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品牌:爱茶者说!(四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06:59

来源:易风书苑

 

 

 

  茶圣陆羽认为,谦谦君子如果头痛脑热,腰酸背痛了,小心翼翼喝四五口茶,就如饮了琼浆玉露似的,立刻就来了精神。

  这里,茶的效用好像受到了两个限制:一是要品格高尚的人;二是不可以多喝,四五口就够。这个限定,未免有些士大夫气了。有些阴谋家野心家就在密室里喝着茶,商量出篡党夺权的诡计来的。至于喝四五口,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那是万万不够的。苏东坡要是还活着也不会同意茶圣的看法,他在杭州当太守时,得过一次感冒,但这个游山玩水的行家连一天也不愿意落下。他遍游西湖佛寺,到一寺喝一次茶,发一身汗,病就好了。然后他就写了一首诗赞曰: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这个卢仝,是个唐朝穷诗人,写喝茶,从第一碗破了孤闷开始,到第七碗喝不得了,因为两肋习习清风生,仿佛展翅欲飞似的。苏东坡和卢仝一样,认为多喝茶,身心愉悦,人就没病了。其实,茶的发现和利用,据说就是从药用开始的。史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茶。

  曾经与卓文君一起在成都当垆卖酒的西汉大文人司马相如,在为汉武帝的皇后阿娇代写情书的同时,还写过一篇题为《凡将篇》的文章,其中提到二十多种药物,“舛诧”就是当中的一味。据考证,“舛诧”就是今天的茶。

  专家们统计了一下,茶的保健作用和效果,在古书里记载有六十余种,功效有二十项。什么提神、明目、清心、消食等等,不提也罢。但是说饮茶长寿,我的确是相信的。当代茶圣吴觉农九十一岁方谢世,茶界泰斗庄晚芳先生九十一岁时,精神也很好呢。近年来茶事大兴,有一个重要原因,乃是饮茶减肥。究其源,不知是不是和道家的“轻身换骨”有关。前几年,日本有个女演员,在电视广告中亮相,手捧乌龙茶,说她多么苗条,全靠她手中的茶。一时爱美的妇女们竞相购买。此风波及大江南北,“宁红”、“天雁”皆是减肥茶。姑娘们想苗条吗?那么请喝茶。不喝茶的便也喝了起来,只盼自己能亭亭玉立,永葆青春。

  我认为茶商和化妆品商一样,能很精明地到女人口袋里去捞钱。一次在武汉参加一个笔会,间隙遇一女性,颇有姿色,口不言茶言咖啡,表示自己是很欧化很开放很懂得享受的。我侃茶的提神、明目、消食、清心,她目光平静;当我说到茶可防癌时,她开始有所心动;我终于说到了茶可美容驻颜,就是保持自己的美丽容颜永不消褪,就是青春常在,红颜不老。

她听了大喜,道:“那我倒要试试了!”

 

 

  论茶文化,有人便说,晓得的,不就是日本茶道吗?又问何为日本茶道,原来也是晓得的:穿和服,跪地上,喝几口,磕几个头,目不斜视,口不乱言,宾主肃穆,此为日本茶道。

  其实,“和、清、静、寂”的日本茶道乃是世界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仪式性强,特别容易被展示,便家喻户晓了。知名度既然很高,不妨细说一二。

  日本人喝茶,自八百年前荣西大师两次西渡中国带回宋代的茶文化始,就已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到十五世纪,一个叫村田珠光的奈良人,拜中国儿童甚为崇拜的“一休哥”为师,创建了新茶风。他的名言是“草房也可以拴名马”,在粗糙和豪华的尖锐对立中寻找到一种美。十六世纪,又一个叫武野绍鸥的日本人,建立起中世纪隐士藏身的草庵,确立茶道。接着,他的弟子千利休成为将茶道集大成的历史人物。

  千利休的贡献之一,是超越村田珠光的尖锐对立,使茶禅日趋统一。他也有一句名言:“山可以为谷,东可以为西。”当时的统治者丰臣秀吉听了很不高兴:照此推理,“下”岂不是可以为“上”了吗?反了你!于是便赐给千利休一把利刃,让千利休自己割腹。和平的茶,毕竟敌不过君王暴烈的刀,这恐怕也是茶史上最壮烈的殉道吧。

  千利休有三个重孙,便分出表、里、武者小路三个千家。发展至今,日本茶道人口已达数百万了。茶道的过程,自然严谨,此不赘言。总之,它带有把茶人的茶道观和茶会表演的情趣统一起来的性质。饮茶时吃的小点心,也被称为“怀石”。据《南方录》载,取修行中的和尚为忍耐饥饿而在怀中取温石之意,即粗茶淡饭的象征。有次我去北京,在茶叶博物馆跪了一次,吃了几块“怀石”,精美绝伦,吃了还想吃,一点也不“粗茶淡饭”了。里千家曾经到过这里,留下了一幅巨大的饮茶吃“怀石”的照片。

  日本茶道的重要特征,我猜想,当是建筑、园艺、美术、工艺、宗教、思想、文学、烹任、技能等文化之类的融为一体吧。步入这个脱离现实的虚构的世界,怀着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的“一期一会”的情怀,在露地(庭院)这个人造乌托邦、世外桃源乡,洗净双手,以期与神圣会合。然后,你侧身进入一个高六十厘米的四方小门,一个隐秘场所的入口,一个非现实的空间,你在这里进行尚美、品味、聚会的活动。

日本茶道,自十八世纪实行家元制度以来,至今已发展有数十个流派,各有自己的家元。这大概和中国武术界亦各有其山门的道理一样。当年日本茶道的“大哥大”里千家流来中国时,还有一个明月流与之同行。结果明月流以“红颜少女+华丽和服+克莱德曼钢琴曲《秋日私语》”而大获青睐。高深莫测的里千家贵夫人们则口掩罗帕公然窃笑。看来,同样是步入和平之门,那步伐,那茶道,终究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华夏中土历来如此,扶桑之国也不会例外吧?

 

 

 

 

  近代有个英国诗人,名华尔勒,写诗曰:软滑、醒脑、开心得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

  把品性清寒的茶喝得如此性感,亏他们英国人想得出。这个岛国的人民,如今已成了世界饮茶的冠军。但是,十七世纪以前,英国还是个咖啡王国呢。遥远的中国茶,曾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瑞草。九世纪有个叫苏莱曼的北非商人曾写道:“有一草,作三叶草状,其叶数,其香亦高,唯其味苦,水沸,则冲饮之。”这就是说中国茶了。

  七个世纪以后,航海家和传教士们把茶带往欧洲。十七世纪,茶走进了荷兰、俄国和法国,也同时登上了英伦三岛。伦敦有一家“嘉拉惠”咖啡店,贴出了在我看来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广告,上面写道:可治百病的特效药——茶!是头痛、结石、水肿、瞌睡的万灵丹!

  一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出嫁英国(1662年),为世界茶文化史增添了饮茶皇后。据说宫廷中人常常发现,每当举行宫廷活动时,这位皇后就在自己的后宫中饮一种琥珀色的饮料,立刻就有人打小报告给了英王,孰料英王非但不反对,反而还颇为欣赏皇后此举。这或许是因为茶叶的品质,非常适应英国人据以自豪的绅士风格吧——从此朝野开始交相提倡,以茶代酒、代咖啡,茶成了豪门世家的高贵饮料。贵夫人要显派,家中须有精致的茶室,才算新潮时髦。

  商人们看准了此物能发家致富,便大做华茶生意。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走了皇后的门道,把从中国购回的“功夫茶”馈赠皇后。皇后喝了说:“好,咱们以后就禁止茶叶从荷兰进口,直接由你们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吧。”一道御旨,该公司大发其财。

  英人买华人的茶,也是西方文化主动要和东方文化交流的一面。但因符号不同,不免要闹点小笑话。比如绍兴的“平水珠茶”一向被称作“绿色珍珠”,英国人不识,取了个名叫“绿色火药”。“珍珠”成了“火药”,还约定俗成,一直保留至今。另有一位叫格雷爵士的外交大臣,出使中国数年,便动了“第二职业”的念头,从清廷一官吏手中得到“玳玳花茶”的配方,交本国人制造,此茶使他“流芳千古”,因为它就叫“格雷爵士茶”。就像是今天的电视化妆品广告总爱强调美国配方法国配方一样,“格雷爵士茶”也有它的广告词,直到今天此茶上市,包装上必注明“源于中国清朝某高级官吏”的字样。

  物质文明终于带来了精神文明,上午十时半和下午四时的饮茶习俗成了英国人雷打不动的原则了。当地电视台下午四时的节目谓之《饮茶时间》。一首英国民歌便这样唱道:“当那时钟敲响了第四响,一切的活动皆因饮茶而中止……”萧伯纳有句名言:“破落户的英国绅士,一旦卖掉了最后的礼服,那钱往往还是饮下午茶用的。”诗人们开始讴歌生活中的这一新鲜事物了。蒲白一箭双雕,既歌颂茶,也歌颂女王:

  你伟大的安娜,

  三个国家齐向您低首,

  您有时和君臣商谈大政,

  有时也在茶桌激励朋友……

庄严的学术界也和茶打成一片。先生们教学生,谈史时曰:要有坐冷板凳吃猪头肉的精神。人家英国人可不这样,他们把学术活动称为“茶杯和茶壶精神”,边喝边侃边冒思想火花过著书立说。啊呀,自打知道了这个茶杯与茶壶精神,我似乎也不想坐冷板凳吃猪头肉了。

 

 

  修心静虑,所谓“禅”也。把茶纳入禅的境界,是要把茶喝出宗教信仰来。茶之品味,高乎哉!博大精深哉!为了让“茶禅一味”名正言顺,佛教中这方面的故事其实还真不少。最著名的同时也是最不可信的,当算是“达摩眼皮说”了。

  此说竟然把禅宗创始人达摩的眼皮看作世界上第一株茶树的产生源。说他面壁修行,睡觉醒来时烦恼之极,不知怎么的便割了眼皮,扔在地上。

  哇,掷地之处,忽生一棵树绿叶婆娑,摘来煮尝,顿生精神。从此茶、禅便有一味之说了。其实,中国在没有僧人之前就有茶了。有些喝茶的中国人,在佛教传入东土的东汉时期出了家。老婆孩子不要了,美酒佳肴不要了,但茶却是不能不要的。总结了一下,据说,茶对禅有这样的三大好处:一是打坐的时候可以提神,二是能够帮助消化,三便是可以减少思念异性之苦。这样说来,茶就从俗家走进了佛门。

  我猜测,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代,有一度,人们对茶与禅的关注大概已经到了类似于今天的人们喝盐卤、打鸡血针、做气功的一阵风似的狂热程度吧。当时有个叫封演的文人上了趟东岳泰山,我的天,他见到处处是带着茶具升火煮饮的人。原来寻岩寺来了个降魔师,教人们学禅,不让吃又不让睡,只让喝茶,善男信女们可虔诚了。于是封演回来后写了本书,叫《封氏闻见录》,专门记下了这事。

  连世界屋脊的西藏的寺庙也是离不开茶的。上千个喇嘛云集,都得喝茶。那煮茶的锅,大得吓死人,曾有个掌勺的僧人,一不小心失脚掉下去,淹死了。僧人喝茶,当然还有延年益寿的愿望。

  唐大中三年,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和尚来拜见皇帝宣宗。宣宗问:“您吃了什么妙药活那么大岁数?”老和尚答:“我什么药也不吃,偏偏就是喜欢喝个茶。我外出的时候一天能喝上百把碗,平时也起码能喝个四五十碗。”宣宗一听,便乐滋滋地赏了他五十斤茶,让他住在保寿寺里,接着喝。渐渐地,茶禅的关系已是牢不可破了,一是佛教提倡“农禅并重”,寺院普遍种茶;二是佛门节日甚多,各类菩萨的生日成了老百姓的狂欢节,赶庙会是某种一日游的形式,僧人组织茶汤会,组织慈善的施茶活动,佛庙成了个大茶馆,专门配备的施茶僧,不也同时是“茶博士”、“店小二”吗?三是形成了茶礼。当了和尚,自然也就多了许多规矩,喝茶也不例外。给佛祖献茶,是很讲究的。假如庙中有两面鼓,东北角的称“法鼓”,那么西北角的就是“茶鼓”了。茶而鼓之,自然是与饮茶的某种章法有关罗。

  然而,茶禅之所以一味,归根到底,乃是因为茶是一种被赋予了禅机的饮料。宋代有个叫佛果克勒的禅师,手写了“茶禅一味”四字的幅赠予日本弟子,回国时翻船,装在竹筒里的字幅几经辗转到了一休大师手中,据说一休因此而得道。这四个字便成了镇寺之宝,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里。又,赵州和尚以一句“吃茶去”来对付人们的一切问题。因此,禅宗的教义是无法直言的,所以只能顾左右而言它。以我个人的理解,“吃茶去”,大概是要打断问者的平常思维,叫人们把一切缠绕于心的人世烦恼苦难都是置起来,以空虚清明的心境去过好日常的生活吧。这样,你就和禅在一起了。赵州和尚之所以要说“吃茶去”,许是因为,从一颗平常心出发,茶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象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