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护卫队1 字幕:杨帆:美与人生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3:59:23

杨帆:美与人生的关系

[日期:2010-05-05]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07专升本班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美,是醉人的。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追索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意,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生机。地球日夜不停地环绕太阳转动,日出日落,周而复始,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惊奇的。然而,一旦我们从美的视野去审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赋予大千世界以无限的活力。生活中的美只钟情于那些自觉而执着地去追求它、发现它的人们。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善于正确地审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 确实存在着很多美的事物,但是要发现美、找到美,却需要我们花一番“审美”的功夫。据说,有人曾问贝多芬:你的《月光》奏鸣曲写的是什么内容?贝多芬走到钢琴前,把《月光》重弹了一遍。然后他回答说:“写的就是这个”。显然,缺少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欣赏音乐美的耳朵,人们就可能身在美中而不知美。不增强审美的修养,我们也就很难与艺术家们有共同的语言,也就无法走进艺术的天地。
    良好的审美修养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早在 100 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人之所以需要美的修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对象和自身。审美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
    人的活动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猴子出行,成群结队,似乎很有组织,但这种组织性只是他们的生物本能;蜜蜂的蜂巢尽管造得十 分精巧,但是这种活动仍然是其本能所为之。而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 活动中,融入了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精神,它具体体现为人类的创造性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历史地形成了人对现实的各种精神关系,如认识的、伦 理的、审美的、以至于宗教的关系,等等。而人对现实对象的审美关系,就 是人们以情感观照的方式来把握现实的美。人们通过审美情感体验去反映客 观对象,去创造新的理想生活,去“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我们都熟悉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很漂亮的文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
    范仲淹这里生动地描绘了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在诗人的眼里,洞庭 湖水潮涨潮落,万千气象,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诗人把变幻的自然景 色与自己的美感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不分的统一境界,“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这种境界正是人与对象世界审美关系的体现。
    审美活动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因此它也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体现。在美的世界中,我们更能够体验出人生的意义与美好。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其独到的魅力。中国美学思想萌芽 于西周末期,奠基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中,各种美 学思想争奇斗艳,观点各异。后经漫长的审美实践,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美学、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以禅宗为主导思想的佛教美学的三大 源流。儒家美学对美的探索,是建立在仁义之道的哲学基础上的。孔子强调唯
    有遵守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 即所谓“仁乐合一”的境界。为此,孔子主张艺术作品要情理兼备,“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把审美情感控制在适当的度之内。审美活动还要趋向“善” 的目标,即“尽美”又“尽善”;审美还要做到“文质彬彬”,即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沿着孔子的思路,孟子、董仲舒、朱熹等思想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儒家美学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
    道家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该派以“道”作为宇宙的终极 始因,把体验“道”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他们看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人要超越现实的存在去“观于天地”,去“原天地之灵”、“身 于物化”、“与物为春”。心灵只有达到与天地为一体的境界,就能在审美 活动中感悟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各 种类的形态。庄子更强调要将审美意象与主体审美人格的自由联系起来,《庄 子》中那击水三千、海运万里,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那树于无何有之乡的 大树,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的真人,都是这种审美人格的体现。这种审美理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来 美学的发展。
    禅宗美学将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相结合,独树 一帜。该派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一切法皆从心生”,唯有个体的心 灵才能感受万物的实在性。因此,美从心生,审美活动必须充分调动主体的 心理能动性,远离杂念,“注心一境”,以佛祖的“大智”(般若)去观照 万事万物,则就能洞若神明,“朗如秋月,皎若明镜”,刹那间体察到宇宙 人生之谜,体悟到真如佛性之所在,达到绝对的审美境界。很明显,禅宗美 学带有强烈的非理性唯心成分,但是也应看到,禅宗美学强调的这种宇宙——人生一体的境界,的确与审美境界有相通之处。在现实的艺术和审美活动 中,审美主体可于刹那间进入主客合一的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实属审美境 界中的较高层次。
    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互相补充和借鉴,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大传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古代的一首禅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天在哪里?春意在哪里?它就在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之中,而这春意的感受又需人的心灵的激发。美何尝不是这样?美永远属于哪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人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实践、执着的审美探索,才有了人类审美之树的长青不衰,枝繁叶茂。由此我们也会感到,人类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所处的纷争局面,并不奇怪,因为美之谜面向人的未来,永远是充满活力的。美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生活和艺术之中,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的知 识,人类社会生活所开拓的宽广的文化视野,尤其是人类对美的探索所取得 的一系列成就,必将为人类进一步的审美实践打下深厚坚实的基础。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或出版原作之刊物,其他网站或纸质媒体转载与发表请:
1,与原作者联系;
2,与出版该文章之原刊物联系;
3,未标明出处的文章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的联系邮箱为:zzc@im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