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渡路地铁站:《论语》漫谈之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13:28

《论语》漫谈之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09-06-29 23:11:06) 标签:

论语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历史上恐怕还没有一个人思想家,像孔丘那样,身前身后,遭遇轮回般的反差极大的待遇。孔丘本人,从司职鲁国大司寇,到畏于匡、厄于陈、蔡,从政治家回归到教育家,从教书匠到“素王”、“万代师表”;儒学,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语》一书,从类书的百家之言的子部,进入地位崇高的经部,乃至有宋代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更有朱熹注《四书五经》,将儒学奉为圭臬,成为科举取士必考。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寓意,也说明说明孔丘和儒学巨大的价值。

    孔子、儒学研究,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大家辈出,巨著煌煌。我等草民,学力浅薄,只能小处着眼,细处着手,结合世俗,漫谈《论语》。是为漫谈前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子路篇。

    同者,混同、复制般相同之谓也;和者,和谐、融洽之谓也。

    同而不和,俯拾皆是。稍作留意,你会发现大量的“同”:生活习惯相同,衣着时尚,千人同服,不顾体型、气质;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只求逞口腹之欲;思维方式相同,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甚至娱乐方式都相同,搓麻、喝酒、K歌一条龙,其余项目,概不感冒。

    按说,这样高度的趋同,应该“和”吧?应该团结、应该和谐吧?但恰如孔丘所言:小人同而不和。朝夕相处的同事,工作在一起,娱乐在一起,骨子里却相互瞧不起。表面上一团和气,互相吹捧,背地互相攻讦、争名夺利;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资金、市场、人脉互相依赖,本应和衷共济,但却互相猜忌、互相提防,事未成而心生隔阂,利未得而赃已不均,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同而不和,也广泛地存在于历史、民族中。德意志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民族,但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人一致服膺纳粹主义,1800万人加入国家社会党。这些一致行纳粹礼、喊希特勒万岁的德国人,对于那些怀疑纳粹的同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对于世代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犹太人,从抢掠财产、人身迫害,直至集中营的种族灭绝。看看大片《生死朗读》,你就不难体会,单纯甚至善良的文盲汉娜,对犹太人有多么的残忍。而素来以善良、宽容著称的中国人,文革十年,读红宝书、穿军装、配袖章、喊万岁,“同”得一塌糊涂,但也就是他们,诬告同事,揭发邻里,凌辱师长,草菅人命,与一母同胞划清界限,与生身父母断绝关系,践踏法律,毁坏人伦,把社会的不和谐推到了极致。

    和而不同,古今不绝,虽然少得可怜。管鲍之谊,难得在富有的鲍叔牙不弃贫穷的管仲,腾达的管仲不忘鲍叔牙周济和推荐。伯牙绝琴,难得在音乐家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互为知音,七弦古琴,高山流水,伯牙善鼓,子期善听,子期死而伯牙绝琴。近代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四大国学导师,供职于清华,争执于学术,却仰慕、认同于彼此的学问和人格,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陈寅恪的挽诗中有“敢教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是四大导师之间的知遇、和谐的深沉表达。陈寅恪、吴宓与西南联大的学者们,居陋室,食野菜,避空袭,教书育人,立言著论,学科不同,性格各异,各有建树,超然于群,却能和衷共济,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科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团队,培育了名满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学养深厚、胸怀博大的学者,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和科学,西南联大团队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文化、科学界难以企及。

    当然,隐去姓名、职业、性别的草根博主们,也不乏和而不同者。在讨论中提高,在争议中互谅。宽容对方,激赏同好,相沫于网络,相忘于江湖,充实小我之心灵,担当匹夫之大义,为宽容风气尽绵薄之力,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不亦快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500载依然。和而不同,其任也重,我辈力行之;同而不和,其弊也彰,我辈力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