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出场费多少钱:文人化与个性化的艺术家—郭强采访录(上\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07:53

文人化与个性化的艺术家—郭强采访录(上)

2009-11-10 21:29:07 来源: 美术中国 跟帖已关闭

美术中国以下简称“美”     郭强以下简称“郭”


美:  郭强先生,你好!首先谢谢你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最近在忙些什么?有新的作品问世吗?
郭:  你好!最近在忙着写在烟台举办的第二节“云峰刻石国际叙述讨论会”的文章,准备了接近5个月。讨论会完了又在那里做了实地考察,年底前就要交给山东出版社出版。  回成都后接手研究四川书法家“刘孟抗”艺术的篆刻部分,主要还是在搞文字上的研究。 在书法创作上,重点在研究“明代人书写状态的体会和表达” 篆刻呢,在刻一些紫砂印 最近参加的全国大展都是用的紫砂印。


美: 郭先生 你的个人特殊的形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和你的艺术创作有联系吗?
郭: 应该有点联系吧。90年代中晚期开始留的胡子,其实也不是为了什么才特意这样打扮,就是想把心里的状态表现出来,我想在生活中做我最自然的自己,保持我的原始状态。而且我自己觉得很舒服。


美: 对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未来的走向有什么看法?
郭:我觉得这个问题,艺术节里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每个人探讨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应该以“全球化”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这“全球化”的意图很重要,我们是回避不了的,我们既要保持民族性 “比如二王的” 又要怎么在保持与继承中国书法的基础上,再来发展这个问题。千万不能自恋,要看到自身的缺点,要吸收好的,要走接近,不要闭门造车,接受一些新的美术倾向。


美:请你对书法爱好者谈谈对书法学习上的建议
郭:首先要热爱民族热爱中国文化,不然你提不起兴趣就学不好的。学习书法呢,其实,写字和书法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还有学习书法,可以分为画院教育和师承教育,那么做为传教者要对人因材施教,我觉得现在很多老师们都没有对学生因材施教,其实还在于一个教育认识和方法上的问题。比如: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都像他的艺术风格时,我觉得是一种教育上的失败。教学生要能青出于蓝才算是好老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写字写的好不叫书法,书法要有中国文化民族性和文化性的,要有内涵,能表达精神的,这才叫书法。


美:请你谈谈你在艺术创作中的趣事
郭:我觉得最重要就是关注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有艺术性,那么,我们怎么把生活中的艺术性转化到艺术创作中来?比如:看云能悟笔法,看蛇斗能悟笔法,悟性和方法要结合。而生活扑捉到的东西不是艺术,你必须要转化一次,“吸收”“ 消化”“ 提炼”之后,得出来的才是艺术的东西。我觉得民间艺术品很有意思,很值得关注。但它们不是主题,而是我们吸收营养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


美  请你谈谈在艺术创作中是怎样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郭  我觉得“继承”和“创新”是一把双忍剑,继承得多了创新就少了,创新多了继承就少了。 2个的比列必须要有尺度把握,这个把握得由你个人艺术风格来决定。当然继承的越多越好,但得看你怎么发挥出来,发挥不出来也是白忙。 “继承”是与知具来的东西不能回避,“创新”也是一样,继承是为了创新,但创新得要有检验和应证,那么,谁来检验和应证?是用传统来检验来应证,而不是拿自己的来检验来应证,不能偏激,学习传统要适应自己,不是所有的传统都适合自己。主要在方法上 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吸收前辈们留下来给我们的东西。再在这些东西上去创新去发展。还有创新和创作要个性化,搞艺术要随时能打破自己学到的东西,要敢于打破自己学到的东西, 很多人都不敢打破自己学到的东西,很多人在全国拿奖了,就挂上符号了。这点是现代艺术家们的一个敝屣。要敢于重新吸收, 反复,反复,在反复的这样走。对于我来言,我能走多远?就得看我自己的才力了。 搞艺术要提起自己的感情和精神来,学会思维方法,统计学的方法。


美: 你眼中最优秀的篆刻作品是怎么样的
郭: 好作品是现在看着很好,过几年再看也觉得好,那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了。优秀的作品是要经的起历史长河来检验的。
美:请你谈谈对当代篆刻和印学上的一些看法
郭:当代人和前人们不太一样,这也是时代在变迁,很正常的事情,当代人刻印都要经过“做” 以前的人就是刻成怎样就是怎样,原始化。当代人刻好了之后要把作品“做”“做”,“做”出力度,“做”得漂亮。
“做”的好看  以前人就不会刻意的去“做” 时代在变嘛,喜欢花心思去玩。这点其实是好的。至于我自己,还是喜欢文人化的东西,“做”是要“做”,不过不会“做”的太程式化了,要保持文人化的东西。那么至于印学吗? 当今印坛分三大块:“大写意” “传统秦汉”与“明清流派”。它们都有自己的市场和群体,“大写意”和“传统秦汉”就不用说了,都能明白。而“明清流派”主要指的就是“元朱文印”,比如近代的陈巨来,方介堪,他们刻的都很好,但从学习吸收上来讲,我个人认为学陈巨来的对未来的发展不大,只是刻的很好。学方介堪和韩登厂的对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美: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刻紫砂壶的
郭:紫砂是自古文人都喜欢的东西,我拿紫砂做载体,以前是石头,现在是石头和紫砂。我只是想玩,不是想做的好好,我不会去改造壶,我只是想在好壶上面贴贴金,我刻紫砂主要是玩的一种方式,我还刻了一些紫砂印,以后也想出一本《百壶记》。但没多余的时间,现在只能玩,找找兴愤点。


美:请您谈谈四川书法的现况。
郭:我对于四川的书法是非常敬佩的,前几年,我就组织过江苏与四川的书法联展。四川与江苏的书法有非常相同的地方:人文性很强,其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写意性。主要是四川的很多好的作者都能静下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色,所以,在变通方面都形成好的书风。那么展会成绩,我觉得不能按照数量来评价。我认为还是应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毕竟艺术本体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文人化与个性化的艺术家—郭强采访录(下)

2009-11-10 21:29:07 来源: 美术中国 跟帖已关闭

以下是美术中国在“第九届国展”会上遇见郭强时的现场采访录


记:    我是美术中国网此次展会专题报道组的记者,请您就此次展会谈谈您的感想.


言:    九届国展从总体上来说,反映了中国目前书法篆刻作者的队伍越来越    庞大。目前五万六千多件作品,有两千多件篆刻作品,余下的几乎都是书法作品。从书法作品上来说,我感觉在新的形势下能反映我们当代中国书法新的审美形式。我们很多的作品主要立足于在传统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的审美需求来进行了审美内容的转换,是社会的、时代的审美需求的融合,这是一种创新。从总体来讲,我认为这次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展览。同时,我觉得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注意:


第一,我感到从整个书法艺术的领域,对传统气息的雅化是需要坚持的,这点上就需要强化我们整个书法家队伍的艺术修养;


第二,如何从书法的笔、墨的角度上,使传统的技法程式在新的形式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记:请您谈谈江苏作品此次参展的情况。


言:江苏的作品主要还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是人文性审美的纯化,更多的从艺术本体上来思考这个问题。江苏此次入展的作者有一百多位,应该说还是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重视的不是数量,而是在国展之后的对艺术审美方面的深层的思考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