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峡谷重案组第一集:中国孩子可以花更少时间学好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48:45

中国孩子可以花更少时间学好英语

 

  王长喜:英语辅导名师,曾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长期从事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测试学研究,著名英语测试专家。已出版编、著、译作品71部,逾千万字。因教学经验丰富,命题切中率高、对大纲把握准确,被考生普遍爱戴;其作品久负盛名,畅销不衰。曾多次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考研英语讲座,大学英语四、六级讲座及公共英语讲座;多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英语考试辅导文章。“学英语,找长喜”已被同学们广为流传。

  本报驻京记者 栗占勇

  在中国,中考、高考、考研、评职称都要考英语,大学里还有四六级考试。这样,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补习班、辅导材料应运而生。英语培训教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如北京),到大学时还坚持不懈地捧着辞典、塞着耳机,冲剌一个个英语关卡。

  中国孩子应如何面对英语?是否该花这么多时间去学英语?针对这些问题,本报驻京记者独家专访了王长喜。王长喜说,中国18岁以下的学生不但应当学习英语。而且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学好英语。

  A 外语要“学以致用”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王老师,您是怎样学英语的?”王长喜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学好外语只需要三个字:第一个是confidence,第二个是diligence,第三个是methodology。这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信心、勤奋和方法论。

  王长喜1982年考上了邯郸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后,他回家乡的中学当了一名英语老师。上课之余,他还经到家里的责任田去种地。身为农家子弟的王长喜在学习英语上并没有什么先天的优势。1988年,他参加了北外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由于没有学过第二外语,他当年的第二外语——— 法语成绩仅考了9分。为了考研,他花200元钱接受了一个月的法语启蒙教育之后,开始了自学法语之路。由于有学英语的经历,他的法语突飞猛进,第二年考研时法语获得81分的好成绩,他被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测试学录取。后来,王长喜到中国人民大学执教,从一名农家孩子成为名校讲坛的英语教师。

  王长喜走上英语培训之路、出版英语辅导图书,与他的一次次考试不无关系。1990年,王长喜参加托福考试,获得了637分的高分。复习时,他从图书馆借阅托福考试辅导书,发现辅导书编写得十分简单,有的只是将历年的真题汇集成册,做个点评后便出版成书。学过测试学的王长喜决定自己编写托福考试辅导书,几个月之后,他编写出一本《托福601分》辅导书。为了出版,他跑了10几家出版社寻找出版单位。书出版后,短短数月时间就销售了15000册,王长喜取得了成功。

  王长喜说,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学以致用,特别是对中学生、小学生,学了一些语言,要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使用。王长喜上初中的时候住在学校,从家里带着窝头、馒头到学校吃,每次吃饭前,学校食堂给馏一馏。到吃饭时,同学们去食堂大笼里取自己的窝头、馒头。这时候,王长喜与同学说,“Let’sgoandget干粮、窝头”,虽然不能说出干粮、窝头的英语对应词,但使用了学过的英语句型。

  这种“学以致用”与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王长喜反对死学。语言学了不用,慢慢会忘掉的,不要说处于语言学习期的初中生、小学生,既使成年人也会遇到这问题。这来源于王长喜的亲身经历,他回老家时一般用家乡话与乡亲劳磕、打招呼,可是有几次,他却不知不觉地用上了普通话。这让他很有感触,成年之后才离开家乡的他尚且如此,孩子学习语言更应多练多用。

  B 语言要从小学起

  有人称,英语在中国的地位太高了,中国孩子不应该花这么多时间来学英语。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曾对我国英语教育体系提出了种种质疑,他认为,英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毋庸置疑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学,而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就我国现状来看,在9年义务教育完成后,甚至高等教育完成后实际使用英语的人究竟有多少?这一数字可能不易统计,但肯定有不少宝贵的人力、财力被浪费掉了”。

  有些人则持另外的观点。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则认为,国家重视英语教育的政策不能改变。“英语当然要好好学,我们的各种资格考试和职业门槛强调英语,也无可厚非”。现在英语教育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是教学方法和应试考试造成的。

  王长喜认为,要从理念上认识语言的作用。一些国家把语言作为一种资源,看作与媒炭、石油一样的资源,语言是一种软资源。全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英语国家纷纷开设汉语课程,中国顺应这种趋势,在世界许多地方开设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外国人要学汉语,中国人也要学英语。

  王长喜认为,18岁以下的学生应当学习英语,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每一个青少年的未来都不可限量,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难以确定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与英语无关。他们高中毕业以后,可根据自己的人生定位确定是否继续学英语,比如一个大学生的专业是古代汉语,他会认为学英语没有用。实际上,一个大学生既使学习古代汉语,学习英语也是必要的。比如,英国的博物馆中有许多中国文物,英语国家有许多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历史,一个研究中国史的人如果不懂英语,可能无法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

  “孩子最佳的语言学习期在12岁以前,有语言学家研究发现,12岁以前的孩子学习语言时往往不分母语与外语,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12岁以后,人学习外语时往往要想着母语”,王长喜说,“过去,初中生才开始学习外语,而青少年进入初中一般在12岁左右,这样,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外语往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的人可能还学不好。现在,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这是一种科学的决策”。

  作为一名英语培训专家,王长喜一直探索英语的学习效率问题,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学好英语,如何用更快乐的适合青少年身心的方式学习英语。2007年2月份,他到邯郸一个同学家去做客,同学的孩子正在读高三,每星期有六天半时间在学校,只有周日下午回家休息一下,周六和周日上午要在学校上课、做题。王长喜问那个孩子如何学英语,孩子说每天要做老师布置的英语试题,全班统一卷,练习的成绩如何呢,“每次都得80分左右,会的题每次做都会,不会的题每次做也提高不了太多”。这件事情给王长喜以触动和启发,孩子花80%的时间在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这是浪费时间,是无效学习。可是卷子又是全班统一的,是固定不变的。

  在英语学习上,如何就学生的“会”与“不会”做到针对性学习呢?如何就不同学生的差别做到个性化学习呢?王长喜沿着这样的问题思考,着手开发数字版的智能学习系统。这套智能系统的原理是,一个学生通过做一套较全面的英语试题,可以发现学生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没有掌握,计算机阅读答题卡后,甚至给每个学生一个评价和建议。学生下一步做英语试题,电脑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试卷,这些个性化试卷重点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对于每个班的学生的共性问题,老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测试。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孩子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学好英语。当然,如何学中用,老师如何教,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