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啸奇迹》结局:星云大师禅话(91—100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49:52
                               星云大师禅话百则(91—100则)  不留平常心
草木成佛
那里没有佛
天生暴躁
是邪是正 不许为师
不知道
割耳救雉
回向
真假妄语

 

不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国各名山丛林,参话头,习禅定,又经历十二年之久。
  二十多年后,他终于在禅门中得到了自我消息,因此束装返国,在东都、奈良等地弘扬禅法。各地学者,蜂拥而来参禅求道,大家都争相以一些困难的问题,要他解答。
  那些问题包括:
  一、什么是吾人自己的本来面目?
  二、达摩祖师西来大意是什么?
  三、人问赵州狗子有无佛性,赵州时而说有时而说无,究竟是有是无?
问题虽多,真观禅师总是闭着眼睛,不予回答。有人也知道真观禅师不愿和人议论禅门公案,大家对公案禅搬来说去,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一天,有一位五十余岁的天台学者道文法师,研究天台教义三十余年,慕名而来,非常诚恳的问道:‘我自幼研习天台法华思想,有一个问题始终不能了解。’
  真观禅师非常爽朗答道:‘天台法华的思想博大精深,圆融无碍,应该问题很多,而你只有一个问题不解,不知是什么问题?’
  道文法师问道:‘法华经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意义就是认为树木花草皆能成佛,请  问:花草成佛真有可能吗?’
  真观禅师不答反问:‘三十年来,你挂念花草树木能否成佛,对你有何益处?你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如何成佛?你要作如是想才对!’
  道文法师先是讶异,然后道:‘我没有这样想过,那请问我自己如何成佛?’
  真观禅师道:‘你说只有一个问题问我,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要你自己去解决了。’

  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大地山河,花草树木,一切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自性中流出,只要我们成佛,当然一切草木都跟着成佛,不探讨根本,只寻枝末,怎能进入禅道?
  禅,要我们当下认识自我,不要去攀缘其他。

 

那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

  这位吐痰的禅师又再咳嗽了一下,对纠察师说:‘请您告诉我,虚空之中那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痰,请问那里没有佛?’

  这位吐痰者,他已经悟到‘佛性遍满虚空,法身充塞宇宙’的道理,您怪我把痰吐在佛身上,自以为对佛尊敬了,其实,这正表示你还不懂什么是佛,佛的法身是遍满虚空,充满法界的,所以这位禅师说:‘请您告诉我,那里没有佛?’
  这么一问,您能回答得出吗?回答不出,就是尚未悟道。即使悟道,这样反诘一问,他的灵智,他的禅机,也就由此更加展开了。

 

天生暴躁

  盘圭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圭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圭:‘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圭:‘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的发脾气了。

  天生的,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是正?’

  道吾抚掌大笑,说道:‘汝不愧为我的侍者。’

  仲兴便向道吾禅师礼拜。

  道吾禅师开示的‘是正?是邪?’这内中的道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天天说道的人,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给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认为宇宙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以此见地反问老师,道吾禅师欣慰嘉勉,终于师资相契了。

 

不许为师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因食荔枝,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的说道:‘长老!这是家乡江西来的水果,请你吃几个!’
  清素很欢喜的接过荔枝,感慨的说道:‘自从先师圆寂后,不得此食已久了。’
  从悦问道:‘长老先师是何大德?’
  清素答道:‘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忝为职事一十三年。’
  从悦禅师非常惊讶的赞叹道:‘十三年堪忍职事之役,非得其道而何?’说后,便将手上的荔枝全部供养给清素长老。
  清素即以感激的态度说道:‘我因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传人,今看你如此虔诚,为此荔枝之缘,竟违先师之记。将你的心得告诉我!’
  从悦禅师具道所见。
  清素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的,最后放下时,要能入佛,不能入魔。’
  从悦禅师得到印可以后,清素禅师教诫道:‘我今为你点破,让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承嗣我的!真净克文才是你的老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荔枝有缘,即能悟道。‘佛法在恭敬中求’,从悦对前辈的恭敬,恭敬中就能得道。古人一饭之思,终生不忘,如清素禅师,一荔之赐,竟肯道破心眼,此乃感恩有缘也。‘不可嗣我,当可嗣真净克文禅师’,师资相助相信,亦禅门之美谈也。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有住持缘德禅师端坐法堂不动。曹翰叫他,他也不理不睬,甚至连瞧一眼都不肯,曹翰英雄式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非常生气的说道:‘我的军队路过此间,只想借宿贵寺,让士兵们休息一下,为什么你连一声招呼都没有?你竟敢如此无理,难道你不知道面前站着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
  禅师听后,平静的睁开双眼,回答道:‘一个军人站在佛前咆哮,如此无礼,难道你不怕因果报应吗?’
  曹翰更是大吼道:‘什么因果报应不报应,难道你不怕死吗?’
  缘德禅师也提高了声音说道:‘难道你不知道面前坐着一个不怕死的禅僧吗?’
  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同时也被禅师如此的定力折服,问道:‘这么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缘德禅师道:‘只要一打鼓,他们就会闻声回来。’
  曹翰就猛力敲鼓,敲了好久,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人。曹翰不悦道:‘已经打鼓了,怎么还没有人回来?’
  缘德禅师从容道:‘因为你打鼓的时候,杀气太重,请念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敲一下!’
  因此,曹翰念佛打鼓,打鼓念佛,不久藏起来的寺僧都跑回来了。曹翰此时非常有礼的合掌问道:‘请问禅师上下?’
  禅师平静的回答道:‘我是缘德。’
  曹翰惊叹不已,随即跪下来祈求道:‘原来是德高望重的缘德禅师!禅师,请指示我,如何才能在战争中致胜?’
  缘德禅师漠然的应道:‘不知道!’

  自古以来,社会每有战乱,总有一些大德护卫道场,愿与寺庙共存亡,像缘德禅师,勇敢、慈悲、智慧之人也。兵难不离是勇,叫人念佛是慈,随兴回话是智。尤以问战争取胜之道,回以‘不知道’,真智仁勇之大德也,此岂非禅心之功用也欤。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的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矣。

 

回 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是顽固的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庶不知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如论世间,有事理两面。事相上有多少、有差别,但在道理上则无多少无差别,一切平等。等于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真假妄语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说到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定一切明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