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齐演唱会 2002:三国中的《三十六计》----待续三十二. 空城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4:50

三国中的《三十六计》----待续三十二. 空城计

2010-11-13 22:24:21|  分类: 谈天说地 |  标签:空城计  司马懿  诸葛亮  三十六计  用兵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三十二. 空城计

  孔明空城疑仲达 曹操假城骗吕布 姜维虚寨斗邓艾

   空城计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变化无穷。在敌乘我虚之时,当展开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新三国第87集,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而城中几乎无兵可用情况,冒险决定使用空城计,致使司马懿退兵。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描述多如牛毛,只不过新三国改编了下,是司马懿故意不识破此空城计,他怕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个人认为《三国演义》的原意肯定是司马懿没有识破,因为《三国演义》是捧诸葛亮而贬司马懿的,司马懿没有这么“聪明”。而新三国是把诸葛亮还原为人,而司马懿到像个妖。只能说编剧很有创意!就计策而言,我们不讨论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计谋高,我们主要分析下怎么使用空城计,怎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按演义中所描述,诸葛亮之所以能使用空城计成功,是因为:其一本来司马懿性格就疑,加上屡上孔明的当(起铺垫作用);其二诸葛亮用兵一向十分谨慎(设空城计与此反差非常大),这个司马懿非常清楚;其三诸葛亮巧妙的布置,以及淡定自若的表情在抚琴(故弄玄虚)。以上三条才使得“疑中生疑”得已成功。如果没有一二两点的铺垫的话,这个空城计就太假了,也就不精彩了。
     空城计放在败战计中,就是要到万不得已时才用,这招太险,所以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酌情使用,否则就完全是在赌。很多人玩过扑克中的三张牌比大小。“豹子 > 顺金 > 金花 > 顺子 > 对子 > 单张”。关于赌片的电影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明明很小,却把大牌的吓走了,不敢跟。这个其实就是空城计。但是我们看到使用这招经常要有铺垫,而且使用之人要有胆量,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结合当时情况能随机应变。
     所以《孙子兵法》中说“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指挥‘有形’的军队作战,其水平达到极致,便进入到“无形”的境地,深奥得窥探不着底细,再聪明的人也无法谋算。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便把胜利摆放在众人面前,众人仍然不能看出来其中的奥妙。人们只能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办法,但却无从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办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一次胜利,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用兵的规律就像流水,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之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刻板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曾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的,就可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态,四季轮流更替也没有不变的位置,白天有长有短,月亮也有圆有缺。”
     可见任何兵书战策要活学活用,其实用兵无非“虚实”二字。但是仅虚与实在战场却能千变万化,因为战争的天气,时间,地点,人都是变化的。而现实生活中的“虚”与“实”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