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护卫队2高清迅雷:幸福取决于人的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0:24:24

  幸福取决于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

  人们对各种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比如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金钱、家庭、朋友、社会地位、名誉、权力等等,在心中都会判断其对自己是否重要,并依据其重要性,在心里排出次序。这种次序,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时,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所以同样的事物对不同人的重要性也并不相同,故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从长期的职业生涯来观察,价值观清晰稳定的人,往往发展比较稳定顺利;而价值观混乱的人,往往随着环境和潮流摇摆不定,职业发展也起伏不定。

  有人说“我没价值观”,这话显然不对。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许多人没意识到,更没有有意识地定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帮助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无论你是否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它在事实上都左右着我们的决定,并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包括职业是否幸福美满。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职业取向,并影响了我们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幸福感。

  价值观决定行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大体上依次考虑这样三点:一是该不该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该不该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就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价值观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说,在选择的过程中,价值观起着决定作用。

  媒体曾报道,广东省某官员在一次中学开学典礼上对学生们说:“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就是为当官发财。当官就要当大官,当个科长有什么意思,要当县长、市长、省长,发财就要发大财。”有这样的价值观,这位官员后来因受贿被捕入狱也就毫不令人奇怪了。

  2006年,世界第二大富豪、75岁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所持有的财富约合375亿美元。2008年,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他说:“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2001年,当布什总统决定废除遗产税一年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富豪们,反而予以了最强烈的反对。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在内的120名美国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请对我们征税”。富豪们的理由是: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和社会的平衡。

  1998年,美国英语学会主办过一项对中国人价值观和美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人第一看重的是“金钱”,其次是“家庭”、“爱情”、“工作”、“学历”等等;美国人的价值观中第一位的,是我们做梦都想不到、并且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的change(变化),其次是“时间”、“挑战”、“机遇”等等,“家庭”和“爱情”自然也在其中,“金钱”也在其中,只不过位置在中间和靠后。上面那位官员与美国富翁们的不同作为,似乎颇能为这项调查做一个注脚。

  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良知退化、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缺乏诚信的现象,与中国人普遍把“钱”放在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位置离不开关系。

  旁观美国人,在美国社会面临内政外交的重大挑战时,没有选择经验丰富的战争英雄麦凯恩,而是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作为新一届政府的总统,格外体现出美国人视“变化”为生命中最重要事物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引导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主宰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我们对周遭一切的反应。从你所穿的衣服、所开的车子、所住的房子,到教养孩子的方式,这一切都受价值观的左右。它是我们行事为人的规范,帮助我们了解和判定自己以及别人行为的看法。人们会为实现价值去死,去杀人,去牺牲,去奋斗。人们会为骄傲和自尊放弃对生命的爱,人们会为自豪和荣誉而献身,人们会为正直的名声和慈悲的心肠而放弃财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当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行动的背后,一定有价值观的驱使。

  价值观在三个方面帮助我们

  价值观的第一个帮助:让我们了解对于自己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让我们对生命中的诸多因素确定一个优先次序,从而能够找到此时此刻最佳的平衡点。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一位20多岁的准爸爸,为了即将出生的宝宝,毅然放弃在深圳的优厚待遇,辞职回到家乡,在家做起专职保姆。这位准爸爸坦承,辞职引发收入锐减,如果不是父母给予经济援助,而且让他们暂住父母家,真不知怎么过日子。但他一点不后悔,坚信家庭是第一位。全家人也都支持他辞去工作专职做奶爸,他母亲对记者说:“我儿子很有责任心。”这位准爸爸则表示,等宝宝满百天之后,就留在当地找工作。

  无独有偶,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也曾放弃过工作。当时,他还在斯坦福任教,曾获得年度最杰出教师奖,但为了专心写书,他暂停工作一年,与妻子过的日子比自己的学生还要拮据。后来,学校决定给他一个博士学位,但他认为这会让他的思路缩小,竟然拒绝,以致被迫放弃斯坦福大学的教职。离开学校自己成立研究室后,他又只想专心做研究,不爱从事更赚钱的咨询顾问业务。大家都认为他不循常规,但是坚持到最后,柯林斯的书大卖,他的著作在年营业额千亿美元的《财富》500强公司主管案头上,成为必备之书。

  每个人遇到上面的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选择。如那位准爸爸的一些朋友就说,金融危机下工作难求,能有待遇那么好的工作,换成自己绝不会辞职。还有人认为,尽管两地分居不好,但宝宝开销大,应趁年轻多挣点钱。

  其实,无论哪一种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你的选择必须与你的价值观相符,否则,必将非常难受。比如那位准爸爸,他把家庭放到极重要的位置,所以辞职顾家。虽然一时经济拮据,但心情愉快。等家庭最需要他照顾的时期过去,再寻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对他就是合适的选择。可以设想如果他听从朋友劝告,为了钱而离家千里,时刻记挂家里,必然心不在焉,甚至因思念家人而心情烦躁,可能导致工作失误或业绩大幅下降,那时,面临的可能是被解雇。所以,现在他主动辞职,虽然在价值观不同的人眼里不可思议,但对他,未尝不是合理的决定。

  价值观的第二个帮助:当你面临重大的决策很难取舍的时候,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即使眼前利益受损,时间也将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目前哪件事最重要”的过程。所以,当遇到难以做出的决定,请问询你的内心,你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你做出抉择。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遇到问题,而是他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尽量使你的决定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这是心灵健康的不二法门。

  没有人能够在内心充满冲突挣扎的情况下,长期从容做事。比如,一个把家庭放在首位、希望每天能够准时下班陪家人的人,如果进了一家天天加班的企业,一定会每天都面临加班还是不加班的痛苦选择,心情必定大受影响,即使工作再有趣,这种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满意。万一你被赏识,步步高升,不但晚上要加班,周末也要加班,不但周末加班,而且还经常出差,一连好多天根本就见不到家人,这种职业的成功,一定不会给你带来快乐与满足,反而会让你更加痛苦。最终,要么你会辞职,要么你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把工作放到第一位,取代家庭原先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相反,如果一开始你就对老板和同事讲一些你自己家庭的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感到你非常重视家庭,然后你清楚地提出希望每天能准时下班陪家人,同时保证工作绩效达到期望,并会很好地与同事们配合,那么,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你的决定,但由于理解你对家庭的重视,一般也会允许你不用天天加班。如果你能达到自己的承诺,大家在习惯你的行为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人也以你为榜样,不再每天加班。甚至,如果你的职务得到提升,那么加班的风气都有可能被你改变。当然,如果一开始你要求准时下班的提议被拒绝,那么在你确信加班风气不可能解决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换到不加班的部门工作,实在不行,就应该跳槽。

  价值观的第三个帮助:符合原则的价值观对人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符合原则的价值观行事,你会有强大的信心,即使面临困难与挫折,也能最终战胜。

  原则,是指人类社会里那些颠扑不破、历久弥新、不言自明的真理,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也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是一些不分时代不分种族所公认的“价值观”。例如:公平、诚实、正直、尊严、服务他人,都是人类所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原则。

  符合原则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恪守原则,又灵活处世,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成为最不可模仿、也最不可替代的能力。这种能力,好比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内力”,而那些平常被人津津乐道的谋略,只不过是“招式”。一个招式好的武者,如果没有内力,遇到高手,难免落败。在职场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也会有许多诱惑,如果没有“原则”做指引,我们难免误入歧途。

  企业也是如此,考察百年来那些伟大的企业,无论他们的市场策略如何变化,身居顺境还是逆境,企业的价值观都没有动摇过。他们在努力获取财富的同时,还尝试将对社会的责任、有尊严的价值观、重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现代企业中技术可以复制,产品可以复制,市场策略可以复制,但不能复制的,就是企业内在的精神力量,即由一群坚定信奉企业价值观并据此行事的人所构成的精神力量。反观那些迅速崛起又一撅不振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引,既不遵守法律,也不相信天理良心,片面追求利润,为了利润可以不择手段,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最终东窗事发。

  根据过往的职业经验与观察,我非常乐意建议大家培养基于原则的价值观。一旦你确立了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你只需要培养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而一个不信奉原则的人,他如果想获得长久的成功、拥有长久的幸福,就需要在价值观和技巧两个方面训练自己,岂不是更辛苦,走的路更多?

  如何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一句箴言。

  认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不同的事物在自己内心的“价值优先等级”。你要把所有外界事物,不论有形无形,在心目中按重要性排定先后顺序,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等级。知道自己的价值等级,才会理解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知道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物,你才能集中力量有所追求。

  作家毕淑敏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游戏——“我的五样”,可以有效地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先拿出一张白纸,再准备一枝黑色的签字笔,在白纸顶端,一笔一画写下“×××的五样”。这个×××就是你的名字。

  现在,请你用黑色的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这五样东西,可以是实在的物体,比如食物、水或钱;也可以是人和动物,比如父母、妻子、儿女、丈夫或狗;可以是精神的追求,比如宗教或理想;也可以是爱好和习惯,比如旅游、音乐或吃素。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祖国或哲学;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比如一个瓷瓶或一组邮票。总之,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只要把你内心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写出来就是了。最先涌出的想法,必有它存在的深刻理由,如实记载即可。不必考虑顺序,排名不分先后,既不按ABCD,也不按姓氏笔画。

  现在,糟糕!你的生活中出了一点意外。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保不住了。你要舍去一样。请你拿起笔,把五样之中的某一样抹去。注意,不是在那样东西旁边打上一个“×”,你要用黑墨水,将这样东西缓缓地,但是毫不留情地涂掉,或者用刀子将它剜掉。直到它在洁白的纸上成为一个墨斑或黑洞,再也无法辨识。

  现在,你的纸上剩下了四样宝贵的东西,还有一个黑洞。突然,生活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来得更凶猛急迫,你保不住你的四样了,必须再放弃一样。请三思而后行。

  现在,你的纸上剩下了三样宝贵的东西,还有两个黑洞。但是,生命进程中,你又遇到了险恶挑战,这一次,你又要放弃一样宝贵的东西了。

  咱们一竿子插到底。是的,你的生活滑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你必须做出你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果决的选择。你只能留下一样,其余全部放弃。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这个游戏,如果你是认真在做,是的,你会觉得非常艰难,我曾看到有人举棋不定、满头大汗,甚至要求中止游戏、不做选择。但人生是一门艺术,要幸福,就必须要有选择。所有的选择都必有舍弃,有取舍就会有痛苦,世上没有万全之策。所有的决定都包含放弃,你不可能占尽便宜。而当你明确了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依次明晰了重要事项的次序,剩下的就是按图索骥,人生会清晰很多,简单很多。

  那么,你对自己最后所选择的价值观感到诧异吗?是不是和你原先所想的一样呢?你能接受这些价值观吗?有位女士最后留下的选择是“美丽”,她说:“以前,我一向为自己格外关注外表而觉得羞耻,我觉得这样似乎很肤浅,但是我又忍不住在乎我的外表,也在乎我的房屋看起来怎样。为此,我经常很苦闷。现在我领悟到一件事,重视美丽是我的价值观,是我的本质之一,我根本用不着为此害羞,我学会了接受自己。”有位男士则说:“当我发现自己选择的是金钱时,吓了一跳。我自觉目前我从事的行业很有意思,可是在这个行业里我不可能赚很多钱。因此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事业道路了。”

  有些人常常否认自己有追求权力、金钱和成就的需要,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价值观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不配的,他们原以为自己会追求善良、服务、诚实等等。但你的价值观是你本质的一部分,因此,要想做一个诚恳的人,你必须先得了解和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一旦你能接受你之为你,你也就会变得更好。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不必假装拥有;属于你的东西,你更不必否认,成为自己就是好的。刻板的角色被打破后,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对自我诚实,才会进而去改变自我;否则,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幻觉上,不会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人会问:我的价值观会不会变化呢?会的。世上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我的五样”也是会变化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起来的,不仅是我们的事业基础,也有我们的价值观体系,不惑的,是我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取舍。但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年轻人,“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每一两年都会变化。当我们追求的目标或自我的认定改变时,价值观也会改变。譬如说,如果你决心走向公司的高层职位,工作在你整个价值观中的重要性自然会改变,当你坐上那个位置,对于公司许多事情的看法也不会与从前相同。

  所以,从我们踏入社会,直到价值观体系成熟稳定,这期间我们要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自问“这些目标为什么对我重要”。反省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方向是否有偏差,是否确实到达终点。

  不断的反省与修正非常重要,因为价值观有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果我们做事时只盯着目标,达成后才发现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价值观早就改变,目标已经不具有原来的价值,那就太浪费人生了。所以要不断地反省,关注价值观是否改变,不断检查那些价值观能不能帮助你走向快乐丰富的人生。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对同一件事物,各人对其价值的判断不尽相同,客观事物的价值因此在各人眼里也不同,各人的反应也会因此不同。例如,一家企业的老板认为,员工加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可以拿更多的薪水,可以使家人的物质条件更好。但事实上,这家企业的员工离职率特别高,因为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希望成为企业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把金钱和地位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由于人性都是自我的,都相信自己的判断更正确,所以,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向别人灌输我们的价值观,试图用我们的价值观去影响别人的判断。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小孩买文具,小孩选了一款,妈妈说:“这个不好,选那款,那款贵些。”我想,这位妈妈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把“贵就是好”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多几次这样无意识的灌输,孩子就会形成“贵就是好”的观念。如果将来有一天,孩子从学校跑回来,因为自己穿的用的不如同学贵,被比下去了,要妈妈买好的,而妈妈承受不了,也不要埋怨孩子,觉得孩子太不懂事,要求太过分,因为根子就在孩子小时候你带他买文具这儿。

  在网络论坛上,常常看到网友们为某些观点吵得不可开交,有以理服人的,有以势压人的,有给对方扣帽子的,有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的。事实上,大家的分歧往往只是价值观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对错之分。没有人会说“我不尊重人”。但在激烈的吵争中,很多人都忘记尊重他人。我们要明白,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便是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一个女孩有一天抱怨,她精心安排了一场意外的生日庆祝,希望男朋友欣喜若狂,感受到自己的爱。可他没有!事实上还很生气。他不喜欢意外,还抱怨女孩不该买那些价格不菲、实用性不强的礼物。女孩也很委屈,觉得男孩不通人情,甚至怀疑他是否真的爱她。两人冷战起来。

  我告诉她:如果你们只剩十块钱了,是买一枝花,还是买一袋面包。你跟男友的选择也许不同,但没有对错,只是价值观的差异。你们好好聊一聊,今后找到平衡点,就好了。

  在我们的人生中,价值观是否与别人相同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重视别人的价值观,从而和睦相处。《天龙八部》里描写了谭公、谭婆和赵钱孙的三角关系:年轻的时候,谭婆本来是喜欢赵钱孙的,只因每次发生意见分歧,赵钱孙总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总要跟谭婆分个高下,最后谭婆承认自己能力不如赵钱孙的事实,也选择了处处不如赵钱孙的谭公,让赵钱孙后悔了一辈子。

  成功者从价值观入手解决问题

  当成功者遇到分歧时,都会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挑战行为。他们会假定每个人的行为都具有正确的动机,只是由于价值观不同,才会采用与我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发生分歧,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他人的价值观,找到大家在价值观中相同的部分,对于不同的部分搁置起来。以价值观的相同部分为基础,共同协商,一起找出大家都满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要记得我们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如果像赵钱孙那样执著于判断谁对谁错,分出输赢高下,就算每次都是你对,最后的结果也只会令你变成孤家寡人,更大更长远的成功会离你而去。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尊重别人的价值观,而不要试图改变对方的价值观。当对方与你的意见不同时,千万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什么。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重新审视一下客观事实,很可能你会发现许多从你这一面看不到的细节,很可能你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而对方往往则会因为你能主动理解他,而转到你的角度和立场,来重新审视一下客观事实,往往,他也会发现很多先前他不知道或忽略掉的事实,也许他就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因此,你们之间的意见分歧,也有可能缩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简和前夫汤姆在结婚时非常年轻,都对婚姻毫无准备。婚姻生活的现实和压力对他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两人开始打架。在孩子大约半岁的时候,两人离婚。后来简再婚,孩子与简一起生活,搬到另一个州居住,汤姆则定期探望孩子。两个之间由于积怨甚深,彼此充满愤怒情绪,所以即使见面,也毫无交流,总是由简的丈夫麦克充当中间人。

  孩子长大后,由于抚养权的问题,两人又发生争执,旧恨新怨使两人的关系非常恶劣。简的丈夫麦克是个成熟智慧的男人,他深信简与汤姆都具备很多优秀的潜质,只要他们能以孩子的幸福为重,坦诚交流就得达成解决方案。但麦克担心自己出面调解,会让双方将怨气撒到自己头上,反而适得其反。于是他请来人际关系专家亚当帮忙。亚当向简和汤姆介绍了同理心倾听的原理,教他们怎样把个人想法放在一边,真正倾听对方正在表达的话语和感受。当简讲述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之后,亚当问汤姆:“汤姆,现在你说说,简刚才告诉了你什么?”汤姆说:“她害怕我。她怕我哪天发起脾气会打孩子。”简睁大了双眼。她意识到,汤姆听到了言语之外的东西。她说:“这确实是我内心深处的感受。我担心这个人哪一天很可能会失控,伤害到孩子。”

  汤姆自我表述之后,亚当又问简:“汤姆刚才说了什么?”她回答说:“他说:‘我害怕遭到抛弃。我害怕孤单一人。我害怕根本没有人关心我。’”尽管简认识汤姆已有15年,可她从不知道汤姆小时候曾被父亲遗弃,所以下定决心不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她从未意识到,离婚对汤姆来说,就像是再次被人遗弃。她还了解到,汤姆在过去的5年中非常孤独。由于经济状况不佳,他孤单一人住在旅馆房间里,没有朋友,没有交通工具。

  一旦简和汤姆感觉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理解,他们就平静下来,并且真正讨论和解决问题。最后,大家一起吃了饭,简不但同意把孩子送到汤姆那里度暑假,还亲自开车送他们去机场。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过去,简争吵的理由之一是汤姆从不承认自己对她犯的错,而这次谈话中,汤姆首先为过去所做的一切道歉,这也促使简道了歉。从此,汤姆开始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说“谢谢”,而他以前从不曾为任何事感谢过谁。

  这以后,两人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麦克非常高兴,他看到两人之间已经掌握了正确的交流方法,形成了发自内心的彼此尊重和关心。

  大量事实证明,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完全相同,他们的关系便能持久。如果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别说关系维持不久,可能连关系都不会有。不过任何关系都不会落在两个极端上,所以你仍有两件事可为:第一,从大家的价值观中找出共同点,然后用来帮助超越彼此之间的差异;第二,竭尽所能帮助对方实现最大的愿望。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那么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便能建立互助且持久的关系,而你自己的愿望,也必能达成。

  让我们听听另外一个故事:

  一对老年夫妇不幸在飞机中遇难,子女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葬礼,之后便开始整理他们留下的财产。在整理财产期间,几个子女表现出想得到某些财产的强烈愿望,而且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这种愿望,由此引发了彼此的争吵和隔阂。

  其中一个儿子发现自己也被卷进了是非,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如果这样分财产,不但这个家要散了,还会造成感情伤害和离心离德。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发生,他决定以积极的方式来施加影响。他建议将财产先封存起来,再共同制定一个分家产的办法。这个方法应该有助于大家作为一个家庭团结起来,加强彼此的关系,还应使每个人都得到需要或真正喜欢的财产,有助于大家记得父母。大家都同意了,共同整理出一份财产清单,人手一份,清单上写着的一句话:“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家庭,而不是财产。”大家都同意要相互体谅。

  到了正式分家产那天,在开始前,这位儿子再次重申了大家的意图:“请记住,我们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都爱两位去世的老人,我们也彼此相爱。我们希望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分完家产,希望假如父母还在世的话,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会给他们带来骄傲与快乐。”他的讲话成功地唤醒了每个人心中对父母的爱与责任感,从而维护了大家的爱心、友善和为别人考虑的精神。大家都赞同说:“在所有人满意前,谁也不会离开。”

  大家一边整理父母留下的东西,一边回忆父母,过去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仿佛重视,子女们又开始谈笑风生,真正分享到一家人在一起的乐趣。整个分家产的过程,变成了感受兄弟姐妹们相亲相爱的过程,变成了对父母的爱和感谢的过程。当两个人都想要同样的东西时,总有一个会说:“哟,我也想要这个东西,但我完全明白它对你的意义,我真心希望你能得到它。”最终,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目标要与价值观相配

  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实现目标的过程弄得快乐些、有成就感些,否则,人的天性会逃避痛苦,从而使我们放弃努力。

  据我观察,很多在别人眼里有“毅力”、“吃得苦”的人,其实在他自己眼里并没有什么毅力。支持他“吃得苦”的动力,是因为别人以为苦的事情,在他眼里却是一种快乐,哪里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呢?这就是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怎样才能使我们不是在“努力”,而是在“享受”呢?我们已经知道,选择的深层依据是你的价值观,选择的表层依据是你的目标(当然,对于没有目标的人,选择的依据就是他个人所理解的利益),所以,当选择的表层依据与深层依据相配时,也就是目标与价值观相配时,我们会在成功的路上走得轻松愉快,反之,就非常痛苦,往往半途而废。

  以戒烟为例。都说戒烟这件事不易,也有说反话的:“戒烟太容易了,从上支烟灭掉,到下支烟点燃之前,我都是戒着的。”我自己从大学开始,烟龄十几年,牙都黑了。2005年五一节过后开始戒烟,不知不觉四年多过去了,还算成功。

  当初朋友们听说我要戒烟,都不相信我能戒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等我成功了,不少人开始羡慕,夸我意志力真强。其实不是,我自认不是个自律性强的人,能成功,归纳起来四点原因:

  一是培养“健康”比“抽烟的乐趣”更重要的价值观。事实上,早在2002年,我就萌生了戒烟的想法。那时开始感觉到一天到晚口臭、早上起床喉咙干、嘴里没味道,自己很不喜欢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又看到一些长辈晚年卧病在床,自己痛苦家人也痛苦,开始感到健康的重要性。但那时虽有戒烟的想法,但在价值观中“健康”的地位并没有胜过“吸烟的乐趣”,所以没有真正戒。这种情况下贸然戒烟,动力其实并不足够强大,很可能半途而废,一旦失败,以后再戒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反观很多人经常说“我知道抽烟对健康不好,我一天少抽几根就行了”,其实这就是他的价值观中,“健康”的地位没有压倒“抽烟的乐趣”。

  二是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从不跟自己说“我要戒烟”,而是说“我要用吃零食的习惯取代抽烟的习惯”。习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习惯,我们会迷失自己而茫然无助。如果把精力集中在不良行为上,可能反而会加强不良行为的力量。因为人在潜意识里有种逆反心理,越是说戒掉什么,越是要犯瘾。所以我对自己说:吸烟是为了乐趣,现在,我只是换一种享受乐趣的方式。我就在原来放烟的位置,放些零食,其实吃得也不多,主要是起个心理作用,让神经系统觉得自己在享受乐趣。个人认为,这种用健康的习惯取代不良习惯,而不是硬生生挖掉旧习惯的方法,是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是为自己创造合适的启动时间和环境。2005年五一节,我得了重感冒,过节期间朋友聚会,又抽了大量的烟,结果呼吸道感染,嗓子就像有团棉花堵着,吸烟的乐趣消失殆尽。客观上不能吸烟,主观上不想吸烟,于是决定从5月7号开始戒烟。等半个月后,呼吸道感染好转,生理烟瘾期也过了。

  四是不断记录自己的进步,保持动力。戒烟之后,口气慢慢清新了,早上起床喉咙不干了,这些变化都是逐渐呈现的,自己感觉到了,就记下来,成为进步的动力。

  写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点:如果说目标解决“要去哪里”的问题,价值观则解决“为什么要去”的问题。要么,你的目标能为了价值观改变,要么,你的价值观为了目标而改变,总之二者要相配,否则,缺乏价值观做深层次的驱动力,目标的达成就得不到保证。

  两位年轻人的10万目标

  有一位做行政的年轻人,拿着“用3年时间,存10万块钱”的目标请我给点建议。我问:“有了10万块,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她说:“什么都不做,存着,心里踏实。”我告诉她,她这个目标体现的是价值观中的“安全感”需求。她想想,点头。我跟她说:“从很多人的经验来看,金钱只是满足安全感的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形式可以满足安全感。试想,如果在追求这个10万块目标的过程中,你找到别的形式可以部分满足甚至全部满足你的安全感,你追求10万块存款的动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弱,就不会那么努力,甚至这个目标本身会被你潜意识放弃。但你自己也许并不明白,仍然会把10万块当作目标。那么,三年后,当你发现自己没有存到10万块,你会觉得是人生一次重大失败,会很沮丧,对自己信心减弱,会影响未来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所以,我建议她要深思一下哪些事情可以给自己安全感,列出来,重新设定目标。

  另外,我也告诉她,行政岗位是固定工资,每年涨工资也涨不了多少,她目前月薪才2千多元,如果一定要达到3年存10万的目标,要么很快就晋升到工资翻番的职位,要么就换到那些有提成可拿的岗位。根据她的条件,晋升可能在短期内不很现实;而换到有挑战的岗位,恐怕她追求“安全感”的价值观也接受不了。所以,10万块这个目标,总体看是不合适的。

  另一位做销售的年轻人,也定了目标“用3年的时间,存10万块钱”,请我给点建议。我问:“有了10万块,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他说:“我要按揭一套小房子,把我父母从老家接来住。”接着就讲起在农村的父母如何含辛茹苦抚养他,他一定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说到动情处,不禁泪下。我也不禁为之动容,但还是问他:“为什么一定要用买房子的方式呢?不能换种方式或租一套房子接父母来住呢?”他说:“我想过很久,只有房子,才让父母有安全感。别的方式都不行。租的房子他们不会来住的。而且,我要让他们感到骄傲!”我说:“你一定能成功的,我相信你!”

  接下来,我们一起规划:第一年存2万,第二年存3万,第三年存5万。然后只订第一年的具体行动计划,他第一年的生活开支为3万,存2万,所以总收入必须达到5万,业务提成比例是10%,可以推算出他第一年需要完成的业务量是50万,新入行的销售员平均一个合同能签一万的金额,那么今年他最少得签50个合同。根据二八定律,要签50个合同,得有250个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做支撑。而要得到250个有意向的客户,则需要拜访1250个客户。所以,如果按一年250天工作日算,他得每天最少拜访5个客户。

  我跟他讲,对于新手来讲,不能指望一下拿到大合同,一下解决问题,那是渴望暴富的心态,是最有害的。对于新人来说,能不能赚到钱,或者说目标能不能实现,完全与拜访客户的数量成正比。等积累了足够的量,自然会有质变发生。如果第一年他能顺利完成目标,第二年、第三年的目标虽然高些,完成起来反而更容易。因为客户群在不断积累扩大,同时他的业务素质全面提升,从客户那里拿到的订单平均金额也会提高。我让他在床头摆上父母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照片,再贴一张大纸,画一个房子,把房子画上100个格子,每存1千块,就用彩笔填满一个格子,整个房子变成彩色的时候,他的目标就实现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买到了他的房子。成功的过程当然是艰苦的,在这过程中,每周都要做检查,如果本周的业务量不够,下周就加大拜访客户的数量。如果本周业务量超标,下周仍按平均数量去拜访。新人做销售很难,他有过动摇,想放弃。但每当他回家看到床头那么父母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照片,回忆父母的养育之恩,幻想父母走进新房时的幸福表情,泪水就会模糊双眼,立即动力无穷。而那张画着房子的梦想板,当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变成彩色时,也让他在努力的过程中非常有成就感,从而保持了激情和动力。

  所以,当你设定一个目标时,一定不要忘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它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能让目标与你的人生意义相联系,你就会产生一种使命感,就会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非做不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动力。如果你的使命感足够强烈,会让你每天都充满力量和斗志。然后,要把目标和进展都视觉化,最好让自己每天都看得到进步,就会倍添激励。

  最后,再次提醒,不要把钱作为目标,那样没有持续的激励意义;要问自己这个钱用来做什么,以清晰你的价值观和真正的目标。另外,在围绕目标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环境,不能照搬他人,或者寄希望于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不同的人,即使是相同的目标,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