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盗老特纳的脸:用诗人的眼光寻找和发现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8:38:22
用诗人的眼光寻找和发现美 作者:袁硕望   文章来源:临湘市法院 

诗人的眼睛其实是他的心灵,只要心灵有一汪纯洁,透澈的泉水,诗就会汩汩流出,流成一条长长的汨罗江,流成一泊浩浩的洞庭湖。

袁泉先生的眼睛其实就是诗人的眼睛,一眼望去,诗便流出来了,流成蔚为壮观的诗的江湖。

年轻的时候,袁泉先生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许多华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他是享誉华人诗坛的一颗诗星。他的散文诗集《南湖情深》出版后,得到了冰心、臧克家、骆文、管用和等文坛前辈的肯定,在文艺界颇有影响。

如今,诗人老了,白发苍苍。他的眼睛依然是诗人的眼睛,他依然在用诗人的眼光寻找和发现美,他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成了摄影家,咔嚓一声,他使美变成了永恒。

诗人的眼睛瞄向原野,原野便愈发绚丽灿烂。《红叶红遍大别山》组照是光与影的完美呈现,是色彩与光影的的揉合,是视觉与灵魂的碰撞。无论从光影还是从构图来看,她们都能震撼人的心灵,使你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摄影师的魅力。有时候,摄影作品是可以抵达灵魂的,自然也是能够与人达成默契的,而摄影家在拍摄出自然景观的灵魂时,又将自身的情感倾注其间,并赋予其灵魂永恒的外在的美丽。这种美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也是可以穿越自然和灵魂的。其中有一张照片,摄影家选择逆光,阳光从树叶的背面照射过来,照在斑斓的红叶上,红叶显得更加光鲜,更加透亮,更加绚烂,摄影家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时,光与影更加完美的结合,产生了真实与虚幻的效果,成为秋天的经典。《秋菊冬雪喜相逢》组照是一种美的极致,有一种美是对称,有一种美是对比,有一种美是对话,有一种美是对持。秋菊与冬雪是秋与冬的对话,是金黄与洁白的对话,是高贵与高洁的对话。同时,秋菊与冬雪是季节与季节的对持,颜色与颜色的对持,菊花与雪花的对持。她们是那么平静,彼此对视,彼此相拥,彼此相融,然而她们的内心却充满波澜,她们明争暗斗,各领风骚。她们是对立的,然而她们却是一个美的整体,无论谁离开谁,都会失去一半的美。这种美互为衬托,也互为依托,是和谐的美。作品中的秋菊金光闪闪,耀人眼目;作品中的冬雪银光灿灿,晶莹剔透,是黄金与白玉的完美结合,是光与影的最佳表达。《寒梅报春》与《秋菊冬雪喜相逢》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的眼睛其实还是儿童的眼睛,他的作品自然充满童趣,如《芦花》等。

《风雪点染画更美》是一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摄影佳构。这幅瓷画本来就很美,现在盖上了雪,这便使画美上加美,赋予新的内涵:真善美是在风雪中历炼而成的,或者说,只有经得起历史风雪的严峻考验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正如作品的标题所说:风雪点染画更美!摄影家独具慧眼发现了这个画面真与假,虚与实,画外与画内的这种巧妙的艺术结合,并且把它定格成为这美丽的永恒!耐人寻味且弥足金贵!

诗人的人像组照是灵魂的派生物,是真、善、美的追求、表达与呈现,是一个人灵魂的最深刻的写照。“摄影家和医生,以及一切探索人类灵魂的职业一样,有一双洞察人心的眼睛,他可以在瞬间就看出陌生的个性气质,而后用他的镜头记录下这灵魂的表象。”《功夫宝贝》、《祝酒舞》、《天人合一》(组照)《少是夫妻老来伴》、《安度晚年》、《烂漫年华》、《小观众》等一系列人像照片就是最好的佐证。《祝酒舞》组照富有动感,充满力度和活力,十分给力和传神。照片中的人物表情丰富,神态活现,具有质感,人物形象十分丰满。《烂漫年华》人物充满憧憬,向往未来,青春气息浓郁,是不可多得的青春快照,展示了人物的天真烂漫、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少是夫妻老来伴》取景巧妙,将一对情意缠绵的玲珑少年和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置身于公园之中,爱意流淌,揭示了生活的甜蜜和人间的真情。最吸引眼睛的当属袁泉先生的人体艺术组照《天人合一》,人与荷、人与野草、人与岛、人与弧、人与圆,展示了人与自然最真实,最动人、最和谐的一面,蕴含了光学、文学、哲学、美学、自然学和伦理学等最核心的东西,这是人和自然美的祼衽,也是真、美、善在自然与人之间的某种默契。特别是俄罗斯女郎那亮丽的眼神似乎是诉说一种求真求美求善的渴望,也许是对爱的渴望,也许是对道的追求,也许是对美的向往,这样的眼神是可以传神的,也是可以震撼心灵的,这是一种无法伪装的精神的美。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自然和艺术,象是相互躲藏/在于真诚的努力,只要我们用有限的光阴投身艺术全心全意,/自然就活在我们心里。/放荡不羁的人不可能把纯洁崇高完成。/要创造伟大,必须精神凝聚,/在限制中显示出才能,/规律给我们自由。”袁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他对歌德这段对“自然和艺术”的精辟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解。摄影作为光和影的艺术,它的局限是在所难免的,它无法像诗歌和音乐一样用语言和音符征服人的心灵,但它却在限制中发挥了充分的自由。就在这真实的毫无伪装的人体艺术中,爱与美得到了升华,人与自然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此时,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和地,阴和阳,人和物,它们其实都是赤子,都是思无邪,都是灵魂的美。用光来作诗是真正的摄影家终身追求的目标,用曝光的瞬间定格事物的全部精华,其难度并不亚于写诗。袁泉先生的摄影作品总是能够精确地再现拍摄对象的形态、色彩、光影、空间,质感和机理等,总能充分体现拍摄对象本身的材质美、肌理美、秩序美,意境美和灵魂美。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袁泉先生作为作家、诗人、画家和摄影家,他追寻和发现美的眼睛则更为独特,更让人有一种心灵的感动。

美在袁泉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无处不在,谁能想像,他运用一部相机居然能让杂交水稻之父神情跃然于光影之间,活灵活现。你看,袁隆平先生岁月刻下沧桑的古铜色的脸充满笑意,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看到了希望的田野一片金黄,也似乎体现了他对献身黄土地,战胜饥饿的欣慰,摄影者通过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的处理和构图的设计,充分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使袁隆平先生的形象和内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他的形、象、精、气、神、韵。怪不得这是袁隆平院士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也怪不得这张照片得到了海内外许多摄影名家的一致好评和许多报刊、杂志的刊载和评奖。

用诗人的眼光寻找和发现美,用光和影的完美结合表达美,这已是袁泉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其独特的摄影视觉语言使美得以永恒。生活需要美,生活需要美的发现者和表达者,愿袁泉先生的艺术之泉汩汩不息,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