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演唱会视频:[转贴]责任感沦丧 “男人”消失是必然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2:56:00
《男人没了》,2011年第10期《新周刊》的封面上,赫然出现了这样的标题。

    每隔几年,就会有媒体发出类似的声音,当个体产生失望情绪时,“男人”便成了盛放负面情绪的垃圾箱,也许,他们并不关注男人如何,他们只是想借此说出心中愤世嫉俗的声音。

    于是,在人们的想象中,虚拟出这样的男人:投入尘世,却无世俗精神;承担道义责任,却轻视生命;孔武有力,却柔弱温和;忠诚,却多情……

    这,究竟是理想,还是传说?是即将到达的明天,还是永远暌隔的彼岸?

    在男人的传说中,我们分明看到一种文化传统,即:我们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精神地标,永远无法达到,然后站在它之上,来臧否现实。我们明知道它经不起现实检验,也从来不存在那样的理想男人,可我们依然沉浸在自娱自乐中,随着一代代的积累,我们竟真的相信,世间确有某种理想人格,能照亮人性的幽暗。但,现实是没有的,古人才有,所以死无对证,我们还可以趁机痛惜一把传统的丢失。

    太多中国式的批评,是这样的逻辑死循环。在海骂完一圈80后、教育、养狗、公益精神等之后,终于,又回到“现在的男人”、“现在的女人”这样无聊的话题之上。

    明天我们怎样做男人

    传统男人消失,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那么,明天我们该怎样做男人?方刚介绍说,西方“男性解放运动”分8个流派,有的认同男女平等,有的不认同,但整体上看,男性正日趋多元化。在不久的将来,也许真会出现“有多少男人,就有多少男性气质”的状况。

    多元化,意味着你既可以当伪娘,也可以当施瓦辛格,并都应得到尊重。男人将不再是二元划分的产物,将不再垄断阳刚、勇敢、进取等气质。每个个体都不必再阵营分明地站在男人或女人的大旗下,被自己的身份所绑架。

“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的声音。”方刚表示,在美国也一直有“拯救男人”的声音,但主流价值观屹立不摇,即:一切判断应以生命为基准。一个社会,越尊重生命,发展就越有保证。

“几年前大家还对伪娘好奇、挖苦,今天已非一边倒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多元化。”方刚说。

    男人之争

    会遮蔽真问题

    一个话题,每隔几年便会热炒一次,这堪称是当代中国社会最有趣的现象之一。

    比如时下的“要尊严还是要生命”的争论,让方刚感到不可思议,他说:“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吗?生命当然是第一位的, 难道连这个共识都没有吗?这岂不很可笑?”让他欣慰的是,今天认同“要生命”的声音已占了压倒多数。

    郝晓辉则认为,这样无聊的争论可能会遮蔽真问题,“很多争论,其实是借题发挥。比如当我们遭遇犬儒困境,难以推动时,便乞灵于男人的勇敢精神,但这是药方吗?”

    不谈本质内容,只好从现象入手,但热闹一阵,我们发现并没推动,于是,只好老话重提,进入自我重复的怪圈中。

    事实是,发挥责任心与正义感,前提是要有大环境的支持,要有更开放的言论空间,更充分的自由选择,更有约束力的制度,更契合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氛围,单靠“男人精神”,意义不大。

    “用现象来推动本质问题的解决,很可能造成戾气上升,因为共同的目标模糊了,反而将男人与女人对立起来,这体现出我们思维的误区。”郝晓辉说。陈辉/文

    “男人”消失是必然趋势

    “这个说法有些言过其实。”学者方刚表示,个体不等于整体,不能根据个案就下结论说男人整体如何。但从这个话题看,传统社会对男性气概有某种共识,比如阳刚、勇敢等,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些气质确实出现了某种危机,在消费主义时代,男人正面临着解构的风险,但这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应该正视:传统定位固然对男性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但也带来酗酒、暴力、攻击性等问题,后者也被认为是“男人气概”,而在传统社会中,找不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仿照“女性解放运动”,西方社会出现了“男性解放运动”。它帮助现代男人从传统角色中挣脱出来,不认同男人应承担更多责任,认为男人不一定要阳刚之气,也可以温柔细腻。

    可以这样看,现代社会主流文化对传统男人持否定、怀疑的态度,认同“男人”这种文化符号的消失,这和我们回到传统立场上去批判现实,有本质区别。

    “就我的观察,今天中国社会大多数男人依然向往成功,愿意承担家庭责任,和传统价值观差别不大,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男人并没消失。”方刚说。

    男人是怎么消失的

    对于男人的消失,颇有评论者认为应追究市场化的责任,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传统男人的“趋义”沦丧了,被“趋利”所替代。对此,作家郝晓辉表示不能苟同。

首先,真正的传统男性究竟如何?历史学家孙隆基曾说,我们的传统文明更倾向阴柔,比如宋代男人簪花,经典小说中的书生多病、乏力等,那时男性以拥有女性气质为美,今天国人的两性观许多是舶来品,并非传统。

    第二,男人沦丧与教育相关,在一个时期,我们过多强调勇敢、牺牲,褒扬战争氛围下男人之间的那种情谊,但在和平时期,这些缺乏立足点,难以融入现代生活,随着怀疑精神的提升,人们很容易走向这种男人精神的反面。

    第三,在市场化之前,男人已经沦丧了,以“文革”为例,真正敢于坚持真理的男人又有几个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后门”、“偷拿公物”等情况已大量存在,可见,商品经济并非男人沦丧的主因。

    郝晓辉表示:“在讨论男人消失之前,我们应关注:传统男人的定义是否清晰,他们是否真实存在。在很多情况下,是大家有现实需要了,便拿男人说事,因为这样比较刺激,能吸引更多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