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志村动物园水豚:千年端阳——苏州端午节“申遗”后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8:52

千年端阳——苏州端午节“申遗”后话

蔡利民

 端阳即端午,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端”是开始的意思,农历五月的第一个五号,就称之为“五月端五”,端五又叫做“重五”, 因为农历五月又有“午月”的称呼,因此端五又被称作“端午”。

端午节被“抢注”

 

2004年5月,即将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最后时段。

几乎就在苏州人民为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作最后冲刺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文化部收到了东北一位老教授发来的急件: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来得悉,这个“某国”,就是我们的近邻韩国。

这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读到这条消息的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震惊。消息传到苏州,更使苏州市民及我们这些研究苏州地方文化的学人感到震惊。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经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审核,最终被选入2005年43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民俗所谓“四时八节”,端午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八节”之一。每到端午这一天,各地有划龙舟、吃粽子等重大节庆活动。中国人都知道,这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屈原。而苏州和端午则有着更深远的渊源。

如此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怎么倒成了他国的文化遗产了呢?英特网上,有人就用“抢注”这样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来称谓这一事件。

划龙舟、抛粽子与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所谓“龙舟”,实为装饰成龙形的船只,它“龙头”高昂,“龙尾”翘起,船体上画有龙的鳞甲,并涂上各种色彩。

苏州的龙舟竞渡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是源于战国的屈原,而是为了纪念春秋吴国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国大臣伍奢的儿子,因为父兄遭楚平王杀害而逃到吴国。伍子胥去楚奔吴的情景,《史记》上多有记述,传统京剧《文昭关》更将它作了戏剧化的描绘。伍子胥刚从楚奔吴时,吴还是个僻处东南一隅的小国,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公元前514年造起了著名的阖闾大城,奠定了吴国强盛的基础。夫差即位以后,伍子胥又辅佐他实现了争雄东南、称霸中原的伟业。这样一个有功之臣,就因为敢于提出不同政见,加上佞臣的谗言,失去了吴王夫差的欢心,最后竟派人送“属镂”之剑,命他“自裁”。

伍子胥临死前吩咐侍从,说我死之后,务必要挖出我的眼珠,挂在吴城东门,我将看越寇入城灭吴!这些话传到夫差耳中,夫差不禁大怒,令人将伍子胥尸体抛浮江中。对于这一段故事,苏州老百姓几乎是家喻户晓,司马迁也在他的《史记》中作了详细记述,并说“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据说,伍子胥被抛尸入江后阴魂不散,“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威凌万物,归神大海”,“子胥恚恨,驱水为涛”,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见《吴越春秋》、《越绝书》、《论衡》等)从此,伍子胥被吴越民间当成了潮神、涛神、江神。吴越故地每到端午也就有了龙舟竞渡、“迎伍君”等习俗。

到了东汉,浙江上虞有个年仅十四岁的女子曹娥,她父亲就在端午“迎伍君”时不慎被水淹死。曹娥得到父亲溺水身亡的消息后,号哭不绝,缘江寻父,七天未找到父亲的尸体,最后不胜悲痛,也投身于江中了。曹娥成了当地的孝女,县令还请邯郸淳写了篇诔文刻石立碑,在这块《曹娥碑》中,就作了“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的记载。

在清康熙时人朱彝尊的《午日吴门观竞渡》诗中可知,直到清代端午竞渡还被看作是纪念“伍相”的一项民俗活动。1986年苏州民俗博物馆建馆之初,即将端午作为苏州地方节日介绍给了观众。

而苏州划龙舟的习俗,要比春秋战国还要源远得多。

按常理而言,总是先有了某种器物,才会将其用于祭祀或纪念活动之中。很难设想,为了纪念某人,才去发明出某物来。龙舟也是如此。

笔者认为,龙舟竞渡和向江湖之中投扔粽子之类的端午习俗,应是吴越故地龙图腾崇拜的产物。

古代,吴越故地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以渔猎为生。在水中捕捞,蛇虫之害最甚,因此对蛇产生出了一种敬畏的心理。“龙”便是对蛇神化的产物。《论衡》说:“禹时,吴为裸国,断发文身。”所谓“文身断发”,应劭曾作注说:“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将舟船打造、装饰得像龙而不是其他,也是出于这种龙图腾崇拜和船在水中“不见伤害”的良好祈愿。

图腾崇拜意识渐趋淡化以后,龙舟也就成了一种造型别致的舟船。据古书记载:“吴王夫差作天池,造龙舟,与西施为水嬉。”龙舟曾成了夫差与西施水上作乐的器具。

说到粽子,笔者认为它和龙舟一样,绝不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人才发明出来的食品。尽管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粽子起源的传说,听起来还十分动人,但恐怕都和粽子的真正起源无关。

一种食品的产生,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恐怕更多是决定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条件的。粽子的起源和吴地的稻作生产有关。在陶制盛器和炊具发明之前,“石烹法”,即将烧烫的石块投于盛有米和水的坑内来烧煮食物,或将水和米盛于竹筒之内、包裹于箬、笋等植物叶子里,然后放在火上烧烤,这是古人最可能的煮饭方法。因此以米为原料的粽子,很可能正是这种古代饮食习俗的遗存。

如此说来,当伍子胥被抛尸江中时,老百姓希望龙蛇不要伤害屈死的伍相,因此在江河中划龙舟、抛粽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苏州民间端午盛况

端午节在苏州,曾经是民间最为隆盛的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日天未燠,南门城外龙船作。

龙船作,人头簇,衣香扇影摇波绿。

龙船之高高于谷,龙船之长长十拓。

船头船尾台高矗,俊儿上驾青丝络。

…………

清人石方洛这首题为《龙船》的诗,生动地描写了吴地端午龙舟竞渡的盛况。

苏州的龙舟竞渡,主要集中在胥江。此外,山塘、枫桥水滨及太湖等地也是竞渡的好地方。

竞渡时,船上结彩张旗,勇士们奋力划船。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河边观者如云,万人喝彩,气氛热烈,如痴如醉。龙舟竞渡的沿岸,常扎起许多牌楼,搭起许多凉棚,还有人设了酒席,坐在那儿边吃边看。龙舟过牌楼时,便燃放鞭炮,这时龙舟又会起劲地表演一番。

苏州的竞渡,还颇有特色。据《乾隆吴县志》记载:“端午为龙舟竞渡,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沓。投鸭于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将鹅、鸭之属引入竞渡之中,是苏州人的创举。在商品经济特别发达的苏州,竟还发展成了“放标”之嬉。即商家们叫人在稻草或蛋壳里放上彩券掷于水面,龙舟上的健儿们见了便跳入水中去争夺——在龙舟竞渡的同时又展开了一场游泳比赛,顿时浪花四溅,观众及同舟伙伴齐声呼喊,促其加劲,鼓励他夺标而返。彩券上写有奖品名称,夺得者即可到指定商号领奖。奖品大多是糕饼、糖果、粽子等吃食或折扇、毛巾等日常用品。这也可谓是商家参与赛事、利用赛事做商业广告的最早尝试。

粽子,是苏州人端午不可或缺的食品。苏州人端午节非但自己要吃粽子,还要用它来祭祀祖先并互相馈赠。端午节一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就飘出了粽子箬叶的阵阵清香。真如苏州俗语所谓:“端午不吃粽,死了没人送。”

但尽管五月有端午划龙舟这样热闹的民间庆典,以前五月却被人们视为“毒月”或“恶月”,是个不吉祥的月份,而五月五日更被看作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

这一天过去苏州人有很多禁忌,如忌晒床上的席子,忌用茅草盖房子。为了禳解这一天的不吉利,人们想出了不少办法。过去未满周岁的孩子,端午这一天都要到外婆家去过,称为“躲午”。端午节,家长还要给孩子戴老虎头帽子,穿老虎头鞋子。端午节,家家还都要挂出钟馗像来。据说他有捉鬼的本领,挂上了钟馗像自然就能够驱鬼避邪了。相信佛、道的人家,还会通过做佛事、用朱墨画韦陀像,或到道观去请一张“天师符”贴到厅堂里等方法,来达到所谓“镇恶”的目的。

禳解端午之毒的方法还有好多。人们将艾叶做成人形,将菖蒲做成宝剑的样子,把蓬条做成鞭子,杂以蒜头,挂于门首。以为这些东西能够避邪驱鬼。同时,人们点燃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烟熏室内,并用艾叶、菖蒲烧汤沐浴。还有的人家以“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饮雄黄酒、带香包也是端午驱毒习俗。据说,雄黄酒具有消百病,驱蛇虫的功效。著名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就有化为人形的白娘子,因为端午多喝了几口雄黄酒,结果显出了蛇身原形的情节。

端午这一天,人们还会佩带一种由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制成的“避瘟丹”,或将其在室内燃点,以此来避疫祛毒。还有人将五色丝线缠在孩子的手臂上,叫作朱索或长命缕,据说也可以降伏鬼怪。真所谓“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端午节民间还有“采百草”的习俗。过去疗疾大多靠民间验方,老百姓也大多能识好些草药,因此每到端午节时,便采集许多草药,以备不时之需。人们还常以癞蛤蟆的唾沫,煎汤过午给小儿洗澡,据说可以减轻痘疮的发病。

端午这一天,人们还在门、窗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种毒虫。人们把“五毒”图像贴在墙上,是表示要把它们钉死在墙上,以为这样做了,“五毒”就不会为害了。端午的午时,人们还在室内点起蚊烟,据说,这样就能保证夏夜无蚊蚋骚扰了。蔡云《吴歈》诗道:“蒲蓬卵蒜挂床前,芷术香芸地下燃。还怕夜来眠不稳,碧纱帐外点蚊烟。”

这种种习俗看来十分有趣,又好像非常可笑,其实只要联系五月的气象、物候,就可以发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水乡泽国的吴越之地,地势低下潮湿,五月变得更为湿热,疫情频发,蛇虫的活动也变得活跃起来。过去人们不懂科学,不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把生病看成是鬼怪作祟。他们就以挂钟馗像、在孩子额上用雄黄写“王”字,给孩子穿虎头鞋等方法来求安宁。而雄黄酒、艾叶、菖蒲等也确有杀菌解毒的作用,尽管这些习俗穿着迷信的外衣,却是古代人民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苏州女子,心灵手巧,端午节令,更是她们“露一手”的难得机会。端午前数日,她们就开始缝制一种形似荷包的绣花袋,里面放上雄黄、苍术、香草等中草药,小巧可爱,香气扑鼻,所以称为“香包”,或称“雄黄荷包”,带在身上,可以驱瘟散毒。袋子外面用丝线绣上花卉、鸟兽等图案,十分漂亮,惹人喜爱。

她们还有用彩绒袅在铜线上,作成五色符的,叫做“袅线铜钱”;或编钱成虎头形,戴孩童胸前;或结网络,盛整只蒜头,挂胸前。也有人以彩绒布帛,剪成人形,坐虎背,或剪成仙佛、禽鸟、百兽、小虫、八宝群花等形,串成一串,名叫“健人”,妇女插于鬓髻,用以装饰。有钱人家,往往还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等编织成大蒜、老虎或小孩骑虎背等形的,极其精巧。

这些东西,既有避瘟散毒的功效,又是极可爱的小工艺品,成了端午节间相互赠送的节物,展示着吴中女子的精巧手艺,也传递了相互的笃厚友情与衷心祝愿。

苏州的端午曾经生动而辉煌!

寻回失落的魂魄

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曾经深刻影响过周边许多国家。端午节就曾传到过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现在,这个源自于中国,中国人已经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由其他国家作为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确使我们感到震惊和尴尬。或许,我们更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百多年来,列强的巧取豪夺不去说,我们自己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太不当一回事了。最疯狂的时候,甚至提出了“横扫一切”、“打倒一切”的口号,几乎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欲扫进所谓“历史的垃圾堆”。我们做了多少“焚琴煮鹤”的事?近些年来,又有多少地方为眼前利益所动,将多少古村、古镇、古城夷为平地?连外国人看了都心疼!除了春节以外,我们又对多少传统节日予以重视?使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节日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时间。而就在我们“大革文化之命”的1967年,韩国却将端午庆典列为了他们的“第十三号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每年举行盛大活动,国际间数以百万计的游人被吸引去参与和观光。

人家有权利申报,我们有理由尴尬!

2005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文化部的一位领导曾经沉痛地说过,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挖呀挖,挖的都是我们的根呀!到最后,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包括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也是我们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础。一个强大的民族,不仅应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应是具有充分文化自信的民族。只有中华民族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也能做到文化振兴,在经济与文化两方面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振兴中华才不是一句空话。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确实迷失了自己。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展开了各地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工作,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我们苏州市更是一马当先,成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试点城市。

去年七月,国家启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工作后,苏州专家提议,将苏州端午节申报上去。沧浪区委、区政府得到消息,马上行动了起来。沧浪区正在倾力打造“文化沧浪”,千年古城苏州的许多史迹也多在沧浪,当年划龙舟、迎伍君的胥江也在沧浪,沧浪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项目的申报工作。

时值盛夏,苏州的夏日又闷又热,申报时间又十分紧迫。其时承担申报文本撰写任务的王斌同志,利用双休日,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埋头工作,两天两夜没有离开过这间不甚宽敞的屋子,连三餐也都是妻子给他送来的。当他画上文稿的最后一个句号,试图站起来时,竟然精疲力尽到几乎跌倒的地步。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他正在参与接续苏州数千年文脉的工作。在市区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苏州端午节顺利申报。

2006年,新年钟声刚刚响过,从文化部传来了好消息:从全国1315个申报项目中,已经遴选出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苏州申报的20多个项目中有16个入选,端午节赫然在目。

身兼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的乌丙安教授,在谈到文化抢救时不无感慨地说:一段谬误的历史带给我们太多深远沉痛的影响,轻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脚上自己走出来的泡。他说现在抢救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是在替那个历史时代所作的挽救,是在为民族赎罪,为历史赎罪。

我要补充的是,现在抢救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在努力地寻回自己失落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