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前妻图片:中国式离婚,用了十年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3:56

离婚,曾是几代人难以启齿的字眼。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离婚”一直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肯定是因为真的过不下去了,否则是绝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这是44岁梅子的话,她说的年代是1980年代末。彼时,距离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已过去了近10年。从她想离婚到真的迈出这一步,一共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所有的爱情开始都是美好的

  音乐人高晓松曾经说过,“青春就是慌张,当你年轻的时候,因为它特美好,特单纯,你就知道它不是永远,你知道在未来你会缴械,会把流星叫陨石,于是你对什么都很慌张,而等你真的不慌张的时候,你就不青春了。今天不慌张了,才能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慌张。”这种青春独有的慌张感,梅子也曾体验过。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在1980年代认识了男青年泉,“那个时候很懵懂,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就是别人介绍了,觉得自己年龄也该恋爱了,于是就走到一起了。”

  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还因为她佩服如今年轻人的勇气,“他们太早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相对而言,梅子觉得自己是很晚才知道什么是爱情和婚姻。她很羡慕如今的年轻人:“现在的孩子们,合适就结婚,不合适就离婚,不像我们当年的观念,结了婚不论过得好与坏就应该在一起。为面子活、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十年的离婚“长征”

  与谈恋爱一样懵懂的,还有梅子的婚姻,“也是到了该结的年龄就结婚了”。当她发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时,她感到很累,甚至连凑合着过都没法做到,她开始酝酿离婚。

  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在那个年代是最不像理由的理由。而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丈夫有外遇、不顾家、赌博、打老婆等等才是正当的理由。想迈出离婚这一步,难度比梅子预想的大很多。

  首先面临的压力是女儿的成长,刚小学毕业的女儿无疑是她生活最大的重心。梅子尝试与女儿沟通,灌输一些想法:“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快乐,很痛苦,如果分开你有意见吗?”十多岁的女儿一听说爸爸妈妈要分开,马上就哭了。面对女儿的眼泪,本来已经下了决心的梅子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

  让梅子无法忍受的还有周围人异样的眼神和无端的猜测。最让她不能理解的,是来自娘家人的极力反对,“老一辈的人是不可能理解一个人心里的痛苦的,他们认为家庭破裂才是最痛苦的。”回忆起往事,梅子的语气明透出显无奈。

  因为种种原因,从决定离婚到最终离婚,她前后一拖,就是十年。

  离婚不等于要剥夺孩子的父爱

  离婚之后的梅子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在旁人眼里,孤儿寡母的命运理应十分悲惨。其实不然,梅子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打球、看书、上网、养花、跟朋友聚会,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梅子每天换着花样给孩子做吃的。母女俩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梅子一再强调:“不幸的婚姻就像变味的食品,应当倒掉。”她说,她最不能理解的是,一说到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被贴上“变坏”、“孤僻”等各种标签,“离婚不代表让孩子缺失父爱,能多一个人爱她,我觉得很好。”梅子说,她绝不会阻拦孩子与父亲的见面和相处。

  如今女儿已考上大学,多年陪伴中两人无话不谈,女儿有天说:“妈妈,我觉得我们两个住在一起也挺快乐的。”这话让她深感安慰.。

  离婚后,追求一次纯粹的爱情

  2006年,女儿提议:“妈妈,我要把你嫁掉。”这句话让梅子有些心动。事实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能相互爱护,携手到老的人。“我缺少一次真正纯粹而快乐的爱情。”于是前不久,她在一家报纸上登出了征婚启事,除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外,她的征婚愿望是:“希望他离异单身,成熟稳重,有责任心,年龄在40-50岁之间,身高在1.70米以上,身心健康,收入较稳定,有一定经济基础,有房子”。

  她不希望将这段简单的描述看作是所谓的“条件”,她向记者一一解释了这其中每句话的用意所在。“离异”,是希望对方有过婚姻的失败后,能更珍惜婚姻;而对收入和经济基础的简单要求,是希望对方能自力更生,不是希望靠女人过活的男人;至于“有房”,“并不意味着我要住他的房子,只希望他是个懂得生活的人。”


本文来自: 离婚网(www.lihun.net)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lihun.net/Article/hot/chndivorce/200910/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