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ii粤语:中国传世绘画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7:55
中国传世花鸟画大全

美图名画

(点击图片欣赏原图)
 
 

《鹳鱼石斧图》 新石器时期  陶质彩绘器  高47厘米  口径32.7厘米  河南省博物馆藏

陶缸于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系夹砂缸。此画笔法凝重,色彩醒目,形象逼真,反映了当时原始部族的渔猎生活,是我国原始陶绘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游骑图》

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7厘米  横9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一队人马由左向右出行的场面,人马一同目视远方,创造了一种远行的气氛,从而使右侧本来局促的空间顿显空旷辽远。画家以娴熟细劲而简洁的笔法描绘,人马造型雍容大方,神态各异,为唐代画马的典型风格。

 

《百马图》唐  伟偃  绢本设色  纵26.7厘米  横30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卷共描绘各种马95匹,41位牧马的奚官在一条河中及岸边洗马、戏马、驯马、饲马的场景。近百匹黑、白、红、花等各色马有动有静,生动活泼。画中笔法清秀温雅、敷色清淡,可以看出唐法向宋元罚变化的痕迹。

《五牛图》 唐  韩滉  纸本设色  纵20.8厘米  横139.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滉(723——787),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东西两道节度使,后封晋国公,以画牛著称于时。此图画五头状貌各异的黄牛,行笔粗放凝重,设色较为淡雅。作品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技艺,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照夜白图》 唐  韩幹  纸本设色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韩幹(706——783前后),陕西西安人。工画马,师曹霸而重写生。图中所绘“照夜白”骏马,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匹坐骑。此画以富有弹性的、遒劲的线条和略加渲染的绘画技法,恰倒好处地表现了骏马的矫健和奔腾气势,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画马的精品。

《牧马图》 唐  韩幹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3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人将擅画马的韩干与当时最擅画牛的戴嵩并称为“韩马戴牛”。此图线条纤细遒劲,神采生动,画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款:“韩真迹”。

《竹雀双兔图》 辽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14.3厘米  横56厘米

此图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整幅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对称性,生活气息相当强烈,从中不难看出花鸟画刚摆脱从属地位,开始形成独立画种的特点。同时,不难了解到辽代绘画艺术与中原的密切联系。

《神骏图》 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  横1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摹唐人之作,是工笔画晋人支盾爱马的故事。此图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纹浪花尤见功夫。可见此画技法出自唐人,纤巧处露五代画师之风。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绢本设色  纵41.5厘米  横7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荃(约903——965),五代后蜀画家。字要叔,今四川成都人。擅画花鸟,自成一派,作品多描写宫廷中异卉珍禽,先用淡墨勾勒,后以重彩渲染。后人将他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此图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

《雪竹文禽图》
五代 黄荃 绢本浅设色 纵23.6厘米 横4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荃对后世工笔花鸟画起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该图水天一色,于静寂中寓有生机,笔法奇峭、精细而简洁,用墨洁净,设色简单,是一种与其精工富丽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画风。

《山鹧棘雀图》

  北宋 黄居(采上戴宝盖) 绢本设色 纵97厘米 横53.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它既不是山水画,也不是花鸟画,而是兼有二者特色,巧妙而自然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海棠蛱蝶图》 宋 佚名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观其海棠花叶及蛱蝶的画法,当是北宋末画院中人所作。蛱蝶生动而情趣盎然,虽为院体画,却不流俗。

《双喜图》 宋 崔白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初宫廷花鸟画以黄荃工致富丽的花鸟体制为标准,崔白进入画院后却以生动自然的花鸟画,打破了皇家画派对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面,使画风发生明显变化。崔白的花鸟画善于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自然环境中花鸟情态的细致刻画,取得真实生动的效果。《双喜图》即为其代表作。

《珊瑚笔架图》 宋 米芾 纸本墨笔 纵27厘米 横2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是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在行文当中信笔所及,附于“珊瑚帖”之后,书法的意韵在画中表露无遗。

《墨竹图》 宋 文同 绢本水墨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属四川)人。他的画风潇洒姿致,如迎风而动。因他的竹木怪石独具风味,后人号之为“文湖州竹”。此图写倒垂竹一梢,着叶不多,疏密有致,以淡墨渲写,生趣蓬勃。

《古木怪石图》 宋 苏轼 纸本墨笔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该图又题《木石图》。定此画为苏轼作品,主要根据画后与他同时代的米芾、刘良佐的题诗。画中枯树姿态虬屈,正如米芾在《画史》中所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写生蛱蝶图》 宋  赵昌  纸本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蛱蝶图》以墨笔勾秋花虫草,形象准确自然,风格清秀,设色淡雅,与黄荃的富贵、徐熙的野逸又有几分不同。有人评价赵昌说:“赵昌折枝尤工,花则含烟带雨,笑脸迎风,景则赋形夺真,莫辨真伪,设色如新,年远不退。”此图无款印,明代董其昌题称为赵昌画,元代冯子振、赵岩题诗,董其昌题跋。

《五马图》 宋  李公麟  纸本墨笔  纵29.5厘米,横225厘米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

    该画卷分五段,描绘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名马,前四匹为“凤头骢”、“好头赤”、“锦膊骢”、“照夜白”,第五匹佚名(应是“满川花”)。每匹马前均有一牵马人,前四幅上有宋代著名文学家和大书法家黄庭坚题笺记写马名、尺寸及产地,卷后有黄庭坚赞誉李公麟品德的跋语。此为《五马图》中的第一匹和第三匹马。

《鹧鸪图》 宋  赵佶  纸本水墨  纵88.2厘米  横5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赵佶是一位奢靡庸碌的皇帝,但他在书画艺术方面却有着精深的造诣。他当政时期,力扩画院规模,提高宫廷画师的地位和待遇。他自己也孜孜深研,创作了不少精品。此画笔力精劲,上盖“御书”印,幅内上方有清乾隆皇帝的御题。

《柳鸦图》 宋  赵佶  纸本淡设色  34厘米  横22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诗书画上均有精湛的造诣,尤以花鸟画见长。此幅《柳鸦图》采用没骨法,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用生漆点睛,更显神采非凡。

《瑞鹤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51厘米  横138.2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表现的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祥云缭绕,瑞鹤盘旋。上有宋徽宗瘦金书题诗,并签押“天下第一人”。

《祥龙石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53.8厘米  横12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而著称。此卷分左右两部分,右边画宫苑中一珍奇石头“祥龙石”,左边为赵佶以瘦金书所写的题记、题诗。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纵81.5厘米  横5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画中赵佶的自题诗,可发现赵佶画这只五彩斑斓的大锦鸡,是为了颂扬儒家文、武、勇、仁、信这五种伦理品德。此画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传达出皇家的雍容富贵气派。

《芦汀密雪图》 宋  梁师闵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14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梁师闵,生卒不详,北宋画家,字循德,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此画用笔柔润,设色清丽,法度严谨,变化较少。幅末作者自识:“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小楷清秀雅致。

《雪梅图》 宋  杨无咎  绢本墨笔  纵27.1厘米  横144.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无咎(1097——1169),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人。杨无咎创造了两种画梅方法:一是烘托法,用水墨在绢上烘染作为底色,托出点点洁白的花朵;一为圈花法,即用墨线勾出花瓣。此图所画雪梅,兼用二法,形象洗练,用笔劲逸,富文人画韵致。

《花篮图》 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纵26.1厘米  横2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嵩,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他少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绘画上得其亲授,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此《花篮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花鸟画精品,画上有“神品”等多方收藏印章。

《雪中梅竹图》 宋  徐禹功  纸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92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者徐禹功画史无考,惟在卷后赵孟(兆加页,音FU)题跋中始知为画家杨无咎之及门弟子,又从书于竹节之名款“辛酉人”考之,当生于南宋绍兴11年(1141)或北宋元丰4年(1081)。画上有清乾隆帝及董邦达、梁诗正等人的题诗。

《寒鸦图》 宋  佚名  绢本水墨  纵27.1厘米  横113.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淡彩画雪霁严林、群鸭、寒塘衰草。画上无名款,原定为李成,然风格相差太远,后认为是南宋初期画院之作。元人赵孟(兆加页,音FU)题跋誉为能品。拖尾题跋还有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和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两题,尤为难得。

《瓦雀栖枝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于《宋人集绘册》(《石渠宝笈三编》)。无作者姓氏。按其风格,与林椿为近,当是同时代之作。笔法生动传神,具有典型的宋画风格和神韵。

《风雨牧归图》 宋  李迪  绢本浅设色  纵123.7厘米  横10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是南宋画家中最能工画走兽的,他最善于捕捉小动物刹那间的生动表情和特定行为动作。此图描绘风雨将作时二牧童赶牛回家的情景。画中笔墨精细,有工有写,足见画家描绘事物的功力。

《狸奴小影图》宋  李迪  绢本设色  纵23.5厘米  横2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一只娇小灵动的礼貌形象,笔法生动,粗中有细,工笔细致中还带有些许的粗率,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绘画精品。

《杨柳乳雀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状写了杨柳枝上幼鸟嬉戏的场景,很是清新生动,笔笔精到,不可增删。

《竹鸠图》 宋  李安忠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2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设色清丽雅致,笔法严谨而细中不乏粗率,是李安忠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中的佳作。画上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记。

《四羊图》 宋  陈居中  绢本淡设色  纵22.5厘米  横24.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居中,生卒不详,南宋画家,曾任画院待诏,专工人物、番马,描绘物态准确自然,画法精细,形神兼备。此图山羊的顽皮生动传神,景色清秋幽旷,富于生活情趣。

《梅石溪凫图》 宋   马远  绢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山西永济人。南宋光宗、宁宗时(1190——1224)的画院待诏。家中五代皆为宫廷画师。他继承家学,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自出新意。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有“马一角”之称。此图属于所谓“江湖小景”的小景画范围。

《晓雪山行图》 宋  马远  绢本水墨  纵27.6厘米  横42.9厘米

    此图描写大雪葑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画面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的效果,有着较强的空间感。

《层叠冰绡图》 宋  马麟  绢本设色  纵101.5厘米  横4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马麟花鸟画的传世名作。画面梅开似玉蕊占风,清幽冷艳,为典型的院体宫梅。

 

《荷香消夏图》 宋  马麟  卷  绢本浅设色

此图卷描绘平湖柳堤,微波轻荡,碧叶莲莲。用墨以淡为宗,从中可见其父马远的显著影响。

《红梅孔雀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马麟作。画上题名和风格与马麟相差甚远,也许是马氏一家之作,但年代似乎比马麟早。

《胆瓶花卉图》 宋  姚月华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图》(见《石蕖宝笈续编》)。签题姚月华作,上有宁宗(1195——1224)题。姚月华可能是宁宗时代的一位女画家,她的画笔力纤细,画风精巧细腻。

 

《雪竹寒雏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宋人集绘册》,见《石蕖宝笈三编》,无作者落款。画家运笔流畅遒健,很见骨力。工笔之中却具放逸,粗看似拙,细审则精浑。

《乌桕文禽图》 宋  佚名

此图原载《宋人集绘册》,见《石蕖宝笈三编》。无作者题款。画面描绘冬天微雪后,山鸟冲寒而栖息于树枝上,使观者有一种寒气扑面的感觉。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高23.8厘米  长25.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出水芙蓉》一画虽小,却画得十分精致生动。此画系采用没骨法,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

《碧桃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碧桃两枝,极富层次变化和立体感。全图用笔精细,设色淡雅,画面虽小,意趣无穷,是南宋写生妙品。

《离支伯赵国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2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用工笔重彩画法描绘了一枝荔枝,枝上站两只小鸟,是一幅寓意很强的绘画佳作。虽然画院画家的作品难免有脂肪气和攀附风雅的粉饰太平,在设色画浓丽重彩一隅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此画无论在构图还是骨法用笔上,都可以说是南宋院体画的代表。

《观音猿鹤图》 宋  法常  绢本水墨  淡彩  纵约173厘米  横99厘米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僧法常,号牧溪,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法常随笔点墨,意思简古,形象颇为严谨。背景则较为纵意。法常的作品流传到日本的较多,对日本的绘画影响很大。

《桃枝松鼠图》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纵26.3厘米  横44.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早期的花鸟画工丽细致,受宋院体画风影响。晚年在院体画基础上吸收扬无咎一派水墨花卉的技法,转向清淡,形成工中富拙、秀中见雅的艺术格调,与北宋以来文人画风格颇为接近,创造了新的体格。此画着色艳丽但精致典雅,富于士大夫气息。

《八花图》(局部)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333.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八花图》是钱选早年作品,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等8种花卉,工整秀雅,深受宋院体风格影响。  

《墨竹坡石图》 元 高克恭 纸本墨笔 纵121.6厘米 横4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此图为高克恭传世的唯一一件画竹作品,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幽篁戴胜图》 元 赵孟頫 纸本设色 纵25.4厘米 横36.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此画用笔工整,画风严谨细腻,是赵孟 花鸟画的精妙之作。

《谢幼舆丘壑图》元 赵孟頫 绢本设色 纵20厘米, 横116.8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此画江岸峰峦秀起,雾霭微茫,江平如镜,境界旷远。整个画面如古乐一般,虽系学李成、郭熙,但一改宋人的刻板。

《枯枝竹石图》元 赵孟頫 绢本墨笔
    此图描绘由奇石、枯木、丛竹、兰草构成的田野小景。画家用笔直以写法,顿挫自然,墨色浓淡变化虽不明显,但枯润变化丰富。笔锋正侧造成气势流动之感,虽为枯木,却生机勃勃。

《窠木竹石图》元 赵孟頫 绢本水墨 纵99.4厘米 横48.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赵孟頫用实践论证他的“书画同源”思想的体现。以淡墨写老枝,于苍润之中透出力度。

 

《竹石图》 元 管道升 纸本墨笔 纵87.1厘米 横2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管道升,赵孟 之妻,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最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

《著色兰竹图》

  元 赵雍 绢本设色 纵74.6厘米 横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雍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 的次子,当时有“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长”的诗句来赞誉他们父子俩。赵雍并不拘泥于家法,他不仅观察自然,得兰竹之形态,更能写出兰竹的神韵。此画用笔滋润淡雅,尽显兰的柔韧性格。

《溪凫图》
元 陈琳 纸本淡设色 纵35.7厘米 横47.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琳,字仲美,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其父陈珏,号桂岩,南宋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陈琳自幼得父家传,并得赵孟 指授,画名独步一时。《溪凫图》是陈琳唯一的传世之作。此画工笔略带写意,粗细兼用,笔墨潇洒流畅,浓淡墨色富于变化。

《二马图》
元 任仁发 卷 绢本设色 纵28.8厘米 横142.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人。元初著名水利家,擅画人物,尤长画马。此图画两匹肥瘦不同的马,作品以对比手法讽喻那些“肥一己而瘠万民”的贪官污吏,赞颂那些“瘠一身而肥一国”的清官。画面简洁,马的造型准确逼真,用笔劲健,设色清雅。

《猿图》
元 颜辉 绢本设色 纵131.8厘米 横6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一作庐陵人。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猿。所作形象,造型奇特,神态生动,时人称之为“八面生意”。画法上粗笔居多,笔墨豪放,渊源于南宋梁楷的泼墨减笔法。

《乔松竹石图》
元 李士行 绢本墨笔 纵181.9厘米 横10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苍松虬曲,枝干班驳,而其下的竹石青葱秀逸,对比强烈,画面显得简练而多姿。

《四清图》元 李衎 纸本墨笔 纵35.6厘米 横359.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进北京)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此图原为长卷,约在明代中期时被分割为前后两卷。前卷画慈竹、方竹各一丛,现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这里所选藏故宫博物院的一段为后卷。图中所画兰、竹、石、梧名“四清”,意喻君子的高洁品性。画中枝叶虽密,但笔笔秀雅简洁,墨色浓淡相宜,变化自然。

《修篁竹石图》元 李衎 绢本墨笔 纵152厘米 横100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出使过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态。此图的题材还是修竹与树石,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

《梧竹秀石图》元 倪瓒 纸本水墨 纵95.5厘米 横3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人,出身江南富豪,生活十分富裕。此画湖石瘦立,高梧疏竹,溪流涓涓,笔法雄阔,神气俱全。

《六君子图》 元 倪瓒 纸本水墨 纵61.9厘米 横3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倪瓒早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为避官租和兵乱,遁迹江湖,直至明初,过着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此画写江南秋色,坡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此图因此得名《六君子图》

《苔痕树影图》 元 倪瓒 纸本墨笔 纵91.5厘米 横33厘米 无锡博物馆藏


《琪树秋风图》 元 倪瓒 纵62厘米 横43.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墨竹谱》(之一、之二)
元 吴镇 纸本水墨 共22页 每页纵40.3厘米 横5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1280——1354),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庵主等。嘉兴人,家贫,杜门隐居,性孤僻,不满元朝统治,从不以画媚世。除山水画外,吴镇兼善山摸竹石。喜用秃笔重墨,气势豪迈。该册的题句印记,系统记述了他写竹的经验和创作理论。吴镇的画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墨梅图》元 吴镇 纸本水墨 纵29.6厘米 横3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吴镇性爱梅花,在家四周遍栽梅花,故其居所亦命名“梅花庵”。此图虽只画梅一枝,竹叶几片,但灵动飘逸,生机盎然。虽为游戏笔墨,却足见画家的深厚功力。

《松泉图》 元 吴镇 纸本水墨 纵105.3厘米 横31.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清秘阁墨竹图》元 柯九思 纸本水墨 纵132.8厘米 横5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人。他以画竹著名,亦善作墨花。墨竹师文同,而能自创新意。他常以书法用笔写竹石,书画结合,运用自如。

《晚香高节图》 元 柯九思 纸本墨笔 纵126.3厘米 横75.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鹰桧图》
元 张舜咨 绢本水墨 纵147.3厘米 横9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舜咨,字师夔,生卒年不详,擅长山水树石。他的传世作品极少,很为珍贵。此图画家运笔熟练,豪放中见规矩,画面意境淡泊清幽。

《山桃锦鸡图》

元  王渊  纸本水墨  纵111.9厘米  横5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前期。其自幼学画,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尤善花鸟、竹石。此画笔法、布局及题字均为黄荃一派,然用墨略显粗简。

《南枝早春图》

元  王冕  绢本水墨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王冕爱梅,也善画梅,他画梅干,用笔遒劲,顿挫得宜。此图画一枝折梅,枝干劲健,气势雄劲。枝上梅花报春,生机盎然而清新纯净,是一幅设色清丽、笔墨严谨的花鸟精品。

《梅花图》

元  王冕  纸本水墨  纵31.9厘米  横50.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冕工诗善画,亦能治印,尤以墨梅知名。此幅《梅花图》与其以往的画梅图都有所不同,不是以繁密取胜,而是以舒秀简洁见长。画家仅选取梅花半枝,梅影清风便扑面而来。

《幽篁秀石图》

元  顾安  纸本水墨  纵25.1厘米  横18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顾安(1289——1364),元代画家,字定之,自号迂讷老人,平江人,故自称“淮东顾定之。他以擅长画竹闻名于世,尤喜画风竹新篁。本幅有王谦和高士奇等四家题记,有乾隆等鉴藏印迹二十六方,曾入《石渠宝笈初编》。

《梅竹图》

元  吴瓘 纸本水墨  纵29.6厘米  横79.8厘米  辽宁省博物院藏

吴瓘 ,嘉兴人,富收藏,精鉴赏,墨梅学扬无咎,亦能画窠石寒雀,写意居多。他最为精彩的是即画且咏,把诗书画真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此画虽无名款,但笔法劲健雄丽,与满幅的题诗共同营造了一个完美的意境。

 

《竹鹤双清图》

明  王绂 边文进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4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绂善画竹,他笔下的竹潇洒简练,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此画为其与边文进合作的花鸟画精品,从画上乾隆的御题诗中可以看出此画的主题和意境:九龙沙县两幽人,一味芝兰气合亲。恰似绿筠将白鹤,无心常自结高邻。此外,画上还有其它几方帝王收藏玉玺。

《竹石图》

明  王绂 纸本水墨  纵68.7厘米  横23.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笔墨韵味更具文人情怀,当时被称为画竹的“国朝第一手”。此画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古木寒鸦图》

 

明  周文靖  纸本水墨  纵151.1厘米  横7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周文靖,莆田人,善画山水。画法师承马远、夏圭,而此幅则别开生面,用笔遒劲,墨色浑厚,写出秋林清旷的意境,颇有元人遗韵。

《牛背横笛图》

明  郭诩  纸本水墨  纵208.7厘米  横20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郭诩(1456——1529),字仁宏,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善画山水、人物,兼有粗笔、细笔两种面貌,精于粗笔写意画。此画是他最出色的代表作,画面一牛一童,用笔极为精练,运墨更见特色,非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实在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青蛙草蝶图》

明  郭诩  纸本设色  纵28.5厘米  横46.4厘米 

这也是郭诩出色的作品之一。碧草丛中蛙跃蝶舞,生趣盎然。没骨草杂以赭色几点,更显出新秋气象。

 

《清风高节图》

 

明  夏杲  纸本墨笔  纵137.3厘米  横4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杲(1388——1470),明代画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此图绘怪石修竹,意境清雅,画风不俗。

 

《淇澳图》

明  夏杲  纸本墨笔   纵30厘米  横112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淇澳是个地名,位于河南省,以盛产竹子而著称于世。此图即是一幅表现河水坡石滩渚间之竹林的传世名作。笔法劲健,构图疏密有致,整个画面显得十分清雅高洁。

 

《淇澳图》之一

《淇澳图》之二

《淇澳图》之三

《淇澳图》之四

《淇澳图》之五

《淇澳图》之六

《春禽花木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41.3厘米  横53.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边文进,名景昭,字文进,福建沙县人。生卒年不详,精画花鸟、禽果,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画法工细,赋色浓艳,富丽堂皇,为明代早期花鸟画高手。此画为其代表作之一。

《三友白禽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52.2厘米  横7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画中的“三友”,指松、竹、梅三种花木,画家以此喻人的品德气质。此画“三友”交错迎人,禽鸟多而不乱,巧妙地安排了繁复的构图,构思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