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旅合唱 飘雪 简谱:永定土楼——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0:45:35
永定土楼——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永定土楼群,位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三、四层开窗,除用于通风采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以便观察敌情。土楼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其代表性建筑有:

        一、最富丽堂皇的圆楼:振成楼
     振楼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该楼建于1912年,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内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中西合璧。 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光洋。它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土楼王子”。        土楼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祖堂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       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楼内有二层环形楼台,还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与铁质花格栏杆。内环当中为中心大厅,厅前设廊,以4根近7米长的大石柱支撑。楼内院落之间通道常以屏风相隔。该楼内环2层,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内涵。主楼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学堂和其他附属建筑,使整体造型像“乌纱帽”。楼内构造趋向精巧,雕龙刻凤,装修华丽。          二、圈数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圆楼:承启楼        承启楼,被称为“土楼王”。位于永定县高头乡,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台湾政要吴伯雄先生曾亲题“福建土楼王”。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三、最花工日的土楼:永隆昌

         在距永定县城26公里的永定抚市镇新民村,有连成一体的两座大型方楼——福盛楼和福善楼,合称永隆昌楼。 福盛楼通称“老楼”,坐南朝北偏东,属三堂两落的“五凤楼”式结构,门楼上刻着“大夫第“三个大字;福善楼位于福盛楼外大门东侧后约150米的地方,通称“新楼”,坐西南向东北,主体是典型的方楼,门楼上则是“中议第”三个大字。

        福盛楼和福善楼一样,规模宏大,楼中有楼,形貌大体相似,由众多门户、穿堂、天井、回廊组合而成。        主楼高五层半,占地都有一万多平方米。是方楼与五凤楼的组合建筑。两座主楼合计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座楼梯,7口水井。 生客进入大门,只要经过几个厅,出入几道门后,就会不辨南北西东,就像走进迷宫一样晕头转向。大有“进时容易出时难”之感。该楼是永定最大的土楼,一个人若将该楼的所有窗户启闭一次竟要整整一天时间。前些年有两个贼人来偷镇楼之宝——御赐“鎏金红木屏风”,因找不到出口处,而被捉住。该楼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可想而知。而这高大的楼房竟是用黄土夯成,令人叹为观止。
        四、最高的土楼:遗经楼        遗经楼位于永定县高陂乡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共有阁房267间,51个大小厅堂,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 
       五、宫殿式土楼:奎聚楼

殿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六、府第式土楼:福裕楼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七、现存最早的土楼:馥馨楼

        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