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银河护卫队的歌:第一讲 诗歌唐朝,第二讲 咏怀述志.,第三讲 咏史明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36:46
',1)">
中国有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了三百首唐诗,就能具备基本的写诗能力,可见国人对唐诗的推崇。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一个朝代的名称——“唐”,和一种文学的体裁——“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唐诗”。在后人心目中,“唐诗”这个名词自身就标志着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那么,唐诗为什么能在如此长久的年代里一直得到人们的推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中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唐朝又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中国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无疑是诗。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非常漫长,从《诗经》、《楚辞》开始,不断地发展、演变,一直到元、明、清,从来没有断绝过。在这么漫长的一部诗歌史中,哪个时代的诗歌成就最高呢?新诗人艾青曾经说过:“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这句话如果放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围里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那么,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又以哪个朝代的诗为最好呢?我们不妨模仿艾青的说法,说唐诗是诗中的诗,唐诗就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诗歌。那么,唐诗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又是怎么个好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义的“诗”是包括四言诗、楚辞体以及词和散曲在内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是狭义的“诗”,是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也包括一些杂言诗在内的诗歌。在历朝历代的五、七言诗中,成就最接近唐诗的是宋诗,后来的元明清各朝的诗就要差一点了。虽然宋诗的成就最接近唐诗,但是宋代的诗人仍然非常推崇唐诗,北宋三大诗人之一的王安石就说过一句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老杜就是杜甫。这句话是说,世界上好的诗句都被杜甫写完了。他还说过一句话:“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乐天指白乐天,就是白居易,“俗语言”是指通俗的好句子。王安石认为,世上典雅的好的诗句,优美的句子,都被杜甫写光了,而通俗一点的好句子,都被白居易写光了。王安石作为北宋的一个大诗人,他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唐朝的诗人太了不起,几乎把所有好句子都写完了。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北宋初年有一位诗人叫王禹偁,也是相当有名的,当然比不上王安石那样有名。有一年,王禹偁遭到贬谪,从当时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一直贬到陕西的商州。商州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偏僻、比较落后的地方,王禹偁贬到那里做一个叫做“团练副使”的闲官,事实上没有什么实际的职务,只是一个闲差罢了。他的心情当然相当郁闷,他的生活也过得不太好。王禹偁家里有一个小院子,他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桃树、一棵杏树。到了春天,桃、杏都开花了。一天清晨,王禹偁起来一看,刮了一夜大风,把桃树、杏树上的几根很大的树枝刮断了,树枝断了但是没有完全脱离树干。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树枝断了,但是树皮还连着树干,树枝的末梢靠在地上,它的根部还连在树干上面。这几根折断的树枝上依然是繁花怒放,还有一只黄莺站在上面。王禹偁看了,诗兴大发,他写诗说:“两株桃杏映篱斜”,就是有两棵桃树、杏树斜倚在篱笆旁边。“妆点商州副使家”,我是商州的一个副使,一个小官,我家里本来很寒碜,不体面,但是有了这两棵桃树、杏树妆点一番,就有了一些春光,家里就好看一些了。“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为什么春风容不得我呢?我本来可以欣赏桃花、杏花,但是春风故意把树枝吹断,存心不让我欣赏春光。这首诗要是孤立地看,应该说是一首很不错的诗。第一,他写的景是比较难得一见的。几根很大的树枝被风刮断了,折掉了,但是枝头的花依然怒放。我本人在农村插队十年,当了整整十年的农民,也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是比较少见的。第二,他这首诗的构思也不错。他不说春风本来是无意识的,它偶然一刮,吹断了树枝。他偏说春风有意欺负我,容不得我拥有一片春光,看到我家的院子里有这么两棵美丽的花树,故意把繁花满枝的树枝刮断。这种构思比较奇特,所以说孤立地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
但是,过了几天以后,就出问题了。王禹偁有个儿子,名叫王嘉祐,当时大概已经十几岁了,王嘉祐说:“父亲大人,你前几天写的这首诗,好像是从杜甫的诗里偷来的!”意思就是杜甫已经写过类似的诗,你的诗是从他那里抄袭来的。王禹偁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完全是自己独立创作的呀!他儿子就拿出一本杜甫的诗集来,翻到那一页,给他看。王禹偁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一首诗,题目叫《绝句漫兴》。这首杜诗是怎么写的呢?杜诗说:“手种桃李非无主”,就是我家里的桃树、李树是我亲手种的,这不是没有主人的花,不是野生的花木。第二句是“野老墙低还是家”,我是个野老,野老就是乡下老头,老百姓一个。我虽然家里很寒碜,我的围墙很低矮,但这毕竟是我的家,意思是说别人不能随意来侵犯我的园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两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他说好像春风有意欺负我,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我树上的几根树枝吹折了。也是几根树枝被风吹折了,枝头还开着花。为了让大家加深一下印象,我把这两首诗再念一遍。王禹偁的诗是:“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杜甫的诗是:“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两首诗非常接近,它们的构思、内容、句子,都非常接近。问题是王禹偁并没有抄袭啊,他是亲眼看到了这个景色,自己独立思考写出来的诗啊。所以,当王禹偁的儿子说,你的诗是从杜甫诗里偷来的,王禹偁不但没有生气,斥责儿子“你怎么瞎讲一气”,反而非常高兴,他大喜。他高兴什么呢?他说,哎呀,我的诗写得这么好了,都接近杜甫的水平了!为什么他觉得自己跟杜甫写得差不多了呢?因为这是巧合,是暗合啊!王禹偁高兴归高兴,但是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就是刚才所引的王安石说的第一句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就是好的句子,优美的诗句,差不多被杜甫写完了。当然,唐朝的伟大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杜甫,不仅仅是一个白居易,唐朝还有李白,还有王维,还有李商隐,有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写出了那么多的好诗。我们确实可以说,唐代的诗人已经把古代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写过了,而且都写得非常好。所以王安石才会有这种叹息,言下之意是我们还怎么写诗呢?
到了现代,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意思。鲁迅有一个朋友叫杨霁云,他给杨霁云写了一封信,说到唐诗。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就是世界上的好诗,都被唐人写光了。他下面又说,假如你没有齐天大圣,就是没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你不能七十二变,你不能一个跟头翻几千里路,跳出如来佛的掌心(实际上孙悟空也跳不出如来佛掌心),没有这个本领,你就不要再写诗,“大可不必再写诗”。所以说,唐代绝对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鼎盛时代,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唐代就是一个诗歌的朝代。闻一多说过,人家都说唐诗,我偏要倒过来说,我要说诗唐。什么叫“诗唐”?就是诗歌的唐朝,唐朝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诗歌,它是一个诗歌的时代。
既然从唐朝直到现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唐诗的评价都很一致,大家公认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一座高峰,甚至说好诗几乎都被唐人写尽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唐朝以前,在汉、魏的时代,诗歌没有这么繁荣?为什么唐朝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诗歌也没有这么繁荣?只有在唐朝,诗歌才空前绝后地繁荣昌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当然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概括地说,五、七言诗从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了汉魏六朝的长达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教训。到了唐代,诗歌已经有条件实现重大的突破,得到大幅度的升华了。换句话说,诗歌发展到唐代,它进入繁荣昌盛阶段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都是文学史的常识,我们就不细讲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诗的繁荣有什么具体的社会背景。我觉得概括地说,原因就是唐朝全社会重视诗,喜爱诗,崇尚诗。在唐代,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诗人。全社会最崇尚、最尊敬的是什么人?就是诗人,或者说首先是诗人。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一看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社会上层,先看统治阶级,从统治阶级这个角度来看。唐朝有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后来受到很多批评,大家都知道,到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时代,大家都批评科举制度。但是应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人非常高明的一种政治设计,所以当欧洲人刚开始知道中国很早就有科举制度时,他们非常惊讶,一千年以前中国就有文官考试制度!国家选拔人才是通过考试的,这是多么先进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有好多种类,名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类,一类叫做明经科,还有一类大家很熟悉,叫做进士科。但是当时人们最重视的,也是朝廷最重视的,首先是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当时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话,一句叫做“三十老明经”,还有一句叫做“五十少进士”。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稍微解释一下,“三十老明经”,就是说假如有一个人,他参加明经科的考试,他落榜以后明年再考,不停地考,考到三十岁,他终于考上了。人家就说,哎呀,这个人没出息,很笨,你看,一直考到三十岁,这么老了,才考上一个明经,所以叫“三十老明经”。另外一个人考进士,进士科当然很难考,他考不上,就明年再考,一路考下去,考到五十岁,终于考上了。人家就说,这个人真了不起,才五十岁,这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为什么说五十岁考上进士比三十岁考上明经还要了不起呢?就在于进士难考,大家重视进士,所以更多的人才往进士科这边挤。那么,我们来看看唐朝进士科考些什么。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考诗赋,考生要写一首诗,还要写一篇赋,其中诗又是特别重要。也就是说在唐朝,一个人能不能考上进士,最关键的,是在于你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这样一来,当时全社会的读书人,只要你想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你一定要非常努力地来学习写诗,练习写诗的技巧,因为只有诗写得好,你才能考上。所以说,对于唐代全社会重视诗歌,大家都努力练习写诗的社会风气,科举制度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跟进士考试有关系的一种社会风气,唐朝有一个名词叫做“行卷”。“卷”是什么东西?就是古人写的作品,古人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一页一页订起来,古人是在很长的一张纸上写好作品,然后卷起来,再在中间用一个带子一系,这就叫做“卷”。所以我们现在说一本书有几卷几卷,实际上是古人的说法,现在的书不应该叫卷,古代的才叫卷。那么什么叫“行卷”?“行”就是送,我们说行贿,就是去送钱,“行卷”就是去送这个卷。为什么要送呢?因为唐朝的进士考试,跟宋以后不一样。从宋朝开始,进士考试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就是严格地看你这个考卷答得怎么样,因为考官阅卷的时候他不知道这是谁写的,考生的名字是糊起来不给你看的。宋以后的考官也没法从笔迹来判断考生的姓名,宋朝进士科考生的考卷交上去以后,政府专门雇人把它誊抄一遍,考官阅卷的时候,只看到誊抄过的卷子,所以从笔迹也看不出是谁写的,你要想包庇谁,不可能。唐朝不是这样的,唐朝的考官什么都知道,试卷上就写着张三的名字,李四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而且唐朝还有一个习惯,这个考生能不能考上,跟这个考生在赶考以前有没有名声很有关系。就是有的考生原来就很有名,这个人的诗写得很好,大家已经知道了。还有就是有人推荐也很重要,唐朝的录取程序不是很严格的,如果有人推荐,比如宰相、公主,这些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荐,说某某某诗歌写得很好,你今年一定要录取他,这个很起作用。这样一来,唐朝的考生除了到考场上去好好地写诗以外,他还要在平时做一个工作,就是行卷。所谓行卷,就是把自己平时写的作品,卷好以后,去送给别人看。有的人直接送给考官,也有人送给那些宰相、公主,反正是送给有地位的人,说请你看看,我的诗写得这样好,帮我推荐推荐。这个在唐朝的进士科录取中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传说王维考进士以前,有人带他到玉真公主家里去弹琵琶,王维擅长音乐,就弹一曲琵琶给公主听。公主一听琵琶弹得好,说这个小伙子了不起。带王维去的人就说,他诗还写得好呢。公主一听,把他的诗要来一看,发现那些作品都是自己早已读过的,就马上向考官推荐:“这个小伙子今年一定要录取!”王维就金榜题名了。所以唐朝的这种习俗,助长了行卷之风。广大的考生在参加考试以前,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到处送,让大家知道,我会写诗,我写得好。这样的习俗,当然对诗歌写作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大家都要努力写诗,要写得好,否则你就不可能考上进士。
除了科举制度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帝王将相,都非常喜欢诗歌,所以朝廷里经常举行诗歌大奖赛,当场来比赛写诗。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在武则天的时候,在唐中宗的时候,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709年正月晦日,唐中宗举行了一次诗歌大奖赛,在长安的昆明池前面,搭了一个彩楼,皇帝、皇后以及评委,都待在彩楼上面,百官都站在楼下面。皇上下令,让官员们每人写一首诗来参赛,写好了诗,把卷子交上去。请大家注意,百官都奉命写同样的题目,那一次的题目是《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就是皇帝自己先写了一首诗,百官一齐奉和。凡是奉和皇帝的诗,就叫做“应制”诗。过了一会儿,评好了,凡是没有得奖的,没有被选中的,就把你的作品从彩楼上扔下去。书里面写得很精彩,说过了一会儿,那些卷子像雪片一样地飘落下来,下面站着的官员纷纷去捡。一看这张是张三的,你就收起来。那张是李四的,他就收起来。为什么呢?你落榜了,你写的诗被扔下来,就是你没有被选中。纸片纷纷地飘落下来,大家都拿到了,最后只剩两个人没拿到,一个是沈佺期,另一个是宋之问,就是这两个人的作品还在楼上面,还在上面评,进入最后一轮了。沈佺期、宋之问是齐名的两个诗人,并称“沈宋”,他们两个人进入了最后一轮,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只剩沈佺期跟宋之问在那里PK,两个人最后决赛。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张纸片飞下来了,大家赶快跑过去,一看,是沈佺期的,这说明什么呢?就是宋之问得奖了,宋之问获得了第一名。评选结束以后,评委会主任上官婉儿,一个女士,很有才气的,武则天非常欣赏她,上官婉儿就出来宣布评奖结果,同时也宣布评奖理由。她还要说明为什么在沈佺期跟宋之问的两首诗中,最后要选宋之问的。她说两首诗的前面部分都写得差不多,水平不分上下,但是两首诗的结尾,就是最后两句,沈佺期说:“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之问说:“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上官婉儿就说,沈佺期的结尾两句,句子完了,诗意也枯竭了。而宋之问的这个结尾很好,就是诗歌虽然完了,它的气势还没有衰竭,还有雄健的气势,所以宋之问的诗更好。沈佺期听了也心服,自己的诗确实比不上对方,不敢再争议。
还有一次,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在洛阳的龙门举行诗歌大奖赛,武则天亲自来评,竞赛方式也是众官员当场写诗,当场交卷。武则天性急,下令说谁先交卷就获奖。有一个叫东方虬的诗人第一个交卷,当然他的那首诗写得非常出色,武则天大喜,马上命令左右,赏给他一领锦袍,就是一件用锦缎做的袍子。一件锦袍未必值多少钱,但是武则天那时候已经称帝,她是皇帝,皇帝赏给一件锦袍,这就非常荣耀。东方虬当众把锦袍披在身上,非常高兴,非常光荣。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宋之问的作品也交上去了,武则天拿来一看,哎呀,宋之问这首诗写得更好,武则天就下令:“东方虬,把你的锦袍脱下来,给宋之问穿上!”东方虬只好当众把锦袍脱下来,宋之问当众披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统治者重视诗歌。在这种场合下,你能得到这样的奖赏,就非常的荣耀。既然社会的上层,帝王将相,他们重视诗歌,这对于全社会的风气,对于整个社会上的诗歌写作,当然会产生非常有力的激励作用。
一个人诗写得好,就会有名气、有地位,甚至会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从而进入仕途。可见唐朝的统治阶级重视诗歌,这对于社会上重视诗歌的风气,对于整个社会中诗人的写作,都起到了一种正面引导的作用。但是如果离开社会的上层,唐朝的诗歌在民间又会得到怎样的待遇呢?
唐代社会的上层如此,下层或者中下层又如何呢?让我们离开帝王将相,来看看民间的情况如何。情形也是一样的,下面我先讲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旗亭”就是酒店、酒亭,为什么叫旗亭呢?古代的酒店外面不是挂一个木头的招牌,更不是现在的霓虹灯招牌,古代是挂一面旗,一块布,上面写几个字,“某某酒家”,挂在酒店外面,所以酒亭就叫旗亭。“画壁”就是在墙壁上面画一道记号。这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盛唐时候有三个很有名的诗人,一个叫王昌龄,大家都知道吧?第二个叫高适,大家也知道,也很有名。第三个叫王之涣,也是著名诗人。有一天这三个诗人在长安相遇了,见面以后,三个诗人就走进一家酒店去喝酒,当然一边喝酒,一边就谈谈诗。我们看《水浒传》里写到鲁智深碰到他江湖上的朋友,一起到酒店里去喝酒,就“说些枪唐代宴乐图棒”,喝酒时候说什么呢?说枪棒,讨论武功,因为他们是练武的人。诗人在一起,当然说诗了,所以三个诗人在酒店里坐下来,就谈谈诗歌,谈得很愉快。过了一会儿,突然看到一群歌女走进来,她们在酒店的另外一个角落坐下了。三个诗人就说,我们平时都觉得自己是比较有名的诗人,三个人都以为自己的诗写得不错,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正好今天有机会了,来了一群歌女。你们知道唐朝人唱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就是唱这些五、七言的诗歌,盛唐时代还很少有词。所以歌女唱的歌曲,就是诗人的作品,主要是绝句,诗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所以三个诗人就说,现在有一群歌女来了,歌女凑在一起肯定要唱歌,她们带着乐器呢,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待会儿她们唱歌的时候,唱谁的作品更多,唱你的诗多,还是唱我的诗多。唱谁的诗多,就说明谁的诗更有名,更流行。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些歌女开始唱歌了。第一个歌女站起来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谁的诗啊?是王昌龄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选进《唐诗三百首》的名篇。王昌龄一听非常高兴,唱我的作品了!王昌龄就伸出手,在他背后的墙壁上画上一道记号,说:“一首绝句。”就是我已经有一首绝句被人歌唱了。过了一会儿,第二个歌女又站起来唱,她唱的是一首五言诗:“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这首诗大家不太熟悉,它是谁的诗呢?是高适的。当然我要稍微解释一下,古书中说,歌女又唱了一首绝句,实际上这四句诗,是高适的一首五言古诗中的一个片段,这首诗原来有二十四句,比较长,这是开头的四句。这四句可以独立成篇的,把它抽出来单独作为一首诗也行,因为有独立的意义,所以当时的歌女拿出来唱。高适一听也很高兴,也在墙上画一道,说:“一首绝句。”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歌女站起来唱,也是唱的七言绝句:“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又是王昌龄的,叫《长信秋词》,也是选到《唐诗三百首》里的,很有名的诗。王昌龄就更加高兴,转过身去又画一道,说:“两首绝句。”这时王昌龄跟高适一起转过脸来,朝着王之涣笑。王之涣脸上就挂不住了,他们两人一个是一首,一个是两首,自己却一首也没有。王之涣就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她们这三个歌女,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他说还有那个最美丽的歌女还没有唱,待会她唱,要是还唱你们的作品,我就甘拜下风。要是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又过了一会儿,第四个歌女,也就是王之涣说的长得最美的那个歌女站起来了,她开口一唱,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的诗?王之涣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是选到《唐诗三百首》中的。这下王之涣就高兴了,给他说中了,最美的歌女站起来就是唱他的诗。王之涣说,怎么样,你们两个乡巴佬,我难道是瞎说的吗?三个人就哈哈大笑。那些歌女听见这边三个人哈哈大笑,就跑过来问,三位先生你们高兴什么呢?他们就说,你们刚才唱的诗都是我们三个人写的。哎呀,那些歌女说,真是有眼不识“神仙”!大家一起过来朝他们行礼,邀请他们一起过去喝酒,大家都很愉快。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就说明在盛唐的时候,社会上面最流行的歌曲,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欣赏的作品,就是诗,你诗写得好,你的名声就非常大,你就非常受民众喜爱。 “旗亭画壁”的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盛唐时期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又因为统治阶级的提倡,整个社会都重视诗歌。到了中、晚唐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生活不再那么浪漫、热闹,那么,这种整个社会都喜爱诗歌的风气,还能延续下去吗?
这种风气从盛唐一直延续到中唐、晚唐,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们刚才提到王安石的话:“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这个白乐天,白居易,就是中唐诗人。白居易一方面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才非常好,诗歌水平非常高;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通俗的诗人,相传连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对白居易的诗都是一听就懂的。容易懂的作品就容易被人接受,所以白居易的诗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非常高,雅俗共赏。有一年,白居易从长安被贬官到江西的九江,当时叫江州。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这一贬对他是有好处的,白居易到了江州以后,才写出了《琵琶行》,他不到江州的话,一辈子也写不出《琵琶行》来。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好朋友元稹,他对元稹说:我这一次从长安贬到江州,走了三四千里路,一路上路过了许多小旅店,还路过了很多乡村学校,还有寺庙,还坐了客船。这些建筑,这些船只,到处都题着我的诗。也就是说,到处都有人把白居易的诗题在墙壁上、柱子上。他还说,我一路上遇到的人,不分男女老少,白居易画像有的是体力劳动者,有的是出家人,他们都能背诵我的诗。白居易很高兴,这说明他的诗被很多很多的读者所接受,大家都读,大家都喜欢。我们现在还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着,当时白居易的诗还有一个最狂热的崇拜者,堪称超级发烧友,这个人喜欢白居易的诗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个人姓葛名清。葛清有个习惯,他喜欢文身,文身就是在身上刺花,他在身上文的不是什么青龙、白虎的图案,他浑身都刺着字,他刺的是些什么字呢?都是白居易的诗,他在浑身上下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前胸、后背、手臂、大腿上全刺着白居易的诗。而且他对身上的诗句非常熟悉,人家问某一句诗在哪里?他用手向前胸一指,说在这里。另一句诗在哪里?他又把手向后背一指,说在这里。他浑身上下刺满了白居易的诗,所以他走来走去,大家说这是一个流动性的白居易诗板,古语叫“白舍人行诗图”。因为白居易做过“中书舍人”的官,所以称他“白舍人”。可见中唐的时候,社会上对诗歌、对诗人的崇尚同样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同样是在中唐,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例子。另一个中唐诗人,当然他的名气没有白居易那么大,这个诗人的名字叫做李涉。可能大家不太知道他,但是他在中唐时候,也是一个相当有名的诗人。有一次,李涉路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井栏沙,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在今天安徽省安庆市的西南方,有一个小镇叫皖口镇,井栏沙就在那个地方,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李涉经过井栏沙,他写了一首诗,他说:“暮雨潇潇江上村”,黄昏时候下着细雨,江边上的村庄本来就很荒凉,黄昏时候又下着细雨,就更加荒凉了。“绿林豪客夜知闻”,突然来了一个人挡住去路,是谁呢?是一个强盗,一个绿林好汉来了。第三句、第四句我待会儿再讲。这首诗说的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李涉带了一个书童,一起路过井栏沙,正想投宿,船还没靠岸,突然被一个强盗挡住了。强盗挡住了路,当然会说:“来者何人,留下买路钱!”李涉的书童就说:“这是李涉先生。”强盗一听说是李涉,是个有名的诗人,就说:“久闻大名,久闻大名,既然你是李涉,我知道你是有名的诗人,我就不抢你的东西,你也不要给我买路钱了,你写一首诗送给我吧!”李涉就写了这首诗,前面两句就是“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三、四两句是:“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就是他年我也不用隐姓埋名了,因为现在的世界上,有一半人是跟你一样的,天下已经不大太平了,强盗很多,走来走去都碰到你这样的人,所以我也无所谓了。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说到了将来你也不用隐姓藏名了,你不要说我当过强盗怕人家知道,现在世界上强盗多得很,你没事的。李涉写了这首诗送给强盗,强盗一看,非常高兴,结果不但没有抢他的东西,不要他交买路钱,反而送了很多东西给李涉,说你是大诗人,我送些礼物给你。于是李涉就平安过关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唐代,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崇尚诗歌,都喜欢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都尊敬诗人。这种风气已经普及到了什么层次,到了强盗这个层次了。连强盗都喜欢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那么我们大概可以下这个结论:唐代社会从上到下都有崇尚诗歌的风气。在这样一种风气下,当然大家都会来写诗,最有才华的人都把他们的才华用在诗歌写作上。所以我们说,唐诗要想不好也难!这就是闻一多所说的“诗唐”,也就是诗歌的唐朝!
第二讲 咏怀述志(1、2、3)
古人说:“诗言志。”用诗歌来表达志向,抒发情感,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悠久传统。而代表中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的唐诗,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咏怀。不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虽然诗人们在诗歌中的描写对象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但它们都有一个同样的重要主题,就是咏怀。那么,唐代的咏怀诗和别的朝代的诗有什么相异之处?唐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情志呢?
今天我们谈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我把它叫做“咏怀诗”。什么叫咏怀诗?概括地说,就是用诗歌抒写诗人的怀抱,写他1中的思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动,他的内心世界。中国的诗歌跟西方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我们读欧洲的诗,看到很多叙事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到拜伦的《唐璜》,诗歌中总要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诗不一样,中国的古诗主要是抒情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写诗人内心的一些情感,一些思想。唐诗当然也不例外,所以顾名思义,咏怀也就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从现存的唐诗作品来看,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子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人的咏怀诗有哪些特点。
我觉得唐代最早的一首优秀的咏怀诗是魏徵写的,这首诗的题目叫《述怀》,“述”就是叙述,就是讲述,“述怀”就是叙述我的胸怀。这首诗写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太平,唐代还处于开国战争期间,那么魏徵写了些什么呢?他写了他归顺李世民以后,跟着他打天下,东征西战,还到远方去出使,过着很艰苦很紧张的生活。他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些感受,他就写出来了。这首诗比较长,我们不能一句一句地讲,我先向大家介绍最后两句,他说:“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意”和“气”,“意气”,这在古诗中间是一个词,我们现在不大说“意气”,要说就是“意气用事”,变成一个贬义词了。魏徵说的“意气”是什么意思?就是意志和气概,也就是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一些活魏徵画像动,思想、情感,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至于说功名富贵,我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将来能做什么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禄,那都是次要的,可以不予考虑。那我们看魏徵这个人在诗中表达的这样一种胸怀,后来实现了没有呢?应该说实现了。魏徵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大臣。魏徵病重了,唐太宗去看他,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唐太宗把自己一个年幼的女儿带到病床前面,当场许配给魏徵的儿子,说你虽然病重了,但是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来的儿媳妇,他们还没到结婚的年龄,我先答应下这门婚事。应该说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也许这正是魏徵诗里所说的“深怀国士恩”的具体内容,唐太宗确实把他视为一位“国士”啊!魏徵的《述怀》这首诗,最中心的意思就是“人生感意气”,他认为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要有一种胸怀,至于说你能得到什么官职,能得到什么荣华富贵,那些都是次要的。我想,魏徵在《述怀》诗中定下的这样一种思想倾向,基本上也是后来唐诗中咏怀主题的主要倾向。
我们知道,唐诗在初唐时期还处在草创阶段,到了盛唐才发展到它的顶峰。而盛唐时期有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那么,这两派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之中,又各自表现了什么样的志向呢?
到了盛唐,诗坛上有两大流派,一派是边塞诗派,写战争题材的,写边疆生活的;另外一派是山水田园诗派,写山水风景的,写田园生活的。写边塞主题的诗,毫无疑问,那些诗里都充满着昂扬、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概。哪怕是在西域,在那种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里,在非常紧张的军营生活中,诗人依然如此。我们看岑参,岑参到了西域,那么艰苦的环境,八月天就下大雪了,但是岑参的诗中是怎么表现的呢?八月就下大雪,天气又是那么寒冷,对于中原人士来说,没见过这样的情景。但是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高昂的气概,没有为了保家卫国不怕吃苦的那种精神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观精神的壮丽诗句来的。
边塞诗我们就不多说了,它肯定是奋发昂扬的。下面我们看一看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对于那些主要是写田园生活、写乡村生活的诗歌,照理说应该体现一种比较淡泊、恬静的感情,好像应该跟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距离比较远一点,但事实并不如此。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尤其是盛唐时期,他们的诗里所蕴涵的那种精神力量跟边塞诗人是差不多的。山水田园诗派中间真正称得上隐士,基本没有做过官的一个大诗人是孟浩然。但是我们看孟浩然的诗,它同样表达着这样的志向,这样的人生理想,孟浩然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年,孟浩然到长安去看他的好朋友王维。王维是朝廷的官员,要在宫里面值班,但是孟浩然是一个平民,他没有一官半职,是不能进宫的。相传王维晚上进宫值班,就偷偷把孟浩然带到宫里面去,想让他看看宫里的情形。没想到正巧碰到了唐玄宗,唐玄宗晚上到这里来转转,一看,怎么有一个外人在?唐玄宗看到了孟浩然,王维当然没法隐瞒,就说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他是一个布衣。唐玄宗一听,就说这个人我知道,是一个有名的诗人,然后就叫他朗诵自己的诗。孟浩然就朗诵起来了,诗里有两句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说因为自己才能不好,所以圣明的君主把我抛弃了,不让我做官;我又经常生病,所以朋友也和我疏远了。这本来是两句普通的抒情诗,但是唐玄宗一听就不高兴了,唐玄宗说:“你说什么‘不才明主弃’,你又没有来考试,没有来找我要官做,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能怪我呢?我没有抛弃你,是你自己没有来求官啊!”抛开这件事情的是非和虚实不讲,我们看一看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说明像孟浩然这样的人,他也并不是全心全意地要做隐士,就想住在农村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不是的,他也非常希望有机会为国家做事,希望人生能够处于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隐士。
有一个成语叫“终南捷径”,“终南”就是终南山,长安南边的一座大山,“捷径”是什么呢?是做官的捷径,进入官场的一条捷径。“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产生在唐代,它的主人公叫卢藏用,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藏”就是藏起来,“用”就是要使用。作为一个人才,你又要藏起来,又要被使用,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的真正意思大概是先藏起来再使用,卢藏用的作为就是这样子的,他早年隐居在终南山。在古代,凡是有学问、有名声的人,隐居在一个什么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声更大了,大家都传说有一个很高尚的人,隐居在什么地方,不肯出来做官。好,等到名声一大,朝廷派人来请他,卢藏用马上就出山去了,马上就做官去了,后来官还做得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来了一个道士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因为他是道士,他是出家人,出家人不能做官,他长期隐居在浙江的天台山,离长安很远,但是朝廷也把他召来了。司马承祯入朝见过皇帝以后,又要返回天台山去。卢藏用送他走到宫外,远远地看到终南山,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座山里的景色也非常好,你何苦非要千里迢迢地回到天台山去呢?你住在这里就可以了。司马承祯就讽刺他说:“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是做官的一条捷径罢了!”隐居在这座山里的人就是为了做官,因为离长安很近。“终南捷径”这个成语就传下来了,到了宋代,到了元、明、清,凡是读书人说到“终南捷径”,就是讽刺假隐士,你实际上不是真的要隐居,你隐居的最后目的还是要做官。但是在唐代,就在“终南捷径”这个词产生的那个时代,这个词并没有多少贬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士人希望人生能够奋发有为,甚至不惜走终南捷径,这种在后世往往会受到讽刺的行为,也成了唐朝士人为了实现人生志向而可以选择的途径。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就是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了仕途。这个人是谁?他进入仕途后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吗?他的咏怀诗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这个大诗人不是他人,就是李白。
对于李白,“终南捷径”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到他身上,李白真的在终南山隐居过。李白一生隐居的山相当多,陕西的终南山,河南的嵩山,山东的徂徕山,江西的庐山。大家看,这四座山东南西北离得很远,隐居本来是要安安静静地过一种跟外界隔绝的生活,你干嘛要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又从那座山跑到第三座山,不厌其烦地搬来搬去?而且李白隐居在这些山里,时间都很短,隐了一会儿,又跑开去了,换一个地方再隐。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隐居在山里,就是等着朝廷来请他出山去,请他进朝去做官。他隐了一阵以后,看看怎么没有动静,就换个地方再隐。所以李白的隐居,并不是真的要避世,他隐居是为了求仕,为了要求得一个官职。所以一旦朝廷发现李白了,等到朝廷下诏书来请李白到长安去,李白马上就不隐了。李白写了一首诗,表示高兴,里面有两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辈难道是住在草野里的人吗?山林清趣图(元?张观绘)蓬蒿就是野草,是隐士住处的环境。李白说我可不是隐居的人,我本来是应该出去做官的,所以朝廷一来请我,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了。到哪里去?当然是到长安去。所以我们说“终南捷径”这个词,在唐代几乎没有多少贬义。
现在我们要问一问,李白要做官,杜甫也要做官,唐代的诗人都想做官,那是为什么?唐代的社会跟我们今天的情形不一样。今天大家要报效国家,报效社会,有很多种的途径,即使你是知识分子,你读了很多书,你得了博士学位,你也可以做很多很多其他的工作,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不一定非做公务员。古代的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以外,几乎没有报效国家的其他途径,他们只有这一条途径,千军万马都要过这座独木桥。在唐代,你要么隐居,做个平民,你就不能为国家作什么贡献。你要作贡献,要想报效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所以李白、杜甫就是这样做的,唐代的诗人都这样做。那么做官又是为什么呢?李白在很多诗里面表达他的志向,表达他的理想,表达得很清楚,他真正希望的是什么呢?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占据高位以后为国家作贡献,等到国家治理得很好,天下太平以后,他就希望真的去隐居了。他希望学习战国时候的鲁仲连。鲁仲连是古代齐国的一个高士,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帮国家解除危难。事后国君要奖赏他,他却逃走不见,他又去做隐士了。李白希望仿效的就是鲁仲连的这种人生理想。我们说,这样的一种胸怀,跟魏徵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魏徵后来确实做了大官,他是站在一个高官的身份上来做诗咏怀。而李白本质上是一个平民,他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表达类似的人生理想。
李白具有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在现实中,他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实现,他仅仅成了皇帝点缀太平的工具。李白想报效国家,却报国无门。他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那么,在屡经挫折后,李白的诗歌还能表达他的远大志向吗?
李白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写他的失意状态的诗,他很失望,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他是被召到长安去了,但是唐玄宗以及整个朝廷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请他出来做宰相,请他来治理国家,没有,仅仅是叫他来写诗。叫他写诗干什么?或者说叫他写什么诗?无非是写些诗来歌颂杨贵妃是如何的美貌,歌颂皇帝的功德,等等,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诗。所以李白感到很失意。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失意,他虽然在诗篇中间反复地表达他的失意,但是他失意而不失志,他的志向,他的胸怀,他的理想始终没有丧失。所以我们在李白的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状态:他好像是比较悲观,但是马上又变得乐观了;他好像是有点绝望,但很快又充满希望了,各种心情混杂在一起。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上天生了我这样一个人才,肯定是要有用处的,否则生这个人才干什么?“千金散尽”,我的黄金就是全用完了,也不用愁,它还会再来的。唐代并没有股市,我们现代人炒股,也许会今天千金散尽,明天又来了,熊市变成牛市了。李白没有这种机会,他是出于对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能力的高度自信,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所以他才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讲到了李白,我们当然就会联想到唐朝的另一个伟大诗人——杜甫。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狂放不羁,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谨慎持重。他们好像在各个方面都是对立的。那么,他们在诗中咏怀时,也是风格迥异的吗?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杜甫跟李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两个人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这样,他们两个人才能成为好朋友。杜甫跟李白相差十一岁,但是他们一见面就成为知己,两个人交往得非常和谐,分别以后杜甫再三地深情怀念李白。在杜甫跟李白交往的时候,杜甫还比较年轻,他那个时候的狂傲态度,那种奋发昂扬的精神,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杜甫写诗赠给李白,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诗中体现的正是他俩共同的精神风貌!也正因为如此,才二十多岁的杜甫就写出了登泰山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大家都登过泰山,在登泰山的时候,可以看到泰山的石壁上,这里也刻,那里也刻,很多处刻着这两句诗,其实都不用刻,这两句诗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中了。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写一种空间的感觉:他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往下俯视众山,视野非常广阔,觉得其他的山都显得很矮小。不,他最主要的还是表达一种精神状态,诗人在精神上面占有一个很高的高度,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奋发积极的远大理想。这一点他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后来杜甫的发展,后来杜诗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杜甫咏他自己胸怀的诗,跟李白有一点不一样。杜甫进入长安以后,非常的穷困,这个穷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他没有出路,他在长安整整十年,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机会做官,为国家做事,但始终没有机会。但是杜甫跟李白同样是失意而不失志,他的诗中依然表达了他那种伟大的胸怀,那种高远的理想。杜甫跟李白不同的是,他在这些诗中说得比较实在,杜诗里有两个最明显的例子,一个是他39岁写的一首送给韦济的诗,诗中有几句是非常有名的,我想在座的听众朋友多数是知道的,他说:“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就是纨袴子弟都过得很好,但是我这样的读书人,有学问、有操守的读书人,却反而耽误了终身,一点都没有前途。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又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我的希望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希望让我们的君主变成像尧和舜那样的明君、圣君,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天下的风俗都很淳厚,当然社会就会非常稳定,非常和谐,杜甫一生都在追求着这样的理想。
另一个例子是杜甫在44岁时写的那一首诗,是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有名,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在这首咏怀诗里把自己的满腹情怀都说得非常明确。首先他表明自己的身份,他说“杜陵有布衣”,我是杜陵这个地方的一个老百姓。古代老百姓穿布的衣服,布衣就是老百姓。我们应当非常注意“杜陵有布衣”这句话。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是杜甫在44岁那一年写的,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这时候社会的矛盾已经积累在那里,天下快要大乱了,其他人都没有觉察,唯独杜甫有所觉察。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他写这首诗稍早一点的时间,杜甫刚刚得到了一个官职,就是太子东宫里的一个军需官,这个官的官位低到什么程度呢?是“从八品下”。我们都知道,知县官是七品官,所谓“七品芝麻官”,而杜甫的官职是从八品下,是低到几乎不能再低的小官。但不管怎样,他总算当上官了。但是,就在这一首诗里,他首先强调自己的平民身份,他说“杜陵有布衣”,我还是一介布衣,我是一个百姓。但是他在这首诗的后面又对自己做了一个定位,他说我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窃比稷与契”,我希望做像古代的稷与契一样的人。稷是谁?就是后稷,是舜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臣,是主管农业的官员。稷特别擅长农业,他教百姓怎么耕作,这个人后来成了周王朝的始祖。杜甫希望做他那样的人。同时他又说希望做契。契是谁呢?契是禹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臣,他是协助大禹进行治水的,我们都知道大禹最大的功绩是治水,契是帮助他治水的重要人物,他后来成为商王朝的祖先。那么杜甫想要做这样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为了什么?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汉学家说杜甫想成为“伟大家族的创立者”,其实不是的。在封建时代,谁敢声称想当王族的祖先?像杜甫那样忠君意识特别浓重的人,更不会有这种妄想。事实上杜甫就是希望像稷与契那样,为国家多作贡献。所以在明末清初,一个叫王嗣奭的人评价这两句诗,说得最好。他说:稷也好,契也好,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他们的长处在哪里呢?就在于对天下、对百姓的一种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他引了孟子的两句话,引得非常好。孟子说,大禹听说天下老百姓还有在受苦的,还有淹在水里的,大禹就急了。禹不是以治水为己任的吗?百姓淹在水里面,大禹觉得这是我使他们这样的,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我没有把水治好。孟子又说到这个稷,就是后稷。后稷是主管农业的,当后稷听说天下百姓还有吃不饱饭的,还有挨饿的,他就急了,他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工作做得不好才使百姓挨饿的。禹和稷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一种责任感。所以王嗣奭说,杜甫之所以说他要做后稷和契,主要是出于责任感。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这是对杜甫咏怀诗真正的深层意义的合理解释,说得非常好。
杜甫的咏怀诗同样表达了一种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他和李白一样,都是失意而不失志的。杜甫当之无愧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但后人对杜甫仍然有所误解。那么,后人对杜甫最大的误解是什么呢?
后人对杜甫最大的误解就是说他是一个愚忠的人,说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心忠于皇帝,所以是愚忠。这是对杜甫最大的误解。杜甫是忠君,杜甫是时时刻刻想着朝廷,想着皇帝,有人说他愚忠确实也有一点根据,比如宋代的苏东坡对杜甫的人品有一句著名的评价,说他“一饭未尝忘君”。就是每吃一顿饭都想着皇帝,都在想着皇帝有没有饭吃。当然事实上皇帝不用你想,他肯定有饭吃,但是杜甫就是老想着皇帝,老念叨着皇帝。我们看这句话有没有根据,说实话,是有一点根据的。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有一次吃到了一种食品,是他以前从没吃过的,叫做“槐叶冷淘”。什么叫“槐叶冷淘”呢?就是用槐树叶榨出来的汁,和在面里做成的一种凉面,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凉面。杜甫写了一首诗,咏这个槐叶冷淘。他说,哎呀,不知道皇帝在乘凉的时候,能不能也尝尝这个味道。这首诗是在夏天写的,所以会想到皇帝纳凉,想到请皇帝尝尝凉面。他是一心想着皇帝,但是杜甫不是一味地愚忠,杜甫是寄希望于皇帝,他是希望皇帝能够变成一个好皇帝,用他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让皇帝变成尧,变成舜,成为尧舜那样的好皇帝。在封建社会里,忠君本来就是全社会都遵循的道德准则。我们想一想,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出现一个好皇帝以外,大家还能有什么希望?一切对百姓、对国家有利的事情都要通过一个好皇帝才能得以实现,没有一个好皇帝,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杜甫强烈地希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他一心想着皇帝,实际上就是想着这一点。归根结底,杜甫的忠君意识最后还是落实在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那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才是杜甫咏怀诗里最本质的内核,最本质的精神。
我想,当我们读唐诗,读唐诗中的咏怀主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朝一日我们中国成了一个发达的富强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复兴了,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发达的先进民族,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国民的一分子,作为这个民族的成员,作为堂堂大中华的老百姓,我们怎样来锻造一种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不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对于天下、对于整个国家,是不是应该负有责任心?我们也许无法像李白那样张扬个性,但是应该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要是每个百姓都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整个民族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尊严。我们也许无法像杜甫那样始终都在忧国忧民,但是应该对国家、民族有一份关怀。作为百姓,一个人当然做不了很多事情,但是应该有这份关怀,其实杜甫就是这样做的。杜甫一生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的事业,他不在其位,他没有机会,但是他的诗歌中时时刻刻都在表达这种关怀。我想我们读唐诗中的咏怀主题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读了李白的诗就飘飘然像神仙一样,读了杜甫的诗就心情沉重,愁眉苦脸,最重要的应该是从那些诗歌里获得人格上的熏陶。古人跟今人不一样,古人自有他的局限,封建时代跟我们今天的时代有距离,但是在某些方面,古人的道德情操是可以抽象地继承的,唐代诗人对道德价值的某些认定,对人生理想的某些追求,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熏陶的。时隔千年,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唐代诗人所写的咏怀诗,理由就在于此。
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李白的那首最有名的《行路难》中,也是忽悲忽喜。这首诗的标题叫做《行路难》,就是道路难走,这个“路”字当然不是真的指地上的道路,“路”就是前途。李白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前程在哪里?找不到。《行路难》里说得很清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古人都说,路是走不完的,歧路里又岔出歧路来,地上有很多路,但是现在路在哪里呢?哪里有路?没有路!刚说完这几句,照一般人想,他都悲观到这个程度了,连路都找不到了,还能怎么样啊?可是他接下来马上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有一天,我会驾长风,破万里浪,一帆风顺地、意气风发地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所以在李白的诗中间,甚至在那些最失意的诗中间,也始终都不失志,这大概是李白的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他失意而不失志,所以李白就始终有一种充沛的精神力量,他甚至蔑视权贵,蔑视功名富贵。他是一介平民,他是一个布衣,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其实很低,但在他看来,帝王将相也没什么了不起,也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他甚至看不起他们。李白觉得人间的荣华富贵、功名仕途都是短暂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李白在汉水上吟诗的时候,他就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我们都知道汉水是从陕西发源,流到湖北的汉口进入长江,一路都是向东南流,李白却说,假如功名富贵能长在的话,那么汉水要向西北流了。汉水当然不可能向西北流,言下之意就是功名富贵不会长在。那么长在的是什么?长在的是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以及人生创造的某些事业。所以同样就在这首诗里面,李白又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平就是屈原,李白说当初屈原被楚怀王怀疑,然后疏远、放逐,屈原很悲观,很失望,后来跳进汨罗江自杀殉国了。但是时光流逝,到了现在,楚王的宫殿早就灰飞烟灭了,而屈原的作品,他的《离骚》,他的《九歌》,像日月一样悬在天上,它们的光辉永远不会消逝,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李白的为人,李白的举动中间,有一个非常为大家瞩目的特点,就是蔑视权贵。传说在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有一天他喝得醉醺醺的,骑着一头毛驴,不知不觉地就闯到华阴县的县衙里去了。县官正在坐堂,一看,怎么一个人骑着毛驴闯到衙门里来了?就把他拿下,问:“来者何人?”李白行吟图你是什么人,竟敢随便闯到衙门里来?李白就招供了。“我是谁?”李白说我是这样一个人,他说了四句话,一共16个字。首先是“龙巾拭吐”。什么叫“龙巾拭吐”?就是一块手巾上面绣着龙,那就是皇帝的手巾,“拭吐”就是呕吐以后弄脏了身上,用这个手巾来擦。除了皇帝本人,谁能用“龙巾拭吐”啊?李白。传说李白在长安时,有一次喝醉了酒,唐玄宗要叫他去写诗,他醉得当场吐了,唐玄宗就掏出他的龙巾来帮他擦。第二句,“御手调羹”。皇帝的手才是御手,“御手调羹”,一碗羹汤,可能太烫了,拿个调羹把它搅一搅,让它变得凉一点,好让人喝了醒醒酒。谁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也是李白。第三句,“力士脱靴”。力士是高力士,靴就是皮靴,叫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何许人也?大家肯定知道清代的李连英,权势熏天的大太监,高力士的权势跟李连英差不多,但是他实际得到的有名义的地位,比李连英更高,他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唐玄宗时代,高力士在朝廷里简直是炙手可热,连东宫太子,就是后来的唐肃宗(那个时候还是太子),见到他都要称他为兄,一般的什么公主、驸马爷见他,要称他为爷,他是名副其实的权势熏天。但是李白不管这些,李白喝得醉醺醺的,坐下来要写诗,指着高力士说:“你,来给我把靴子脱了!”因为有唐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上前替他把靴子脱了。最后四个字,“贵妃捧砚”。杨贵妃给他捧着砚台,让李白写诗。当然,这可能有一点夸张,但绝不是无中生有。所以李白就在华阴县的衙门里招供,说我是谁呢?我曾经“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我就是这么个人。县令一听大惊,原来是李太白先生来了!后人无数次复述这些故事,封建时代的文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大家也许会说,这体现了李白的狂,他性格狂傲,所以目中无人。帝王将相,在他看来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根本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性格狂傲,而在于李白认为自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一个人即使是平民,即使是一介布衣,他也应该有他自己的尊严。他的尊严即使在帝王将相的面前,也不能打折扣,他同样需要维持这样的尊严。李白以平等的态度,平等的心态来跟帝王将相交往,来看待那些人,他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后人说到李太白,经常会有很多误会,从前人就开始了,宋朝的王安石说,李白诗不好。为什么呢?说是十首诗里面有八首诗写酒、写女人,太颓废了。一般的读者也会觉得李白的诗确实写酒写得太多了,成天写喝酒,他有两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就是我一共活一百年,每年三百六十天,一共三万六千天,每天要喝三百杯酒。不得了啊,是个大酒鬼。后人好像觉得李白一天到晚就是喝酒,终日醉醺醺的。其实李白的意义不在这里,李白的最大的意义,他的那些咏怀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体现了一个平民的人格尊严,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第三讲 咏史明志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咏史诗也随之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刚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和动乱,因此唐朝人特别注重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二十四史中,唐朝人编写的正史就有八部。在“以史为鉴”的社会思潮中,唐朝诗坛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咏史诗。那么,唐诗中间有哪些好的咏史诗呢?唐代的诗人对历史怀有什么深沉的感慨?他们深情缅怀的又是哪些历史人物呢?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作品是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这一类诗,我们传统上称它为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故事作为诗歌的内容。
那么,优秀的咏史诗是什么样子的呢?唐诗中间有哪些出色的咏史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优秀的咏史诗有一个自身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从晋代左思写的咏史诗开始的。晋朝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叫左思,他写了一组诗,共有八首,都是咏史诗,题目就叫《咏史八首》。我们看看左思的咏史诗是怎么写的。八首中最有名的一首说:“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在山涧里面,在山谷的底部,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它非常高大,但是它长在低矮的山谷里面。在山顶上则有一棵小树苗,它只有一寸这么粗,是很小的一棵树苗,但是它长在山顶上。结果呢,小树苗反而覆盖了大树,太阳光照下来先照到小树苗,它的阴影投到大树上,把大树给遮蔽了。左思为什么这样写?他是说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人才能很好,品德很好,但是他出身低微,就好像长在山谷里的一棵松树一样。相反,有的人因为出身豪门,他家庭高贵,他血统高贵,尽管他无才无德,但照样处在社会的上层,就像一棵小树苗长在山顶上。这样的诗,首先是咏左思心中的不平之感,诉说他心中的某种思绪,对人生的某种感受,最后才点到历史人物,这首诗的最后联想到汉朝的金日、张汤两个贵臣,他们子孙七代都做大官。然后又联想到汉朝有一个叫冯唐的人,左思说:“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冯唐这个人难道不伟大吗?他很伟大,很了不起,很有见解,很有才华,但是因为他出身低微,所以他一辈子都沉沦下僚,不受重视。这首诗最后咏了汉朝的几个历史人物,这样的诗吟咏了历史人物,写到了历史题材,所以是咏史诗。但它同时又非常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左思开创的咏史诗的传统。后来文学史上优秀的咏史诗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模式来写的。
现在转到唐代,我们来看看唐代的咏史诗是怎样的。我刚才说了,好的咏史诗首先要抒发诗人内心的某些感受,诸如牢骚、不平,然后才在历史人物中间找一个吟咏的对象。这个历史人物一定是能跟诗人产生共鸣的,诗人才会来咏他,咏他就是咏诗人自己。
李白、杜甫都写了大量的咏史诗,他们咏过很多历史人物。李白最喜欢咏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鲁仲连,第二个是张良。鲁仲连是战国时代的人,战国时代的齐国人,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他很有才能,他喜欢见义勇为,帮别人解除危难,当然都是一些国家大事,当赵国的首都被秦国军队包围以后,鲁仲连就挺身而出,帮助赵国解围。但是他做成这些事情以后,却“功成不受赏”,就是人家要表示感谢,要给他官做,赠给他金钱,他都不接受,他仅仅帮别人做事而不接受报酬。他说我要是接受报酬的话,我就变成一个商人了。但是我不是商人,我是个读书人!李白仰慕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汉代初年的张良,大家对张良并不陌生,他最初曾和一个大力士去行刺秦始皇,结果没有成功。后来他就辅佐刘邦,起兵反秦,然后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汉朝建立以后,张良也是不肯受赏,他不要高官厚禄,反而学神仙去了,学长生去了,等于是出家隐居了。鲁仲连和张良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反映着李白自己的人生理想,李白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就是希望挺身而出,为国家作出贡献,功成名就以后再退隐。他不贪求功名富贵,仅仅是想做一番大事业。所以李白咏古人的时候选中了一个鲁仲连,一个张良,咏得很多,也咏得很好。
那么,杜甫又如何呢?杜甫的咏史诗中咏得最多的是诸葛亮,他一生写了很多诗歌颂诸葛亮,在他的心目中,古人中最伟大的人物,最值得仿效的人物,就是诸葛亮。杜甫到了成都以后,立即就去寻访诸葛亮的祠堂,就是武侯祠,现在还在成都。他写了一首诗叫《蜀相》,咏蜀汉的丞相,就是诸葛亮,他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个写法是很特别的,他不是说我路过这里的武侯祠,顺便进去看一看。他说我早就想寻找诸葛亮的祠堂,因为我敬仰他,我热爱他,所以我一到成都就去寻访,诸葛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啊?我能到什么地方去凭吊诸葛亮啊?一打听,人家告诉我,在成都的南郊有一个武侯祠,那里长着荫天蔽日的柏树,杜甫就到那里去了。这样的诗当然是咏古人的,咏的是诸葛亮,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思,杜甫希望他自己也能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服务,为国家作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在这首诗的末尾,杜甫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句子,他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远大理想,他要兴复汉室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就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所以,杜甫说,真可惜啊,他的雄心壮志没有能够实现,生命就结束了,后代的英雄想到这里都要流眼泪,都会同情他。杜甫同情诸葛亮,后人再来读这首杜诗的时候,就会产生双重的同情,既同情诸葛亮,也同情杜甫。北宋的爱国将领宗泽,因为无法实现渡过黄河去杀敌的愿望,忧愤成疾,在临终前再三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上面说到,李白和杜甫都是在古人中找到一个最契合自己人生理想的人物,然后写咏史诗来歌颂他们。那么,在整个唐代的咏史诗中,诗人们最喜欢吟咏的历史人物又是谁呢?
既然唐代的诗人大多是怀着自身的人生感受来写咏史诗的,所以他们选择的历史人物一定要与诗人们的情怀有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最重要的集体性的人生感慨是什么?是怀才不遇的感觉。诗人都是自命不凡的,诗人又大多是命运欠佳的,于是怀才不遇便成为诗坛上整体性的牢骚。唐代诗人既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受,当他们来咏史的时候,就从古代历史中寻找怀才不遇的典型人物。他们会找谁呢?第一,他们找到了西汉初年的贾谊。贾谊,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汉初最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历史上怀才不遇的典型人物。要问历史上谁最怀才不遇?名列榜首的就是贾谊了。贾谊由于才能杰出,他才二十岁出头,朝廷就注意到他了,汉文帝就把他召去,让他做博士。这个“博士”不是现代学位制度下的博士,而是古代的一个官名,一年之内又升为太中大夫,然后汉文帝还想让他做公卿,公卿就是当时最高级的干部,地位非常高。但是因为贾谊只有二十岁出头,所以当汉文帝要想任命他做公卿的时候,贾谊就受到了朝廷里很多人的妒忌,尤其是朝中那些年纪比较大、地位比较高的臣子,那些大臣,周勃啊,灌婴啊,那些人资格很老,年纪也比较大,他们看到汉文帝居然要把这么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贾谊提拔到这么高的地位上,委以重任,他们就不乐意了。他们就纷纷地进谗言,诽谤贾谊,说这个人太年轻了,又没有经验,实际上也没啥学问,不能这么重用他!他们不停地说,说啊说啊,后来汉文帝被他们说动了,就把贾谊贬出长安。贾谊二十三岁时被贬到长沙,当时汉朝在洞庭湖南边封有一个长沙王,就让贾谊去做长沙王的太傅。长沙一带现在很繁荣了,但是在古代,汉代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相当荒凉的地方,朝廷把贾谊贬到那里去,就是不重视他。过了四年,到贾谊二十七岁的时候,汉文帝又想起这个人才,结果又把他召回长安去。召回长安以后,贾谊当然继续向朝廷提出他的意见,说国家有什么隐患,说有什么地方朝廷要更加注意。贾谊给朝廷写了一篇最著名的奏疏,叫《治安策》,这篇奏疏里说,现在大汉帝国表面上看好像很强大,国家统一了,也强盛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内忧、外患,在很多地方,我们的措施、我们的方针不是那么好,所以他感到很遗憾。贾谊说,有一件事情太令人遗憾了,我要为它痛哭,还有两件事情我要为它们流泪,还有六件事情我要长长地叹气。他要痛哭的是什么事呢?就是当时的汉王朝在全国各地封了很多诸侯王,这里封一个王,那里封一个王,当然都是刘邦的后代,汉代是不封异姓为王的。贾谊说这些诸侯王,地方上的王国,吴国啊,楚国啊,这些王太强大了,地方政权太强大,尾大不掉,中央政府就很难控制他们。这样久而久之,国家就会分裂,一个统一的大汉帝国就要分裂了,他说这是心腹大患,我感到最为遗憾,所以要痛哭。他要流眼泪的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外患,主要指匈奴。当时匈奴对汉王朝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贾谊说这是严重的外患,我要为之流泪的。此外还有其他情况,都是目前还做得不够好的,都是国家的忧患。然后他就提出具体的措施,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的情况,才能最后解除匈奴的威胁,从而达到大汉帝国的长治久安,他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对策。 贾谊的奏疏呈上去以后,汉文帝非常重视,觉得贾谊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所以汉文帝就委任贾谊来辅佐他的小儿子。汉文帝有一个最年幼的儿子,被封为梁怀王,汉文帝最喜欢这个儿子,就叫贾谊做他的太傅,来教他怎么读书、怎么做人。可惜的是贾谊命运不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以后,没过几年,梁怀王这个十几岁的小孩,骑马时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梁怀王死了,贾谊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皇上叫我做太傅来管这个梁怀王,现在他骑马摔死了。贾谊觉得很伤心,就经常哭泣,三十三岁就死了。也就是说贾谊既没有得到很高的官职,他提出的具体的方针政策还没来得及实施,他的主张也没来得及被朝廷所采纳,他就死了。所以后人都认为贾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
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历史人物,唐代诗人当然要来咏他,杜甫就咏过贾谊。杜甫说:“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就是自从贾谊上疏痛哭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关心国家的命运了。贾谊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国家而在那里痛哭流涕,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大概在贾谊贬到长沙的九百五十年以后,中唐诗人刘长卿路过长沙,他去凭吊了贾谊的故居。贾谊曾经住在长沙,他的故居就在那里。刘长卿就写了一首非常好的诗,来悼念贾谊:“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这首诗是七言律诗,他说现在贾谊的故宅已经很荒凉了,里面长满荒草,诗人在夕阳斜照的时候走进了贾谊故宅,觉得这个地方很荒凉,很凄寂。他很同情贾谊,追问说:你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千里迢迢地被贬谪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啊?这首诗里写得最好的是五、六两句,我就把这两句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两句。我们先看下一句。湘水就是湘江,刘长卿说湘江是无情的,大自然的东西当然没有感情,它千古不变地浩浩荡荡地流着,你贾谊在湘江边投文祭吊,它又怎么会知道呢?刘长卿说的是什么事情呢?这是说当年贾谊被贬到长沙,他路过湘江的时候写了一篇赋,就是《吊屈原赋》,因为屈原是在汨罗江投江自杀的,汨罗江是湘江的支流,所以贾谊路过湘江时想起了古代的屈原。屈原忠于楚国,忠于楚怀王,但是被怀疑,被放逐,贾谊觉得自己跟他一样,我也是忠于朝廷,我也向朝廷提了很多好的意见,但是反而受到迫害,受到贬谪,所以贾谊格外同情那位行吟泽畔的屈原,就写了一篇赋,投进湘江里,来吊祭屈原。刘长卿就说,贾谊你虽然往湘江里投了一篇《吊屈原赋》,但是有谁知道呢?湘江是无情的啊!言下之意就是世上有谁会同情你呢?当然这也就是说,我是同情你的,但是同情你的人太少了。我们再来看上一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有道”就是有道之君,刘长卿的意思是说汉文帝这个皇帝不算是一个昏君,更不是暴君,他还算是一个有道之君,是一个比较好的皇帝。据史书记载,汉文帝这个皇帝曾做过不少较好的事情,他废除了很多秦朝遗留下来的残酷的法律,他还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为了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让百姓少交一点租税,减轻他们的负担。天下苍生已被秦朝的暴政和秦汉之际的战争折腾得奄奄一息了,只有实行轻徭薄赋才能让整个国家恢复元气,所以汉文帝下令免收全国田赋十二年,并亲自带头实行节俭。有一次,汉文帝想在宫中建一个露台,一合计需要花费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他就下令不让修了。只有在汉文帝的时代,皇宫里才会有很多帐幔是用旧的布口袋拆掉以后缝在一起做成的,哪个皇宫里会这样寒碜啊?而且那可是大汉皇朝啊!但是刘长卿的诗里说,虽然你贾谊遇到了汉文帝这样一个比较有道的皇帝,他给你的恩惠也不够厚,他的恩惠太薄了。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是一位宽厚、节俭的仁义之君。贾谊虽然早年被贬,但是汉文帝四年之后就把他召回长安,并让贾谊辅佐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可见汉文帝还是很欣赏贾谊的才华的。那么,中唐诗人刘长卿为什么会认为汉文帝待贾谊恩薄呢?
让我们再看看另外一首唐诗,就能明白汉文帝的“恩犹薄”到底薄在什么地方了。晚唐李商隐有一首诗也是咏贾谊的,诗的题目就叫做《贾生》,古人称贾谊都不称名,都称“贾生”,贾生就是贾先生的意思,因为大家都很尊敬他。李商隐的这首《贾生》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意很清楚,我稍微讲一讲。宣室是汉代皇宫里的正殿,汉代有一座宫叫未央宫,未央宫的正殿就是宣室,汉文帝把贾谊从长沙召回来以后,就在宣室接见他。他们在宣室里谈话,汉文帝向贾谊请教一些问题,两个人面对面地坐在地上,谈啊谈的,一直谈到半夜。文帝听得太入迷了,觉得贾谊讲得太好了。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文帝坐在席子上,听得入迷,就不知不觉地朝前移动,这叫做“前席”。因为朝前移动,靠贾谊近一点,就能听得清楚一些。汉文帝一直听到半夜还不疲倦,还在“前席”,可见他对贾谊多么钦佩,多么重视!所以李商隐的诗里一开头就说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汉文帝把贾谊这个“逐臣”召回长安是做对了!但是李商隐又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他说可惜啊,汉文帝尽管听到夜半,还朝前挪动,要仔细地向贾谊请教,可惜这一切都是徒然的啊!所谓的“虚前席”,就是说白白地朝前挪动了,白白地仔细听讲了,为什么呢?第四句点明答案:“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最好的本领,最大的才能,当然是安邦定国,你汉文帝要向他请教的话,应该请教怎么治理国家,怎么把国家治理得更富强,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应该要关心苍生百姓,可惜汉文帝没有问这些内容!汉文帝接见贾生,一直谈到半夜,他向贾谊请教什么?请教的是鬼神的事情,请贾谊解释鬼神是怎么回事。鬼神的事贾谊当然也懂,所以就给汉文帝讲解,一直讲到半夜,但是这没有发挥贾谊的长处,鬼神的事不是他最重要的学问。汉文帝作为一个君主,应该向贾谊请教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是他询问有关苍生百姓的事情就好了!所以李商隐觉得非常可惜,这就是“汉文有道恩犹薄”的最关键的地方。尽管汉文帝可算是一个有道之君,他也没有能够真正重用贾谊,也没有让贾谊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所以他对贾谊的恩惠还是薄的。换句话说,贾谊仍然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
由于贾谊的英年早逝和怀才不遇,他成为唐代诗人最喜欢吟咏的一个历史人物。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历史人物,在唐朝的咏史诗中也绽放异彩。她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却也使得许多的文人墨客为她咏叹不已。那么,她究竟是谁呢?
除了贾谊,唐朝的咏史诗里还有另外一个历史人物,也是诗人们发泄怀才不遇的牢骚的对象,此人也是西汉人,不过是一个女性,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古代著名的美女,民间传说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为什么也是怀才不遇的类型呢?我们先把王昭君的故事简单地讲一下。古代的帝王要选美,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期的人,她因为长得美,就被选进宫里去了。但是选进宫里以后,王昭君在汉宫里过了几年,都没见着皇帝的面。当时的皇帝是汉元帝,王昭君一次都没见过汉元帝,就此默默无闻地待在宫里。几年以后,有一个机会来了。有一次,南匈奴的首领,叫呼韩邪单于,那时候南匈奴跟汉朝比较友好,双方没有打仗,呼韩邪单于就到长安来朝见汉朝的皇帝。汉元帝为了笼络匈奴,表示友好,就下令从宫廷里选五个美女送给他,嫁给他。这一选就选到王昭君了,也不是被动地选上的,王昭君是主动报名的,她在宫里也见不到皇帝,一连几年无声无息,她心里有怨气:我这么美貌,皇帝为什么不召见我?所以她听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了,皇帝决定要送五个宫女给他,王昭君就主动报名,说我愿意去。结果王昭君就被嫁给匈奴的单于了。临走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皇帝要赐宴,汉元帝就设宴会招待呼韩邪一行,当众把选中的五个宫女叫出来,交给他带回去。王昭君一出场,不得了了,大家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还记得描写杨贵妃的一句话吧,叫做“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一个特别美貌的人一出现,宫中其他的美女顿时都没有光彩了。王昭君一出现,整个汉宫都失去了光彩,因为她是宫中最美的人。汉元帝一看就呆住了,这样出色的美人怎么能送给匈奴,这个人是宫里最美的一个啊!汉元帝很想反悔,这个美女是我自己要的啊,留在宫里我可以立她为皇后啊,但是现在要送给匈奴了,名单已经公布了,人也已经出来了,没法再追悔了。为了外交,汉元帝就让王昭君走了。王昭君就这样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死在匈奴了。
《汉书》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记载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事情,其他的书像《西京杂记》,还记载了一些细节。为什么王昭君进宫几年都没有见到过皇帝呢?原来这个汉元帝是一个官僚主义的家伙,他做皇帝,他要选美,宫里有那么多美女,他不是一个个地找来看,他只看画像。汉元帝叫画工给宫中的每个美女画一幅像,他只管看画像,看画像上这个人美不美,那个人美不美。现在的年轻人找对象,都知道光看照片来判断对方的容貌是不可靠的,一定要见到本人,看照片谁知道到底长得怎么样,画像就更加不可靠了,画像不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它是画家画的,画家画的像也许会失真,画得不很像真人。而且《西京杂记》里记得很清楚,因为汉元帝是看画像来选美,所以那些画工趁机捞钱:哪个宫女给我送钱,我就把她画得美一点,你不给我送钱,我就把你画得丑一点,这样你就选不上。王昭君自认为是宫里最美的,她天生丽质,觉得我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当然也许她家里穷,没有钱,所以她没有给画工送钱,结果画工就把她画得不太美,所以汉元帝看美人像时没有注意过她,也就压根没见过她本人。这样,一个汉宫里美貌第一的女性就远嫁到匈奴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死在匈奴,葬在匈奴。
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引起后人无穷无尽的同情和感叹,李白为她写过诗,杜甫也为她写过诗。李白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王昭君》,他说:“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这是什么意思呢?李白说,王昭君西嫁了,我们汉王朝的月亮一路跟随着她,因为月亮是跟着人走的,月亮一直伴随着王昭君到匈奴去了。王昭君走到玉门关以后,就到了天涯,玉门关外就不是汉朝的疆域了,是匈奴的地方了,一到那里就再也不能回来了。“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月亮伴随着王昭君西行,这个月亮到了明天又会回到东方,它还会从我们的东海升起来,又出现在汉国的上空。但是王昭君西嫁,却是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昭君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祖国来。再下面两句是:“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匈奴那边有一座山叫燕支山,传说燕支山上出产一种草叫燕支草,匈奴的妇女拿来化妆、美容的。所以汉武帝时代汉朝的军队把燕支山攻下来以后,匈奴就有一首民歌说:“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燕支山丢掉了,我们的妇女没有化妆品了,脸上就没有光彩了。李白的意思是说,燕支山啊,这座匈奴的山,一年四季都很寒冷,从来不会开花的。燕支山上有什么花呢?只有雪花,天上飘下的雪花就是燕支山里的花。王昭君嫁到那里去了,她尽管美貌,但是不久就憔悴、衰老,最后死在那里,死在黄沙满天的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来。最后两句特别值得注意,李白说:“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你生前没有黄金送给画工,所以画工把你画得丑一点,你就没有机会受到皇帝的重视。你死后只留下一座青冢,使后人到这里凭吊你,为你叹息!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墓,在现在内蒙的呼和浩特市的南边,传说当地的草都是白颜色的,只有青冢上的草是青绿色的,所以叫做“青冢”,就是一座青色的坟墓。这是李白咏王昭君的诗。
杜甫也写了一首诗来凭吊王昭君。杜甫晚年来到夔州,在长江的三峡旁边,那个地方有很多古迹,有很多历史人物在那里活动过,他就一连写了五首诗来缅怀五个古人,我们看看他缅怀了哪几个古人。第一个是庾信,这是南北朝最后的一个大文学家,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文学家。第二个是宋玉,是跟屈原同时代的,写作楚辞的一个大作家。第四个是刘备,第五个是诸葛亮,这是古代的一对明君良相,堪称英雄豪杰。五个古人中前面两个是男性的大文学家,后面两个是男性的英雄豪杰,唯独第三个是王昭君,是一个女性,是一个不幸的弱女子。但是在杜甫心目中,他们五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人物,所以杜甫写《咏怀古迹》五首,第三首专咏王昭君。那么,杜甫的诗是怎么写的呢?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就是在三峡那一带,两岸都是崇山峻岭,从瞿塘峡到巫峡,再到西陵峡,两岸的山从高到低,一路东奔,一直奔到西陵峡,奔到最后一座荆门山,荆门山再往东就到了江汉平原,就没有高山了,所以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本来就叫王昭君,后来到了晋代,因为晋文帝名叫司马昭,古代皇帝的名字其他人是不能用的,一定要避讳,司马昭叫昭,王昭君就不能再叫昭,晋朝人就把她改称为“王明君”,“昭”字跟“明”字的意义差不多,都是光明的意思。改成王明君以后,就有人管她叫“明妃”,实际上都不是她原来的名字。她原来名叫王嫱,字昭君。杜甫说在崇山峻岭东奔的途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生长王昭君的地方。王昭君生在此,长在此,后来它的地名就叫做“昭君村”。昭君村现在在湖北的秭归县,那里有一条很美丽的河叫香溪,香溪从神农架发源,一直流进长江,昭君村就在香溪边上,在整个三峡的中段,它的西边有瞿塘峡与巫峡,它的东边有西陵峡,这样一个山势雄伟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就是昭君村。杜甫的这两句诗很有意思,引起后人很多的讨论。 明朝有一个人叫胡震亨,他说这首诗的头起得不好,就是杜甫的这两句诗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呢?胡震亨说,杜诗写了崇山峻岭一路飞奔,向东而去,气势非常雄伟。这样雄伟的气势,应该说这里诞生了某一个英雄人物才对,可是现在却诞生了一个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这两者不相称(胡震亨《杜诗通》:“‘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但是一个叫吴瞻泰的清朝人不同意胡震亨的意见,吴瞻泰说,不,杜诗的这个头起得非常好,杜甫就是说山川的气势非常雄伟,昭君出塞图(清?倪田绘)然后钟灵毓秀,也就是山川的精华都凝聚在一个地点。这么雄伟的山岭一路东奔,在中途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产生了王昭君这么一个人物。他说杜甫这两句诗可用八个字来评价:“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吴瞻泰《杜诗提要》)这个小村庄里产生了一个很柔弱的女性,一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吴瞻泰的解读是符合杜甫的原意的,因为在杜甫心目中,王昭君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当然,从客观效果来说,王昭君远嫁匈奴,促成了南匈奴和汉朝之间更加和平、更加友好。王昭君嫁去以后,接连四十年间双方没有发生战争,这是件好事。但是从主观上来说,对于王昭君个人来说,这毕竟是她的人生悲剧。她的绝代美貌在汉宫里一点都没有受到重视,她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后来远嫁匈奴,从此生活在那里,死在他乡,葬在异国,终身再也没能回到家乡,没能回到祖国,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大悲剧。所以杜甫对王昭君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他最后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曲里有一支曲叫《昭君怨》,就是表达了昭君心中的怨恨心情,所以杜甫对她表示深深的同情。
杜甫的这首诗,清代的金圣叹评论说,这是写的什么?这就是为千古的怀才不遇的人抒发浓重的牢骚!那么,王昭君并不是一个才子,她不是一个男性,她只是一个美女,她并没有表现出有过人的才华,为什么她的遭遇跟怀才不遇是同样的主题呢?原来在封建社会里,男性以才能而见重于社会,女性却只能以容貌见重于社会,因为古代的女性不参加社会活动,没有做事业的可能性,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女性有美貌而不被重视,跟男性的怀才不遇,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在唐代的咏史诗中,怀才不遇这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咏贾谊的那些诗看做这个主题的男性版本,而咏王昭君的那些诗就是这个主题的女性版本。一个咏男性,一个咏女性,一个咏怀才不遇,一个咏怀貌不遇,但是两者的悲剧性质,以及它们引起后人的感慨,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里有一句话叫“郎才女貌”,就是说男的要看才,女的要看貌。贾谊有天下第一的才华却不被重视,王昭君有天下第一的美貌却不被重视,两者的悲剧性质是一样的。当唐代诗人来咏史的时候,当唐代的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从而同情古人的怀才不遇,当他们带着这种价值观来选择历史人物当做吟咏对象的时候,那么男性的贾谊和女性的王昭君,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人物,所以在唐代的咏史诗中咏得最多、咏得最好的,就是贾谊和王昭君这两个历史人物。
怀才不遇并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问题,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悲剧。有才能的人物不能人尽其才,当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同样,由于他们不能人尽其才,国家与社会就不能建设得更好,这当然也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巨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唐诗中吟咏贾谊和王昭君的诗,不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普遍的同情和共鸣。直到今天,我们再来读这些诗的时候,仍然觉得诗里包含的价值判断跟我们是一致的,我们读了以后也会同情他们。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些唐诗成为我们的历史借鉴,让我们的社会里不再发生贾谊和王昭君式的悲剧,因为社会的公正毕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