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鸿雁教学视频:毛74年即指定邓代他操办香港97回归 Qzone精彩由你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49:52
日志 > 史实写真 转载到我空间 复制网址 隐藏签名档 大字体 选用该信纸 分享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上一篇|下一篇|返回草稿列表取消置顶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编辑 | 删除

[顶]毛74年即指定邓代他操办香港97回归

发表于:2007年7月4日 0时49分8秒来源:权限: 公开阅读(36115)评论(440)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2395142/blog/2711 [顶]毛74年即指定邓代他操办香港97回归
毛泽东1974年向希思指定:
由邓小平代他具体操办香港97回归



    前不久,我去看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当影片再现1974年8l岁高龄的毛主席在长沙会见英国前保守党政府首相希思的场面时,画外音是希恩的回忆,他说:“……毛主席又对我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1997年我们要收回香港了’”。希思当即代表英国保证说:“1997年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毛主席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到那时,我们(他指了一下周恩来)就不在了。”——电影演到这时,整个影院的观众几乎是普遍的“啊!”了一声,似大梦初醒。我问了一下旁边坐的包场的人员,他们原来居然不知道这是毛主席在世时就定下了的。其实,国内的材料介绍中还多了一点,就是:“当时毛泽东又接着指了一下70岁的邓小平说,‘具体事情由他们年青人去办啦。’二天后,根据毛的指示,周、邓又同希思进行了具体的会谈。”“1974年,希思到访中国,毛泽东说:‘97年到香港看回归啊!’周恩来说:‘我们都要来!’事实上,希思成为唯一亲眼看到的人”。
    在这次会见前后,英国两党都对1997年无条件平稳交接香港不持任何疑义。只是在毛主席、周总理去逝后,刮起一股强劲的右风,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又欺负我国当时为谋取西方援助在外交上的礼让而蛮横挑战……最后,几经交锋,双方最终也都做了一些让步,其中附加了一些具体条款,但其中有些东西有的人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譬如,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作了“五十年不变”的承诺,而这一承诺也就成为今天英国口口声声严格关注香港问题的原因,俨然是半个宗主国的身份。“五十年不变”及香港不向大陆交一分钱的规定,也只是保证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
    今天一些人认为,就大陆现在的状况看,当时保留香港一块资本主义也不是件很坏的事。问题是,香港今后的道路是要由香港人自己选择的……此外,当时该不该把“七月一日”作为交接的时间(即我们已宣布为非法条约中规定的时间)?英美以所谓“历史的连续性”为借口坚持用这个时间,实质上就是尽量维护其殖民者的尊严。后来,我在各地广泛的接触中,发现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是应该争一争的!毕竟,我们的尊严也需要维护……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


本文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列表想第一个看到日志抢沙发? QQ空间温馨提示:腾讯官方不会以任何留言形式向您发布中奖信息。请勿轻信留言中的中奖信息,更不要拨打陌生电话及向陌生帐户汇款,谨防受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批量删除 取消批量删除

0甜々老蟀哥︶ㄣ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楼  2007年7月4日 1时1分41秒
    毛泽东站在民族利益的最高点, 科学地制订“香港、澳门回归蓝图”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人们在谈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时候,很少提到毛泽东同志,一些某派人物更含沙射影地责疑毛泽东耽误了回归的机遇与时间。后来看了一些资料,并拜访了一些老同志,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在若干年前,毛泽东周恩来就对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作了战略性桉排,后来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都是毛泽东周恩来科学运筹的结果。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除了对某派人物的厌恶外,更增加了我们对无产阶级的伟大战略家、中华民族的空前英雄毛泽东的无限敬仰之情。下面就是有关材料的综合整理:

  一、“留个窗口”,"暂不收回,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领导人在研究建国后大政方针时就已确定: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但在实施步骤上,要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以对我有利为主;必须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方能在战略上立于主动地位。具体到香港问题上,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作出了"暂不收回、维持现状"的决定。因此,1949年10月17日人民解放军进抵粤港边界时没有长驱直入,而是勒马深圳河。这并非没有军事能力,更非外交上的软弱,而是审时度势作出的明智抉择。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形势复杂而严峻,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负隅顽抗,土匪特务活动猖獗,新生的政权尚未巩固;经济上面临的是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上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在国内要处理好阶级、政党、民族的关系,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可树敌太多;国际上要尽可能建立反霸统一战线,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某些方面争取缓和,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暂不收回香港,维持现状",避免与英国发生公开的冲突,有利于集中力量对付对新中国构成主要威胁的美帝国主义;有利于保持与英国的对话,开辟一条同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的通道;有利于突破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禁运,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香港、中国内地以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变阻力为助力的上乘之策。英国政府不顾美国反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百天就正式承认了新中国,即是明证。如果匆匆忙忙以军事手段收回香港,不但会引来一系列难题,而且关上了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唯一"窗口",对中国显然不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由于英国在朝鲜战争及台湾问题上与美国持一致立场,使中英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变得艰难曲折而漫长,香港问题也因此搁置下来。1954年8月,周恩来在谈及香港问题时指出:"香港的居民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大家都认为香港是中国的",但现在时机尚不成熟,我们"不要去谈"(《周恩来外交文选》第82-83页)。1957年4月,周恩来提出了保持香港地位,"为我所用"的策略。他说:"香港是自由港,联系的范围很广,购置设备可以分期付款,成本低,有市场,技术人才容易训练出来……我们不是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吗?香港应该化为经济上对我们有用的港口。"内地"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香港可作为我们同国外经济联系的基地,可以通过它吸收外资,争取外汇",所以,"保持和扩展香港这个阵地有好处"(《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53、354页)。自50年代后期起,中国面临美、苏等国的侵略威胁与军事压力,香港作为中国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的渠道、开展进出口贸易的窗口、沟通中外民间往来的桥梁,其作用更加突出。同时,英国企图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防止中国收复香港,1957年10月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在华盛顿就英、美"协防"香港达成默契,美国同意把香港作为双方联合防御的一个地区,英国作为回报,不急于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如何稳住英国,消除美国插手香港问题的危险,遂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有鉴于此,也针对党内少数人的急躁情绪,1959年毛泽东指出:"香港还是暂时不收回来好,我们不急,目前对我们还有用处。"1960年,周恩来总结过去10年工作的经验时,对港澳工作明确提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即暂时不考虑收复香港,但应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外交战略以及对台政策服务。


    二、采用有别于内地的特殊政策,促进香港的稳定与繁荣

  要"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就必须保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只有这样,这一方针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帮助。

  在经济上,内地与香港互相敞开门户,开展经贸往来,内地以优惠的价格大量供应香港生产与生活必需的食品、日用品、淡水、燃料、工业原料和半制成品等,即使是在60年代初内地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这种供应也源源不断。周恩来曾多次指出:"各地凡是有可能,对港澳供应都要负担一些,不能后退。这个阵地越搞越重要,对港澳供应确是一项政治任务。"据统计,1954年至1963年香港进口食品有43%是由内地提供的,1964年到1973年增至50%。在价格上,70年代初香港从内地进口的食品价格平均较国际市场低50%,原料约低30%,衣服等消费品便宜25%,这对香港的稳定发展,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1962年秋至1963年初夏,从内地到香港,几乎没下过一场雨,深圳水库和铁岗水库已降到死水位以下,香港居民用水极度紧张。为此,广东省政府不但允许香港巨轮驶向珠江口吸取淡水以解燃眉之急,而且酝酿上马由东江引水到深圳石马河的供水工程。该工程在周恩来的关照下列入国家计划,由国家举办,1965年竣工后不仅缓解了深圳地区的用水,而且年年按协议完成了对港供水计划,改变了香港长期缺少饮用水的困难局面。

  政治上,采取了有别于内地的政策。周恩来指出:"我们不能把香港看成内地,对香港的政策同内地是不一样的,如果照抄,结果一定搞不好。因为香港现在还在英国统治之下,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市场,不能社会主义化,也不应该社会主义化。香港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53页)"至于将来怎么办?我们是不会来个七反八反,不会像''三反''''五反''那样搞法","香港的企业家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搞的是资本主义,不是帝国主义。过去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合作过,将来同香港的企业家还是可以合作的。港澳同胞不要担心前途。"(同上书第353、354页)为使香港"维持现状"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一直避免内地的政治运动波及香港,以免对香港的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并一直严格控制内地居民移居香港,防止给港英当局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对于发生在香港牵涉中英两国关系的政治敏感问题,中国政府也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奉行"不直接介入或干预",而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来解决的正确政策。

  三、时机成熟就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在1997年应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维持香港现状",并不显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香港问题上的软弱。在涉及民族利益、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的原则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毫不让步。坚决不承认英国强加于中国的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时机成熟就要恢复行使主权,这是新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1963年3月,美国共产党发表声明指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竟然允许殖民地存在。"于是中国打破沉默,公开声明:"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和平谈判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中国人民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勇气的坚定性"(1963年3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收复香港,原则是坚定的,但在收复的时间和方式上,又是灵活的,"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这是灵活性的体现。中国政府主张用外交谈判来解决香港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但由于英国在台湾问题上追随美国,拒绝采取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确态度,致使中英关系裹足不前,香港问题无从谈起。进入70年代,中美关系趋向缓和,美国的西欧盟国包括英国可以无顾忌地同中国发展关系。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3月,中英两国达成正式建交的协议。中英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发表前5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奉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主席,重申中国政府的立场:"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因此,不应列入反殖宣言中适用的殖民地地区的名单之内。"中国这一立场获得第三世界各国的同情与支持。同年11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美、英、法、葡萄牙和南非)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相应的决议,确认了中国对港、澳问题的立场与要求,从而排除了联合国或其他国家干预这一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制约香港问题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态度也日益明朗化,周恩来会见外宾时谈及:香港前途必须确定,租约届满时中英双方必须进行谈判。1974年5月,毛泽东会见英国首相希思,在论及香港问题时,双方都同意"香港在1997年应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0甜々老蟀哥︶ㄣ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2楼  2007年7月4日 1时2分56秒
    自四九年至今,香港问题的解决和繁荣发展都是毛主席高瞻远瞩的安排


    1974年5月25日,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兼英国保守党的领袖希思时说:“香港问题在1997年应该有一个平稳的交待”。

    这表明毛泽东生前对香港的回归已有较为具体的考虑。当时陪同在场的邓小平同志牢牢地记住了主席的指示。

    开国之初,四野邓华部之15兵团勒马深圳河,取香港是轻而易举,但却按兵不动,英国人敏感地注意到此举乃“维持香港现状”的暗示,欣喜地感到不能错过这一契机,因此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英国就决定率先承认,并在《华侨日报》上以大标题刊登“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斯大林派米高扬来华了解新中国的内外政策,毛泽东耐心解释:“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过去就行。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相反,若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毛泽东曾在多种场合多次阐述这一特殊方针的重大意义。

    首先,使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惠,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巩固新政权,保卫新制度,营造和平建设的安全环境,故把香港问题放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加以考虑。

    其次,为打破美帝国主义的全面封锁,争取对外开放,毛泽东认为有必要保留香港这一“传统”的“国际通道”,作新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和沟通中外民间往来的“桥粱”。

    再次是考虑到香港是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是我们的了望台、气象台和桥头堡,必须审时度势,避免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凭单纯的革命热情而犯冒险主义的错误。所以毛泽东断然决定:待国内外形势对我们有利时“一揽子”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这就说明开国之初暂不收“香港”主要是出于政治及经济而非军事上的战略考虑。
0甜々老蟀哥︶ㄣ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3楼  2007年7月4日 1时5分6秒


注:以上三篇文章均来自人民网强国论坛热贴。
0金玉儿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4楼  2007年7月4日 7时31分30秒 0秋之韵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5楼  2007年7月4日 11时38分10秒 06542金银花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6楼  2007年7月4日 14时54分24秒 又一种精神粮食。我喜欢。 5落叶知秋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7楼  2007年7月4日 15时6分4秒 5玫瑰色的梦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8楼  2007年7月4日 15时30分47秒 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革命知道分子!没错吧?呵呵。 我错过了很多!很多…… 0冰心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9楼  2007年7月4日 18时49分0秒 你的空间很好 0崔崔翠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0楼  2007年7月4日 19时48分55秒 引自:6542金银花 于 2007-07-04 14:54:24 发表的评论
引用内容:
又一种精神粮食。我喜欢。 0快乐人生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1楼  2007年7月4日 21时10分29秒 伟人就是伟人啊,目光远大,让人折服。 5663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2楼  2007年7月4日 21时56分12秒
0太阳黑子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3楼  2007年7月4日 22时53分53秒 看过了,又增长了一点知识。 0香姐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4楼  2007年7月4日 22时55分56秒 让我们带着彼此的笑容,彼此的祝福,带着彼此的期待,走好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0香姐 发纸条 加好友 送礼物 回复 | 引用 | 举报 | 删除15楼  2007年7月4日 22时56分37秒 让我们带着彼此的笑容,彼此的祝福,带着彼此的期待,走好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请选择道具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