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案件答辩状:解放军历史沿革(四):抗日战争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30 00:03:04
  一、红军改编背景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瓦窑堡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8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就发表中共宣言和改编红军问题,在南京举行第五次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8月22—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五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在共产党的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二、抗战初期八路军编制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琛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师。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习惯称为“八路军”。

   总部人员:总指挥(总司令)朱德、副总指挥(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滕代远、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兼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

    1115师师长林彪/陈光(代)、政委兼副师长聂荣臻、副政委(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周昆(后携款逃脱隐居)、政训处副主任肖华、参谋处长王秉璋。由红一方面军+红十五军团改编。

   ①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兼)、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由红一军团+红三军团改编。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邓华,该团由红一军团2师改编;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该团由红三军团4师改编。

   ②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兼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由红十五军团改编。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该团由红十五军团73师改编;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田守尧,该团由红十五军团75师改编。

   ③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红一军团1师改编。

    2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政训处副主任甘泗淇。由红二方面军改编。

   ①358旅。旅长张宗逊/彭绍辉、政委张平化、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由红二军团第4师改编。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该团由红二军团改编;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该团由陕北红二十八军改编。

   ②359旅。旅长陈伯钧/王震、政委兼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由红六军团改编。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

   ③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副团长刘型。

    3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林育英)/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宋任穷、政训处副主任宋任穷、参谋处长李达。由红四方面军改编。

   ①385旅。旅长王宏坤/王维舟、政委兼副旅长王维舟/陈锡联、参谋长唐天际。由红四军+红九军改编。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

   ②386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谢富治、副旅长陈再道/许世友、参谋长李聚奎

771团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谢富治。

  ③教导团。团长张贤约。

    4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下辖7个警备团。警备第1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2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3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4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5团团长白志文、警备第6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7团团长尹国赤。

 

   三、抗战时期新四军编制

    1、刚组建时新四军编制。1926年北代时期,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绝大部分基层指挥官是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作为先头部队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将分布于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十五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意在继承北伐时期第四军的光荣传统。下辖4个支队(1939年后又成立了两个支队和一个纵队),每个支队两个团,全军共10300余人。

   军部人员: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训处主任。

   ①第一支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训处主任刘炎。第1团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该团由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该团由湘赣边+粤赣边+皖浙赣边+赣东北红军游击队改编。

   ②第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训处主任王集成。第3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该团由闽西+闽赣边红军游击队编成;第4团(直属军部)团长卢胜、副团长周桂生,该团由闽西+闽南+浙南红军游击队改编。

   ③第三支队。司令张云逸(兼)、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训处主任胡荣。第5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该团由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第6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该团由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后归第1支队建制)。

   ④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副司令兼参谋长林维先、政训处主任戴季英。第7团团长杨克志,该团由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改编;第8团团长周骏鸣,该团由鄂豫边游击队改编;第9团团长顾士多,该团由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改编;手枪团团长詹化雨,该团由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改编。

   ⑤第五支队。1939年6月成立,由第4支队第8团+东北抗日挺进团+第三游击纵队组建。司令罗炳辉、政委郭述申、副司令周骏呜、参谋长赵启民、政治部主任方毅/张劲夫。第8团政委陈庆先,第10团团长刘冲,第15团团长张恺帆、政委冯文华。

   ⑥第六支队。1939年11月成立,由新四军游击支队+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游击先遣大队组建。司令兼政委彭雪枫、副司令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1团团长张太生、政委李跃;第2团团长滕海清、政委谭友林;第3团团长周时源、政委方中铎;第1总队总队长鲁雨亭、政委孔石泉;第2总队总队长胡晓初、政委向明;第3总队总队长耿蕴斋、政委谭友林(兼);第4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张爱萍

   ⑦江北游击纵队。1939年5月成立,由皖中皖西游击队+湘南红军游击队改编。司令孙仲徳/谭希林、政委黄岩/孙仲徳、参谋长桂逢洲、政治部主任黄贤育。1大队   大队长林凯,2大队大队长 朱茂绪,军部特务营营长叶道志。

    1939年5月,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已赴延安,新四军军部决定第一、第二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并增设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制,统一领导第一、第二支队。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刘炎。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

    2、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

   军部人员: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训处主任饶漱石/邓子恢、政训处副主任邓子恢。

   ①第1师。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改编。师长粟裕、政委刘炎、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副师长叶飞。第1旅旅长兼政委叶飞(兼),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改编(辖第1团+2团+3团+特务营);第2旅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改编(辖第4团+5团+6团+特务营);第3旅    旅长陶勇、政委姬鹏飞,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改编(辖第7团+8团+9团+特务营)。以及11个地方游击队改编的独立团。

   ②第2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改编。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参谋长周骏呜、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师长罗炳辉、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第4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第4支队改编(辖第10团+11团+12团);第5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5支队改编(辖第13团+14团+15团);第6旅旅长谭希林、政委黄岩,江北游击纵队改编(辖第16团+17团+18团)。以及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郑抱真、政委谭光廷(辖独立1团+2团+5团);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杨梅生、政委刘顺元(辖独立3团+4团)。

   ③第3师。八路军第5纵队为基础改编。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改编(辖第19团+20团+21团);第8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八路军第5纵队第2支队改编(辖第22团+23团+24团);第9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改编(辖第25团+26团+27团)。以及盐阜军分区司令洪学智;淮海军区司令罩健、政委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今员常玉清。

   ④第4师。八路军第4纵队+新四军第六支队改编。师长彭雪枫/张爱萍、政委彭雪枫/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副师长韦国清。第10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八路军第4纵队第4旅改编(辖第28团+29团+30团);第11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八路军第4纵队第5旅改编(辖第31团+32团+33团);第12旅旅长谭友林、政委赖毅,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改编(辖第34团+35团+36团);独立旅旅长钟汉民、政委李中道,新四军第6支队改编。

   ⑤第5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改编。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13旅旅长周志坚、政委方正平,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1支队改编(辖第37团+38团+39团);第14旅旅长罗厚福、政委张体学,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一部分改编(辖第40团+41团+42团);第15旅旅长王海山、政委周志刚,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一部分改编(辖第43团+44团+45团)。第1游击纵队司令杨经曲、政委张执一;第2游击纵队司令黄林、政委刘子厚;第3游击纵队司令兼政委何耀榜;警卫团+两个地方游击纵队。

   ⑥第6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第2支队+第3支队改编(1942年11月合并到第1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16旅旅长罗忠毅(兼)、政委廖海涛,新第2支队改编(辖第46团+47团+48团);第18旅旅长江渭清、政委温玉成,第3支队改编(辖第52团+53团+54团)。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司令何克希;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司令韦永义。

   ⑦第7师。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皖南事变突围部队+无为游击队改编。师长张鼎丞(未到任)、代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副师长傅秋涛。初期整编为第19旅和挺进团,1945年2月后发展成为三个旅。第19旅旅长孙仲德/林维先、政委曾希圣/黄火星,皖南事变突围部队+无为游击队改编(辖第55+56+57团);第20旅旅长  粱金华、政委黄耀南,由第7师皖南支队扩编成立(辖第58+59团+60团);第21旅旅长马长炎、政委黄先,由第7师含和支队+沿江支队一部编成(辖第61+62+63团)。

   ⑧独立旅。八路军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第1团团长胡大荣、政委覃士冕,115师教导第5旅第13团改编;第2团团长江燮元、政委叶绍贤,115师教导第5旅第14团改编;第3团团长吴觉、政委晏成山,淮河游击大队改编。

 

   四、东北抗日联军编制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第一路军。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副司令王德泰、政治部主任魏拯民。

    ①第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兼)、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②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第3师(后改为第6师)师长金日成

    2、第二路军。司令周保中、副司令赵尚志、参谋长崔石泉(崔庸健)。

   ①第4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黄玉清,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②第5军。军长周保中、副军长柴世荣、政治部主任胡仁,下辖3个师。

   ③第7军。军长陈荣久、参谋长崔石泉(崔庸健),下辖3个师。

   ④第8军。军长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政治部主任刘曙华。下辖6个师。

   ⑤第10军。军长汪雅臣、副军长张忠喜、政治部主任王维宇。下辖10个团。

    3、第三路军。司令李兆麟、政委冯仲云、参谋长许亨植。

   ①第3军。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兼),下辖10个师。

   ②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兼),下辖4个师

   ③第9军。军长李华堂,下辖3个师。

   ④第11军。军长祁致中、政治部主任金正国,下辖1个师。

    东北抗日联军名义上是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实际上和延安没有直接军事联系,是在苏联支持下的抗日队伍,越过中共直接受共产国际战略领导。游击队军服是模仿苏联红军军服。从后来的情况发展变化来看,东北抗日联军实际上只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师。

    经过日本残酷扫荡围剿后,东北抗日联军损失惨重。1942年8月,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合并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又称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步兵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4个教导营(金日成任第一营营长)。在苏军的帮助下,对指战员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军事训练,包括爆破、空降、滑雪、通信等特殊技能的训练。在苏联境内整训的3年多时间里,教导旅一边整训,一边从营地陆续派出小部队返回祖国东北进行敌情侦察和各种游击活动,收集大量情报,对抗联部队配合苏军进军中国东北,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系列电影《远东特遣队》就是以此为题材拍摄的。

 

   五、两支特殊的中共孤胆抗日武装

    1琼崖纵队司令兼政委冯白驹。琼崖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领导的,以1927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建的。这支人民武装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终于创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1932年7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于1938年12月将琼崖工农红军改编。1944年秋,改称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简称琼崖纵队)。

    2东江纵队司令曾生、政委林平、副司令兼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1945年4月,朱德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六、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奋斗到建国后的将帅名单(上将以上军衔)

    1、从八路军走出来的将帅。元帅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9人;大将有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黄克诚(先八路军后新四军)、徐海东(先八路军后新四军)8人;上将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邓华、甘泗淇、苏振华、杨得志、杨成武、杨勇、杨至成、许世友、刘亚楼、刘震、朱良才、张爱萍、张宗逊、宋时轮、宋任穷、李聚奎、李志民、李克农、李天佑、李涛、李达、陈士渠、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阎红彦、黄永胜、萧克、肖华、唐亮、郭天民、贺炳炎、洪学智、谢富治、傅钟、彭绍辉、韩先楚、吕正操48人。

    2、从新四军走出来的将帅。元帅陈毅;大将有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和徐海东两个大将是先八路军后新四军,算在八路军内);上将有叶飞、刘震、陈士渠、钟期光、洪学智、傅秋涛6人。

     3、从东北抗日联军走出来的将帅

    周保中:建国后授军衔时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兼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因为在地方党政机关任职没有授军衔。

    金日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

    崔石泉(崔庸健):朝鲜人民军最高副司令官、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1953年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称号。1957年起,担任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升任元帅。1972年当选为共和国副主席。在党内,1956年起,当选为朝鲜劳动党副委员长、政治委员会委员。1976年 9月19日病逝于平壤。

    金策: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副首相兼产业相。大将军衔。1950年7月任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1950年10月任东部司令,组织主力后撤和敌后游击战。1951年1月31日,因心脏麻痹症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4、从琼崖纵队、东江纵队走出来的将帅

    冯白驹授军衔时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副省长,因为在地方党政机关任职没有授军衔。曾生授少将军衔。王作尧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七、有关情况说明

    1、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政治机构。抗战初期,八路军各师旅、新四军及各支队为了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编制,没有设立政委和政治部,只设立了政训处,政训处主任履行政委职责。各团以副团长履行政委职责。1938年初八路军和新四军各部队开始设立政委和政治部,取消政训处。原政训处主任改称政委。

    2、关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级别。八路军的三个师是由参加长征的红军三个方面军分别改编的,而新四军是由未参加长征而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亦只相当红军一个方面军)改编的。综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尽管都叫军级,但是,八路军是集团军级别(即第十八集团军,相当于后来的兵团),新四军纯粹是军级单位。当时国民党的集团军编制设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集团军下设军级单位,称为甲级集团军(有三军九师二十七旅),主要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另一种是集团军下不设军级单位,直接设师级单位,主要是国民党地方杂牌部队。八路军(即第十八集团军)就是第二种情况下的集团军编制。从后来八路军和新四军各自发展进程来看,从人数编制到后来高级将领的级别来看,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其实只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师,其下面的支队或者师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旅。

   3、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统一指挥系统

    1937年8月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负责统一指挥全国各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武装。军委主席毛泽东,军委副主席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刘少奇、彭德怀,军委委员任弼时、贺龙、林彪、刘伯承、张浩、叶剑英、徐向前。军委参谋长叶剑英。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武汉局扩大会议时决定增补陈毅、聂荣臻、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