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1 4 国语:网络战争 互联网如何改变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6:13:53

 

(上部) 前言:本書版權歸九州出版社所有,書籍內容逐步一篇篇收集于網絡,并修訂集成。本書發佈后,各位讀者請勿將本書用於商業性傳播,請尊重原作者版權!转账本文章请务必保留前言,以示对作者的尊重!!!网络的世界,你,我,他,都将成为过客,让我们品味网络世界,笑看快意人生......  本書作者 :東鳥 网络文档整集收录:东东     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
  第一章  当我们失去互联网会怎样   “没有谁是独立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土,整体的一部分。”
  ——英国诗人多恩  这句话,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地球村里人类社会关系的经典写照。想想看,我们一天里有多少时间是对着电脑,查找资料、沟通客户、下载文件、浏览八卦、潜水灌水……  曾经我们不断思考,假如人类失去空气,假如人类失去淡水,假如人类失去森林,假如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假如人类失去互联网,世界将会怎样?  就像地球失去东南亚  2006年12月26日20时许,中国南海海域(台湾省宜兰外海)连续发生强烈地震,中美海缆、亚太1号海缆、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造成中国内地至台湾、新加坡、东南亚到美国、欧洲等方向的通信线路中断,亚洲国际互联网大面积断网,遭遇网络“后天”风暴,国际网站访问不通,电子邮件频繁丢包,即时通讯连连受阻,电子商务总是停滞……港澳台地区国际互联网访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话音和专线业务受到波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依赖互联网的IT、通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受到极大影响。  几根光缆断了,一个世界乱了,地球失去了东南亚。东南亚地区通信阻塞,商业交易陷入混乱。正如网友所说,“世界越小,灾难就越来越国际化、直接化”。一场发生在台湾海峡海底的地震,波及的不再是海岸边,而是整个世界。  MSN联络断了,Hotmail邮箱打不开,Yahoo、亚马逊网站无法登录,杀毒软件升级不了,网上购物无法确认……中国很多网民的工作与生活随之掉了线。新浪科技调查,截至27日15时有超过3.5万网友参与调查,绝大多数网友称无法正常上网,57%称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38%称部分受到影响,仅4%表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52%称断网给自己或自己的公司造成了一些损失,39%称损失严重。MSN无法登录,没有人问候聊天,没办法收发邮件……仅中国就有1500万MSN用户受到影响。  断网之后,人们才体会到互联网是多么重要。平时信手点击、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突然瘫痪,人们才发现潜在冰冷深海的6条直径不到10厘米的光缆断裂,竟然造成我们不能承受之重:多少经济来往延缓?多少市场资讯不畅?多少朋友暂时失踪?多少正常活动进入冬眠?……原来我们的生活“悬于一线”,维系在茫茫大海中数条细细的光缆之上。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15年,互联网根系已经深深渗入社会生活,成为难以替代的数字神经。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十八年  18年前,准确地说是1991年8月6日——伯纳斯?李在alt.hypertext新闻组贴出一份关于World Wide Web的简单摘要。这个日子随即载入史册,标志着WEB页面在互联网上首次登场。他提出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WWW的概念,此后WWW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今天,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大。现在,公开出版的网页有500多亿,但网页实际数量可能比被搜索引擎编入索引的500亿,还要多400至750倍。每分钟,又有数十万计的页面加入。
  伟大的互联网简史
  互联网从出现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化应用前的实验阶段(1969~1994年)
  同许多重大科技发明一样,互联网的发明也源于军事目的。冷战时期,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保证在核打击下军事通信畅通,美国国防部1969年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的分组交换网——阿帕网。1971年4月,阿帕网已连接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犹他州大学、BBN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等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BBN公司的Ray Tomlinson发明通过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mail程序。Tomlinson在阿帕网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符号?他回忆说是因为这个符号用得很少。至此,Email这种伟大的信息交流方式诞生了。
  1972年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坚冰被打破,中美关系翻开崭新一页,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同样,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中,1972年也是值得记住的一年。25岁的工程师N.Bushnell设计了一台简单的乒乓球游戏机,随后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个娱乐场和每家俱乐部,终日响着“乒乒乓乓”的声音。乒乓球家庭游戏机,几乎成了美国家庭圣诞节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电脑游戏从此风靡全球。BBN公司的Robert Kahn建立第一个公用的上网范例,将40台机器连入阿帕网。DARPA研究人员卡恩(Kahn)设计出TCP/IP传输协议标准,这是互联网的基石。1983年1月1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将TCP/IP作为阿帕网的网络协议,并正式命名为“Internet”。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成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它连接了美国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并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教育科研网络。1987年9月,中国北京大学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当时还未加入互联网。
  1991年,瑞士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程序设计员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WWW技术(万维网),采用超文本格式(hypertext)把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链接在一起,WEB页面首次登场。1993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国家超级应用软件研究中心(NCSA)的Marc Andressen、Eric Bina设计出采用WWW的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浏览软件Mosaic。这也是微软Internet Explore的基础。1994年,Mosaic程序被重写,改名为Netscape Navigator后推向市场,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在这一阶段,互联网由政府出资建设,用户免费使用,网络规模小、速率低,主要应用于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操作比较复杂,用户只局限在科研或者专业人员。
  第二阶段:社会化应用的初始阶段(1994~2001年)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1991年通过一个计划,从1994年开始允许商用网络运营商通过竞标方式将各自的主干网互连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主干网来取代NSFNET。1994年,美国允许商业资本介入,互联网从实验室进入面向社会的商用时期。1994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4月20日,中国用64kb/s专线正式接入互联网;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中国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
  1995年4月30日NSFNET主干网正式停止使用,NSF把NSFNET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Sprint、MCI和ANS),全面商业化的互联网主干网形成,互联网进入了商业应用时期。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普通民众开始进入互联网络。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1996年1月正式开通提供服务,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
  1996年,全球1200万主机接入互联网,建立50万WWW站点。万维网将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组织在一起,通过浏览器呈现给用户,大大
低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够更简捷方便地使用互联网,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站出现,互联网迅速成为全球化的公众信息平台。1999年2月22日,第一家网上银行在美国印第安纳正式营业。1999年9月,中国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一阶段,互联网以网络的扩大、用户的增加和大批网站的出现为主,主要应用于浏览网页和收发电子邮件等。互联网的潜在商业价值被普遍看好,吸引了各方投资。由于商用初期未能迅速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过度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20世纪末全球性“网络泡沫”的出现与破灭。
  第三阶段:社会化应用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泡沫破灭,互联网发展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技术发展,为互联网应用的丰富和拓展创造了条件。在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互联网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扩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网络应用日渐成熟,互联网逐渐渗透到金融、商贸、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万维网(Web2.0)使每个普通网民都可以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网络内容日益繁荣。截至2008年,互联网已经覆盖世界五大洲233个国家和地区,网民超过15亿,普及率达21.1%。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球性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在这个阶段,原先互联网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商业模式问题、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不安全、不稳定的隐患,也随着互联网的社会化而更加凸现。比如,日益增长的针对DNS系统的攻击及黑客行为,域名与知识产权的冲突,域名与隐私权保护,域名持有人的权利保护等。不仅互联网自身发展面临着挑战,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负面影响受到了普遍关注。人们在反思互联网设计理念的同时,开始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的新思路,互联网发展日趋理性。  世界变成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歌《我和你》歌词  “到了21世纪,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数字地球。”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2008年7月31日,我和一位首长的秘书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下午,我们通过层层安检,到了国家体育场鸟巢。这是我第二次到鸟巢。第一次来时是为了了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情况,那时这里还是一个大工地,现在鸟巢的景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是如此瑰丽与壮观。开幕式很精彩也很震撼,张艺谋导演对灯光与影像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不过,如果你去广西阳朔看过"印象刘三姐",或许这种震撼就似曾相识了。开幕式彩排尾声阶段,在星光璀璨的宇宙中,画卷中央一个蔚蓝色的地球缓缓升起,数十名演员在五大洲、四大洋之间走动跳跃,一个人类的地球村赫然出现在眼前。
  眼前的景象,不就是数字地球村的形象再现吗!即时、无界的互联网,就像莎拉·布莱曼和刘欢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唱的"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人类为了共同的梦想,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村子,而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互联网已经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0和1的转换之间,把你和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05年英国"FT/高盛"财经书大奖得主,《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世界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全球化3.0版本。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微,整个世界的竞技场因一台无所不包的电脑而被夷平。越来越多的人被电脑、电子邮件、网络、远程会议和各种新软件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地球村里,如同古代神话人物夸父一样,瞬间跨越五洲四海。
  "地球变小了"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人都爱讲:"地球变小了!"这当然不是指地球直径变短了。说地球变小,主要是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人类地球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我们今天所说的地球村概念,已不再是因为发明了飞机让世界物理距离变"短",而是互联网让人们有"无时不在身旁"的感觉。"离互联网还有多远?从此向西500米",这曾是上世纪末赢海威公司的网络广告。从那时起,人们认识到,一只奇怪的"猫"(Modem)可以让电脑连接到世界各地。从此,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高度扁平化的村落,把世界各地的人拉到一起,让全球成为一个大家庭。
  进入21世纪,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每天每分每秒都会有奇迹发生。互联网,速度是一秒30万公里的光速,范围是全球,距离是零,容量是无限,时间是24小时,鼠标对鼠标。互联网突破了国家、地域、政治、语言之间有形和无形的疆界,成为庞大的地球社区,把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万里之遥的信息传播瞬间即可完成。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人们,因互联网而缩短距离,都成了地球村的村民。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认为,地球变成了全球村落,因为波音747的制造和A380的运载能力导致了板块与板块之间前所未有的距离接近,互联网以秒计的资讯速度使得全人类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地球村。
  互联网遍布五洲四海,不管你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非洲,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交流。
 
 
 
 
第三章  改变世界的十大动力
  第一节  平等的新世界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网上,阶层、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地被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地位的平等带来了交流的自由,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互联网是平等的。
  互联网天生就蕴含着平等的精神,互联网上人人平等。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地球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网络的强大功能和丰富资源,人们都将充分分享信息,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曾有一位网友大谈互联网的好处,"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上级领导的冰冷专横,没有物质金钱的铁腕操纵,只有心灵与心灵的平等对话,所以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吾爱现实,吾尤爱虚拟。网中自有颜如玉,网中自有黄金屋。躲进网络成一统,管它春夏与冬秋……"平等给人带来自由交流的乐趣。
  互联网所具有的平民化、平等化、自由化特征,正是它的永恒魅力所在。人们闲暇时浏览网站论坛,谈话、交心、游戏,在网络这个国度里,所有网民都是平等的。人们不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财产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所有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都向所有人开放,而不分人的自然禀赋差别和社会条件差别;在信息资源配置和信息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所有需求者一视同仁而不采取强行区别或歧视对待。
  平等梦想的开始
  平等(equality)这个词,英文词根是equal,英文释义为"the same in size,amount,number,degree,value,etc",中文意思是"事物大小、数量、数目、程度、价值等方面相等或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辞海》)。人人平等的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佛教上有"众生平等"的说法,基督教认为人生而平等,都是上帝的子民。16世纪德意志的托马斯·闵采尔认为,实现了人人平等,"天国"就会降临人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倡导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所著的《大同书》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个极为理想的状态,任何平等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如同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科技发明都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人类朝着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迈进了一大步,提供了一种可能。
  互联网开始成为抹平世界的推土机。在人类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人,可以靠自己就找到这么多资讯。互联网相当于个人层次的资源开放、外包、内包、供应链、岸外生产。有了它,个人就可以建立自己的资讯、知识、娱乐的链条。研究、编辑、选择、娱乐都可以自己作,不需要上图书馆、电影院或借助电视网,自己给自己指导,自己赋予自己力量。
  信息的平等
  "只要有宽带或数据机,在家或是到网吧上网,大家的资讯取得都一样方便了,不管是柬埔寨的小孩,大学教授,或是我这种搜索引擎经营者。Google让众生平等。我小时候完全不是这样。我以前查资料最好是去图书馆,里面还没那么多资料。如果想找什么,只有祷告奇迹出现,否则就得找简单或最近的资料。Google出现后,突然间,小孩都可以查全世界图书馆的资料了。"
  --Google创办人布林  互联网就如同一个没有疆域的巨大信息海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身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了解很多和自己相关的周边信息。这些信息在获取上是平等的,它破除了少数人控制、垄断信息传播的局面,打破了不同人享受不同信息的情况。信息平等已经成为评判整个社会先进与否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标志。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信息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不论种族、信仰及经济条件,都应该能够自由地得到信息,有效地拥有信息,让公民更好地解决日常问题,甚至给政治以良性影响。然而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鸿沟问题,甚至产生知识富足和知识贫穷的分化。正如联合国信息素质专家会议"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质社会"所说,由于各个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经济基础不同,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们,还没有获取信息的意识或者说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能够很好获得、利用信息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这使得信息产生、传递和利用过程中,呈现明显集中的取向,形成在信息拥有量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巴尔卡堡是毛里塔尼亚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联合国在这里有一个医疗小组。有一次,一个白内障患者前往医疗小组求治,治疗结束后他问,医疗小组会在巴尔卡堡待多长时间,如果离开了,什么时候再来。医疗小组医生递给他一张名片,告诉他可以按照名片上的E-mail地址和他们联系。"E-mail?什么是E-mail?"那名患者一脸茫然。根据联合国调查显示:在一些极端贫穷的国家,互联网用户人数还不到国家总人口的0.1%,很多人没有见过电脑。联合国对信息鸿沟问题曾有一个调查报告,报告中说,即便只有一台电脑,也可以有很多人使用它,人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如果这台电脑还可以上网,同样会有很多人通过网络了解到世界是什么样的。
  100美元能干什么?
  "'一个儿童一台笔记本'行动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送给每一个贫穷儿童一台电脑,更是带给他们一片不可思议的奇妙天地。"
  --前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
 
100美元能干什么?或许吃顿饭买件衣服都不够,但在不少人眼里,100美元意味着全世界都能享受同步的信息文明。数字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最早提出“100美元电脑”设想,让世界上不发达国家的贫困人群,特别是贫困儿童都能用上电脑,享受信息服务。尼葛洛庞帝将该设想命名为OLPC计划(One Laptop Per Child,一个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为推广该计划,2005年1月尼葛洛庞帝牵头成立非盈利性组织OLPC,并成功获得AMD、RedHat、Google、新闻集团等公司支持。在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突尼斯峰会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式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和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一同展示了一台廉价笔记本电脑的样机。它黄绿相间的外壳区别于市场上所有其他笔记本电脑,边缘处包裹了黑色橡胶保护套。
  2007年5月,乌拉圭一个人口仅2000人的小镇Villa Cardal的孩子们幸运地成为全球第一批OLPC用户,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拿到了他们的笔记本电脑。这些100美元笔记本电脑采用Linux操作系统,搭载500MHz处理器、128MB内存、1GB闪存(替代硬盘)、四个USB端口以及双模式显示屏幕,分别为全彩屏幕或黑白屏幕、日光可读模式,支持无线WiFi功能,同时可以连接到手机网络,也能让多部计算机同时分享单一网络连接。这种笔记本电脑不但可以使用一般电源、电池,也可通过附属于笔记本电脑上的手摇发电手柄以人力供电,使没有电缆线的地区也能使用。
  参与的平等
  “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
  ——数字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尼葛洛庞帝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的平等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互联网为信息资源平等共享提供了必要前提,而信息共享又为人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上,不仅人人平等,也可以人人参与。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参与方式。
  有人说,“互联网是上帝送给普通民众的珍贵礼物”。在他们看来,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区分社会群体的标准并不是财富,而是权利的平等和多寡。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罗伯特?史密斯教授在《互联网心理学》中预言:“就提供平等机会而言,互联网有以下引人注目的特点:在网上,相貌、年龄、种族、贫富、社会地位等所有原本足以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因素都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当某人在网上发表某种意见时,他人对其见解的判断并不会受其上述特征左右,这是一种巨大的均衡力。”“互联网将史无前例地为芸芸众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使得小小百姓也可能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可跟一个权力和财力大得多的对手展开竞争,说不定还能战而胜之。而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弱势群体’根本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互联网将界线抹去,把距离拉近,无论生活还是国家公共事务,你都可以点击鼠标,留下想法与见解,实现人人平等参与。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个网络投票热潮,“超级女生”评选、长城参选“新世界七大奇迹”“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中文作家”“中国最美50人”“红楼选秀”“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各种网络投票风起云涌。1995年,《中国青年报》借鉴《USATODAY》(今日美国)的模式,率先在国内尝试对社会新闻事件开设网络投票,以收集网络民意、网络上冷热酸甜的网友意见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成就了《中国青年报》知名品牌报道栏目“青年调查”。
  网络世界中,每一个虚拟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人。不管是每一个网上投票活动,还是每一篇网络评论,都体现着自由与平等,即自由发挥的网络使用权和自由发言权。互联网把那些有着相同价值立场、志趣爱好和目标愿景的网民聚集起来对政治、宗教、文化、生活、工作等问题交流看法、分享经验。人们有了自由发言和建议的选择,不用担心搜索引擎偏见的出现。互联网拓宽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开拓了人们了解公共事务的可能性,为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信息条件。
  爱沙尼亚是全球第一个将网络投票方式运用于全国范围地方选举的国家。2002年3月27日,爱沙尼亚议会通过《地方政府议会选举法》。网络投票方式对于现代民主具有巨大价值,可以极大地为选民提供便利,促进民众的政治参与。以美国亚历桑纳州1996年与2000年投票率的比较为例,2000年施行网络投票之后,相较于1996年的选举增长了600%,投票率高达93%,尤其是18岁到20岁的投票人口大幅增加。可见,网络投票对于落实选举的普遍平等原则具有极高价值。
 
 
 
 
第二节  我们即媒体  “一百年之后,新闻教课书上写的不再是《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而是博客了。”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安德鲁·沙利文  “互联网的几个标签,首先是博客,它将产生内容的权利从权威人士那里交到大众手中。其次,互联网带宽的发展、存储的廉价化,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表达形式,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使人类进入了沟通无阻力的社会。最后,搜索引擎使全人类共享一个‘大脑’,而每个人都是大脑中的神经元。这些都是‘自媒体时代’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时代’一定会到来。全球的人们像使用大脑一样,共享一个信息平台。”  ——中国搜狐公司CEO张朝阳   互联网是自媒体的。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使全球“共享一个信息平台”,人们开始习惯以网民身份参与并且干预公共事务。美国《时代》杂志继1982年把“计算机”评选为年度人物之后,2006年又把年度人物评选为“YOU”,也就是网民。《时代》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这是一个事实:当更多人突破了传统媒体参与形式,自主地投身于公共表达的传播之时,它就成为一种独立媒体形式。  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是话题中心,数十亿网民共同缔造了自媒体时代。所谓自媒体(We Media,我们即媒体),是以博客、播客、维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为载体的个人媒体的统称。美国《连线》杂志给以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下的定义很简单: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We Media”下了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大众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报告认为“We Media”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模式,以往媒体由上而下由传者传播新闻给受者的“广播”模式,开始向新闻传者与受众改变角色的点对点传播模式改变,称之为“互播”。可见自媒体的核心是基于普通民众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将这概括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新媒体都具有这种自媒体或者“全民DIY”特征,主要包括即时通讯、博网博客和手机媒体。  有研究者将传媒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⑴精英媒体阶段——农业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传播模式为小众传播;⑵大众媒体阶段——工业时代,特征是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传播模式为大众传播;⑶个人媒体阶段——信息时代,特征是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传播模式为个人传播。博客、维客、播客等新媒体形式是处于第三阶段,即个人媒体阶段的代表,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个人传播媒介。现在,一般认为自媒体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的总称。自媒体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是真正点对点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播,新型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中国博客研究者方兴东有一个形象比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大教堂式的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像是大集市式的传播。在美国新闻业研究所的研究报告“We Media”中,还有几个同义词:“participatory media”(共享媒体)、“social media”(社会媒体)、“collaborative media”(合作媒体)。这些词语的内涵都说明,新媒体已不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过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受众作为主角,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过程中。  每一位公民都是记者  “在人人都可以当记者或评论员的网络时代,新闻事业迈向‘双向新闻学’,记者变成讨论会主持人(比较像中间人而非老师或演讲者),阅听人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混合体。”  ——全录公司首席科学家John Seely Brown在“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中说
 
 
 
 
"We Media"对参与式新闻的定义是: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道、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当人人都可以书写网志、拍摄照片与DV,他们也都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记者"。
  近几年来,"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成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论著《We The Media》中以"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作为副标题,诠释了自媒体这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人人都是爆料王",无论是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QQ、MSN,都可能成为即时新闻的消息源。
  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有些战地记者无法触及的地方,网民记者为受众甚至主流媒体提供信息来源。Salam Pax的化名由阿拉伯语和拉丁语中的"和平"组成,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炮火的威力,应有尽有。他从巴格达家中向世界发送的鲜活的独家报道,既鲜明地批判着"萨达姆的独裁统治",也强烈反对着美英对他祖国的这场非正义战争,几乎世界主要媒体都在转载他发布的亲眼所见的新闻消息。
  重大新闻事件大多具有突发性,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新闻记者"。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者都是业余的,比如"9·11"撞机录像是路人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赤身xxx、被上了脚镣手铐的狱囚的照片和影像是美国大兵用个人数码相机拍摄的,2004年亚洲大海啸时第一批现场实况及泰国政变的现场实景也是由带着手机的游客披露的。2005年7月7日16时,英国伦敦地铁发生大爆炸,第一个拍摄照片和报道该事件的已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个人媒体"--博客。这被伦敦《卫报》称为"新闻程序的民主化",袭击中摄像头手机的使用标志着"'平民记者'的真正诞生"。
  互联网给了普通公民写作、编辑和发表新闻的机会,并且可以得到众多读者的回应。博客披露一条新闻后,成千上万的评论者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补充,使更多的新闻线索被发掘出来,事情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传达给更多公众。2004年9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播出关于美国总统布什捏造服役记录的报道,次日即遭到博客强力质疑,最后迫使威震业界二十多年的主播丹·拉瑟道歉并退休。
  2006年9月1日,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草根新闻网站"直播中国"(www.molive.cn)正式亮相。这家网站鼓励每一个普通百姓担当传统记者的角色,用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在直播中国网站上,很多普通人通过手机、照相机记录下社会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情。
  世界第一家成功的公民新闻网站是2000年初成立的韩国新闻网站Ohmynews。之后,各国相继涌现出很多公民新闻网站,比如我们的媒体(www.ourmedia.org)。OhmyNews在发刊词中阐述了新理念:"所有市民都是记者"。记者不是异形,他是拥有新消息、想要把它转述给其他人知道的所有的人。但是这个平凡的真理,却被"视记者为特权的文化"所蹂躏。特权化的记者齐集的集团,成为庞大的媒体,不只掌控了新闻的生产,也操纵了整体流通与消费结构。因此我们决心高举旗帜,跟他们展开游击战来对抗。我们的主要武器是"所有市民都是记者",我们要组成"新闻游击队的新闻联盟",展开第二次"NGO"(News GuerrillaOrganization)运动。我们的主要战术有三:一是打破当记者的门槛;二是打破新闻稿的写作格式;三是打破媒体之间的障碍。"
 
 
 
第四节  知识的再革命
  "从自由开放的知识交流之混乱中产生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革命。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维基人在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人类知识传播史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讯传播、电子传播。第一次革命,创造了语言,发生在10万年前;人类在公元前约3500年发明了文字,实现了第二次革命;在第三次革命中,中国人在唐朝初期首先发明了印刷术;1844年,人类进行第四次传播革命,迎来了电讯传播时代;1946年,计算机在第五次传播革命中出现,1969年美国实现计算机对接,1980年结成互联网络,1994年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五次知识传播革命,不仅有力地改变了人类在过去的所感所触、所见所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在现今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每一次知识传播革命,都对人类的知识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新的境界、新的时代。
  2003年,当全球SARS病毒爆发时,国际旅行被禁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利用互联网联系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实时分享共享数据和测试结果,终于在一个月内成功发现病毒。Wikipedia、Flickr、百度知道等,集合了彼此不相识的人们共同协力创作的成功范例,预示着互联网带来了人类知识的再一次革命。
  重构集体智慧
  "大群人总比少数的精英要聪明,不管是解决现实难题还是创造未来。"
  --《纽约客》杂志主笔James Surowiecki著作《群体的智慧》  或许另一位学者古斯塔夫·勒庞不会赞赏《群体的智慧》,他在《乌合之众》里说过:"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如果'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就根本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倒不妨说伏尔泰比整个世界更聪明。"古斯塔夫·勒庞没见过互联网,他要是见识了这个伟大的发明会改变他的看法吗?
  Web2.0时代来临,有一个聪明人这样总结什么叫2.0:"现在的互联网是活的"。是什么让互联网活起来的?是我们每个参与互联网活动的人。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泡在网上,有什么问题就到百度、Google上搜一下,很快就能找到回答。
  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开放和共享。创造每个人都可参与,每个人都可分享的网络百科全书,一直是维基百科(Wikipedia)的理想。维基百科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积累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聚合方式。如果有外星高智慧生命,那么他们了解地球人智慧的最好途径就是访问这本活动的百科全书。一直以来,我们对自上而下教义传播知识的方式习以为常,但以维基百科所代表的知识传播方式,似乎要改变一切。从2001年至今,维基百科已拥有128种语言版本,200多万个词条,内容以每天约1000篇文章的数量增加。
  Wiki原理在于开放编辑和自由协作,用户可以修改系统中所有的知识信息并添加意见,Wiki系统则记录下所有的用户行为和修订的版本历史。这好比大家共同在一张白纸上描绘,那些能获得最多人共识的部分在重复描绘中因为线条笔墨的加重而涌现出来(知识的这种自底向上的涌现与传统的知识由专家定义完全不同)。Wiki更强调集体协作,知识更多的是众人的智慧结晶,大量匿名的知识奉献者只记录下了他们的行为,不要求记录更多的相关信息。
  这就是Wiki所倡导的一种网络精神,维基社群的活动精确地反射着这种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平民化和非权威主义。不管怎样,历史是客观的,不会改变,当技术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历史构建从而替代少数精英的分析时,历史应该更能回避主观。每个参与者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每个声音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声音。这也是网络世界规则带给我们持续不断的冲击之一。
  如今,"集体智慧"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领会到这样一个逻辑:如果请其他人帮助自己设计和创造产品,就能够得到现成的顾客。而且网络用户提出的很多解决方案甚至比最有才华的个别人还要聪明。也就是说,在创造新产品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的风险更小了。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就通过互联网征集了新产品的外观样式,并从全球各地搜集非凡创意;美国宝洁公司也利用集团网络智囊团为自己的研发部门服务,利用外界启发而研制出的新产品比例已经从几年前的20%提升到35%,每个研发人员创造的销售额提高了40%。  知识共享的新方式
  网上流传多个版本的《维基百科旅店》,其中一句歌词唱道:"我们都是这里的囚徒,但我们是自愿的"。这很能概括民间百科全书写手深陷维基的心情,而之所以自愿,正是"天下人共享知识"的乌托邦理想。威尔士曾经说:"很多人受到共享百科全书这个理想的启发,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智慧的人常常没有条件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维基百科恰好提供了可能。另一个原因是做维基很有趣,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维客,喜欢和聪明的人一起交流探讨,共同编写,这是乐在其中的事情。"
  将全世界的知识收集于一个屋顶下,供人查阅,这个理想最早要追溯到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70万卷羊皮书。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个理想似乎要由"维基百科"完成--"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免费传递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百科全书,即使最贫穷和最受压迫的人也能轻松查阅。"如今,维基百科已经大大超越《大英百科全书》。
  在维基百科,任何人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权威",甚至连"主编"都没有。人人可以编写词条,人人可以修改,人人可以免费分享。维基百科对传统权威发起了挑战。
  根据维基百科媒体基金会的统计,维基百科有30多万注册用户,核心编写成员3800名,另外还有18000名常客。Lord Emsworth是维基百科的常客,从英国贵族制度的起源写到美国国会的历史,文笔相当老练、规范,不少文章还被评为维基百科当天的特色条目,但他只是一位16岁美国少年。与普林尼相比,这个16岁少年当然微不足道,但维基百科的算法是,500个Lord Emsworth大于或等于一个普林尼,而网络上可以有无数个Lord Emsworth。正是这些"乌合之众"们在抗衡《大英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校长、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维基全面开放的空间不仅给每个自愿的维基人提供了话语权,而且成为互联网上交流的平台。
  对正在兴起的维基模式,曾有人预言,在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维基百科种种,将打破人们熟知的文化交流常态,成为令人欣喜的知识分享方式。中文维基百科是维基百科协作计划的中文版本,繁简同站,大部分内容由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起合作完成。中文维基百科希望能为丰富汉语互联网络作贡献。中文维基从建立的那天开始就是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共用,第一位中文维基人Mountain曾经整理过一段数据:中文维基的使用者,中国大陆占46%、北美占22%、台湾地区占12%、香港地区占9%、日本占3%、欧洲占3%、东南亚占2%,其他未知来源占3%,全世界的华文使用者共同在中文维基书写词条,部分人还建立了闽南语维基和粤语维基。而维基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必须能包容所有人的观点,连用户名都不能对某一群体有侮辱之意。在中国,维基百科方式不断得到发展和延展,出现了新浪"爱问"、腾讯"问问"、天涯"问答"、奇虎"问答"、Yahoo中国"知识堂"等大量中文维基模式。
  互联网引发人类历史上另一场革命:学习的革命。互联网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和教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和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交流,E-Learning却改变了这一切。在互联网上,学习者不仅可从网上下载教师的讲义、作业和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而且可向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教师提问,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互联网一方面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
  集体智慧的协作
  "组织和架构一个平台,发挥和指引群体的智慧,将是互联网的动力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全民博客》  集体智慧,或者说"开放源"内容,和那些由专业人士编辑的内容具有同样的价值。所谓"群众的智慧"的集合能不能超越知识渊博的个体的经验呢?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充分发挥集体知识和智慧并获得成功的最好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已经成为"解放"人类思想的典范,创造着人类的知识。
  互联网在不断制造着传奇。维基百科全书从开始就设立了全人类各种语言共同书写的远大目标。全世界每一个角落,不分语言文化,都有人奉献自己所知,成全这部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知识库。在维基百科里,知识和信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被组合:它没有邀请世界上最精英的知识分子,而是让任何人都有权撰写、修改其内容。
  社会的所有力量都是人的力量,或者是人产生的力量。互联网最大的力量是"凝聚人的力量"。当互联网把全世界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也就把电脑前的人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将单个的人有机地组织了起来,形成了众多"团体",这种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互联网发动社区人的力量,把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它的个性世界汇聚起来,变成一个知识智慧的海洋。互联网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而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蚂蚁般地辛勤工作,构造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互联网,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维基注重的是思想、知识的交流。在任何一个话题中,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细分,或是将其引向深层或是引向另外一个领域。维基同时又能把一些相关的话题进行总汇。难怪有人惊呼,"如果你是一个兴趣广泛,而思维又跳跃性较强的人,很有可能会沉醉于维基之中而不能自拔。"维基给大众打开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如同走进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图书馆中分散的书籍,就好像在进行人脑的"云计算"。维基的优势在于永远DETA版,永远没有终结版本。人们不知道明天还会产生什么令人惊讶的事,维基每天都在产生新内容,每天都在进步……
  很多人认为,有一群无知的人在网上编写百科全书,听起来简直疯狂。但事实上,在维基百科幕后有一个由聪明人组成的小队伍,在照料和检查质量,好像有成千上万只眼睛盯着它。维基百科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更多的眼睛可以看见更多的错误",即破坏和错误不是不会发生,而是问题很快被纠正了。"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最近更改'的页面,他们坚持不懈地修改和补充彼此的文章。当不应该的修改和删除发生后,你还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版本。"比如,一篇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在英文原稿发表之前,有37名志愿者修改了259次,并翻译成18种语言。中文翻译稿则由4名志愿者修改了59次。观点中立也是维基百科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由于参与者拥有不同的背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想要使每篇文章客观、公正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就要求任何人在写任何一篇文章时,不能以自己认为是客观和没有偏见的观点来表述,而是必须公平地呈现一个议题所有的观点,即使你认为这种观点是错的。 第七节  政治的新力量
  “现代科技将使民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新技术有机会让全体人民参与政治,这种方式将从根本上挑战现有的政治权力架构,而这也让那些民选官员必须为其决策负责。”
  ——美国阳光基金执行主席艾伦?米勒  在“第二人生”走红后,一个由奥地利人发明、2006年7月进入德国的网络游戏“政治的力量”吸引了大量对政治感兴趣的年轻人。当即有近4万名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参与者加入游戏。
  互联网改变了政治生态,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2005年法国对“欧盟宪法”公投,此前所有传统媒体的调查都称公投会顺利通过,同时广大民众也在网上热议公投,表达看法和意见,并表示公投会失败。结果证实网络民意正确。之后,法国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跟踪网络民意的资讯机构,隶属总统府新闻信息联络部。主要负责收集互联网上一切有关对总统个人或政府表达个人意见、评价甚至不满情绪的信息;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公众某段时间内最关心和议论最多的话题,将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后,转达给相关部门,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或管理工作中便能减少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南辕北辙。
  网络政治早已是一种国际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公众通过上网方式参政议政也日益普遍。在一个伊朗军事爱好者聚集的论坛,最热门的帖子大都是“伊朗如何防止美国空袭”“怎么打游击战”等主题。
  网络政治的未来
  “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政府和选举政治,它不仅改变着政党引导选举的方式,改变着我们关注选举的轮换方式,而且还改变着我们选举出的代表为我们所做的选择,以及公务员为实现这些选择与我们打交道的方式。”
  ——布莱克为《数字化民主》一书做序所言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活。对于广大网民来讲,互联网正成为他们实现草根民主、将个人议题演绎为公众议题、将局部关注放大为大众焦点议程的传播平台。互联网正在改变政治民主,甚至改变政体。
  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主的性质。普通民众,只要具有上网的能力,就有机会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表达诉求。意见和诉求只要具有普遍性,就可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形成舆论,对现实的立法、决策产生影响。互联网的平等性,也保证了所有社会成员广泛参与。2003年12月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日内瓦阶段会议通过的《原则宣言》指出:“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和自由言论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被排除在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福祉之外”。公民可以有士农工商之分,公民权利却没有“含权量”的不同。
  民主政治在网络社会中不再是一种现代政体必不可少的缀饰,公民的政治参与将不仅仅限于投票,互联网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在提高选举中公众参与政治能力上有显著优势。比如,选举更便宜,建立网站的费用比起传统电视和印刷媒体也要便宜得多;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和政治控制,参与感增强,人们政治参与兴趣提高;极大地增加选民投票率,扩大民主政治的范围,“因为选民坐在家中,通过网络即可轻松投票”。政治学家预测说,美国大选的投票率将会由50%~55%上升到65%~75%,奥巴马竞选时的高投票率就足以证明。民主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互动和交流。互联网不仅保障了公民参与,网络世界不乏专家问政,这进一步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另一方面,网络民主也面临着挑战。民主选举的好处是体现民意,而非能选出品行优良的人才。选举出的是媒体明星,而不一定是英雄。媒体明星当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施瓦辛格、里根、克林顿、布什,就是例子。如果在中国,成龙、刘德华、姚明、李宇春等热心政治,得票数一定不会少。网络舆论已难以控制,很难形成统一意见,民意越来越分散,很难选出真正能代表多数人民意的人物。网民选择什么,就会在网上流行什么。民意比天气变化还要快,民意一会儿是云,一会儿是雨。网络信息传播很快,而且无所不在,政局也越来越不稳。互联网也可能使民主具有欺骗性。它可能被更加巧妙地编辑和操纵,使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事件、数字失实,误导公众。网络信息轰炸还可以把大量繁杂信息塞满公众头脑,使公众面对复杂的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互联网像过去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是这场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权力重新分配的始作俑者。
各国政要网上冲浪
  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政治的力量,可以出其不意地发生威力,在各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政治家们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自己的演说,让公众知悉自己的政治理念,可媒体总是有自己的考量,有时一言以蔽之报道出与演讲主题相距甚远的话题,有时则捕风捉影关注与政治理念无关的花边新闻,所以政治家开博客在法国蔚然成风。许多法国政治家通过博客来回避媒体对自己政治理念的删节与过滤。在美国这个互联网诞生地,政治家上网的热情一点也不低。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落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迪恩利用博客成功绕过传统媒体直接与选xxx行沟通,开辟了美国政治家开设博客的先河,继迪恩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州长以及法官加入了博客阵营。
  对于叱咤政坛的各国领导人来说,利用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增加与民众互动,越来越成为更多政要的首选。政要人物上网直面公众,美国人是先行者,各种竞选活动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互联网的“身影”,而在伊朗、越南等国,政要上网也正渐成趋势。
  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
  2008年6月20日9时13分,人民网强国论坛给网友发布预告:“各位网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胡锦涛总书记今天来到人民日报社了。过一会儿,他将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10时左右,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强国网友们在两分钟内上帖超过200条,在线人数在半个小时内超200万。截至当日14时,各大网站跟帖、留言近10万条。胡锦涛总书记说:“虽然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
  2008年5月,温家宝总理的名字出现在美国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并获得超过1.3万名支持者。在网友以温家宝总理名义注册的Facebook主页上,不仅有他视察汶川地震灾区的视频,还有他穿着棒球服的照片。至今已有近10万人用中英文在网页上留言。该主页上还有“温家宝总理照亮我的生活”“我们热爱温家宝”等多个与温家宝总理相关的网站。在Facebook上有数百名政治名人的网页,有人依据网页支持者的人数给政治名人网页做了排名。当时,温总理的网页排在第3位,而网页支持者的人数远远超过查韦斯和美国前总统里根。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进行交流2小时,网友留下了30万个问题和留言。他的名字再次成为Facebook热点搜索词,他成为该网站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之一。
  奥巴马: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递信息
  《纽约时报》把2008年美国大选定义为“Web 2.0时代的美国大选”,把奥巴马称为“Web 2.0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网络工具,视频、播客(视频分享)、博客、网页广告等多管齐下,尤其重视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博客等网络新营销工具的价值,最大力度地争取到了网民的支持。善于利用网络的奥巴马在胜选后仍然重视网络的作用。在当选总统后不到24小时,奥巴马的团队就推出了网站change.gov。奥巴马开始直接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递信息。2008年11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发表例行广播讲话,呼吁国会议员们尽快通过新经济营救计划,而讲话内容同时也出现在YouTube、www.change.gov上。
  梅德韦杰夫:与中国网民对话
  2007年2月2日北京时间18时,人民网、俄罗斯新闻网联合邀请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做客强国论坛,就“中俄关系”回答网民问题。
该新闻预告后,中俄两国网友通过论坛、新闻跟帖、邮件等各种形式向梅德韦杰夫先生提出了上千个问题。人民网预告点击量近20万次,跟帖上千个,提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教育、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其中两国的经贸合作和中俄关系的未来最受网民关注。
第九节  网络文化勃兴
  "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从而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着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以及对真理的看法。"
  --尼尔·波兹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文化也发生着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全球文化共享和舆论传播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模式,正在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互联网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改变了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海量的文化信息传播平台,而且逐渐演化为重要的文化作品创造平台、文化产品生产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传播与管理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快捷、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决定影响,借助互联网,文化可以实现裂变式的高速传播,文化的影响力大大扩展。
  什么是网络文化
  要了解网络文化,首先应先了解网络文化的定义。网络技术的发明,网络文化应运而生,内容总量激增、样式更加丰富,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感受和体验。
  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网络文化还处在发育状态,尚未定型。由于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同,对网络文化也界定不一。在这里,我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创作传播方式。它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形式,以及文化知识传承、思想道德教育、人际沟通交流、休闲娱乐和审美等活动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也包括依托互联网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如网络媒体、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动漫游戏等。
  互联网给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有:制作编辑、汇集发布思想文化信息的网站,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网上论坛和新闻跟帖,个人对个人或个人对群体的即时通讯、聊天室,个人在网站发布和管理信息的博客播客,网民集体参与写作的维客,社会化网络社区,多媒体出版物,基于手机等终端的移动应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使文化产品的内容极大丰富;二是网民的自主性,使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者间的界限大大淡化;三是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界限;四是互联网的交互性与群体性,使文化传播模式由点到多点的单向广播走向多方多向互动;五是互联网多媒体化,大大丰富了文化创造的形式;六是互联网的扩展性和延伸性,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形态。
  中国网络文化,既有着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地方,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媒体传播功能突出;民意表达功能突出;沟通交往功能突出。
  搭上开往春天的列车
  有人说,互联网是一座多媒体智能化的文化娱乐工厂。互联网就像一个多媒体兼容的综合媒体,可以图文、声情、影像、动画并茂,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请您"亲临现场"观看或亲身感受、体验产品或服务,也可以请你在线参与文化创作,还可以邀请你参加网上文化活动。互联网可以整合文化娱乐等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今,Web2.0的全面应用,再次充分地展示出互联网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成为人们传播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工具。个人文化娱乐,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中国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的使用规模分别达到1.87亿、2.49亿、2.02亿。有人发出文化娱乐搭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的惊叹。
  互联网大大丰富了文化创造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形态。
  互联网催生了众多新的文化形态和样式,从网络动漫到网络游戏,从网络影视到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的生产、制作、传播和储存都采用网上来、网上去的数字化方式,内容上普遍存在一种大众化、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
  互联网联通着工作、生活、娱乐和公共场所,联通着世界各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将个人文化创作上传到网上,或自我欣赏,或与网友共同欣赏,也可以在网上与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创作文化产品。互联网极大激发了个体的文化创作和传播,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生活。
  互联网催生新的娱乐文化形态的发展,网络音乐、网络视频正逐渐成为世界娱乐消费的重要方式,Mp3、Mp4成为流行的网络文化消费产品。
  网络游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新的娱乐方式。
  互联网上一个完整的视频发布系统已然成形,从最初的预告片播放、剧情预测、剧情点评,到后来专门成立论坛,为剧集进行个人创作。
  歌手和唱片公司靠唱片的销量挣钱,电影靠卖电影票挣钱,这似乎是永恒的真理。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在改变甚至颠覆娱乐业传统的赢利模式。
变革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阅读习惯。2008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有关报告表明:中国国民传统介质阅读率持续6年下降的同时,网络阅读率6年来则上升了6.5倍。2008年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也显示,网络阅读已达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已经接近了48.8%的图书阅读率。
  "orz(五体投地)""莓兲想埝祢.'巳宬s'1.种漝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没有注解,估计很难有人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上述文字的意思。而这就是90后网民的网络语言"火星文"。"火星文"因为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究其"火星文"产生的深层原因,有专家分析,可能是孩子出于保护隐私的需要,也可能是出于孩子获得自我认同与个性认同的需要,也可能只是由于游戏的需要等等。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能将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网络语言混入现实生活不仅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对传统的语言文化的颠覆。
  作为互联网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宰80后一代青年人的主流文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8年底发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18岁至30岁的青年是中国网民的主体,网络已成为中国青年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报告显示,中国国民网上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博客已成为继E-mail、BBS、Q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互联网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青年网民这个群体已不仅仅是活跃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力量,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他们用特有的网络语言和各种网络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关注热点问题,创造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很有必要。
  在中国十大网络应用中,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量高达2.14亿人。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比2007年增加了8.8个百分点,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排名第二位。网络游戏使用率58.3%,排名第七位,用户规模达到1.47亿人,超过美国35%的使用率。中国网络游戏网民中玩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比例为53%,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7815万人。
  从文化史来看,任何一种技术的改变,都会带来一场文化革命。上世纪末以来,互联网再次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又一次文化革命。1997年,网络文学在中国正式登场。从1999年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风行至今10年,网络文学发展迅猛,进入了一个作家大众化的时代。有评论家指出,这一时代的一个标志便是网络创作模式对传统文学道路的突破和颠覆。 历史相同。这就如一部"正在缩写的市场经济的进化史"。
  现实的虚拟国度
  "我们不是在做一款游戏,而是在建造一个国家。"
  --"第二人生"创始人罗斯道尔
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接触到的事物,渐渐地都可以在虚拟社会找到。虚拟社会除满足人们幻想和创造财富外,还可以提供实施国家权力、参政议政等机会。瑞典外交部下属机构瑞典学院2007年在"第二人生"开设"瑞典大使馆",为找签证信息及瑞典数据的人士提供信息。瑞典成为首个在虚拟社会设立大使馆的国家。瑞典学院还计划在虚拟社会购买一个岛,作为瑞典公司"家园"。马尔代夫在"第二人生"外交岛上设立虚拟大使馆,该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官员都是注册用户,游客可以面对面地与虚拟大使交谈签证、贸易和其他事宜。欧盟把在"第二人生"建立办公室,作为努力亲近公众的一部分,加强与欧盟民众的沟通。新加坡政府购买HiPiHi中国公司的虚拟"小岛",向全球展示新加坡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模式,加强新加坡与中国文化交流。法国总统候选人纷纷在"第二人生"建立竞选总部,与民众沟通,对选民展开攻势。2007年1月4日,虚拟的美国国会山正式在"第二人生"开放,设有常驻新闻发言人。总统竞选人马克·华纳第一个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接受"第二人生"全职记者Hamlet Au的采访。
  虚拟社会越来越真实。林登实验室作为运营商,扮演着虚拟社会"中央政府"角色,虽然没有领土,但却和国家一样面临同样的经济、法律等问题,但同样存在持有不同意见的政治团体、维护安全的警察体系。其中有一个"第二人生解放军"的组织,据称为居民们争取基本政治权力,主张"第二人生"的事情应由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反对林登实验室独裁。为防止"第二人生"过于商业化,曾经策划在American Apparrel大厦前抗议,甚至会打击进入大厦购买衣服的用户,阻止交易。
  2006年,路透社在"第二人生"建起一幢以自己在伦敦和纽约时代广场办公室为原型的"分部",派驻专职记者,正式成立新闻分支机构,以文字、图片、视讯等发布新闻。虚拟路透社除向居民报道虚拟社会新闻外,也向居民报道真实社会新闻,路透社成为真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行运作的新闻中心。驻伦敦路透社记者亚当·帕斯克出任虚拟分社首位社长,使用虚拟身份"亚当·路透社"。他说:"它看来似乎很古怪,但跟在真实世界当记者分别不大。当你习惯后,就觉得跟我过往几年的工作差不多。"路透社总裁格罗瑟指出:"在'虚拟社会',我们令路透社成为新世代的一部分。我们将真实世界带入'虚拟人生',再将'虚拟社会'带入真实世界,在这个社群担当主动积极的角色。""虚拟社会"世界里的"居民",只要携带虚拟流动装置"路透社新闻中心",就可获悉最新头条新闻,包括发生在"虚拟社会"世界中的财经和文化新闻,另外还有真实世界新闻的路透社超级链接。"虚拟社会"居民可直接与其他人一起讨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里的新闻。
  制造虚拟中国
  德国华裔女子钟安社(Anshe Chung),不仅仅让人们见识了在"第二人生"上如何赚钱,还向世界展示了东方民族的想象力和运作能力。钟安社把她在虚拟社会的成功复制到现实社会,在武汉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在"第二人生",在海滩上晒太阳的人往往是美国人,而中国人往往更喜欢在里面赚钱,在现实社会也是这样,中国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商机。
  2007年3月19日,HiPiHi中国开始进入有限内测,爱好者社区一号难求。CEO许晖认为,HiPiHi社区不会像"第二人生"那样完全依靠自发建成,而是经过"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天工造物""海市蜃楼"(以上为有限测试期)和"社会初显"(公测期)五个历史阶段。HiPiHi的Logo由"三个小人"组成,HiPiHi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先有人然后有物,接着出现海市蜃楼般的创造。"比如有人在里面办企业,搞展览,最后社会出现。人类历史的上下五千年,在将在这里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复制和发展。如同Google"不作恶"等十条价值观,HiPiHi中国虚拟社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网络时代新三民主义"和"四项基本原则",即"民主、民有、民享",以及"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公平开放的游戏规则,互助分享的协同精神,尊重包容的社区文化",以应变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HiPiHi世界。
  虚拟联合国
  美国有"第二人生",中国有HiPiHi,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虚拟社区。这些不同社区形成了不同经济体。不同经济体之间如何沟通、对话、兑换和协作,已经成为摆在桌面上的问题。未来可能会形成世界上几家虚拟社会的联合体,相互之间"免签",快速分享全世界的脑力资源和创造力。此外,还会演变出几个大的虚拟社会里通行的虚拟货币,大家会坐下来共同讨论,促进虚拟货币在全球的流动。任何现实的行为都可能在这个"虚拟联合国"里复制。比如跨国洗钱,或许会有几个国家"央行"联合起来,公开披露所有发生的信息。"e-"化的现实社会
  从1993年《纽约客》那副著名的戏谑漫画--"互联网时代,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到2006年《时代》将网民(You)评为年度人物--"是你,主宰了信息时代",再到如今中国网民人数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从一个令普通人充满好奇的新鲜事物,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数字化社会生活方式。
  21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基本的生活环境。人们开始用"e-"构词法来描述和交流未来生活的情境。信息家电、自由软件、网易、eBay、亚马逊书店等成为人们注意力聚集的中心;满街涌动的公共汽车背上是大幅跳动的网站广告,人们的生活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正在变为"e-"化的世界。
  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生活,就像粮食和水一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2008年底,一项针对16个国家2.7万18至55岁的网民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每日花最多的休息时间上网,每天44%的休息时间上网,是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整体来看,25岁以下的受调查者平均每天花36%的休息时间上网。英国家庭主妇们是网络生力军,她们的上网时间超过中国人,平均每日花47%的休息时间在网上。
  "只需点击一下鼠标"的习惯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从购物到旅行、从投资到理财,都离不开互联网。2007年10月,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有71%的美国家庭成员使用互联网。
  英国通信业监管机构Ofcom 2007年调查显示,英国"银发族"网民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比其他网民更长,已成为网民主流。65岁以上的"银发族"平均每周上网42小时,比18岁至24岁的年轻网民还多4小时。搜索引擎和购物网站是他们的最爱。
  2008年底,媒介视野公司关于法国人上网时间的调查显示,67%的法国家庭拥有电脑。58%的18岁以上法国人经常上网,其中九成是中高收入者。12到17岁的学生是巨大的上网人群。对于3200万法国网民,他们每天上网时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个月上网时间32小时,这是三年前的一倍。29%的网民每天泡在网上的时间超过16小时。而每天使用网络时间超过16小时就被认为是"有网瘾""网虫"。这让很多人惊呼:"法国人要把一生的时间都贡献给互联网!"法国人也成为欧洲"第一网虫"。2008年上半年,法国网上购物总额超过100亿欧元,网上采购人数达2100万人,占法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截至2008年6月30日,法国商务网站达4.3万个。购物群体已经从年轻人扩大到了社会各阶层,包括不少退休人员。
  "世界互联网项目"(WIP)是涉及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项目,2009年初发布了《世界互联网项目报告2009》,首次发布全球互联网使用情况。淘宝在中国很火,eBay源自美国,但网上购物最狂热的还是英国网民。自称每周都会上网购物的网民比例,前四位分别是英国(18%)、美国(14%)、澳大利亚和捷克(12%)。每月至少有一次网上购物的比例,前四位是英国(47%)、美国(46%)、新西兰(40%)、澳大利亚(38%)。网上购物在美国最为普及,仅12%用户从未网上购物。有7个国家/地区超过半数的网民全无网购经验。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地区中,超过70%的学生网民至少每周会上网查找与其学校作业相关信息。9个国家/地区中,超过30%的学生每天一次甚至多次为做作业而上网,其中澳大利亚学生网民的比例高达62%,中国城市学生网民比例是9%。美国84%的学生网民至少每周上网找与作业相关信息,剩下16%至少每月会有一次,"从未"和"每月不到一次"的比例是0,中国城市学生网民的这一比例为26%。
  很多人会上网查找与健康有关的信息,在10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30%的网民至少每月会去查找与健康相关信息,最小心翼翼爱惜身体的是中国城市网民和以色列网民(55%),其次是加拿大(50%)。中国有超过37%的网民至少每周会观看或下载网上视频,美国为17%。通过互联网支付账单的频率,瑞典网民最高,至少每月一次的超过70%;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比例在50%~60%之间;中国城市网民相应比例是11%。使用网银业务的频率,每月至少一次的,前几位分别是新西兰(78%)、瑞典(77%),接下来是澳、加、美、英等国,占50%~60%多;中国约占22%。第四章 深刻变革未来世界
  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总趋势将更加迅猛,势不可挡,并向全方位渗透。网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资源将进一步丰富,新技术将层出不穷,新应用将更加广泛。互联网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互联网作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工具将会无孔不入。互联网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互为借助,相互作用,将成为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力工具。互联网应用将从初级、片面、单一模式向社会各层面渗透,并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格局是国家主导,美国领先,联合国将发挥更大作用。世界各国将普遍从战略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政府在互联网的发展管理中日益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联合国将持续推进全球互联网的治理和协调发展,网络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国际间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互联网领域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欧美其他互联网发达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力争后来居上,中国是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保持世界第一,但与互联网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拉美、非洲的大多数国家互联网发展仍然滞后,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互联网应用更加开放、融合、智能化和移动化。下一代互联网(NGI)将更人性、更贴近用户、更简单操作,比现在的宽带更快速、更安全、更方便、更智能。互联网将与电信网、广电网相融合,固定网络将与移动网络相融合,互联网将与家电制造相结合,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将更加融合。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强的Web2.0、Web3.0模式将成为互联网新主流,公众话语权将会得到空前释放。
  第一节  互联网变革已经开始
  变革是互联网永远的主题,世界互联网正处在激变的前夜。今天,互联网技术正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互联网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
  技术驱动互联网变革
  "在未来的10年中,计算机和互联网将会带来更大的技术变革。大屏幕,触摸技术,语音识别以及云式计算,我想这些东西将对软件产生巨大变革。"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退休前预言  互联网的变革就是技术的变革。在硬件和软件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或者说在新技术时代来临的临界点上,技术可以左右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电脑普及、手机、机器人、软件创新、云计算",这五大创新方向是比尔·盖茨退休后首次公开演讲的主要观点。
  "谁握住了那片云彩,谁就掌握了未来。"云计算正在成为技术界的行话甚至暗语。亚马逊是云计算的鼻祖,它在2008年有1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云计算。2006年,谷歌推出"Google101"计划,正式提出云概念。2008年6月24日,一天之内IBM同时在中国和南非成立两家云计算中心,IBM把自己的创意称为"蓝云"。2008年8月,IBM投资36亿美元建立云计算中心。戴尔宣布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设备。2008年10月,微软正式宣布微软云计算战略平台Azure。微软将云计算列为2009年五大工作重点之一,并在微软下一代Live服务和网络技术中加入更多云计算功能。……据预测,未来5年,云计算全球市场总额将超过950亿美元,全球软件市场的12%将转向云计算。云计算的应用包含一种思想:"把力量联合起来,给每一个成员使用。"云就是计算机群,将很多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集合起来,为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云要实现的蓝图是,所有的人通过计算机的简单功能上网租用"云空间",在漫步在"云端"的时候,由大型数据处理中心帮助保管个人的数据和记录,分享给限定的人群同步可以修改、联络。大型甚至巨型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利用效率,而我们每个人的"计算",都是可以漫步在移动的"云端"实现。这是一种革命性举措,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电厂集中供电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目前,电脑依然是我们网络生活的核心工具--处理文档、存储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U盘与他人分享信息。如果电脑硬盘坏了,资料就会丢失。未来,"云"将会替我们做存储和计算工作。你不必在电脑上安装应用软件,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调用软件;不必在自己的电脑上存储数据,一切数据都可能存放于专业服务器上,不管你是飞美国还是到中国,都可以随时取得数据;还可以发动杀毒的人民战争,届时每一台电脑都是组成安全云的一部分,只要病毒一现身,就会被侦测并上传到服务器由专业人员处理。未来,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任务。我们不必关心存储或计算发生在哪朵"云"上,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用任何设备,快速地计算和找到这些资料。现在,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书就有这样的效果,所有计算都是在远端完成,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软件,只需要一个用来发号施令的浏览器就足够了。今天,笔记本电脑因为便携性大受欢迎,几年之后,将不再需要。只要手握任何一个接入互联网的屏幕登陆,你的个人桌面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如果手机丢了,只需拿起别人的手机登陆自己的桌面。那时的手机没有任何内存,所有东西都从你的在线数据保险箱里获取。
  下一代互联网网速能达到多快?能做什么?多久可以实现?
  网速多快?网速比现在互联网快100倍,数据传输速度达到每秒2.5G到10G,理论上一部DVD电影可以在4秒内传输完成。
  能做什么?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应用更广泛;100M字节/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可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无处不在的移动和无线通信应用。
  多久实现?估计未来5年内可以逐渐变成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主。目前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IPv4。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2010年左右将分配完毕。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地址资源极其丰富。有人比喻,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都会有一个IP地址。IP地址将可充分满足数字化生活的需要,不再需要地址转换,还互联网本来的面目。如今,互联网大鳄们,正虎视眈眈却又急不可待地环伺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对大鳄们来说,下一代互联网意味着什么?谷歌将以网络操作系统取代微软成为业界大亨。甲骨文公司拉里·埃里森早已用"网络计算机"概念作出预言。未来,网络计算机取代台式计算机,微软被击败。不需要Windows操作系统,甚至不需要Linux操作系统;不需要硬盘,一台电脑安装的唯一软件就是浏览器。打开电脑、上网、打开网页,然后一有全有。输入用户名、口令就可以"租用"任何软件,比如office、photoshop、3DMax等。网上不再会有盗版?所有软件都是网络版,WebOffice、WebPhotoshop、Web3DMax……就像网络游戏,可供所有人租用,无处可盗。如果你想看电影电视,打开网页,搜索要看的电影名称,点击它,电影播放毫无停滞,和存储在本地硬盘的一样甚至更快,无需盗版。不用安装杀毒软件?因为电脑里只有固化在硬件里的一个浏览器,病毒无处安装。全球将只需要2000套巨型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这些安全软件全部安装在中心机房服务器里。电信将消失,手持式的PDA包年上网,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短信和电子邮件已经混同一体)除了电费,再没有其他费用。
  如果你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你该去哪里?如果用谷歌搜索自行车,你会发现搜索结果里一大半是自行车协会、自行车爱好者的网站。想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理想的自行车,几乎不可能。搜索为什么不能变得聪明点?因为现在互联网上数十亿的产品信息都是用不同语言和标准写的,有的是Excel文件,有的是Word文件、还有的是PDF,彼此之间并不认识,即使它们是相互重复的。因此,戴尔、亚马逊、eBay等网站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分类系统。不幸的是,这些分类系统之间并不互通。语义网是对万维网本质的变革,主要任务是使数据更加便于处理和查找,最终目标是让用户变成全能的上帝,对互联网上海量资源达到几乎无所不知的程度,将万维网中一个个信息孤岛,发展成一个巨大数据库。网络计算机能利用自己的智能软件,在搜索数以万计的网页时,通过"智能代理"从中筛选出相关的有用信息。例如,在进行在线登记参加会议时,会议主办方在网站上列出了时间、地点,以及附近宾馆的打折信息。如果使用万维网,你必须上网查看时间表并进行拷贝和粘贴,然后打电话或在线预订机票、宾馆等。假如使用语义网,一切都变得很简单,计算机会自动替你完成上述步骤,你所要做的仅仅是用鼠标按几个按钮而已。在你浏览新闻时,语义网将给每一篇新闻报道贴上标签,分门别类的详细描述哪句是作者、哪句是导语、哪句是标题。这样,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老舍的作品",就可以轻松找到老舍的作品,而不是关于他的文章。语义网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设想,信息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含义,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可用的信息。谷歌开始了对语义网络的精心布局,已经完成了从信息创作、信息组织、信息存贮、信息检索、信息发布、到信息翻译、再到信息服务、以及无线服务Google SMS的一整条产业链构建。StumbleUpon是由3名加拿大软件工程师创办的搜索引擎,如果用户搜索"汽车",网站将会综合考虑用户的收入、年龄、性别和家庭所在地等信息,提供一个网页列表以及其它有相似兴趣和背景的用户推荐的网站。该网站在去年5月被eBay以7500万美元高价买走。Phil Cogito是Cognition Search的CEO,他宣称要"展示一种基于含义的搜索技术,让你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搜索"。该搜索引擎通过独特的语言学和数学的混合算法,计算机"学会"了几乎所有常用英语单词和短语,能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Cognition Search还具有"自然语言查询"能力,不管用户输入怎样的问题,搜索引擎都能找到你需要的资料。目前其搜索的范围仅限于案例研究、政府、医疗、政治博客等特定领域。不仅是文本,音乐也有了搜索引擎Pandora.com,这家位于加州奥克兰的公司正通过"音乐基因工程"项目对音乐的音调、节奏和歌词等细节进行分析,用户输入歌曲或歌手名字,就可以听到这首歌曲。且已经成为主流,而原先自以为是的主流社会,也在这场互联网制造的革命中被逐渐边缘,行动迟缓,被迫跟进。"
  --舒浩仑
   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