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最后一口气:环球时报社评:体制内体制外两分法不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47:45
“体制”近年来被谈论得很多,一些人把它当成了中国各种问题的“原罪”出处。同时还出现了“体制内”和“体制外”之说,并据此把中国人分成享受体制福利和遭到体制抛弃的两大部分。

  这样的区分不够科学。真实的中国体制如此庞大、复杂,几乎所有中国人实际上都卷入其间。是否“吃财政”以及是否在国企工作,并非塑造个人命运质量的唯一因素,影响个人成功的环境早已多元化、非垄断化。

  中国对民营经济和私有经济给予了法律承认和保护,外企甚至在中国长期受到优待。那么通过个人创业致富,或者在外企拿到优厚薪水的人,如何用体制的“内”或“外”加以区分呢?

  每个体制的生存,都离不开对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的拥有。中国这些年出现很多敢言的学者和媒体人,也出现了新锐的舆论平台,但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自外于体制呢?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对抗因素”引入体制,并以此为生。他们中“活得好”的人和“活得不好”的人,和他们所说的“体制内”的人比例差不多。

  中国的体制决不简单是“共产党的”。中国有大量“处于底层”的共产党员,也有无数人生获得巨大成功的“党外人士”。中国的体制的确存在不平等,但每一个人在不同位置间的移动,途径越来越多。

  中国的体制不是“有没有缺陷”的问题,而是这个“存在缺陷”的体制是不是能够制造社会进步,把国家带向前进的问题。完美的体制根本不存在,体制的优劣在于它塑造向善改变力量的强弱。中国现在的情形是,舆论对变化的要求,比中国已有的实际变化幅度还要高。

  体制本身确需不断优化,这就是中国不断改革的原因。从当前情况看,中国做这种改革的任务很重。但说到底,这种优化不是对体制进行“革命”,从而对体制内的利益位置做彻底的“重新洗牌”。社会永远有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愿望,但它轻易不会成为全社会的冒险盲动。

  一个体制的活力,最终是要与个人的力量对接的。体制的有序性和社会成员行为的丰富性不断互动。这当中有巨大的中间地带,处在极端位置的人总是少数,而中间地带却吸纳了大多数人和改革的种种作为。既不应用特殊位置的特殊表现来代表整个体制,也不应对“少数”问题给予莫视。因为互联网时代,只要是“坏的”东西,无论它是个别还是普遍的,破坏能量常常差不多。

  人类能够准确认识“体制”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不仅是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体制中,全人类生活在各种体制的竞争甚至对立中,建立评价体系的客观和中立就需要认识论的科学和心胸的豁达。还因为“体制”的形成史太短,它与国家及个人命运的因果性需要多得多的论证。

  当前的一个倾向是,价值观取代认识论常常成为谈论“体制”的出发点,“结论”的预设性越来越强。中国对“体制”的探讨很容易笼罩在这样的不理性中。回归真正的科学精神,使这种探讨对中国改革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成果和政策建议,这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起飞”的中国社会来说,或许是必不可少的“在轨姿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