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逮野猪:房山区的三座清真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05:31
房山区的三座清真寺张宝贵 李增录  掘我们所知,我区现有三座清真寺。这三座清真寺是良乡常庄村的常庄清真寺、窦店乡窦店村的窦店清真寺、周口店乡新街村的新街清真寺。清真寺冠以地名称谓是习惯叫法,也别有命名的。如:广州的怀圣寺又叫光塔寺,杭州的真教寺又叫凤凰寺,建筑最早的泉州清真寺叫清洋寺又叫麒麟寺,又如国外著名的清真寺,麦加城的清真寺叫“禁寺”,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而建的清真寺叫“先知寺”。我区的这三座清真寺都冠以地名而称之。  我区的这三座清真寺,分别座落在三个乡,地理位置呈三角形,基本上覆盖了居住在我区的一万一千多口回族人民。大分散、小集中是我国回族人民分布的特点。清真寺是随着回族人民生活聚集区的形成而建的,我区也是如此。每座清真寺所在地都是回民聚集区。众所周知,常庄是回民村,窦店村和葫街村的回民人口都各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常庄清真寺是我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真古寺。寺门,影壁,礼拜殿建在一条轴线上。寺院内砖石砌铺小路,松树翠绿挺拔。寺院占地面积不下八百平方米,是一座长宽比为十比八的矩形。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有两种建筑风格,一种是阿拉伯式的,一种是中国宫殿式的。这座寺的礼拜殿是中国宫殿式的,或者称庭堂样式。它进深三间,面阔三间,接近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一般都有廊,“步檐谓之廊。”宫殿、寺观、王府宅居、坛、庙等,都建前廊,有的还建后廊,以示壮观。常庄清真寺的礼拜殿有前檐廊,出檐约有一米。殿的明间宽、次间窄。明间开木门两扇,次间装木窗。门、窗直棂均完好,殿内梁架、檐部斗拱,衔接如初。礼拜殿在外观上只有一处让人感到痛心,就是礼拜殿的正脊垂脊上的琉璃脊兽全没了,只留下破楂斑痕、光秃秃甚为难看,大煞寺院景观。当地的老人说,那都是“破四旧”的年头给凿去了。这座寺的创建,当地有种种传说。有的老人讲,是常遇春、胡大海给修的。据历史记载,常遇春确系回族人,且是明朝开国元勋。跟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常遇春确曾建过一座清真寺,但那是北京花寺清真寺,这座寺内还保存着刻字铭记的石碑。如果常遇春也建了常庄清真寺,不会没有碑碣之类记载。但确无文献史料可供查证,当地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清朝在易县建西陵时,有两个官员,一个要截留木料建清真寺,另一个不肯。两个人最后默契,另一个官员也截留一些木料,用于建庙。原来的炒米店庙就是和常庄清真寺一同建的。传说毕竟是传说,唯一可供今人考证的还是原来挂在礼拜殿门上的一块匾。匾上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清虚妙境”至今还留在许多老年人的记忆里。匾的落款是“乾隆”二字。关于匾的传说已是记忆的再现,这是我们了解清真寺建筑时间唯一可追溯的线索。清朝在易县建西陵是雍正帝八年。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在房山境内大兴土木,同时建筑了“黄辛庄行宫”、“半壁店行宫”。乾隆帝又曾两次到房山犒劳凯旋将士。这都是在史志士有记载的。所以,关于常庄清真寺建筑的后两种侮说还是有历中背景的。可以确定是乾隆年间所建。但因乾隆在位六十年,具体年份还需继续查考。寺院内的南、北讲堂、浴室是后建的。值得敬佩的是,常庄村人民在1987年集资维修、粉刷了礼拜殿、讲堂,使这座古建筑油然一新。常庄村回族人民为保护伊斯兰教古建筑,保护文物古迹,齐心协力作出了贡献。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所号召的。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就发出了保护清真寺、保护阿訇的规定。常庄村人民这样做了,使我们区的这座古寺免受损失、破坏,国家财产得到了保护。  在常庄清真寺的西南,相距30华里,就是窦店清真寺。  窦店清真寺是三座寺中最大的一座,占地近九百平方米。原为两进院落,现在是一个大院。院内以礼拜殿为主体,其它房群是南讲堂、北讲堂、浴室、办公室、仓库等。礼拜殿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常庄清真寺基本相同,属中国宫殿式,只是面积稍大些。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殿已是梁架脱节,墙体开裂,柱基下沉,殿顶透天摇摇欲坠了。从“共产风”刮进寺院,清真寺成了马厩、鸡场到“浩劫”年代,清真寺的遭遇就更痛苦丁。天灾人祸,年年失修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只有陈旧的被淘汰的农具堆弃在这里。这座礼拜殿唯一可供欣赏的是一块碣石。碣石镶嵌在前檐下北山墙内侧距地面两米高处。碣石字迹工整,清晰可认。碣文其中一段记述了关于窦店清真寺的创建。现抄录如下:康熙“五十二年春,二月间,谁不料有西安府羊行一客住歇本街史家店中,人品苍苍,身矮目秀,似疯不疯。呆不多时,遂后有家下一人找到店内,喜报爷知:自爷起身后三日,家内大娘产一婴儿。大娘唤吾,迅速赶上,老爹速说、急信速回。当人听话在耳,定事在心。敌面(故而)竟托店东请本处掌教,再请年尊老者几位议话。时至二更,丁杨古沙四人齐至客前,会坐已定。来客先言,我弟马俊举意已定,留银五十两□□□,我劳列位苦苦兴心写化阎教,顺心人等,盖寺开学。”从这一段碣文可以看出,窦店清真寺是一位西安羊行客商马俊因生子得喜而捐款倡议兴建的。碣文还记录了丁、杨、古、沙四人受托之后,又四处奔走募捐银两、组织人力施工情况,恕不一一抄录。窦店村委会于1988年重建了南、北讲堂,又聘请了阿訇,现已把修建礼拜殿纳入村的发展规划。  在窦店村以西大约30华里是新街清真寺。这是一座处处展新容的建筑。1989年5月新街村委会对新街清真寺进行修建。修建前,寺院内有礼拜殿和南、北讲堂、浴室等十几间房。礼拜殿和现在的窦店清真寺礼拜殿一样破乱不堪。这次修建采用了两种建筑形式。平面布局紧凑,内外格局别致。寺院申三个院落组成,共占地685平方米,比常庄寺、窦店寺都小。一个院是望月楼,供开斋望月用;帮克楼又称宣礼楼,供呼唤礼拜用;殿亭、商店门市部。一个院是浴室、锅炉房。一个院是礼拜殿、南、北讲堂。寺院内房群共三十间。礼拜殿恢复了原来样式,面积大约60平方米,比常庄清真寺的礼拜殿几乎小一半。礼拜殿平面成凸形、进深二间,面阔二间,殿西端为后窑殿。殿内地毯全铺,地毯是伊斯兰教很讲究的绿色,显得满殿生辉。由于殿的南、北硬山各开圆窗一孔,采光充足,光线柔和。由于修建中注意吸收了阿拉伯式的园顶建筑艺术和尖塔式建筑艺术,使这座清真寺院更是古朴又具新意。登上望月楼便一览新街全貌。寺院内两棵古柏、两株新松、装饰得寺院肃穆清静。但这么好的一座清真寺,却一度遭浩劫。从1956年开始,清真寺就被占用,办食堂、大队办公、开绣花厂等。损失最大的是“文革”期间,古瓷香炉被砸成碎片,石碑被推倒,至今下落不明。刻有“真主无二”的大匾被毁作案板。特别令人痛心惋惜的是,清真寺原珍藏几代供阿訇传阅的三十本木本古兰经被红卫兵一场火化为灰烬。二十四间房屋几经占用、拆毁只残存十四间了。匾石、匾额、经卷、名瓷等寺院珍品被毁被焚,又要我们凭啥去重新考证这座清真寺是否创建于康熙年间?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街村不仅修建了清真寺,还聘请了政协委员沙志云为清真寺阿訇。村里的回族人民感激的说:我们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还是共产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