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天堂舞蹈:怀旧经典之那时的光亮(电台节目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38:03

怀旧经典之那时的光亮(电台节目稿)

来源:中播网 | 作者: | 发表时间:09年07月21日

        片头曲:《城里的月光》   背景音乐:《李香兰》

        有一些人,在默默的生活着……

        对于多姿多彩的现在生活,他们接受着,也参与着... 

        然而在他们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一种感觉 

        每当看到“过去”,听到“过去”,他们总会莫名的感动!激动!兴奋不已……

        感觉舒服,轻松,还有一些沉重 

        欢迎各位朋友依旧守侯EBC5电台每周六晚间八点为您直播的《怀旧时空》节目,我是亮亮。

        今天晚上来台里做节目的路上,似乎有点凉飕飕的,看着路两边飞过的所谓万家灯火,竟不由得伤感起来,真是的,好久没想过怀旧的感觉了,一直沉迷于上网,却网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这些陌生的灯火,竟然变得习惯和熟悉起来,在我小时侯那个年代,这都是不曾想到过的事情。

        插曲:《曾经的你》 

        前两天听一个大我几岁的朋友说他的小时候,他说那时候他们家在农村,而村子里每户人家名义上是有“电“的,家家户户也都喜气洋洋的安装了所谓的“电灯”,可是每到晚上,劳累的人们都已睡去,所谓的马路漆黑一片,路旁的人家偶尔的昏黄的光亮,带来的是些近乎绝望的沉寂。 

        回到家,在煤油灯下喝着外婆亲手熬的粥,一碟咸菜,一个馒头。收音机里放的是老掉牙的单田芳或侯宝林,那时候的评书全是些《新儿女英雄传》、《双枪老太婆》之类,侯宝林也还活着,卖着他那似乎永远也卖不完的布头。这些嘈杂的声音却远远盖不住坐在一边外公讲他的陈年旧事,和外婆不时的打断。那时候的生活仿佛是很幸福的事情。

        我记得我妈老是告诉我六零年的生活如何如何,爸爸在遥远的城市上班,月末才能回来,那时候爸爸的脸轮廓我还能记得,年轻的满脸青色的胡茬。爸爸回来我总是很高兴,双眼也老是发亮的盯着他手中瘪瘪的人造革书包,那书包上印着两个金黄色的“北京”字样,我对那两个字很迷恋,因为它们总能带来一袋动物饼干,一套漂亮的邮票,或者两本小人书。

        插曲:《童年》

        我家倒从来没为了省电去点煤油灯,可是那年头好像一年到头就没来过几次电似的,蜡烛是种奢侈品,煤油却很便宜,没有蜡烛亮,但是很耐烧。那种灯不像阿拉丁手里的那种,而是玻璃做的,高而瘦,上面是一个圆形的容器,在上面是个如张开嘴的蛤蟆似的口,里面藏着灯芯,最上面是一个玻璃做的烟囱,中间凸起,火苗在中间跳动,煞是有趣。 

        吃完了饭,我就必须陪着我妈在这盏灯下看书,写作业,或是练字;我妈就戴着她那近视散光兼弱视的极其奇怪的眼睛备课或批作业,偶尔教我两个英语单词,我当然转天就忘。 

        后来在这盏煤油灯下,我读完了小学,读完了那么多父母处心积虑给我订的杂志,读完了家里的珍藏,也读完了每周的《电视周报》,当然我这个年龄的人都记得,后来那份报纸就改名字叫《中国电视报》了。 

        只有我爸我妈对我这么多年的期望和等待,我一直没有读懂,直到今天,还在晃晃悠悠,不知所终。每次回家父母的头发都仿佛更白了一些,父母的皱纹也仿佛更多了一些,他们的念念叨叨也更丰富了。那天我收拾储藏室,在一个旧纸箱子里突然发现了那盏煤油灯,才想起来,这么多年了,家里什么都多了,可停电的时候却少了,笑了笑,把它扔了进去,这么多年了,这东西还留着,想想父母这代人的心情,我是再也无法领悟了。

        插曲:《床前明月光》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夜的没有光亮的黑,但不是恐怖而是一种怀旧和温馨。那时因为常常停电的缘故,家里人早早的收拾好饭坐,砌上一壶茶,看着眼前忽闪的油灯,我在一旁,悄悄的听着大人的聊天,他们说得话,不一定听得懂,但我感觉这是一种话语的光明,我幻想着和期盼着来电时的眩目,一旦来了电,大人小孩子全都象过年一样的兴奋和欢乐,好像他们大人有着跟我一样的童趣。那时,邻居相互串门,晚饭后各家都在走动,有客来时,家里人就会再添上一盏灯,用烛光招待客人。有时还会用茶、有时打开一个萝卜招呼来客,拉拉家常,用言语留住客人来消除黑夜的寂寞,我喜欢年少时的冬夜油灯。除了那时煤油灯发出的光芒外,还有那照亮我寂寞心灵的那些光亮。“每个寂寞的孩子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收音机时代。”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听收音机的,什么时候拥有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收音机。

       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应该是在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家里有一个老式的收录机,能放磁带的那种,很笨重,但音效却特别的好。一直以来它都是用来听磁带的,似乎从没来过当收音机听过,或者说那时我还完全不知道它还有这个功能。那时对收音机的认识也很有限。那时爷爷有个小的收音机,每天都带在身边用来听新闻很评书。而新闻和评书对于那时还是个小孩子的我来说,是很枯燥的,甚至有点讨厌新闻。 

        可有一天晚上,那时已经上初中的姐姐打开了收音机,收听一档叫《月亮船》的节目。是一档偏重情感类的节目,当然也会有听众的参与,通过书信和电话诉说心中的情感故事,有时也会有人点歌。  

        就这样,我的收音机时代开始了,无声无息,象寂寞一样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我的生活中  

        开始只是偶尔的听一些当时的流行歌曲,毕竟是个孩子,玩的心多一些,直到初中大概是初2,真正意义上的收音机时代开始了。那时的《月亮船》已经变的面目全非,但又有了一档叫做《午夜星河》的音乐类节目。那是至今以来最喜欢的一档节目。那时还打过电话给主持人,也写过信,没想到主持人竟然回信了。 

        那时的自己跟现在差不多,虽然每天再学校里打呀、闹呀,嘻嘻哈哈的,但心里时很寂寞。自己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寂寞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寂寞的感觉。这件事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明白。 

       就是这样,有些事是我们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插曲:《光阴的故事》 

       初3的时候,学习很紧张,经常写题写到夜里2点多,寂静的夜里只有收音机陪伴。每天在咖啡浓郁的香味中,听着收音机,记录着自己每天的心情与生活。

  似乎,那时每天的生活都是一个样,而心情却一天一个样。其实现在也一样。

  那天在翻看那段时间的日记时,看到那时写的一句话,大概是说,时间流逝,日子一天又一天,生活不断的重复着,象是流水,永无停息。可流水中会不时的激起浪花,就象一棵参天的大树的年轮,尽管是一个个的圈圈,可那圈圈里面却包含着不同的内容。

  大概也正是在那时知道了许巍,来自西安的创作歌手,都说他的音乐是摇滚,可我从没把他的音乐当成摇滚乐听过。当然也不是情歌。具体是什么?自己也不太清楚,无所谓了,喜欢不需要理由,喜欢本身就是很单纯的。

  后来,又知道了涅磐,皇后,卡百利,英格玛……

  一直到高中,时间少了很多,心情也有了些许的变化,心情变了,性格也就变了,性格变了习惯也会随之改变,收音机听的少了很多.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节目的变动,很多喜欢的主持人都走了,甚至有的节目给取消了,所以干脆就不听了。

  记得有一点时间,很寂寞,前所未有的寂寞。所以,从新找出了收音机,再夜里听一些笑话,很白痴的笑话,可那让我更加的寂寞,孤单。 

  一个人呼吸着夜里寂静的空气,真的象安说的,孤独象空气一样,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现在,偶尔在夜里会在找出落满灰尘的收音机,听听本地的音乐调频,偶尔会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每每这时心里就会有一种很满足很幸福的感觉。

  安说过,一个人的开始满足,那他的生命便开始是一种浪费。

  而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不是浪费,相反,我很珍惜自己生命,热爱自己的生活,尽管我偶尔会让它有些奢侈。
在美术里有一种画派叫印象派,它好象分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音乐中有种音乐叫朋克,它好象分前朋克和后朋克,而我把自己的收音机时代,也分成前收音机时代和后收音机时代。那个孤单的年代,这个寂寞的年代。

        插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现在依旧听收音机,因为是习惯始终有声音陪伴的人,觉得声音是一道墙,让你与周围的世界和周围的人隔绝开来,即使是可笑的自欺欺人,依然不曾改变和停止。现在可能听的更多是我们EBC5的节目,觉得有时候音乐给大家带来的空间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言语了,有时候偶尔也会在某个晚上入睡的时候,会打开收音机听这个城市的一档音乐广播,现在的工作会经常和电台、电视台的人往来,很多时候事情真实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少了遐想的空间,心里亦有惘然。不过还好,收音机很多时候总是最好的隔音墙,过滤到除了音符外其他的一切声音,包括内心的那些。

        很久以前听过一首歌,郁冬写的,叫《露天电影院》,歌词写得很不错,于是我就在不该回忆的年龄开始了回忆。 

        小时候对电影充满好奇,总想着看看银幕背面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前面没有位子,到背面看电影大多数时候是探个究竟的欲望使然。那时候的电影几乎没有字幕,所以除了左右方向有些别扭之外其他跟正面欣赏并无区别,好奇心多半来自于想绕到后面击毙躲在柜子或石头后面的特务之类,或者是想知道那扇让人喘不过气的门后面究竟是什么。胆大的还会从后面扔出一些小石子,砸到前排引来一声暴喝然后做鸟兽散。后来这种好奇的习惯造就了一大批精通左手干活的人——变相地也成就了大脑的全面开发。  

        那时候看露天电影得自己带小板凳,在电影开演前两个小时就要去抢占地盘,那种急切的心情可不是现在拿着几十元电影票对号入座所能体会得到的,看电影的乐趣可就消减了许多。在空旷的室外看电影,周围是此起彼伏的蛙鸣蝉声,天上星光点点,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银幕上剧情里,你绝对不会看到谁心不在焉,交头接耳或者呼呼大睡,随着剧情的发展,底下的人们或惊叹或紧张或哈哈大笑或齐声怒骂——这才叫互动!电影散场后大家都恋恋不舍,久久不肯散去,交流各自观感。那叫快乐!现在电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可是快乐呢?似乎随着影院灯光亮起都留在那些豪华的座椅上,带不走了。  

        随着小兵张嘎们、随着潘冬子们、随着小海霞们……我们就是这样,长大了。

        插曲:《露天电影院》

        生活是最平淡不过的了,一日三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偶尔闹闹情绪发发牢骚,高兴了下下馆子逛逛超市,心烦了喝点酒乱花小钱哄自己开心。实在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记录这么无聊的生活琐碎,需要多耐心和很多支持。当初只期望能够坚持到月底的这一天,也给自己个交代,总算能善始善终,而不是有头无尾地,做完一件事。一个月很快,在整个宇宙的发展史里来说,一个月可以忽略不计。有很多时候我错了,错误的当自己有个可以任意挥霍的宇宙,常常一个月一个月地把光阴忽略过去。猛然惊醒,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终于还是过来了,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一辈子……无论一哪个为时间的单位,当事后回首,都会感觉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心境。哦……我竟然走过来了。我曾经以为自己不行。 

        怀旧是什么?怀旧是学习,痛苦中学习,快乐中学习。学习一种态度,一种正确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我相信任何嫉妒我、陷害我、鄙视我的人都无法控制和夺取掉。

        对于亮亮而言,怀旧是一种寄托,是一种享受,和时尚不沾边。有人说,怀旧是人的心态老了的表现,老人总是喜欢追忆往昔。但我知道,没有怀念的生活是空虚,就像一阵没有思想的风。也许,对于怀旧,大家都有各自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果各位听众朋友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在本节目的相关论坛进行发帖,亮亮也会即时的回复各位,好了,感谢您收听了今晚的《怀旧时空》节目,虽然我在这个夜晚带大家追忆了点滴属于光亮的往事,不知道你是否喜欢?或者和亮亮一样有很多心情想要诉说?也欢迎各位朋友继续收听本台以下的节目。怀旧时空,相约经典,我们下周再会,BEYBEY!片尾曲:《北京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