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机场到神木:话说''元宵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5:1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形成“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全民习俗。那么,为何要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呢?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宵”,即夜也。古人认为,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元夕节”。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按照中国民间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元宵节期间,特别是正月十五夜晚,人们多吃元宵(汤圆)来应节,象征家人相聚、幸福团圆。此外还有挂花灯、猜灯谜、放焰火、垒街火、迎紫姑、游百病、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击鼓、舞狮、舞龙、舞灯等民间娱乐活动,欢歌喜庆、其乐融融。流传至今,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民间最隆重、最盛大的喜庆节日。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和其它中华传统节日一样,同样被富于想象、富于浪漫的炎黄子孙赋予了许许多多神话色彩,表现了中华儿女崇尚美好、鞭挞邪恶,追求真、善、美的思想。

笔者整理了一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燃灯表佛”。元宵节赏灯,始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推崇佛教、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日,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皇宫和寺庙里“燃灯表佛”,无论士族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年年如此。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再由中原到全国,不断发展、沿袭,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到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二、祭祀“太乙”。太乙神亦称“泰一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馑和瘟疫。据说,汉朝时,汉武帝曾久病不愈,后有高人指点求助太乙神,竟奇迹治愈,乃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22年)开始建太乙祠坛祭祀,并每逢正月十五日通宵达旦以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了。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三、燃灯乐天。也有人认为,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古人最先崇尚道教,他们认为,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敬天神,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健壮。

四、焰火避凶。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间凶禽、猛兽、怪物特别多,它们四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于是,人们就经常组织起来去防卫、攻打、消灭它们。有一次,天宫的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一位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天降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要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烧毁。天帝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儿,她知道那位猎人是在不知情下误杀神鸟的,她不忍心看到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人们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个个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大家每天愁眉苦脸的,聚在一起想办法。一天,一位老者终于想出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我们每户都在自家院里张挂灯笼、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间已经都被烧光了。”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好,就分头准备去了。正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已是红光一片、响声震天、火焰不断,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百姓也就借此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天下百姓家家户户都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来纪念。

五、东方救美。汉武帝时,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足智多谋、善良风趣。有一年冬天,天空连续几天大雪不停。一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他刚走进园门,就看见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拦住,并问她为何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和家人见过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元宵姑娘就更加思念家人。她觉得自己不仅不能象常人那样在双亲跟前尽孝,甚至连父母面都不能见一下,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深感同情,就劝她不要自寻短见,并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乔装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因为快过年了,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问吉凶。不料,每个人所占卦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陷入恐慌。人们纷纷向他求问如何解灾。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以去找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有人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不免心中大惊,连忙派人请来东方朔。东方朔看后,假意想了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以让宫女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同时,可以传令京都百姓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家家挂灯,灯上要写上作灯者的名字,而且要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日晚上进城观灯,夹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立即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晚上,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做汤圆供火神君,而且要全城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而正月十五这天也就叫做“元宵节”。

六、 “平吕”同乐。另一个传说为“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后,汉惠帝病死,吕后篡权,独揽朝政、专横残暴。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人人深感愤慨,但都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其宗亲惶惶不安,害怕遭到报复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刘囊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即位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百姓也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日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举办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俗称“闹元宵”。

无论如何传说,这一节日的由来都是一脉相传的。“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都是以吃汤圆、观街灯为主,取团圆、和睦、光明、幸福之意,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地方,人们通过其它方式,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台湾民间,“灯”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也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从放灯的习俗来看,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则长达五天。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也是中国一个浪漫的节日。在古代封建的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正好给未婚男女交谊、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宋人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曾诗云:“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里也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都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城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是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是在元宵节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如今,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盏盏花灯报元夜,岁岁瑞雪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花灯遍照万家春!” 祝福我们伟大的民族!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福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团圆!永远光明!永远幸福!永远旺盛!

 

                                                                                201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