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番茄鸡蛋面:书法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7:27:21

书法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围

——也说中小学生恢复书法课

 

○许石林

 

教育部正式公布,将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官方给出的理由,一是针对目前学生书写能力下降,力图通过强化书写而挽救;二是通过写书法,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恢复书法课,岂止上述理由那么简单?种种迹象显示,现行教育体制正在缓慢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整体上看,似乎难以撼动僵化的大局,但在这如铁板一块的深厚冰山下,已经开始出现局部的、细微的裂纹。心急的人士对于这种缓慢而细微的变化,是很不以为然的。但是您知道,中国的教育不只是教育那么简单,现行教育的出身并不是教育,数十年形成的惯性,不可能紧急刹车、突然改弦更张、骤然硬着陆,这是我理解谅解这种缓慢变化的原因,所谓宽转弯、勿触棱,不当家不知难。当然,有担当、有使命感的话,这种局部应该再扩大一点,这种细微的变革应该再增加一些,步伐再快一些。

留意教育部近些年的一些操作,可以乐观地感到,都似乎是在为一个全局的变化,悄悄地在局部和细节上做试验,在积攒一些理由和依据。比如,数年前的中国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了解亲近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尽管这种做法存在很多争议,不仅反传统的人反感,理解传统的人也有自己的保留意见。对于这个问题,要从大处看,它是那种将传统屏蔽在教育范畴,甚至将传统锁定在不公正角色的一种反弹。我的理解,不必将戏曲进校园的作用看得过大,也不必担忧它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我们不是呼唤教育生态要多元和丰富吗?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受不了?况且这几年的实验,证明这个做法很好。

另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即由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动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几年来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读出声来,即恢复传统的“三到读书法”:心眼口,信皆要。“深圳读书月”还由此确立一个年度主题:读出声音。据笔者了解,这种诵读行动,目前正在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升级,如采录传统吟诵,探索研究新的吟诵调、培训吟诵教师骨干等,并定点实验与局部推广。相信不久,也会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新政,或者说新措施,正式公布。

近些年体制外的教育,国学教育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从国学教师的参差不齐到整体水平的普遍提高,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便一些地方出现与体制教育大相径庭的新私塾教育,也逐步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多方面被社会理解乃至默认。这种理解和默认也是在体现教育多元、为新的教育全方位改革做局部的实验。可以预想,当体制外的国学教育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影响到现行体制的教育。况且,现行体制教育的执行者,绝不是狠命维护现行教育体制的,他们当中那些有担当、有使命感的有识之士,恰恰是在努力探索改革的方法。

可以说,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程,是教育部认为已然成熟的一个局部改革方略。其作用与意义,官方的解释已经详备,此不赘述。

我要说的是,书法课程其实不单单是书法课,或强化书写那么简单。您懂的:习字需要心态、需要方法、需要时间、需要领悟,练字其实就是通过写字修炼一个人的身心。所以,书法课带给当年青少年的,不仅仅是能写好看的毛笔字。

书法课程一开,连带着许多问题就会表现出来,即汉字的繁简之争,正残之争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如果是书法,必然要书写正体汉字即所谓繁体汉字,必然需要了解汉字的真义。更深入一些,必然触及或窥测到百年前的教育:读书从识字始,即由汉字的本源起步,再到练习“小学工夫”,进而由小学入经、由经入文史,再到诸子百家。这是个必然的路子。现行教育,由于不讲究书写汉字、不重视认识汉字的本源,也就无“小学工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成绩再好,也不过仅仅能跟风附会一些流行的肤浅义理,自我却毫无体认与感知,脚始终踩不到实处,所以才会出现自己本无见识、无发现认识问题的能力,却要拔苗助长地写那些假大空的议论作文,进而出现捉迷藏式的高考命题。要解决这些弊病,不能从概念上动员号召,必须用类似书法课这样的具体方法去解决,让许多顽固的问题,迎着这个利刃去解开。所以,我认为教育部这个做法很高明、也很务实。

改革,与其大队人马还在徘徊踟蹰,患得患失,旗号却迎风招展地瞎咋呼,徒增喧嚣与混乱,不如让小队人马先整队有序地出发突围,进而影响到整体。

所以,增加或恢复书法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书写。支持它吧!它是一个教育改革的突围。

 

                                         201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