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湖新世界停车:“眼神”训练的功夫在舞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03:36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不同的眼神有不同程度的电波,不同个性的人对不同的电波有不同的感应力,平常说的“来电”、“不来电”,就是指彼此双方眼神交会的一剎那的感觉。在中国舞蹈中,表演艺术家能够根据舞蹈中的情节,通过“眼神”细微而别致地向观众传达出特有的“神韵”,即热情的奔放的眼神、敦厚稳重的眼神、灵活机灵的眼神、善感的眼神、自信的眼神、优雅的眼神和朦胧的眼神等等。

    中国舞蹈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们必须接受中国舞蹈的正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水准。作为一名素质全面的演员,除了舞蹈肢体的处理、把握民族气质、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外,还要通过“眼神”的表现去达到艺术上的再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眼神”的基本功训练和准确地表现形式是舞蹈训练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学生只有通过这些不同环节的训练,达到不同水准的艺术境界,才能将这种境界构筑成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舞蹈演员才能“积跬步”致千里。

    因此在中国舞蹈中,肢体训练只可以视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使演员具备表演中国舞蹈的基本素质,或者说是中国舞蹈的动态特征。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动态以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壳注入内涵。就是对风格美的外部形态进行民族精神的美化。中国民族的精神特征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含蓄、优雅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舞蹈本身应该表现的特殊气质。演员要把握这种气质,应该通过“眼神”恰到好处地把握情感。因此一个学员应该从学习、关注直至体味中国文化开始做起。只有当中国的民族文化在演员的思维的内部扎根,演员们才有可能在舞蹈中表现出应有的气质来。事实上,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边跳着某个民族的舞蹈,一边也就在演绎着某个民族的文化,演绎的好坏直接与舞者对此民族文化的知识相关,并体现出该民族的情感特征。

    比如我们学习蒙古舞蹈,学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自觉地体味蒙古人特有的“气质”,去加强对蒙古文化的熟悉和理解。具体表演时一是要善于把握蒙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动态形象鹰、大雁、马之习性及它们的气质神韵。例如蒙古民族对鹰和大雁有特殊的感情,将其视作吉祥、理想、生命的象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到关于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关注由这些生活习性出发的,与该民族的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如“开”和“放”的基本形态的情感线索:热情的灵魂,积极探索的精神;二是在肢体训练的同时通过观赏录相资料或者现场演出体验“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在蒙族舞蹈中,脚步、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而这种“有机”源于生活的根基,具备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

    另外中国舞蹈品种繁多,各有特点:

    比如古典舞是一篇叙事诗儿单诗格律诗,它是单纯明朗透亮的对话,在传统的轨道上正常的运行。古典舞是一则正规的有理数,表达的是各种显意识。古典舞是印象派,是写实画,是现实生活的介绍证明书。她似南方的馒头, 小巧而美观,含蓄雅致是其精髓。

     现代舞是一首朦胧诗科幻诗自由诗, 朦胧诗即恍惚的心灵多义的话语说不尽的内涵, 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 它在飞速的想像时空中瞬息变幻, 现代舞是一则无穷大的无理数, 豪放开放是现代舞独特的风味。

     现代舞似燧石,能撞击出耀眼的火花。古典舞似珠贝,能发出闪亮的光泽。看群仙之舞,看群魔之舞,看美神群舞,看水妖独舞。

    练舞、揣摩舞的过程实际上是悟道的过程,悟出者,妙不可言。会心一笑,幽然一笑,灿烂一笑。悟不出者,索然无味,呵欠连天,昏沉欲睡。

    我们学员须心事浩茫连广宇,心有灵犀一点通。悟微观之道,悟宏观之道。悟召唤之道,悟启示之道。悟探索之道,悟追求之道。悟处世之道,悟做人之道,道在舞中矣!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眼神”的艺术处理方法与舞蹈情节中心中潜藏的孤寂,苦闷,悲哀,彷徨,欣慰,热狂,祈祷,憎恨,愤怒,宽容,向往,喜悦,冥想细细地与观众融合交流。

    舞者是观众,观众也是舞者(用心舞蹈)。舞观合一也。台上台下共同感应着表达命运的变幻,奋斗的艰辛,成功的自豪……痛斥和抗议都在舞里了,满意和失意都在舞里了。我们要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在心理结构内部建筑一个民族文化的实体,这样,表演时对中国舞蹈的气质把握就能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