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电子书txt:静空法师法语:财色名食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15:21
',1)"> 
~ 布施~
1 我们现前在迷位,我们的福报是修得的。
2 经上常跟我们说:修财布施得财富。你过去世修财布施,这一生得的财富多,发大财;你前生吝财,这一生得贫穷果报。
3 你修法布施,这一生得聪明智慧;你过去世吝法,这一生得愚痴果报。
4 你修无畏布施,这一生得健康长寿;你过去世少慈悲,杀害众生,凌辱众生,得的是短命、残疾、身体不健康、常常生病的果报。
5 既然修因可以得果报,果报能不能舍掉?给诸位说,舍不掉,因为有因在。
6 你说“我得这个富贵果报,我不要了,我送给别人”,可以,你能够送给别人,没几天又来了。你命里面有!
7 命里面有,丢都丢不掉;命里面无,怎么求也求不到,就是这么回事情。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丝毫勉强不得。
8 菩萨法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修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心里面对什么事情都不牵挂。
9 念佛人能舍弃一切境缘,人事环境、物质环境统统放下,布施波罗密就圆满了;世间五欲六尘你放下了,佛法也不贪图,也放下了,这就是布施究竟圆满。
10 “布施”就是舍,舍什么?舍妄念,舍分别,舍执着,舍贪嗔痴慢,舍得干干净净,心就清净了。
11 我们的精神、劳力、智慧,能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这叫舍内财。内财布施比外财布施的福德更大。
12 佛法贵乎流通,法布施功德最大。《金刚经》里面讲功德的比较,法布施为最,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如经典上四句偈为人演说的功德。
13 你肯法布施,你知道多少,尽心尽力教给别人,你所得的果报是聪明智慧。真正的法布施,是以身作则,如法修行,做一切众生的榜样。
14 什么叫无畏布施?别人有恐怖、有不安,你能够保障他,叫他能够远离恐怖,得到身心安乐,这就叫无畏布施,
15 心地善良、慈悲,念念为苦难众生,即无畏布施。吃素、不杀生是最殊胜的无畏布施。
16 也有人专修无畏布施的,虽然他既没有智慧,也很贫穷,可是他很健康,他活的年岁很大。
17 能常常施医药费,无条件地帮助贫病苦难的穷人,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你不必求,自自然然得到。
18 印经布施,功德不可思议!印经布施,这是三种布施同时具足。印经要钱,这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人家念了之后就破迷开悟,他远离一切颠倒恐怖,这是无畏布施。
19 布施时三轮(能施、受施、所施)体空是功德;布施若着相是福德。
20 布施有三种果报,可是我们修布施如果心里面念念着有三种果报,诸位晓得,那你是修世间福报,不是修布施波罗蜜。这个要搞清楚,修“福”跟修“波罗蜜”完全不相同。
21 如果你修财布施的目的是求将来在福报上没有缺乏,那这个就变成世间有漏的福报。
22 你要是得眼前的财富,出不了三界;你来生一定享福,福报在哪里享不一定,除了地狱之外,五道里面都有福报的。
23 畜生里面,有福报的,如宠物;饿鬼道里,也有福报的,如鬼王。你来生不一定得什么身,但是你一定有福。
24 如果你修财布施的目的是“去贪心”,你的果报是无上菩提;如果求生净土,你的果报是西方极乐世界。
25 法布施,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增长聪明智慧,那就变成“世智辩聪”了。你确实得聪明智慧,但不能成就你的道业;我们修法布施的目的不在求聪明智慧,目的是求清净心。
26 “世智辩聪”要是落在神道里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那个神很灵验”。他为什么会灵验?前生做人修法布施。在人间里面就是绝顶的聪明,在鬼神道里头就是灵验。
27 你无畏布施的目的是求健康长寿,对于你修行也是障碍,为什么?增长我执,纵然能带业往生,品位不高。
28 我执破掉,品位就高,才能得一心不乱。破了“我执”得“事一心”,破了“法执”得“理一心”。
29 同样是布施,事是一样,用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如果用真心来布施,如理如法地布施,布施的物很少,只有一点点,果报不可思议,这是我们没法子想像的!
30 佛法教你天天行布施,心中绝不存有布施之念。佛法教你布施,是教你把你的妄念丢掉,把你的贪嗔痴慢布施掉;舍得干干净净,业障就没有了。
31 佛弟子念念要存供养的心,念念要存帮助众生的心,绝对不能存有占人便宜的心;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供养别人,利益众生,这是大悲。
32 把一切众生当做佛供养,必有好的境界。
33 布施时,不可使众生增长贪心及恶念,所以布施时须有智慧。
34 觉悟的人欢喜供养,这是福慧双修。布施供养里,最重要的,是圣贤的教育与伦理道德的教育。
35 佛法叫你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舍身心世界、舍己为人、为社会服务。
36 布施不是为自己,是为帮助众生觉悟;只要众生能够觉悟,世间的劫难自然就化解,这是真实功德。
37 布施真正的意义是:把你的见解放下,把你的烦恼放下,把你的贪嗔痴慢布施掉,把你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布施掉。
38 贪图小利,所得到的利益是微不足道;帮助众生、帮助社会,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
39 布施决定不求果报,果报自己就来了。布施不是贪图果报的,贪图果报,这个心不善。
40 有人修财布施,很勉强布施出去,他将来有没有果报?有果报,那果报得来也不容易。
41 有人布施很痛快,根本没有在意就布施出去了,他将来的果报得来就很容易,也是无意当中就得财富。
42 以真诚心供养,钱再少,功德是圆满的;不是出自真诚心,布施再多,所得之福,是不圆满的。
43 财富、智慧、健康长寿,都是福报;所谓“布施供养福无边”,我们一定要学布施供养。
44 “菩萨六度”整个一归纳,就变成一个“布施”。六度里面就包括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45 “布施”是财布施;“持戒”、“忍辱”是无畏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
46 修布施的时候,三轮体空,心里不染,就是戒律;布施里面没有贡高我慢,忍辱也修了;布施里面不疲不厌,这就是精进;布施的时候心不散乱就是禅定;布施的时候,你心不迷、不愚痴,那就是般若。
47 净土必须的条件,第一个是要放下,就是要布施、要舍。第二个要忍辱、要能忍。你具足这两个条件,一个能舍,一个能忍,没有不能往生的。
48 佛教,就是一个“舍”字;舍得干干净净,就成佛了!
南无阿弥陀佛
1 “布施”里面有三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2 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果报,“布施”是因。
3 你修财布施,你得财富的果报;你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你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
4 这三种布施,我们都要修,如果你不修因,你哪里来的果报?
5 你不要看今天很多人发财了,纵然发的是横财,他也是前生修的。前生要没有修,多少人想发横财发不到。
6 发财的人,佛法讲的,他前生修财布施,他这才得这个财富。绝对不是说他有什么本事,能够赚得了钱的。
7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世有修因,这世有果报的。这个人聪明智慧,他前世修法布施;那个人健康长寿,他修无畏布施。
8 有些人他有财富,他是大公司的大企业家、董事长,小学都没有毕业,他底下办事的都是博士。那些博士替他办事,给他作秘书。
9 那些博士前生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他这个老板是修财布施,没修法布施,所以这果报不一样。
10 我们看到有些穷人健康长寿,他智慧也没有、钱财也没有,他前生修的是无畏布施。所以你要懂得这个因,你就晓得现在的果报。
11 我们要修,你要明了这个因果,三样都要修,又有财富、又聪明、又长寿、又健康,这个才好!这福报才圆满,大家要修。
12 修实在讲,是人人都能修,而且每一个人能修圆满的功德。
13 不一定说,我修财布施,大概我有钱才能布施,没有钱就不能布施了,你这个想法就错了!
14 他一个月赚一万块钱,他一个月可以布施几千块钱,无所谓。
15 我一个月只赚一百块钱,我这一百块钱我布施五十块钱,占我一个月二分之一。
16 他要布施,赚一万的要布施五千,才能跟我平等,否则的话,他不如我!
17 他一个月布施一千,我一个月布施五十,我功德比他大。为什么?我是二分之一,他是十分之一。将来的果报,我比他殊胜,他不如我。
18 佛法讲修功德是在清净心,至诚心,是你力量当中的百分比来说的,不是跟人家比赛多少的。
19 佛门修功德是平等的,机会是平等的,人人能修。所以说穿了,这老天爷待人是很公平的。
20 那个有钱的人,前生修的福,修的福是多,这一生得富贵。
21 但是做了富贵人,反而吝啬了,叫他做好事,是做,在他百分比里面占很少的一个比例,所以来生就没有福报,就变贫穷了。
22 反而穷人,穷人很苦,去到庙里,自己身上只有几块钱,拿来捐献了。他身上统统拿出去了,到来生他变成大富贵了。
23 穷人到来生变富人,富人到来生变穷人,穷富永远轮流转,这风水轮流转,这才公平。不是说穷人永远穷,富人永远富,没这个道理!
24 你们仔细看,贫苦的人对人恭敬、对人诚恳。捐钱的时候,没人看在眼里,捐一点点钱没人瞧得起他,但他这个功德是阴德,阴德的果报之大,不可思议!
25 富人来捐钱,趾高气扬,眼睛看着天花板,目中无人。到道场来了,这个端茶、那个侍候,那个福报都已去掉一半了。
26 要人招待、恭敬侍候,福报已经去掉一半了,何况捐献的是他的百分之几,不成比例,他来生当然变穷人。
27 大家好好地想一想,你就明了了。穷人到那里捐钱,没人瞧得起他,不会对他恭敬,他的福报永远保持着。
28 因此,千万不要瞧不起穷苦的人,这很重要!对待富贵人也不必去恭维他,用不着。
29 学了佛之后,我们就晓得布施。但是,布施一定要有智慧,就是不要被人骗了。现在有很多假佛、假菩萨,很多!这就是魔王波旬。
30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这经上有,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把人一个个都度出三界了,他心里很难过。
31 魔王就请求佛入般涅盘:“释迦牟尼佛,你已经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了,够了,不要再讲了,你可以走了!”佛很慈悲就答应他了。你们诸位看《大涅盘经》上有这段故事。
32 魔又说:“我将来要把你的佛法破坏。”
33 佛说:“我的法是正法,没有人能够破坏佛法的。”
34 魔就说:“到你末法时期,我派遣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剃头出家受戒,披上袈裟,天天讲经说法”。
35 天天讲经说法,讲的都是魔法,把经的意思统统讲错了,这就是魔。所以《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36 释迦牟尼佛听魔王这样一说,一句话不说,流眼泪。这就是魔渗透在佛门里面,把佛的道场占领去了,把真正要修行的佛弟子赶出去了。这是诸位要有智慧!
37 所以,我讲经四十八年了,从来没有劝人发心建道场。因为道场一建立,没有多久就会被魔占领去了。
38 我劝人怎么修福?劝人印经、劝人放生、劝人救济贫苦。为什么?这个魔没有办法,魔对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39 我印这么多经书,魔拿去也好,他念也有功德,也种善根!
40 但是要搞别的,这个布施可能就会有罪业,为什么?你帮助魔了。
41 魔要没有钱,没有那么多人众捧他,他哪有那么大的势力?
42 你们天天去送钱给他,他钱多了,财富有了。每一天去给他跑龙套,他人多了,他热闹了,影响力就大了。
43 他将来堕地狱,你们一个个都得跟他去。他要没有势力,他造罪业他造不起来。
44 学佛的确不容易,真的是难!《阿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每一个条件都要具足。
45 所以,财、法、无畏布施都要知道修,像我们印这个经,这印经给诸位说,三种布施具足。
46 我们拿钱印经是财布施;经典本身是佛法,是法布施;一个人得到佛经了,看到心里欢喜,烦恼没有了,依照方法修行,无畏布施。所以印经功德是三种布施统统在里面,这个好!
47 放生是无畏布施,救济病苦是财布施,也是无畏布施。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劝别人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都属于法布施。劝人的方法很多,劝别人念佛,也要很有技巧。
48 总而言之,布施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但害己,而且害人!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现实环境里面,我们也看到很多!
南无阿弥陀佛
1 财富从哪里来的?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说得太多了,财富是从布施得来的。
2 布施是种因,财布施得财富。这个世间发大财的人,你不必羡慕他,他命里有那么多财,是他前世修财布施修得多。
3 财富放在什么地方利息最大?给诸位说,布施一切众生这个利息最大。
4 佛门讲“舍一得万报”,这是真的,可是一般人不相信,这是他的善根不足。信解是善根,信了之后你要肯干,肯干是你有福报。
5 佛在一切经里面都教给我们,你修财布施,你生生世世财用不缺乏,为什么?你种的因好。
6 财用不缺乏,这个好!不缺,这个多自在!不必要占有,不必要积蓄。
7 小乘经上讲“积财丧道”,丧什么道?六度是菩萨道,积财,菩萨道失掉了。
8 佛不叫我们积财,有财就布施掉,你这里布施掉,到你需要的时候决定有,不会缺乏。
9 世间人学佛,不信佛!对佛讲的这个不敢相信,怕布施掉,明天要用没有了怎么办?这就是对于佛不相信。
10 财布施,这只是布施,不能成为功德,这里面没有功夫;没功夫,就是不能断悭贪。吝财,得贫穷的果报!
11 有一些好心人,没有智慧,听到一点佛法,要喜舍,把他的钱财都舍了,都送给别人;别人干的是什么事,都不晓得!
12 如果那个人是个邪门歪道,换句话说,你这个“舍财”帮助他造恶。
13 他没有财,他造恶有限,他财多了,造的业更重,将来他是祸首,你是从犯。这个舍就舍坏了,就舍错了。
14 正法没有了,邪法外道逐渐兴旺,信徒多,财力雄厚,他有钱可以包电视台宣传他的法门,所以修福没有真正智慧,你修不到福。
15 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在眼前,你如果还动心,你离不了欲界,三界里头欲界不能超越。
16 在娑婆世界苦!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地位,你有多大的财富,穷人有穷人的苦处,富人有富人的苦处。做了国王他也不自在,他还有他的苦处。
17 经上说“财色名食睡”,这是五盖,五种烦恼,本性里头没有的。“盖”是比喻,把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盖住了;“盖”就是“障”的意思。
18 对于外面境界(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只要你能看得破放得下,你在一切境界里面得大自在。
19 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我们要放下,我们不求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纵然得到,应当立刻舍弃,为什么?我们心才清净。你要不舍弃,名利能染污你的自性。
20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只要有一条,轮回就出不去。
21 印光大师是菩萨再来,对于现代人的毛病了解得最清楚、最透彻。他老人家曾说,“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我们这个社会,最容易犯的是邪淫。
22 邪淫不仅仅是指男女之欲,凡是衣食住行物质生活过于奢侈,超越了你的本分,都叫做邪淫。当然邪淫正指是男女淫欲,不是夫妻正常配偶,这都是邪淫。
23 电视节目里头有黄色的、有灰色的,网络里面比电视还要严重。这些东西在教什么?教邪淫、教贪财、教争名逐利,天天在教你,多少人乐此不疲!这个社会哪有安定的日子?
24 《因果经》云:男子邪淫,娶多妻妾或买春,命终即堕铁磨狱。生前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死后磨成肉酱,贪图色欲之报,真是奇惨无比!
25 佛法讲修行,修行是第一桩大事。修正我们贪恋的习气,修正我们淫逸的行为,你能够得健康长寿之道。健康长寿第一个因素是心地清净,如何得清净?寡欲就清净了。
26 世间人贪图名利,世间名利得到,这是一生的,你能享受的时间非常短暂。
27 享受当中,要造无量的罪业;所做的业,将来一定要偿还,绝对没有侥幸的。欠债要还钱,欠命要还命,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28 名利能染污你的自性,名利害死人,名和利都不可以贪着。
29 “财色名食睡”越淡薄,你的身心就越健康。“财色名食睡”,菩萨都舍弃了;“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也舍掉了。他心得清净!
30 苦乐忧喜舍是六道众生的五种受: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苦乐忧喜暂时停止的时候叫舍受。舍受虽好,但是它时间不长,所以苦乐忧喜舍是不正常的受,不是正受。
31 一般人,财可以舍,男女色欲可以舍,名也可以舍。但睡舍不了,吃也舍不了,一天还要吃三餐,三餐之外,还吃点心!
32 “财色名食睡”这五种障碍里头,“睡”和“吃”这两种你舍不掉,那是你自己工夫不够。工夫够了的时候,行!
33 世尊教诫初学远离“五荤”;“五荤”是韭菜、大蒜、葱、小蒜、兴渠(洋葱)。
34 为什么佛要我们戒除这五种?《楞严经》上讲得好,这五种蔬菜,熟吃会引起性冲动,生吃会引起肝火,发脾气。
35 世间人以什么为乐?总是以财、色、名、食、睡为乐。而这个里头最容易起贪心的,一个是色欲,一个是食欲。
36 好吃,就免不了杀生;杀众生的命,这是欠他命,欠命要还命!你吃这些众生的肉,当时觉得很乐,你有没有想到将来要还债?
37 佛在经典上讲的是真话: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相吞啖,冤冤相报。
38 睡眠当然很重要,你睡得好,你精神饱满;但是不能贪睡,睡得太多就昏沈了,所以这也是个烦恼。
39 一个人贪睡的时候,精神萎靡不振。不能振作,大好光阴虚过了,这都是罪过。
40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这个世界这些人道的众生,了解得太清楚:四个小时睡眠足够了。四个小时以上是贪睡,那就变成障碍。
41 佛规定的这是正常的:晚上十点钟睡觉,早晨两点钟起床,就赶紧起来要用功。我们用功的方法,念佛是最好。
42 布袋和尚的旁边,常常画几个小孩围绕他,小孩一定是五个或者六个,五个的比较多。
43 五个代表五欲,财色名食睡;六个就代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画几个小孩围绕他,代表五欲六尘一天到晚围绕着他,他不动心,他不受干扰,取这个意思。
44 你爱财、爱名、爱色、爱吃、爱睡,五欲六尘没有一样不是你所爱的,那你就是天天在那里想什么?想六道轮回。
45 如果用非法的手段得来的话,那你想的就是三恶道,你将来的果报在饿鬼、地狱、畜生。
46 我们真正希求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不但爱欲要断掉,名闻利养、功名富贵,统统都要放下。
47 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是:五欲可以舍弃。世间人所追求的财富可以舍弃,男女色欲可以舍弃,功名可以舍弃,官爵可以舍弃,权力可以舍弃,他统统舍弃了。
48 最后他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道德,天天在进修道德,修养道德,提升自己的灵性。他所求的、所做的是破迷开悟,超凡入圣,他做的是这个。
南无阿弥陀佛
1 不学佛的人,就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愚痴蒙昧,变成自私自利。
2 学了佛,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诸佛菩萨与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是一个。
3 明白之后,才知道原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有密切的关系,你的看法、想法、作法,自然就不一样了。
4 你爱护自己,就会爱护一切众生,因为知道帮助一切众生,就是帮助自己。
5 福报决定不是从自私自利来的。自私自利,哪来的福报!你帮助人愈多,福报就愈大。
6 换句话说,福报是随着你的心量而来的,你的心量愈大,福就愈大。
7 世出世间,佛的福报最大。为什么最大?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的福怎么会不大?
8 我们要想得大福报,一定要学佛,把心量拓开,去关心一切众生,特别是苦难的众生。
9 我们放眼看现前的世界,这世界上有不少在受苦受难的众生;那么还有一些生活过得很惬意,很自在的众生,他们有没有难?同样在受难。
10 一个是身体受折磨的苦难,一个是在迷惑颠倒、造作罪业,那也在遭难。
11 世间人哪个不遭难?除了很少数真正觉悟了的人,觉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种人不遭难。除此之外,可以说没有不遭难!
12 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富有”是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不会积德的人,福报再多,都有尽头的时候。什么时候尽?谁也说不定。
13 佛经上常说:“财为五家共有。”你要认为是你的,就错了!
14 哪五家?第一个是“水”,大水来了,统统淹没了。
15 第二个是“火”,水火无情,火会烧掉。
16 第三个是“官家”,现在虽然是没有,但是也不一定;从前你犯罪了,抄家,财产充公,没收了。
17 第四个是“盗贼”,强盗小偷,他都有分。
18 第五个是“败家子”,防都没有办法提防的。
19 所以,“财为五家共有”。财要怎样才能保全?说实实在在话,世间人没有不想把自己的财富保全,将来好好地受用,不致于遭遇到贫困之苦。可是往往老天不从人愿,用尽了心机,还是保不住。
20 实在讲,这是不听佛的教诲。佛教给我们的,那真叫万全之计,可是世间人相信的人少,不相信的人多。
21 佛教给我们什么?把财散掉,散财是你保财最妙的方法。你命里面有多少财富,决定丢不掉的;你散掉,过几天它就自己再来了。
22 你若不散,不散就这么多,而且丢掉之后,就不会再来了。
23 这个散财叫“布施”,多做社会慈善利益的好事,这样去散的时候,你的财都在,没有丢掉!
24 中国大陆供财神,财神供的是谁?现在台湾人财神供的是关公,这我想不通,关公怎么会变成财神?
25 大陆上供陶朱公,很有道理。陶朱公是范蠡,在春秋时代是越王勾践的大夫,越被吴灭了之后,他帮助勾践恢复了国家。他知道勾践心胸狭小,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他有知人之明。
26 所以国家恢复之后,他就改名换姓,逃掉了。逃出去之后,他做生意,没有几年,就发大财了。
27 发了财之后,他把财统统布施掉,再从小本生意做起,没有几年又发了;发了之后,又布施,三聚三散。这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有才干!
28 所以供他作财神,以他作为我们经商,从事于工商发财的模范,这是非常正确的。
29 我们得到合理的利润,我们自己衣食足了,应当要照顾贫穷的人,应当为社会、为地方造福,这就对了。
30 范蠡是这样的人,他知道修善,他知道修福,他知道积德,所以财是愈施愈多。
31 你不要怕施了以后没有了,不会的,愈施愈多。不懂这个道理,不相信佛所说的话,认为“我赚钱好不容易,好辛苦赚来了,怎么能舍得”?
32 你不晓得,你“舍”,底下就有“得”,你不“舍”,就不“得”!
33 我们看看现代人发达的,他能传几代?能传三代就不得了!实在说,传三代的非常希有。
34 少壮的时候飞黄腾达,晚年的时候苦不堪言,贫穷潦倒,我们看到很多!
35 自己一生都保不住,为什么?他的福报在发达的时候享尽,没有继续修福。
36 所以,年轻有福报不是福报,晚年有福是真正有福报。晚年体力衰,一切都退化,那时候有人来照顾是真正有福。
37 年轻的时候自己有体力,吃一点苦头不在乎。年轻时候种种享受不是福,晚年有福才是真正的福报。
38 如果希望我们晚年有福,晚年不受苦,你就要记住,现在要修福。现在不修福,到晚年后悔就莫及!
39 修福一定要把握机缘,佛跟我们说“财为五家共有”,今天你有财富,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
40 纵然你今天富有,你今天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你苦不苦?你还是苦,为什么?这些东西很不容易得来的,得来之后,天天提心吊胆怕失掉,患得患失!
41 没有得到的想尽方法在追求,得到之后又怕丢掉,苦不堪言!
42 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财为五家共有”,不要以为是你自己的,你要认为财富是你自己的,错了!五家共有。
43 我常常提醒同修们,修持、读经、念佛、断恶、修善非常重要,为什么?现在我们处的这个社会是乱世,将来究竟乱成什么地步,谁都不敢预料。
44 而且现在不是一个地区乱,是全世界都乱。什么是最安全的?有福有德是最安全的,这是真的!
45 你有财富,“财为五家共有”,再大的财富,一天可以丢得干干净净,古今这个例子太多了!
46 权势、地位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正的保障,没有一样是真正的靠山。
47 真正的宝藏、靠山是人积德,有福、有德。你身上虽然什么都没有,人家一看到你生欢喜心,他就恭敬你,就来照顾你,这是有福!
48 真正有福的人,他能够度过灾难,现世常得安稳!
南无阿弥陀佛
1 不染五欲六尘,则心净,与极乐世界相应。
2 世间人为五欲六尘所障,堕落在生死轮回。
3 贪图世间五欲六尘,果报多半在三途。
4 真正是一个精进修行人,他决定不贪恋五欲六尘,他把生活降到最低的水准。
5 佛法里面的精进,精进个什么?精进是放下。不但把世间五欲六尘要放下,就是佛法也得要放下。
6 世间五欲六尘是病,佛法是药,药拿来治病的,病好了,药也不要了,正是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7 如果贪图佛法、贪图善业,贪嗔痴没断,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
8 今天佛法之衰,佛法之败,虽然有弘法的人,但是他染污,换句话说,这个弘法的法师跟大家没有两样,还是被五欲六尘染污了。
9 要出六道,一定要断贪嗔痴,断五欲六尘,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10 只要你享受一点五欲六尘之乐,你就离不开邪师说法、邪知邪见。
11 五欲六尘是六道轮回的因缘,这个乐不究竟的,这个乐的后面有痛苦,而且这个乐决定是短暂,痛苦是长远,决定如此。
12 人生叫你乐一世,也不过几十年而已,可是将来苦处在三恶道,三恶道那个时间就太长了,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
13 世间人争名逐利!法藏比丘当年是国王的身分,以名闻利养来说,他是富贵到了极处,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他统统都得到了,为什么还要舍掉去出家?
14 世间名利得到,这是一生的,能享受的时间非常短暂;享受当中要造无量的罪业,这些所做的将来一定要偿还,绝对没有侥幸的。
15 法藏比丘看到后面的因果,国王也不要做了,知道世法没有一样不是空的,真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造一身的罪业,非常之可怕!所以,人家做了国王,王位也舍掉,跟佛出家去了。
16 能够把世出世间五欲六尘舍得干干净净,这是上智。真能舍尽,在一切环境里面都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上智。
17 上智是不是有些特殊的人呢?不是的,人人都是上智。
18 你现在这个上智是被五欲六尘染污了,把上智变成下智、变成无知。你是被无明烦恼、五欲六尘缠缚了。
19 佛法常常跟你讲要解脱,把这些缠缚解开,把这些烦恼摆脱,恢复你的上智。
20 众生实实在在可怜,迷惑颠倒,沉溺在五欲六尘之中,没有力量自己超越。
21 众生为了贪恋五欲六尘,而与人竞争,是在造恶业。
22 我们对于一切人事物,绝对不能有一丝毫的贪爱。
23 对于情爱,也不能贪恋,贪恋情爱,是在搞生死轮回。
24 如果我们世情一年比一年淡薄,道念一年比一年浓厚,那是可喜!
25 如果我们学佛,还在搞五欲六尘,还在搞生死轮回,那是真正的悲哀!
26 诸位要晓得,人生在世最大的事,是死生大事。
27 “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佛在经上讲“地狱五条根”。
28 你要是对于五欲过分地贪着,很麻烦!这是三恶道的业因。
29 真正有智慧、有道德修养的人,绝不会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
30 “五欲”,***常生活离不开的,不能不要,心里头要淡一点,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31 把“五欲”过分放在心上,就离不开三途。
32 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
33 学佛的人,要在生活里面、要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修清净心。
34 心清净,六根接触五欲六尘,心里不起贪嗔痴慢,心里保持清净,不起烦恼。
35 我们不是不接触五欲六尘,接触而心不染,修这个功夫。
36 我们在“五欲六尘”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
37 学佛的人,应该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念念都是阿弥陀佛。
38 逆缘里面起了嗔恚心,赶快“阿弥陀佛”换过来,绝对不要叫贪嗔痴增长。
39 贪嗔痴这个念头起第一念,不要继续起第二念,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给诸位说,这叫念佛。
40 往生净土虽然在一切大乘法门里面来说是易行道,可是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毕竟还是很少,原因在哪里?我们发心念佛不如法。
41 口里念的求往生,心里还留恋这个世界,对于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还放不下,这就不能成就。
42 我们不要留恋这个世间,不要贪恋五欲六尘,为什么?这世间一切法一样都带不去。
43 大家都晓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晓得“死不带去”,何必要去争这个?
44 你现在还没死,是的,今天还没死,明天能不能活,谁敢保险?没人敢保险!
45 意外的灾害太多了,我们有一天的生命就应该努力一天的修行,不要争世间这些东西,这统统是假的。
46 自古以来,那些往生的大善知识,没有别的窍门。大善知识不但五欲六尘他不沾染,无量法门他也不动心。无量法门,大善知识只守住念佛法门!
47 念佛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护持的。一切诸佛心里念念不忘这个法门,你能修学这个法门,必定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48 诸位同修要知道,无量无边的法门,念佛法门是第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