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未来演唱会:论语偏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53:00

 

学而第一

1.学而有乐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南师:“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见”。什么是学问,普通人认为,“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上兆时亿个亿 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好事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偏得:做人是一门学问,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人没做明白,事能做好到哪呢?

《大染坊》里陈六子要饭出身,大字不识,可他做人做事明白,这样的人不成事就难怪了。怎么才能把人做好呢,什么是标准呢?

2.真人和假人

南师:讲到做人,庄子也提到过,《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真人”。实际上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与此对称的叫假人,假人还是人,不过没达到做人道德的最高标准。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称之为“真人”,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

学问从哪来?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孔子说“观过而知仁”,看家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这就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偏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看报纸上有了旅游专题,叫行、学,主题是到一个地方旅游,要学会一个地方的一门技艺,有的是手艺,如学当地的有名小吃如何做,工艺品、逾珈功夫等。

3.寂寞的享受

南师:做学问的人,也是做人,要准备一件事,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孔子的一生就是这样。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论语》中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你不要怕没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后,到汉武帝时兴起的,才大大抬头。

任何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人,包括妻子、儿女、父母,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偏得:尼采说,人最大的孤独是身边没有人理解自己,知己难求。

4.谁来了解你

南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忙,这是一般人的心理。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内心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心理才健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做习人生之道。

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自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

明代陈眉公:“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5. 爱与罪

有字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南师: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后来我们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

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可见文化的可贵。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老年人的坟场。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是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对父母、兄弟、姊妹都不管了。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文化,我看这个十字架断了,是丁字架文化,因为没有上半截。

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

姑且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孝”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西方文化叫的“爱”,也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两个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她,这就是孝。孝道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那么西方文化有没有这个爱呢?绝对有,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孝”的问题解决了。上面叫作“弟”呢?“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四伦都讲得通,为什么加朋友这一伦呢?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道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有子是谁呢?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四年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

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朋友是否友爱。

“而好犯上者鲜矣”,犯上就是捣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

偏得:对父母应像对待照顾自己多年的朋友那样,有人对朋友很好,而为什么对父母不好呢?

对兄弟姐妹的情意和对朋友的情意应该一样,不图什么回报,自愿付出,为自我的修行。

 

6.谁能忘情

南师:中国文化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

我国的帮会,从秦汉以来,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曾有人说中国的农民与知识分子一结合,就会发生变乱。这说法我不同意,我认为中国过去的农民最乖了。他们只要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少找麻烦,有口青菜豆腐饭吃就好了。中国怕的半农民,不是真农民。中国知识分子与特殊社会一结合,社会就会乱。但是这个特殊社会非常讲仁义之道。这种特殊社会包括了孔子、墨子、游侠三种思想的结合,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力量很强大,但是他们凡事是诉诸情感的。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他们所打击的,就是我们固有的好东西。

所以有子说,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做六安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

因此,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个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

偏得:历代的统治者用儒家统治百姓,看准的是儒家的这个本。可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个本却不得不立。于己于人都好,只要内心分清也无妨。

7.花言巧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南师: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仁矣”——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巧言令色鲜仁矣”,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为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没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戴到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问,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做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得“巧言令色鲜仁矣”这个道理外,相反,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8、三面镜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南师: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46岁。孔子回到鲁国降雪传道时,都培养年轻的一代。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笨,人比较老实,后来嫡传孔门道统。著有《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千万别这样搞错。《大学》是曾子做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唐宋时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庸》的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他们只是孔子思想的演变。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道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情要尽心的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见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

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的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做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问的外用了。

偏得:简单几句话,说出了学问的内涵,道理都知道,一两天可以坚持,日日如此确实很难。

9、学问的外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南师:这个“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对一件是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领导“信”,就是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不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学问。

“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偏得:学问有没有,大与小,好与坏,和读书知识没有关系,那些都是书本上的,真正的学问是做人做事的好与坏。

     三种人不能读书,一,天分高的人,书对这种人来说是危害。二、读死书的人,读了书出不来。三、坏人,读了书做坏事更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