸、宋朝的新旧党争直到明末的东林党,“都是在严重的内忧或外患之下的结党营私行为。起初的动机无论是否纯粹,到后来都成为意气与权力的竞争;大家都宁可误国,也不肯牺牲自己的意见与颜面,当然更不肯放弃自己的私利。各党各派所谈的都是些主观上并不诚恳客观上不切实际的高调。”

杨宪益晚年为自己预写四句挽联:“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中年昏昏,老而无耻(齿)。”其后附有几句说明:“此是近来自书挽联也。近百年过渡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大抵如是,此乃时运使然不足为怪也。故陶潜云:‘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而留居海外的赵复三先生说: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想不出一个比“心碎”(Heart-bro-kenness)更恰当的字。

牟宗三于民国六十九年五月廿二日于东海大学的演讲《30年来大陆上的知识分子想些什么?》,这位希望能够“转识成智”的大儒声称:“老知识分子都变成白痴,一句话不能讲。平反了,仍旧不敢讲不能讲。他们也根本不想问题,就连关起门来想都做不到。这做不到不仅是被压迫得不敢去想,而更是知识分子本人不能想。……既然没有-震动,就只能顺五四以来的底子来想问题。结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知识分子也终不能觉悟,还是为那似是而非的共产主义假理想所迷惑住。”

很多人以为牟宗三没有理由这么讲,他不在大陆生活,对大陆情况是隔膜的。但认真思考,牟先生这么说跟大陆知识分子自己反省的没有差别。在斯大林主义下,苏联有过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在三民主义的台湾,知识界也有过胡适式的自由主义,雷震、殷海光式的自由主义,李敖、柏杨、龙应台式的知识分子……他们都影响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知识分子怎么可以妄自菲薄呢?“士不可不宏毅,任重道远。”

因此,在听说人们批评我的言路和思路时,我只能苦笑。知识分子如无尊严、自觉、荣誉,那么受害者就不单是他自己。知识分子如无宏道志愿,如无担当精神,那么他们-的任何言论最多称为“时论”,他们只能清议、起哄,“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

更多的时候,是沉默。“见小利而忘义,临大事而牺牲”。不用说批评社会,就是知识分子之间,也缺乏真正有效的批评,缺乏见贤思齐的修身用世之心。这导致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要么犬儒地去做“饾饤”式学问,要么主动地傍上商、扳上官,做了清客或学阀。

“文革”前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先生,以“毛主席的好学生”闻名,柯就曾多次引用过恩师的话:“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字可以概括,一是‘懒’,平时不肯作自我检查,还常常翘尾巴。二是‘贱’,三天不打屁股,就自以为了不起了。”

我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演变成今天的样子,也跟知识分子有关;我们看当初的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开始时,高层对知识分子是抱有期待的,为此召开了有名的“理论务虚会”,但结果却是失望大于期待。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现代转型,最重要之一的转型乃是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这种现代转化不能完成,知识分子就仍如传统的文士一样寄食,就仍会受侮辱受损害,同时为祸社会。

愿跟知识界的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