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瑾古装:才女田晓菲——书写未完结的中国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1:18
10岁出版个人诗集,14岁考入北大,26岁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35岁被破格晋升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她在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的Fans,朋友中有希拉里、斯皮尔伯格、赖斯等耀眼的名字。就连美国总统布什,都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中国才女”。
才女田晓菲——书写未完结的中国传奇
朱俊飞 冷松



田晓菲和丈夫宇文所安



  近期,田晓菲和她的美国丈夫宇文所安应邀到上海访问。从华师大到复旦等众多名校,这两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学者,在每一次课堂上的演讲都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田晓菲对《金瓶梅》的解读,更是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传奇小才女,14岁成为北大特招生
  田晓菲的老家在山东临清,1971年10月出生于冰城哈尔滨。因父母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天资聪慧的她5岁时就在纸上写出“我热爱大地/爱爸爸/我爱蓝天/爱妈妈/我爱我的家”。爸爸看后惊讶地说:“晓菲真是个天才,竟然会写诗!”没想到无意中的一句赞美,却使女儿感觉到了写诗的快乐,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那时,每逢周末,爸爸就在家里开展诗歌比赛,和晓菲一起写诗,然后交给妈妈评判。当然女儿“赢”得多,不过妈妈在赞扬晓菲的同时会启发她:“还能不能有其他的描写呢?”这时田晓菲就会回到书房去认真思考,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心疼得爸爸直抱怨妈妈:“你看,你也不叫她出去玩会儿,这怎么行啊。”就这样,田晓菲写出了越来越多有韵味的诗,并频频被报纸和一些杂志采用。到10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在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成为那个时代小有名气的“神童”。
  最初知道世上存在着一个神奇的“北大”,是在她7岁的时候。那天,女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晓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似曾相识的风景,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在心里悄然升起。母亲告诉她,这就是令无数中国学子神往的北大!
  到北京出版诗集那年,晓菲乘公交车从北大校门口路过,身边的阿姨唤她“快看快看,这就是北京大学!”没想到这位小女孩却固执地扭过头去说: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一时把周围的乘客惊得目瞪口呆。
  1985年,经过北京大学英语系、心理学系和中文系老师的严格面试,田晓菲终于梦想成真,被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这一年,她年仅14岁。凭着与生俱来的才情和聪颖,这时她已出版两本诗集,真正少年成名。
  北大可谓藏龙卧虎。在这里,田晓菲听说了另外一个神童的故事:15岁考入北大的查海生,也就是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海子在遗言中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田晓菲到路口燃烧了两本自己的诗集,以这种方式来祭奠一位诗人的离去。之后,女孩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她独自一人来到美国。此时已是深秋,树枝交织出金色的世界。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令人惊喜的是,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20岁的田晓菲在比较文学系读博士,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嫁给狂热“中国迷”,在美演绎爱情神话
  进入哈佛不久,田晓菲就邂逅了一位成熟、洒脱的美国绅士宇文所安。他出生在密苏里州,从小就是个狂热的“中国迷”。热爱唐诗,中国古典文学,就连他取的中文名字都很有深意,宇文是北魏的鲜卑姓氏,与他的英文姓发音相近;“所安”则出自《论语》“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名跟姓加在一起,也有胡汉融合的意思。26岁时,这位美国帅哥就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任教。
  说起二人的相识还挺有趣。在一次活动中,田晓菲即兴写了一幅书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行云流水的书写引起了众多人喝彩。不料人群中突然站出来一个人,拿起笔在纸上将“上”改为“入”,并对田晓菲说,他认为诗人在用字上面,还不够讲究。虽然他是老师,但田晓菲仍然给他讲了中国诗人的“推敲”典故。宇文所安望着眼前这位不卑不亢的中国女孩,感到很惊讶,赶忙充满歉意地说:“看来我对中国诗词的理解仍很肤浅。”
  从此,宇文所安对深深爱着自己祖国传统文化,尤其对古代诗歌有深厚研究的田晓菲产生了好感。共同的爱好也让彼此交谈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欧阳修,两人几乎无话不谈。接着,爱情悄然而至。在飘着果香的小农庄里,在浪漫的咖啡屋中,都留下了他们快乐的笑声。
  转眼间,这位中国美女就要毕业了,这意味着她要到美国别的城市工作或回国,宇文所安十分着急,就约田晓菲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上旅游。下山时,他小心翼翼地向心上人求爱。没想到,这位东方美女只顾大步流星地往下走,根本没听清他说的话。所以直到坐进车里,她也没做出任何表示。难道自己真的没戏?宇文所安实在不甘心,下车后就拦住她,生气地质问她,为何对自己真诚的求婚视而不见?田晓菲一听乐了,因为她压根就没听见。
  但是,婚姻并非儿戏,绝不能草率。更何况,当时还有另一个十分优秀的男孩也在猛烈追求着她,所以田晓菲在掂量着宇文所安是不是结婚的最佳人选,并和盘托出还有另一个追求者的事实。哪知,这位美国人并不气馁。他拿出以前在家乡做数字分析的本事,开始为她分析起他和情敌的优劣,然后让女孩自己抉择。
  田晓菲对这一招本来非常反感,但这位洋绅士改写的一首古诗深深打动了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婵娟照,爱若磐石坚……”她发现宇文所安原来是这么一位冷静客观的诚实男人,骨子里又带着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于是,田晓菲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答应了宇文所安的求婚。
  1999年元月1日,这对才子佳人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婚后,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田晓菲,先是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一年后,凭着浓厚的文化功底,她顺利跳槽到了名气更大的康奈尔大学,任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虽然跳槽后的待遇非常好,但是田晓菲很快发现,因为丈夫在波士顿哈佛大学,而她在纽约州,两地相隔甚远,他们在交流上浪费了不少做学问的时间,而且这样长期两地分居也难免要受相思之苦。于是,她决定换一个离丈夫更近的地方工作。
  后来她自降身份到哈佛做了一名讲师,不仅得以和心上人团聚,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可是一件让田晓菲极为自豪的事情。同在哈佛东亚系教书,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朋友和同事。有趣的是,两个人还是彼此的第一读者,每次写完一篇文章,立刻发出Email,请对方先睹为快。田晓菲觉得,某些夫妻或男女朋友吃饭没话讲,甚至一人吃饭,一人看报纸。但是他们从来不会这样,不只常常交谈,饭桌上永远都能聊共同感兴趣的古典文学。
  接受记者采访时,宇文所安说中文,偶而还是有点辞不达意或是夹杂英文,田晓菲会适时替先生翻译并补上正确的意思。这时宇文所安在一旁怡然自得地抽着烟斗,温柔地看着太太代言,两人默契十足。
  近几年田晓菲主要研究的是魏晋南北朝的诗人,而宇文所安更偏爱唐诗,二人似乎“瓜分”了中国古诗的黄金时代。更令人惊奇的是,宇文不仅读过1万多首唐诗(远远超过普通中国学者),他写的《初唐诗》、《盛唐诗》、《迷楼》和《他山的石头记》等,还被翻译到中国,受到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成果惊人,当上哈佛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田晓菲和丈夫进取心极强。“我们每天都工作10—12个小时,如果不是这样,就觉得这一天很浪费。”正因如此,在授课之余,才取得了惊人的创作成果。2005年夏天,田晓菲的《赭城》在美国出版后,销售极为火爆。“赭城”坐落于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是“一座独立于格拉纳达的皇城,一系列依倚山势迤逦起伏的宫殿与花园,一处融合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浪漫悠久历史的建筑奇观”。它古老沧桑的容颜吸引了无数朝拜者。赭城的魅力,还在于它是一座用文字筑造的城池,在300年来的欧美文学中,激起了众多作家与艺术家的想象。
  两年前田晓菲来到这里,因为操作错了数码相机的按钮,西班牙之行中拍摄于塞维拉的60多张珍贵照片昙花一样凋谢。但她还是用美丽的文字完成了这部游记。她的那些用心写出来的文字很妩媚,清鲜如莲荷上弥散的幽香,冽亮如新雨后的黄鹂鸣啭。有人说它与著名的《西行漫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学者认为,无论文字造诣或学术价值,对方根本无法和《赭城》相提并论。
  其实,此书之前,田晓菲的《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秋水堂论金瓶梅》等作品,也都在学界读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她对《金瓶梅》的解读,从金瓶梅中读出“慈悲”二字,显示出她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更广阔的视野。她把《金瓶梅》比作“一枝倒插的梅花”:很多读者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枝干,那丑陋的,不体面的所在;而深藏在瓶底的梅花,却无端地浪费了它寒气逼人的芬芳。
  她惊人的成就,引起一些西方高校的关注,很多人都想把她“挖”过去任教。2005年10月的一天,刚刚成为哈佛副教授3个月的田晓菲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来的特快专递。在信里,他们表示,只要田晓菲愿意来任教,他们可以提供终身副教授职称和丰厚的年薪。但是田晓菲毅然拒绝了邀请。因为没有相对的自由度来研究传播中国文学不是她所追求的,但她还是把信转交给了院领导。
  田晓菲没想到哈佛会提前对自己进行教授评审。一天,哈佛院长找到田晓菲,微笑着对她说:“你真是太棒了,校长德里克·伯克在阅读了你的全部材料之后,通知评审小组,免掉了向校长汇报这一最后程序,他说根本没有必要再开会讨论了。这在哈佛历史上很少见,可以算是又一次破格吧。”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美国各大报纸纷纷进行追踪报道,布什总统称她是位“了不起的中国才女”!
  众所周知,基辛格也在哈佛大学担任过教授,后来出任国务卿,当记者问田晓菲,将来是否有意进入政界时,她不假思索地说:“绝对不会的,我对当官从来就不感兴趣。只愿一门心思做学问。”
  目前,田晓菲正忙于给《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收尾,中华书局将于今年春天出版这本书,其英文书稿已于2007年出版。她的作品总是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下面不同寻常的美丽,读她的文字,也总是一次次的芳香之旅。
  田晓菲说,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内外不断升温,去年7月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通过无底价的竞标方式拍出了500万元的天价版税。易先生现在每去一地,都会掀起众人追“星”般的狂热;《红楼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后,在法国十分畅销;于丹主讲的《论语》,在韩国创下了破纪录的收视率。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惊人魅力。
  而田晓菲本人,也在2008年7月接到从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发来的邀请函,请她到剑桥等名校讲中国文化课。她将在各国高校的讲台上,继续书写一个中国才女未完结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