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弘蓝堡湾二期:访白求恩故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39:32
云 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1月12日   第 07 版)

图为加拿大白求恩故居
云 心摄

图为抗战时白求恩在中国抢救伤员
金秋十月,绚丽的枫叶红遍了加拿大的山山水水。我和朋友们一起从多伦多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去拜访白求恩的故乡——格雷文赫斯特镇。
一路晴空万里,两旁的枫林延绵不断,如此美丽的公路风景,超出了我的想象,心情大好。格雷文赫斯特镇到了。很快,我又有了新的惊喜。原来,白求恩的故乡,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著名的度假胜地——马斯科卡风景区。在白云蓝天的映照下,蜜月湖波光粼粼,环湖的枫树林秋色灿烂,湖岸大小码头静卧在水中,古老的蒸汽皇家邮轮和小艇悠然地穿梭游弋,就像一幅浓彩油画般的美丽动人。夏季,每逢周末,这里还会举办“驳船音乐会”。我不由地心想,莫非是这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白求恩大夫的美丽心灵?
走进小镇不远,看见一幢乳白色的木屋,掩映在金黄的枫叶下,门口聚着许多人,不用打听,这一定是白求恩故居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这里参观,据说每年感恩节,每天都有上千人来这里,而且90%的是中国人,可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在中国多么深入人心。
白求恩故居建于1880年,是19世纪经典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两层木结构的百年老屋,乳白色贴木外墙,三角形的黑色尖屋顶,梯形的外飘窗,院落宽大,绿草茵茵,古朴自然。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就出生于此。1973年加拿大政府购得此房,修缮恢复成白求恩出生时的原貌,1976年对公众开放,并一直由加拿大公园局管理。
展墙上铜铸着加拿大政府用英、法、中、西班牙四国文字刻写的铭文:白求恩“胸外科及战地医生,发明家,社会化医疗制度倡导者,艺术家,人道主义者,”“白求恩大夫在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以他在医疗和追求人类幸福的事业中所做出的努力赢得了公认。”
故居前院放置了几块展板,上面印着白求恩从幼年到去世前,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及生平事迹。我作为早已熟悉白求恩大夫为中国所作贡献的中国人,终于在他的家乡感知到了更加完整的白求恩:他是著名的胸外科医生,他发明的手术器械至今沿用,他坚定地倡导全民医疗,他热爱绘画,并为穷人孩子创办了艺术学校,他支援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创建了流动输血车,他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白求恩年轻时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穷人生的结核病,也有富人生的结核病,两者的差别是,富人医好,穷人死亡”。出身富裕的白求恩大夫能如此悲天悯人,洞悉人间疾苦,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进入白求恩故居,我再一次为白求恩的优越家境所感叹。一层依次是前厅、客厅、餐厅厨房、洗手间、书房,中间是旋转式雕栏实木楼梯,二层是多间卧室。所有的家具陈设——那些桌椅茶几、管风琴、写字台、书柜等等,无不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都是那种曲线优美流畅,纹饰华丽、造型舒适温馨的欧洲古典家私的百年精品。还有那些小物件,管风琴旁的煤油灯,餐桌上的印花水晶老式吊灯,墙上摆的镏金乌木罗马座钟,蕾丝的窗帘,甚至小到放墨水瓶的架子,都极具艺术魅力。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白求恩的故居,我会以为走进了西方古典家居博物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那个在中国抗战时期的破庙里为伤员做手术,明显营养不良,清瘦苍老的白求恩大夫曾是这里的主人,敬仰之情再次油然而生。
出口处,是留言簿和捐款箱,许多人字斟句酌地留下肺腑之言,甚至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向捐款箱里投下绵薄善款。后院播放着加拿大政府于1987年拍摄的纪录片《白求恩》,片首的一句话,让我感到一种哲理性的沉重:“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镇的一所牧师的住宅,去世于中国农村的一间草房中。”生与死竟隔了万里之遥,跨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民族,经历了富裕与艰难的生活变迁。
阳光依旧,枫叶正红,小镇的歌剧院门口,矗立着白求恩的铜像,右手拿着听诊器,眼望前方。一位当地的中年男子,一手推着婴儿,一手牵着两三岁大的小女孩,仔细地看着白求恩的铜像。小女孩穿着粉红色吊带裙,十分可爱。我断断续续听到父女俩的对话:“爹地,这是谁呀?”“白求恩。”“他为什么站在这儿?”“他1939年就死了,人们怀念他,塑了他的铜像。”“他是做什么的?”“他是大夫,他救过许多人……”
白求恩大夫铜像的旁边,是小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者的纪念碑和名单,一共43人。格雷文赫斯特镇至今不足2万人,加拿大从未发生过战争。
我将加拿大政府拍摄的纪录片《白求恩》结束语,录于此,以再次表达我对白求恩大夫的崇敬。
“我想告诉你们一个医生的故事,他是白求恩大夫。他死在一个群星灿烂的夜晚,他知道——我们都知道他要死去。我们无法忍住哭泣,我们翻山越岭,扛着他那已是很轻很轻的尸体,走了很远很远。我们村里的乡亲都来了,他们全都哭了,苍天也哭了,我们要在群山中为他建一座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