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孟广禄二进宫:少林寺称有官员编造方丈包养女大学生等谣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21:30

  谁改变了少林?

  这一次面对“方丈包养大学生、30亿美元存款”之类的传闻,少林寺选择了报案,“剩下的事,公安、法院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政府有责任澄清真相。”钱大梁说。

  钱大梁的职位,类似于少林寺的对外发言人,他说:“他们怕死了!他们第一反应是怕媒体,怕万一扯到他们头上,要求私下里解决。”

  钱大梁口中的“他们”指的是谁?是政府官员吗?“呵呵,每个地方的政府都这样,怕声明一发,媒体一盯,少林寺的事扯清了,万一又扯出别的事来怎么办?所以要求别把媒体扯进来。”

  钱大梁觉得少林寺处于一个很为难的位置上:你不报案,别人会说你不敢报。你不声明,别人说少林寺没态度。

  “本来少林寺对这些谣言不应该回应的,因为都是无稽之谈。”钱大梁说,可是现在社会舆论已经严重混乱了,不光是少林寺、不光是方丈,还有对中国佛教的非议,都从国内乱到国外去了。这些流言有可能是一些人策划的,也可能是无稽之谈,以讹传讹。不是说一定要公安抓人,但要搞清楚消息从哪儿来的?你说的方丈包养女大学生等等,有什么证据?弄清楚,对社会有个交待就行了。

  黄琨律师也说:“少林寺就没指望破案。这次报案、声明,就是表一个态度,没指望把元凶揪出来。我跟永信方丈合作12年,骂他的声音没停止过。运作这些事大概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老对头了。”

  河南《大河报》副总编刘书志,多次组织过对少林寺的采访报道,他认为从话语权来看,释永信他们处在弱势,此次声明纯属无奈之举。据他介绍,前些年,很多人想去当少林俗家弟子,都去少林寺拜师,有的就是拜俗家弟子为师,好自称少林弟子。全国的“少林弟子”,最保守的估计也有20万,流言里说的“有少林寺弟子爆料……”这个所谓的“少林弟子”,到现在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刘书志眼里的释永信,还是个想干些事的人。释永信常说一句话:“我要为少林寺今后的1500年负责。”刘书志讲了一件事情:“2007年少林寺整修,广场甬道铺的石板厚20公分,如没有强大外力作用,1000年也不会毁坏,‘人生不满百’,永信要为了自己,他就用3公分厚的石板,200年也不会毁掉,他还铺这么厚的石板干什么?”

  有一次闲谈中,刘书志对释永信说:“树大招风风撼树,名山名寺就是名方丈,你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新闻。”释永信笑而不语。

  郑州一位女记者,不相信针对释永信的绯闻全部是空穴来风:“他正当壮年,肯定有男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吧?”人们抱怨少林寺日渐浓厚的商业气息,不像佛门清净之地。今年夏天,南方一个商人团体到少林寺拜访释永信,居中联络的人收了他们两万元红包;想听和尚讲禅,又被收了两万元红包。虽然这些事情释永信不一定知道,人们还是会把账算到他的头上。

  面对种种传闻,少林寺很多时候都是辩无可辩,因为很多事情,总会牵扯到地方政府,比如那次“被上市”事件,少林寺与地方的矛盾达到了 高峰。释永信放过一句狠话:“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烧少林寺还要厉害!”那场纠纷惊动了河南省的领导。直到2009年最后一天,登封市政府、少林寺等单位坐到一起,登封市长明确表示:少林寺资产不纳入合资公司经营范围。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方丈也“首次使用了‘欢迎’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同时坚守‘少林寺不会上市’这一原则。”

  但也正是释永信将少林寺与政治捆绑在了一起。在少林寺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时候,没有人去关注它,更别说重视它了。释永信回忆,当时的少林寺方丈、他的师父行正走在路上,经常听到“瞎子和尚,停下来!”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语言。那时才十六七岁的释永信,这一幕不会不在他的心中留下烙印。等释永信升座方丈,少林寺慢慢红火了,他急于想干很多事情,急于发挥少林寺的文化资源,完成师父的遗愿,让这个佛教圣地、禅宗祖庭,曾经的皇家寺院在他这一代方丈手中中兴。这些事情,没有地方政府和各级官员的支持,他一件也干不成。

  释永信一直就认为:“佛教在中国,历来是被皇家青睐的。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首先是跟皇帝—中国的最高层、最主流接触。主流就是领先人,所以我们到了世界各地,首先跟最主流、最领先的人接触、交流。”

  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少林寺过去10多年的发展没少从登封市、河南省一直到中央,没少走上层路线。这些政府资源给少林寺带来了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因为利益纷争,与地方政府和各方面官员矛盾渐增。

  骂释永信的人也越来越多:佛教讲“众生平等”,少林寺为什么老是提“主流社会”? 佛教界看不起少林寺,认为少林寺只打拳不做佛事,偏了;武术界看不起少林寺,说少林寺练的武术,没参加过比赛,没得过冠军;中国社科院有学者指出,受大环境的影响,少林寺这个清静之地卷入了市场逻辑,地方政府也把它作为经济品牌在使用,习武和修禅的根本反而偏废了。

  如今,清净之所变成了是非之地和名利场,这肯定不是释永信想要的,但这却是他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他将少林与政治密切相连,收获荣耀,却也要吞下苦涩。

  上官同君是王牌城市研究院董事长,一直颇为关注少林寺的困境,在他看来,少林寺既有宗教的定位,为了发展寺庙,又需要有一些经济活动。少林寺不妨充分入世。现在中国都有国家营销,少林寺也应该有系统的营销工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应该是国家文化大营销的一部分,不能纯粹归于方丈个人的事情。可现在政府是基本不管。

  在去年出版的一本书中,释永信写道:“有些事的发生,实在是意想不到,以至我们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是非纠纷之中,遭受一波又一波的复习题。这些纠纷,如果关系到少林寺的生死,我们必须弄个明白,图个圆满解决;这些质疑只要不涉及信仰层面,我们一般都不去理会。出家修道,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佛家的智慧或许能够修身,是否能够处理这些掺杂着利益、权力和民情的红尘纷扰,却很难讲。根本的困境得不到解脱,少林寺的花边新闻一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