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限购吗:蒙古军侵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2:38
1221年,金军退回淮北后,在蒙古军攻击下,已无力南侵,在史弥远当政下的宋朝,也从没有真正攻金的意图。1223年,金宣宗去世,太子完颜守绪即位,是为金哀宗。
   宋与蒙古结盟以后,1233年南宋孟珙出兵攻占邓州、唐州(今唐河)等地,击败金将武仙于淅水(今淅川)。金哀宗逃到蔡州,宋将孟珙帅兵万人,与蒙古将塔察儿合兵围蔡州。1234年金哀宗传位给族人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即位仪式刚结束,宋军已攻入南城,金哀宗自缢焚死,
    蒙古与宋联军攻占蔡州,末帝为乱兵所杀,金亡。
    蒙古和南宋合力灭金后,窝阔台汗违背将河南归宋的诺言,只以陈、蔡东南一隅归宋,同时任刘福为河南道总管,蒙古军主力北归。南宋未经与蒙古协商,即单方实行收复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南),诏知庐州全子才率淮西兵赴开封,开封蒙古将杀长官崔立降宋。荆湖制置使兼淮东制置使赵葵率淮西兵5万经泗州到开封会师。宋军攻下洛阳后,粮食已竭。蒙古将速不台急由陕州(今三门峡西)返兵洛阳,击败宋军后续部队,洛阳城中宋军出战,胜负相当,但因缺粮只得退兵。赵葵、全子才所收复的州县,大多只是空城,无兵饷接济,加上蒙古军决开黄河水灌开封,宋军多溺死,余众也相率弃城南还,南宋收复河南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 1235年,南宋孟珙进驻襄阳,分屯樊城、唐、邓间,以防备蒙古军南侵.蒙古兵分三路大举侵宋。西路蒙古军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统帅侵蜀。从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取沔州(今略阳),围宋制置使赵彦呐于蜀北咽喉的青野原,宋利州(今四川广元)守将曹友闻往援,击败蒙古军,既而又败蒙古军于大安军(今陕西宁强),遂引兵扼守凤州西南的仙人关。端平三年,蒙古合兵50万攻入汉中,宋军退守由陕入蜀的诸山隘。同年九月,阔端大败宋曹友闻军于大安军的阳平关(今汉中西南),曹友闻牺牲。蒙古兵遂长驱入蜀,一月之间,成都府、利州及潼川(今三台)府三路俱陷。西蜀所存,仅夔州(今奉节)一路及潼府路所属的顺庆府(今四川南充)。蒙古的西路军曾遇到宋军的强烈抵抗,阔端兵进围文州(今甘肃文县),知州事刘锐昼夜拒守,搏战逾月,城破后殉难,军民死者数万人。不久,蒙古皇子曲出死,阔端遂暂退兵。1239年,蒙古将塔海再度率兵入蜀,由蜀取道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以达湖湘,宋将孟珙分军屯守湖广西境各要隘。蒙古军不能东出,又败于巴东(今属湖北),宋军遂收复夔州中路蒙古军遇到强烈抵抗,但襄阳宋军降蒙,蒙古军陷随(今属湖北)郢(今钟祥)两州、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今安陆)。蒙古军中路统帅阔出死于军中,蒙古军副帅忒木攻江陵时,宋孟珙来救,攻破蒙古军24砦。宋将孟珙又与蒙古军在信阳和光化军(今湖北丹江口市)展开激战,三战皆胜,遂收复樊城、襄阳。后蒙古将张柔侵宋,也无多大进展。
    东路蒙古军由温不花及察罕等率军南侵江淮。攻入淮西蕲(今湖北蕲春)、舒(今安徽潜山)、光(今河南潢川)州,在攻真州(今江苏仪征)时,被宋知州邱岳置炮设伏所败后北还。蒙古将温不花攻击黄州,被宋将孟珙所率援军击败。蒙古军转攻安丰(今安徽霍邱西),宋将杜杲竭力固守,宋池州(今安徽贵池)都统制吕文德率援军突围入城,合力抵御,蒙古军才退走。蒙古将察罕率兵号称80万围庐州,新任庐州守将杜杲百计固守,又用炮击并乘胜出击,蒙古军又败走。1241年,窝阔台病死,蒙古争夺汗位的斗争激烈。直至1251年,蒙哥继承汗位后,又不断派军向宋进扰。1253年,皇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攻陷大理。此后,招降吐蕃,控制了西南地区,从西南方面对南宋造成了大包围的形势。1258年,蒙哥汗自率西路蒙古军4万号称10万侵蜀,分兵三道。一趋大散关,一趋米仓关(今四川南江北),一趋沔州(今陕西略阳)。蒙哥汗所部一路占城夺地,1259年,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宋知州王坚坚决抵抗。蒙哥汗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蒙古军解围。
    蒙哥汗之弟忽必烈率东路军南侵,渡淮入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进至长江北岸。随后自阳逻堡(今新洲西南)渡江,进围鄂州(今武汉),宋军坚守抗击,蒙古军未能攻下。蒙古军兀良合台部已由云南入广西,破湖南,攻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也遇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这时蒙古宗室阴谋夺取汗位,忽必烈妻察必遣使请忽必烈立即北返以夺汗位,忽必烈命使臣前往鄂州与贾似道匆忙签定和议。1260年,忽必烈返抵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蒙古诸大臣劝进,遂即汗位。1271年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示正统,是为元世祖,次年迁都大都大兴府。1273年,樊城在被围4年后失陷,宋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历时5年的襄樊保卫战结束。度宗死,年仅4岁的恭帝即位。1275年伯颜抵临安,南宋恭帝降,恭帝及生母全太后等被押至大都,6岁的宋恭帝被降封为瀛国公,1282年被迁往上都开平府,后为僧,1323年死。元军兵临临安前夕,恭帝的异母兄赵昰被封为益王,判福州;异母弟赵昺被封为广王,判泉州。益王赵昰即帝位,是为宋端宗,年仅7岁,陈宜中为左丞相,李庭芝为右丞相,张世杰任枢密副使,陆秀夫任签书枢密院事,晋封赵昺为卫王,改福州为安福府。不久,文天祥逃回,被任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时南宋疆域已大部丧失,只有李庭芝、姜才坚守淮东,张钰坚守重庆,其余仅有闽、广、浙赣南部。李庭芝、姜才、张钰先后战死,浙东、闽、广也相继失守。元兵三道侵闽,至建宁(今福建建瓯),陈宜中、张世杰以元兵日迫,奉端宗及卫王、杨太后以下俱航海逃亡,元军占领福州,右丞相文天祥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端宗退至秀山(今东莞西南海中),端宗病死。卫王赵昺嗣立,是为宋末帝,陆秀夫升任左丞相,张世杰升任枢密副使,移于新会的崖山。右丞相文天祥兵败,于五坡岭(今海丰境)被俘。1279年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年仅7岁的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杨太后亦投海死,南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