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的网络歌手:道家生死觀 老子论生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0:23
道家生死觀 老子论生死2008-05-20 08:03

道家生死觀

一、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道德真經》)
莊子(《南華真經》)

二、 老子的生死觀
(一)道的內涵:常道、天道、人道。
(二)生死觀:宇宙形成(道生萬物)生死觀。
(三)修養工夫:為道日損。
(四)現代意義:
甲、 反對戰爭的和平主義。
乙、 法天能容,知足不爭。
丙、生命是不斷的循環,萬物平等觀。
老子並不刻意拒絕自然的死亡,但反對不自然之死(此即因不諳養生之道而招致的輕率無謂之死)。既優游於生死之間,老子便通過「天長地久」的信念,建立了「長生」的理想:「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七章)平等觀。

三、莊子的生死觀:
(一) 莊子使用語言的特色寓言

(二) 莊子的人生觀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竟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以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於塗中』」(秋水)

(三) 莊子養生觀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養生主〉)

(四) 莊子死亡觀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養生主)(至樂)篇說:「死生為晝夜。」(田子方):「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按照莊子的比喻,「死生」的循環不過就像白天夜晚的交替罷了。由此可知莊子對於一切事物以及死亡,抱持著一種坦然的態度,甚至認為死亡是一種至樂,「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至樂)

四、道家生死觀的特點
1、 生命源於宇宙回歸宇宙
2、 超越生死獲得逍遙

解读老子(8)

实际上古往今来,多少圣贤都对生死有过很好的论述,老子的论述就更加精辟而富有哲理。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这样写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识是说,能知道人的好歹是聪明的人,而能做到明判自己的正确与错误的人就是圣贤了。能战胜他人的,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武力,而能战胜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才是一个强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战胜你。知足者心里能得到满足自然感觉富足,而经常历练保持强而有力者就是一个有志之人。量力而行不失天之精气者能长久,而身殁而道犹 存者才是真正的长寿。

清 末 著 名 学 者 梁启 超 曾说 , “人 的 肉 体 寿命 不 过 区 区 数 十 载 , 不 可能 长 生 不老 , 但 人 的 精 神 可以 永 垂 不 朽。 因 为他 的 肉 体 虽 消失 了 , 而 他 的 学 说,他 的 思 想 , 他 的 精 神 , 都 会 长期 影 响当 代 及 后 代 的 人们 。 从这 个 意 义 讲 , 人完 全可 以 做 到 ' 死 而 不 亡 ' 。 ”

我们理解老子的生死观有三层含义:

首 先 , 没有 正 确 的生 死 观, 便 不 可 能 有 正 确 的 宇 宙 观 。 道家讲 " 天 人 相 应 " 。庄 子 说 : " 死 生 , 命 也, 其 有 夜 旦之 常 , 天 也 。 " ( 《庄 子 · 大宗 师 》 就 是 说 , 人 的 " 生 死 " 与 天 的 " 夜旦 " 都 是 不 可 抗 拒 的 自 然 规 律 。 老子 讲的 " 死 而 不 亡 " ,就 是 明 白 告 诉 我 们 , " 不 亡 " 的只 是 精 神 , 是 理 论 ,即是 " 道 " 。人 的 肉 体 总是 要 死亡 的 。 这 就 和 " 上 帝 造人 " 、 " 死 后 升 天 " 等荒 诞 无 稽的 宇 宙 观 划清 了 界 限。
其 次 , 没 有 正 确 的 生 死 观 ,便 不 可 能 有正 确 的 人 生 观。 人 为 什 么 要 活 着 ? 这 是人生 观 的 核 心 。 人 生 在 世 ,是 为 了 掠 夺别 人 , 作 威 作福 , 迷 恋 富 贵, 苟 安 偷 生,还 是 按 老 子 指 出 的 生 路, 自 知 、 自 胜、 知 足 、 强 行 ,为 人 们 共 存 的 这 个 宇宙, 共处 的 这 个 社 会 , 共 生 的 这个 国 家 多做 点贡 献 ? 老 子 的 "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 , 就深 刻他 回答 了 这个 问 题 。 正 如 群 众 所 说, 有 的 人 虽 然 死 了, 却 仍 然活 在 人 们 的心 中 ; 有 的 人 虽 然 活 着 ,在 人 们的 心中却 早 已 死 了 。 这 是 每 个 人 都 必 须 面 对的 问 题。
再次, 没 有 正 确 的 生 死 观 , 便 不 可 有 正确 的 养 生 观。庄 子 说 : " 夫 大 块 载 我 以 形, 劳 我 以 生 , 佚 我 以 老,息 吾 以 死 。 故善 养 吾 生 者 , 乃 所 以 善吾 死 也 。 " ( 《庄子 · 大 宗 师 》 ) 意思 是 说 , 大 自 然 赋 我 以形 体 , " 生 " 使 我 能 劳 动 , " 老 " 使 我 享 清闲 , " 死 " 使 我 得安息 。 因 此 , 一 个 善 于养 生 的 人 , 也 要 善 于 对 待 死。按 照 老 子《 道 德 经》 三 十 三 章 的 生 死 观 去 做 ,既可以 " 善 养 吾 生 " , 又 能 够 " 善 吾 死 " 。这 便 是 养 生 观的根 本 内 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