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闯天路2016纪录片:探寻科学发展的“贵州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09:53

探寻科学发展的“贵州经验”(调查与思考·“走转改”系列)

本报理论部“走转改”调研组     《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4日  07 版)

  “实现科学发展,没有吃苦奉献的精神,没有一股子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的劲儿,肯定不行。”

  “实现科学发展,腰包要鼓起来,环境要靓起来,出生率要降下来。”

  “虽然稿子编了不少,但感性认识不是特别多,这次研讨会让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巨大威力有了更加具体和直观的认识。”

  在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和人民日报理论部共同主办的“科学发展思想与毕节试验区理论研讨会”上,来自贵州省社科界和毕节地区的干部群众代表与本报理论部的编辑记者们畅谈了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10月28日至11月1日,本报理论部的编辑记者赴贵州省开展了为期5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除了主办这次研讨会,还深入遵义市遵义县、安顺市平坝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和雷山县的社区和农村进行调研。贵州省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探寻科学发展之路的精神和理念、举措和经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试验”  “大方向”

  以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为主题的“毕节模式”

  从一个石漠化严重、群众贫困的地区发展成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与贵阳、遵义并驾齐驱的贵州“金三角”之一,毕节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走得很不寻常、很有典型意义。

  山高、地贫、人穷,这是20多年前人们对毕节的印象。据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村民介绍,那时候,连巴掌大的地方都要种上玉米,“巴掌宽,一尺长,能种一行算一行”。然而,高投入、广撒种换来的却是低产出、低效率,即便一家有山地几十亩,依然“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人多地少,砍树开荒;物质匮乏,生活单调。这让毕节陷入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毕节试验区,并提出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围绕这三大主题开展了“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综合治理工程。中共毕节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朱江华兴奋地说,23年过去了,这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新型能源业、特色农业、旅游业蓬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4308元,增长了19倍,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40.03%,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如今的毕节,已经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毕节23年的试验和探索,就是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缩影”,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裴深有感触。“三大主题”是立足毕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可行性;强调通过开发扶贫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建设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人口控制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毕节的实践,对于我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乃至世界岩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同时,毕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和作风,也让编辑记者们深受感动。

  “富口袋”  “富脑袋”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抓手的“龙坑新村建设”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对此,遵义市的体会是: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翠竹绿树掩别墅,红花青果满庭院。行走在遵义市的路上,编辑记者们被一排排崭新的农舍所吸引:一色的青瓦白墙建筑,以独栋两层小楼居多,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山坳里、田园间。

  从2004年起,遵义市在全市推广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按照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和依山顺势、聚散相宜的原则,至今已经新建和改造6万多栋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黔北民居”。

  在龙坑镇五桩社区,编辑记者们走进其中一户民居。主人叫刘代齐,以前种地,现在搞建筑。屋舍约200平方米,明亮宽敞,雅静舒适,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老刘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很多村民改建新建了小“别墅”,并通过接受培训成了种植和养殖专业户,腰包也比以前鼓了不少。据龙坑镇党委书记张明勇介绍,现在全社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00多元。以“韵乡”等为代表的“农家乐”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品牌,吸引了贵阳、遵义等很多地方的人们。

  物质生活的富裕,仅仅是起步。去年,五桩社区建起了“农家书屋”。书屋不算大,有40多平方米,共有图书4000多册,以实用农技为主。正在看书的李永强告诉编辑记者,“现在出去打工,不能只拼体力,还要拼脑瓜,有空我就过来看看书”。

  我国13亿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遵义市着眼于“富口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着眼于“富脑袋”,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遵义市的思路和举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能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带来启示和借鉴。

  抓旅游  抓教育

  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为目标的“苗寨转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0%多。虽然这些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大多地处内陆山区或边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作为一个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8%的内陆山区省,贵州在加强对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的同时,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阿浓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阿浓苗家”饭店的老板。以前一家人挤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夫妻俩长年在外打工。2009年,借着当地政府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东风”,阿浓贷款办起了农家乐。开业后很快还清了贷款,而且生意越做越大,现在有员工30多人。

  黔东南曾是国家重点林区。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后,州里常年依靠的“伐木经济”陷入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黔东南决定立足自身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放在突出位置,广泛开展“五进农家”活动:导游培训进农家,累计培训“双语”导游万余人次;商品开发进农家,帮助群众开发民族银饰、刺绣等旅游商品;标准服务进农家,制定“农家乐”和特色民居旅馆标准;环境整治进农家,开展村寨卫生改造;消防安全进农家,加大防火宣传。如今,黔东南开展乡村旅游的接待农户已有1万多户,越来越多的苗乡侗寨踏上致富之路。

  民俗旅游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里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在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村,编辑记者在和村里的退休老教师潘年武交谈中得知,现在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了。由于小学离村太远,很多家长只好让孩子待在村里,结果错过了上学年龄。“不是没有钱上学,而是没有人去接送孩子”,这位老教师说,眼前最紧要的是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啊!”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恳切和期盼。

  吊脚楼,石板路,清澈的巴拉河从寨脚缓缓流过,富饶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听村卫生员陈琴介绍,现在贵阳的一些大学正在帮村里策划民俗文化旅游,但他们也清楚,“人家帮我们只是一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文化、有本事才行”。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输血”,更要“造血”。西江千户苗寨和季刀苗寨的实践启示我们,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改变“守着绿水青山喝稀饭”的状况,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把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而从长远来看,更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从发展基础教育入手,努力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各民族共同科学发展、共同繁荣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执笔:张书林 彭国华 杨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