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程前现状: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失效与对策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1:24:01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失效与对策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失效表现;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目前我国—尤其是农村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较少。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也尽力运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去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模式。我们通过对众多课堂教学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操作层面上存在较多的失效表现,这个中原因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层次的把握,其失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1、从许多公开教学课堂上发现,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很少,每个学生只是在说自己的看法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别人的知识持一种排斥的态度,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在最后的交流的过程中说是小组代表但实际上还是学生个体的意见。

 

2、如果说上一种的合作学习是处于一种冷状态的合作,那么另有一种合作学习看似热闹看似合作,实则走马观花。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完全听从教师的摆布,学生刚开始读书,老师就安排讨论,刚刚讨论了几句,教师就拍手stop!让学生汇报结果。这种合作学习看似井然有序,但仅是形式而已,仅为合作而合作。

 

二、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一种主宰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取信息,从而对别人的依赖性更大,滋养了懒惰的习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教师只注重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下的学习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声音听起来很大,但却不好检查或是辅导小组学习,更不好正确引导,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乘机开小差,效果不是很好。

 

三、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小组成员间缺乏合作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比如需要大家小组讨讨论一个问题,有一位同学的想法很好,但却不被大家认可,就是因为他平时表现出色,有一部分同学不服,所以他说什么大家也不听,在最后的讨论结果中当然没有他发言的机会,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同学间存在差距,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不大喜欢与大家一同讨论。

 

四、 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堂课下来,教师们发现,课前的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根本没有完成,课堂教学的思路完全被打乱了,究其原因,授课教师抱怨是教师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师未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越到后来越是草草收场。

 

五、 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团体的成绩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忽略了个体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只注重了小组,但忽视了组内表现出色的同学,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在孩子的心理上会造成反面影响。“反正老师也不知道是我找的,还表扬了大家,分享了我的劳动成果,下次我也不说了看他们有谁知道,表现不好老师也不会说我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使一部分学生有了消极心理。

 

就以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失效表现,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是让学生唧唧喳喳说几句就完事,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要加强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除此外,要端正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的的互助性学习,它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使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认知和交往的审美过程,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怎样力求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我们可采用下列对策:

 

一、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分出等级,然后根据评定的等级来考虑座位,将全班学生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和互助合作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目的在与挖掘学生的性格、兴趣、品行、学习能力等,激发他们创立学习的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主动与积极合作学习的欲望。

 

二、 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个体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互助,在融合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减轻学习个体的思想压力,增强主体实践的机会,进而促进个体的知识构建,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小组学习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根据课程实际和小组的具体素质,确立小组学习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没有具体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就容易变的成为一种草率的举措。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可分为: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集体探究评价—反馈结果

 

1  明确目标

 

在合作学习开展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交代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使不同素质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完成自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在有效的时间内,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的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实际,避免因目标太高而无法达到。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还要有趣味性,否则就会容易造成课堂随意、混乱,学生开小差、乘机聊天的现象。

 

2  自主探究

 

在确立学习任务、明确目标之后,小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工自主探究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建立在独立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探究教材的学习习惯,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再去与同伴合作交流、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让好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而差生无事可做,只从好学生那里获取正确信息的现象。让合作学习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进步的机会。

 

3、合作交流

 

小组成员通过自主探究,在小组内部阐述各自观点,分析对方的问题,对重点问题集体研究,再在全班交流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静下心来倾听,要引导,要纠正,为学生搭建交流的愉悦平台,要适时调控学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反,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只是袖手旁观,只是转来转去,完全不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想法怎能指导学生学习呢?

 

4  集体探究评价

 

对于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全班,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探究,评价解决问题。此间,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是(1)、尽量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注意发现闪光点,为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切入口;(3)、引发争论,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这样一来,伴随着民主、自由、充分的展示和交流,使学生对疑难化解,对重点突破,浅薄的认识开始厚实起来。

 

5  反馈结果

 

通过个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集体探究评价,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进行评价。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提炼学生观点,需要教师画龙点睛的进行总结,以此,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作出正确评价。

 

四、正确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或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但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水平与解决能力必然有高有低,若教师以同一标准,统一要求,一概而论,势必挫伤优等生的积极性,而差生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鼓励时,教师的鼓励不仅要面对学习小组,更对那些积极分子给予适时与恰当的语言奖励。教师可采用一系列的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用一些激励的语言正确评价每一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新的想法,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