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现代理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3:04:53
发展是硬道理 2008年08月01日18:1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第二单元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奋斗,我国的各项事业包括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中国人民,以更加的自信和自强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标志着我们开始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优等生”的地位;“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的矫健身影,彰显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免征农业税,使我国亿万农民彻底告别了几千年来“交皇粮”的历史,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稳定,人们的创造活力被空前释放;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仅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也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建设新世界的法宝。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正轰轰烈烈地建设一个新世界。本单元将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问题展开,通过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这一主题,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一、发展是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在认识上的深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量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更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作为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围绕如何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轴心,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全面思考,提出了许多震聋发聩的新观点。列宁认为要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1923年在他去世前口述的《论合作制》一文中,列宁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他紧接着说:“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去了。”鉴于俄国社会主义基础条件的落后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列宁不仅提出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思想。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种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等等,资本主义可以用,我们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因此,苏维埃国家除了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外,还一定要用资本主义的破碎砖瓦来建设共产主义,依靠大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和资产阶级专家,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否则就会给共产主义带来无穷的祸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把技术革命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由于我国的经济条件,技术改革的时间,比社会改革的时间,会要长一些。” 1858年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最先阐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他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他一再强调说,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并把它运用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中。多年来,他一直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其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他认为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他多次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他还特别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关链接]

  国际媒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

  美外交决策层内传阅的重量级刊物《外交》杂志在2008年1、2月合刊号上专门论述中国。“中国的崛起无疑是21世纪上演的伟大戏剧之一。中国非凡的经济增长和积极的外交已经改变了东亚,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将有更大的增长。”

  法新社在其年终特稿《中国处处呈现崛起迹像》中认为,“奥运会将给北京的经济和政治带来一个全新突破,将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一个跳板,几年来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巨大国际考验的到来。”

  法国《世界报》1月4日发表的题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指出,对世界经济来说,中国是一种恩惠,“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韩国《中央日报》策划的新年中国特别报道在引言中说:“中国崛起是2008年的话题,以2008年为起点,地球村将以中国为中心运转。”

  本单元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发展问题有何相关论述?

  2、如何发展是硬道理?

  3、“发展是硬道理”与“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有何区别?

  4、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又有何特点?

  5、如何辩证地看待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中的“又好又快”和“又快又好”?

  7、请谈一谈,您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看法。

  8、在当代中国,如何理解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9、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科教兴国的涵义是什么?

  11、谈谈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12、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影响?

  13、怎样认识青年及大学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14、“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什么?

  15、请谈一谈您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6、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何新的论述?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