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尽头 迅雷:文革史笔记之十二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7:25:54

        文革(1966--1976)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文革结束后,作家茅盾曾评价说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就是“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这句话在当时影响很大,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句话说的有点极端了,其实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并不是这样贫乏,只是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中的意识形态色彩比较强烈,因而显得有些公式化,但是在一代文艺工作者辛勤努力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从小说、电影、戏剧、诗歌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文革小说创作在文革前期基本是一片空白,以1972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虹南作战史》、《牛田洋》为发端,到1976年整个文革后期出版的长篇小说一百余部。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在1971年以后随着各地文学杂志的陆续复刊,也进入一个高潮,数量极为庞大。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从情节构思,人物设置到叙事方式,都表现了格式化的倾向,创作上三突出原则与主要人物的高、大、全的形象设计是主要的时代特征。其中《艳阳天》、《金光大道》、《万年青》、《大刀记》、《分界线》、《万山红遍》等是文革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2.文革时期1966—1969年电影创作完全停顿,当时电影院只能放映一些新闻纪录片和少量社会主义友好国家的电影。因而当时民间对电影的流行评语是:“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中国的新闻剪报。”1970年后电影因样板戏要走上银幕而恢复拍摄,到1973年故事片也恢复了拍摄,从1970—1976年电影共拍摄93部,其中故事片62部,戏剧舞台艺术片31部,且主要集中于1975年和1976年。文革电影代表作有《闪闪的红星》、《创业》、《海霞》、《春苗》、《决裂》等。

3.文革戏剧的突出成就,恐怕就算是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了。现代革命京剧虽然发端于文革前夕,但高潮于文革时期。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其后又陆续加上的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磐石湾》、《红色娘子军》、《杜鹃山》,芭蕾舞剧《沂蒙颂》及《草原儿女》,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也得以厕身样板戏之列。到1974年纪念京剧革命十周年时,已宣称“无产阶级培育的革命样板戏,现在已有十六、七个了”。这些样板戏给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

4.文革的诗歌的创作突出特点是以诗歌来直接配合政治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文革前期,红卫兵式的造反诗歌为主体,其中1968年12月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编辑出版的红卫兵诗集:《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是其代表,内收从文革1966至1968年;三年间全国范围内产生出的红卫兵诗歌98首。另一个是文革后期,以颂歌式的政治抒情诗为主,代表作品有贺敬之的《放歌集》,李瑛的《红花满山》、《北疆红似火》,以及北大中文系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72年到1975年10月,中央和地方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就有237本。

         纵观整个文革的文学艺术,我感觉数量不算很少,质量也算尚可,只是创作思路上显得有点公式化,表现形式上有些脸谱化,人物思想上政治化倾向比较强烈。不过这反到突出了文革时期文学艺术的时代色彩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