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哈里森结婚了吗:上世纪70年代国外经典电影回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8:56

上世纪70年代国外经典电影回眸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看电影可是非常时髦的娱乐活动,也可说是成人唯一的娱乐活动了。而且所看的电影非常单调,中国的记录片特多,曾有人幽默地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是那时我们的当红影星。后好不容易有国外进口片了,但仅限于几个社会主义的国家电影。曾有过一首概括各国影片风格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在那个“文革”时代,看电影可是一件稀罕事。

那个时代不但看电影难,而且就那么干巴巴的几部国产片,人称“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或就是八个京剧样板戏改拍成的电影,翻来覆去的看,除此外,再没有别的电影可看的了。

后来有了一点转机,这就是开始有从外国进口的影片可以让人欣赏了。但是严格限制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区四个国家的影片可以进口,这就是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

由于以上这几部外国电影被我们反复观看,一些“经典”镜头和片中人物至今活跃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譬如《摘苹果的时候》里滑稽的班长大叔,只要他一出现,立刻引来影片中姑娘们和影院中观众们上下一致的欢乐笑声。而《看不见的战线》里那个阴险狡猾、外号叫“老狐狸”的特务一出现,朝方公安人员就会向上级报告:“‘老狐狸’又出动了!”电影院中的气氛马上就紧张起来。还有《宁死不屈》里面对一个死不招供的被俘游击队女战士(脸颊上长有一颗很大的黑痣),敌军官恶狠狠地威胁说:“你看,外面阳光明媚,而你只会在这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死去!”

但那时候引领时尚、占主流地位的,还是要数阿尔巴尼亚电影。尽管阿尔巴尼亚这盏“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只是一个地处巴尔干半岛经济落后的小国,但它毕竟给我们带来了几丝欧洲的浪漫气息,而且是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故那时候一部阿国的电影放映后,年轻人竞相模仿电影里的人物的作派、服饰和发型等等。当时有一部叫《创伤》的电影,因为用得是由一位被害的医生的几个同事,回忆他的平生的倒叙手法,所以看起来有点吃力和莫名其妙,但影片中一位漂亮的女医生那高挽的发髻,看了教人眼睛一亮,成为女青年仿效的对象。

我妹妹单位的一位爱美的女青年就挽了这么一个高耸的发髻去上班,令一个转业军人出身的头头看了很不爽,斥之为奇形怪状。没想到那女青年振振有辞地说:“您看过《创伤》没有?我这个发髻是模仿里面的一个女医生的。阿尔巴尼亚和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她们能,我就不能?”逻辑性很强的反诘,使头头一时语塞,自讨了个没趣。其实阿国的电影还是能看懂的居多,我个人就比较爱看一部《宁死不屈》,前后看了五六遍。影片里的两个含笑面对死亡的美丽的女游击队员,一个是纯真清丽的女中学生,另一个是年纪稍大一点,脸上有一粒用现在的话说是很性感的黑痣的姑娘,是我们当时心仪的青春偶像。影片里游击队员的接头暗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人民”,有一段时间是我们朋友之间见面时的问候语。影片中由吉他伴奏的主题歌也很委婉悦耳,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信念。我想,这部电影应该算我们当时的青春片吧。

比阿尔巴尼亚电影稍晚些时候进来的,是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里面由于有较长时间的拥抱和接吻的镜头,当时放映时的热闹场景,一点也不亚于后来的美国大片在中国放映的盛况。我当时是在江湾五角场一家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进场时门口的票贩子把票价翻到了原价的十倍,但仍有人照买不误。

怀旧篇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说的是朝鲜影片,一是悲情的,如《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故事》等。我记得那时已看过《卖花姑娘》的女孩,总忘不了对将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同伴叮嘱一声:“别忘了多带几条手绢,准备擦眼泪”。可见这类电影是很煽情的。另一种是欢快的,如《摘苹果的时候》。这部电影歌曲动听,画面优美,风格明朗。

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指的是当时所有外片中,就数罗马尼亚电影在男女关系上最为大胆———充其量也就是敢于让男女主角搂抱在一起。但这在当时中国,已经是破天荒,看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脑说的是这个国家的电影常常让人看不懂。不知道是因为两国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以及地理位置不同的缘故,还是官方在审查阿片时删除、剪辑得太厉害,造成上下衔接脱节、前后故事不对,导致观众看起来感觉莫名其妙。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是指越南电影的战争场面宏大。美国的B52轰炸机在高空飞,炸弹成吨成吨地往下扔,而越南人民军的高射炮朝天万炮齐鸣,天地间一片烈焰熊熊。但就故事情节而言,越南战争片显得单调,比较枯燥,还不如我们的“老三战”。

那年代有关电影的“流行语”

那时候市中心的电影院门口,可说是“时尚人士”之麇集地也。永远都是熙熙攘攘、热闹嘈杂,就像我们今天淮海路上的“百盛”和“太平洋”门口。在那里,有讨论电影故事情节的;有抛售影票和等退票的;有于此约会谈恋爱的;也有些不怀好意者专门伺机“搓山头”出外快的……反正诸如此类,应有尽有。那时有许多关于电影的“术语”,现在回忆出来已有许多隔膜感了,但要了解那时代的电影,不可不知。

路道粗:那时的电影票相当紧俏,常成为“公关”、“托事”或“巴结”某某的“馈赠佳品”。所以,能搞到影票的人被称为“路道粗”的朋友,这类人往往是左右逢源、能说会道的能人,即使“花”女朋友也比别人容易许多。

翻跟头:由于影票紧张,所以电影院门口始终会有一帮人以“翻跟头”赢利,即以正常价格的影票翻一倍甚至多倍卖给购票者。“跟头”的多少以影票的紧张程度而定,不过用今日眼光看来,一天的赢利也仅是区区几毛几元的事。

调票子:电影院门口有时也是电影票的交易市场,时会有人手持影票在吆喝:XX场次、XX影片的有伐?就是互相将手中的影票按需进行交换,虽费时费力,然成功率颇高。

早早场:影院放映的理想场次一般都是晚上和下午场,上午中午次之。而还有一种“早早场”是专门放给学生和孩子们看的专场,早7点后开映,价格比正常价便宜一半,最低仅5分即可。

孵冷气:那时一般场所没冷暖气,要孵冷暖气,唯影院中独享,尤其是夏天更甚,故俗称“孵冷气”。因为许多影片都不断重复看过,所以有时买张便宜的影票只是为了“孵孵冷气”而已。

飞帽子:有一段时间,上海流行戴军帽和抢军帽之风。看电影时最怕别人趁机在黑暗中抢我们头上的军帽,因此大家一入座就把军帽摘了,拿在手里。

假片子:那时我们每放一部影片,总要在之前加上20分钟的新闻记录片或科教片,称之为“加片”,但我们小时候都叫它为“假片”,以别于真正要看的影片。有人还特意要迟到一会儿去影院,反正前面有“假片”垫着。

加座:加座:因电影热门,座位供不应求,于是在每排座位的走廊处会有一翻板加座,没靠背。一般“加座”票会便宜5分或1毛。

那年代国外经典电影

越南电影:《阿福》、《回故乡之路》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战线》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宁死不屈》、《海岸风雷》
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斯特凡大公》


 阿尔巴尼亚号称“山鹰之国”。二十部阿尔巴尼亚电影按引进时间排序,分别是:

《山鹰之歌》(1962年)、
《他们也在战斗》(1962年)、
《我们的土地》(1964年)、
《最初的年代》(1965年)、
《海岸风雷》(1968年)、
《广阔的地平线》(1968年)、
《创伤》(1969年)、
《宁死不屈》(1969年)、
《地下游击队》(1969年)、
《伏击战》(1970年)、
《战斗的早晨》(1971年)、
《勇敢的人们》(1971年)、
《脚印》(1971年)、
《第八个是铜像》(1973年)、
《山姑娘》(1974年)、
《在平凡的岗位上》(1974年)、
《战斗的道路》(1975年)、
《初春》(1976)、
《小贝贝》(1976年)、
《石油赞歌》(1976年)

阿尔巴尼亚的电影_________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_______里面有些台词至今记忆犹深,这是唯一能在当时看到的欧洲电影了.

其中有多部电影作品是根据阿尔巴尼亚的几位著名诗人、小说家的作品改编而成。像《我们的土地》是根据亚科瓦在1954年写的话剧改编而成的;《最初的年代》是根据吉亚泰的《沼泽地》改编而成的,这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广为中年观众熟知的《第八个是铜像》、《广阔的地平线》则是改编自阿戈里的作品。这几位在阿尔巴尼亚文坛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在诗坛。

  阿尔巴尼亚曾三次更改国名。第一次是1946年1月11日定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用现国名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这些的电影都是来自阿尔巴尼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的电影。当时第一部被引进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是《山鹰之歌》。

  这一系列阿尔巴尼亚电影曾经给很多中国人的童年和青春抹上了浓重的色彩,不见得电影有多么高的艺术水准,也不见得演员的表演水准有多么高超。由于那时的文化生活匮乏,一部电影可以看几个来回而乐此不疲,群众的直接反映是可以因某一句台词,集体心神领会,大笑不止。看的次数少,哪会有这样的效果?

  还有一点是喜欢配音的读者最欣喜的。多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的配音演员都是我们喜爱的著名配音演员配音,在其中你可以听到已去香港定居的刘广宁的声音,已逝配音大师邱岳峰值得一听再听的声音,还有李梓、尚华等众多配音明星的配音。

  十部经典阿尔巴尼亚电影

  ·地下游击队Njesiti Guerril(1969年引进)

  故事梗概: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在某市击毙了意大利法西斯的走狗马卡列奇上校,接着又出其不意的夺走敌人军火库的****弹药,烧毁了军火库。由于叛徒的告密,女游击队员德丽塔被捕。意大利警察头子对打进敌人内部的游击队员彼德罗产生怀疑,故意让彼德罗去枪毙德丽塔以验真伪,为了保护战友,彼德罗暴露了身份。在千钧一发之际,地下游击队赶到,营救了他们,活捉了法西斯警察头子。

  ·第八个是铜像Familja e Peshkatarit(1973年引进)

  故事梗概:易普拉辛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德国法西斯斗争时期的游击队英雄,在一次战争中被卖国贼萨里打伤。游击队送他到波罗瓦医生家医治。养伤期间他帮医生一家提高了政治觉悟,走上革命道路。他还耐心教育受过萨里蒙骗的贫苦农民。易普拉辛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他,游击队员们为他塑了铜像,放在他家乡的石碑上。

  ·伏击战Ngadhnjim mbi vedkjen(1970年引进)

  故事梗概:二战期间,一支阿尔巴尼亚游击队攀险峰、越峭壁、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准时到达埋伏地点。当敌人窜进埋伏圈时,游击队员立即投入战斗,将德军机械化部队全部歼灭。

  ·广阔的地平线I teti ne Bronx(1968年引进)

  故事梗概:亚当雷卡是优秀的劳动党员,百吨浮吊司机。他为了捍卫党的事业,维护祖国的尊严,敢于坚持原则,同保守思想、官僚主义和歪风邪气进行无情的斗争,最后在抢救百吨浮吊脱险的过程中光荣牺牲。

  ·脚印Kenga e Shqies(1962)-Prodhimin ruso-shqiptar(1971年引进)

  故事梗概:老游击队员的儿子阿尔丹曾跟随父辈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斗争。解放后,他致力于医学,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在赞扬声中,他一度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追求个人的名利。后来觉醒了,自愿到边疆林区为工人治病。过去常给阿尔丹捧场的载菲克是个特务,他威胁阿尔丹带路,企图逃越国境,阿尔丹绝不背叛祖国,在与特务搏斗中牺牲。

  ·宁死不屈Horizonte te Hapura(1969年引进)

  故事梗概:1939年至1944年间阿尔巴尼亚反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历史上最艰苦的时刻。当时,在阿尔巴尼亚南部纪洛卡斯特城里,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击队员阿费尔蒂达同时被捕,在监狱中,在刑场上,她们不畏强暴,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最后,米拉和阿费尔蒂达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海岸风雷Gjurma(1968年引进)

  故事梗概:老渔民姚奴兹有四个儿子,老二迪尼是反法西斯的地下工作者;老三是医生,老四维希普也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活动,惟独大儿子赛力姆堕落为人民的叛徒。迪尼经常带战友们袭击意大利占领者的机关、工厂和仓库。由于赛力姆的告密,党的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正当姚奴兹一家在抢救受伤的游击队员马里克时,赛力姆又去告密。在敌人前来搜捕的紧急关头,三儿子彼特里挺身代替马里克就捕。法西斯当局密谋将彼特里等压到意大利监禁。迪尼等人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拦击并全歼了敌人,营救了全体战友,惩处了叛徒。

  ·山鹰之歌Guximtaret(1962年引进)

  故事梗概:二战中,意大利公然出兵占领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人民展开反法西斯斗争。********员阿尔边刺杀了意大利特使后跑到农村并认识了扎娜。扎娜的父亲阿巴兹胆小怕事,告诉了反动的巴里党头子,结果扎娜被捕。巴里党与英帝国主义勾结想消灭********。号称盟军代表德培尔靳斯不但不给予支持,反而向游击队提出投降的建议。游击队员毫不动摇并取得最后胜利。

  ·我们的土地Rruge lufte(1964年引进)

  故事梗概:故事描写了一个长期被地主剥削压迫的贫农青年在反动富农的阴谋诡计被揭穿以后,他擦亮眼睛和阶级敌人划清了界限,并进行了斗争。同广大群众一起使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受到了制裁。

  ·战斗的早晨Ne postin e zakonshem(1971年引进)

  故事梗概:在德国统治的艰难岁月里,孩子们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帮助着游击队员们,大人为他们的勇敢行为感到十分高兴,并鼓励他们严守秘密,团结更多的孩子。大人们看到了新一代革命者在茁壮成长。

     10句记忆最深刻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台词

  1、《第八个是铜像》——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这种激励人民的战斗口号,一般是分成两个人来念的,有一段时间,也成为革命同志的接头暗号。这次调查中,85%的观众印象中最深的电影台词就是这句话。

  2、《第八个是铜像》——嗨!希特勒!

  对希特勒的印象来自这里,尤其是那敬礼时的姿势。还是多少有些好笑的。63%的男性观众说出了这句台词,和平年代对战争的最初印象竟是来自那个敬礼。

  3、《海岸风雷》——你居然堕落到这种地步?!

  在人民物质生活缺乏的年代,这句话也多多少少引带出人们的幽默感。好多人向我们叙述当时是如何活学活用,比如,故意往地上仍五分钱,谁要来捡,台词用上了。

  4、《宁死不屈》——(取笑墨索里尼)墨索里尼总是有理,不但现在有理,将来有理,而且永远有理。

  这句话后来发展成姐们、哥们之间吵架、斗嘴、开玩笑的常用语,只是主人公的名字换了。大部分记得这句台词的人给我们的印象都很乐观,每个人复述时的表情都喜上眉梢。真高兴。

  5、《宁死不屈》——(叛徒赛力姆说)打鱼这个倒霉的行业,穷的连个上吊绳儿都买不起。

  调侃自己的工作不但苦且薪水低,自嘲的同时,依然有勤快工作尽职尽业的乐观精神。这句台词是很受女士们青睐的,模仿时各个都像配音演员——您想想,那可是二度创作啊。

  6、《海岸风雷》——我代表人民判处你的死刑。

  多么正义的一句话!正气凛然,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7、《地下游击队》——没想到革命者还弹吉他呢。

  电影中的这句话现在看来是有些暧昧的。人们的理解各异,毕竟时代不同了。

  8、《山鹰之歌》——********员是勇敢的人。

  同样是豪气过云天。团队精神引发的就是每个个体爱集体,相信自己。

  9、《创伤》——你毁了我了!

  落后女士被树砸到说的话, “毁”得一语双关,翻译功劳!

  10、《战斗的早晨》——能打死兔子吗?(当然!)德国鬼子呢?(当然!他们比兔子还大呢!)

《宁死不屈》: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里面加入游击队。
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
我们祖国将要自由解放!
---------------------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在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整个领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相连,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阿尔巴尼亚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铁托集团进行着不屈的斗争。阿尔巴尼亚人民大规模开垦耕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一半以上。首都地拉那位于中部,解放前,这里工业很落后,解放后,兴建了各种工厂,并修建了通往港口都拉斯的铁路。   

南斯拉夫:目前,统治这个国家的是工人阶级的叛徒、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铁托集团。南斯拉夫依赖着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所谓“援助”,工业原料、小麦甚至食用油等生活日用品也要靠美国、西德、意大利等国供给,南斯拉夫的农业相当落后,绝大部分是个体经济,私人占有土地,可以雇佣别人耕地,进行剥削,农业除个别年份,都未能达到战前(1938年)水平。      

意大利:意大利是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有许多殖民地。意大利的耕地大部分掌握在地主和资本家手中,农业生产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波河平原上有资本家的农场,南部是落后的农业区。意大利人民的生活非常贫困,失业人数居资本主义国家首位,每年有大批人到国外谋生。意大利首都罗马在半岛西海岸的中部,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城,这里的工业非常落后,反动统治者害怕工业无产阶级聚集在京城里,不敢在这里建设大工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二战前,德国是一个凶恶的帝国主义国家,1945年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根据协议,分区占领德国,以便彻底根除法西斯势力,帮助发展民主力量,建立统一的、爱好和平的、民主的德国。当时规定苏联占领区在东部,美、英、法占领区在西部。苏联执行了协议,在东部肃清了法西斯残余,开展民主运动。而美、英、法帝国主义违反协议在德国西部扶持军国主义势力在49年9 月建立了垄断资本集团和大地主统治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制造了德国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民于同年10月在东部建立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战前,德国东部工业基础很薄弱,加上战争中美、英和德国法西斯的破坏,解放初期的发展遭到很大困难,由于劳动人民的积极努力,十多年来,经济不仅获得恢复,而且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是帝国主义国家,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庞大的正规军正在加紧重建,并在国外建立许多军事基地。它不仅日益严重地威胁欧洲的安全,而且危害着全世界的和平,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西德的农业比工业落后许多,粮食不能自给,只有畜牧业比较发达。     


英国:英国是最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在全世界占有比本土大150 倍以上的殖民地。但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殖民地都取得了独立,它的殖民体系正在崩溃。英国工业生产的绝大部分被少数资本家集团所垄断,工业相当落后,设备陈旧,生产成本高。英国工业发展缓慢而且极不稳定,其中民用工业长期停滞甚至显著下降。英国工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绝大多数被大地主所控制,伦敦平原是主要种植区。粮食生产只够本国需要的一般,大部分田地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法国:法国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二战前,它在全世界占有比本土大20倍以上的殖民地。但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殖民地都取得了独立,它的殖民体系正在崩溃。法国工业生产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法国资产阶级长期以来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放高利贷,影响了本国发展。所以法国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西德等国家。农业在法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北部地区是使用机器耕种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其余地区是落后的小弄经济,而中央高原的畜牧业更处于落后状态。      

南非:南非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通行证法”“种族隔离法”“奴役法”等70多种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法令,每一个法令就是一道枷锁,非洲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剥夺干净。拿“通行证法”来说,这项法令规定年满16岁的非洲人必须携带“身份证”“迁移证”“寻职证”“纳税收据”“居住证”等20多种,以备警察检查。如果证件不全或者忘记携带,就要作为“无业游民”遭到逮捕。根据南非联邦警察局的报告,仅在1958年,就有将近60万的非洲人由于违反“通行证法”和“检查法”而被逮捕。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帝国主义国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第一大河,在密西西比平原上,由于滥伐森林和胡乱开垦草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密西西比河终年携带大量泥沙,造成河床增高,常常泛滥成灾。美国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垄断资本集团为了追求利润,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他们只拣投资最小,利润最大的矿床开采,一旦感到利润小就将矿井废弃。美国本来有茂密的森林,但由于资本家的滥砍乱伐,森林面积减少一半。美国工业分布非常畸形,有3/4的工业生产及9/10的机器制造工业和钢铁工业集中在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美国的钢铁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产量极不稳定。美国南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土地大多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耕作技术相当落后,仅在棉花产区建立了一点纺织工业。

中国为何与阿尔巴尼亚决裂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自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后结成的亲密关系,在70年代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后,到了1978年底终于彻底破裂。自1979年起,阿尔巴尼亚中断了与中国的一切贸易、文教、科技关系,仅仅保留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阿关系这种“冬眠”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83年。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1971年7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华。中国总理周恩来很快就约见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详细介绍中方与基辛格会谈情况,说明中国邀请尼克松访华的想法和对美国的政策,说明这是中美之间的“谈判升级”,是美国“找上门来的”。特别强调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不会拿原则作交易。阿大使回国汇报后返回北京时,带回了霍查签署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递交给周总理。信中对中国调整对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中阿之间出现了重大的政治分歧。毛泽东主席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坚决反对这一理论,认为“三个世界理论是宣扬和推行种族主义,要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是反革命和沙文主义的理论”。阿对中国发展同罗马尼亚的往来,以及改善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和邀请铁托访华,也表示极其不满,对中国进行攻击。这些使已出现严重政治分歧的中阿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1971年11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邀请中共派代表团参加。中共根据当时国际共运状况改变派代表团参加兄弟党代表大会的做法。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对中共的决定表示“不可理解”。1974年初,阿劳动党中央提出拟派谢胡率党政代表团访华。中方估计可能是要谈阿尔巴尼亚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援助问题,由于中国的五年计划尚未制定,难以洽谈,故予婉拒。对此,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表示不满,怀疑中国改变了政策。为了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中国于当年11月派党政代表团去参加阿解放30周年庆祝活动,并表示欢迎阿派代表团到中国洽谈经济合作问题。之后,中方又多次表示欢迎谢胡访华,但谢胡一直未成行。

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以阿尔巴尼亚为首的23国关于中国席位问题的提案。霍查、列希(阿尔巴尼亚国民议会主席)、谢胡致电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祝贺。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派他们认为“最好的外交官之一”马利列重返联合国工作,以便对新参加联合国事务的中国代表团提供必要的帮助。总之,在中阿两国之间分歧不断加深和扩大的情况下,双方都还愿意保持友好关系,所以政治关系方面基本上保持正常,但是,中阿高层来往减少,热情也呈下降趋势。

1974年10月,谢胡写信给周总理,提出了阿尔巴尼亚第六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对中的经援要求。阿要求中国提供新贷款,在贷款项目下提供成套设备20个项目,一般物资98项,另外要求提供现汇贷款5000万美元。以上三项共约值50亿人民币。1975年6月,阿尔巴尼亚派部长会议副主席查尔查尼为首的政府经济代表团来华商谈。中国认为过去对阿援助已经不少,这次阿方要求援助的数量过大,不仅中国力不从心,也不利于阿尔巴尼亚自力更生地发展国民经济;另外认为阿方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自力更生的能力,所以决定少给一些援助。

对这次谈判的结果,阿方很不满意。代表团回国后,在阿刷出了红色大标语,内容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绝不会在外来经济压力下低头。这很清楚指的就是中国。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百废待兴,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要求无法全部满足,也无法及时满足,阿不但不体谅中国的困难,反而把不能满足对它的援助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霍查含沙射影攻击中国。

到1978年,阿尔巴尼亚的态度越来越恶劣,两国关系再也无法维持下去。邓小平复出后,在外交领域,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果断地摆脱中阿关系的畸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