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000万人: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委区政府:自然村中的“农民议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17:32
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BEBE7EB9CDEF9AA6E26311F9945DAC77&cid=103

    1、简述申请项目的主要内容  

    南京市六合区的一些农民,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创建自治性组织——“农民议会”、“庄务委员会”、“农民议事会”等,把分散的村民组织起来,把自然村的公共事务管起来,使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开创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径。   这种组织创新是从六合区八百桥镇新光村赵坝组发端的。赵坝是一个自然村,36户,160多人,400多亩农田。面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村组合并后公共事务无人管理、水利失修、道路泥泞、环境卫生恶化、利益矛盾频发等问题,赵坝农民决定建立自己的组织,带领村民整治村庄环境、管理村庄事务。2007年3月6日,赵坝36户农户代表从13名全部经村民推荐的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9名农民议员,宣告成立了赵坝的自治组织——“赵坝农民议会”。赵坝农民议会成立后,通过民主议事的方法,组织村民铺筑道路、清理河塘、绿化家园、发展生产、流转土地等,做成了过去多少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在不长时间内,赵坝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形成了党支部、农民议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俱乐部四位一体的组织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赵坝现象”作为农村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探索和创举,在全区农村引起热烈反响。六合区委组织部对此高度关注,并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填补自然村治理空白、基层组织拓展延伸以及配套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方向,予以大力宣介和推广。2007年底以来,八百桥镇茉莉花村官塘赫组、铁石岗村东吴组、长山村高山组、东沟镇东河村陈庄组、金塘村晓营组以及雄州、瓜埠、马集、程桥等镇的共50多个自然村先后建立了“农民议会”、“农民议事会”、“党群议事会”、“庄务委员会”等不同名称的自治组织,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赵坝现象”正在发展成为“六合现象”。

    2、该项目发起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该项目发起的主要动因,是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实行村组合并,建制村因管理范围成倍或数倍扩大而逐步丧失利益整合和公共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出现断裂、自然村成为管理真空等问题,探索建立农民组织,实行自然村自我治理,以切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建制村管理范围扩大后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利益更难整合。如赵坝组所在新光村原有7个组,经两轮合并后扩大到26个组、5000多人口;八百桥镇最大的村现有8000多人、46个村民小组。各自然村由于地缘、人缘、发展状况的差异,几乎不可能达成利益共识。由于缺乏共同利益的纽结,村级自治早就徒具其名。   ——民主监督严重缺失。由于政府控制行政成本,合并后的村“两委”一般只有5-7人,有些村民甚至长期不认识村干部,更谈不上对其监督。农民监督的缺位,使村干部会更多地倾向于上级,而较少倾听来自村民的呼声,从而使村干部可以有更多机会谋取私利,增加了村干部腐败的可能性。   ——自然村公共事务无人过问。一方面是村干部不可能为自然村提供差别化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强调党的统一领导,农村中原有的组织资源,如家族、宗族、士绅、能人、乡情等常常遭到排斥,村民形同一盘散沙,自然村公共事务长期无人过问。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解决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问题,如同大包干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一样,去寻觅新的途径和方法,创建新型的组织形态,就成了一种既迫切又无奈的选择了。 

    3、该项目解决了哪些主要问题

    (1)构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组织载体。无论是“农民议会”、“农民议事会”还是“庄务委员会”,都是经自然村农户代表选举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自治组织。从实践看,这些自治性组织不仅有效整合了村庄内外的资源,带领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发展生产,还在其过程中协调利益矛盾,引导村民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成为农村基层社区建设中有力的组织保证。(2)提升了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熟的社区不仅是生活共同体,还是价值认同的文化共同体。六合区自然村建立自治组织以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初步扭转了村民的涣散状态,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党员活动趋于正常,一些先进文体活动进入村庄和家庭,封建迷信行为和不良习俗受到抑制和消解,村民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社区逐步走向成熟。(3)解决了自然村一些亟待解决的公共服务问题。自然村自治组织建立后,首先做的都是整治村容村貌、修筑道路、清理河塘等基础性事务,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民怨声载道的环境脏、出行难等老问题,村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官塘赫组还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并拟开展农家乐休闲娱乐服务,为下步发展打好基础。赵坝流转耕地140亩,在发展先进有机农业的同时,增加了村民的劳务收入。

    4、哪些人从该项目中受益,获得了何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1)该项目的主要受益者是建立自治组织的自然村全体村民。其获得的直接利益包括居住环境和村庄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社会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等。其间接利益是他们的创新之举获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让村民享受到民主政治的“红利”,增强了村民的荣誉感、凝聚力,从而促进了村民风尚的进步。据统计,赵坝农民议会成立以来,就接待了包括中央部门、省、市领导和中外专家学者在内的来访者70余批次。(2)已建立自治组织的自然村所在的村、镇组织和干部也是受益者。一方面,这些村庄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逐步增强,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最基层就能自行化解,大大降低了村、镇组织和干部对该自然村的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这些村庄的做法和经验具有示范作用,可使村、镇乃至区级组织藉以推广,加快提高农村基层社区建设的成效。(3)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自然村建立自治组织,村民有效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有利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为党组织建在自然村提供载体,有利于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该项目的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自然村建立自治性组织,是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一项组织创新。一直以来,我国农民以非组织化的、分散的个体面对整个国家机器和社会组织,长期处于“上面管不着,自己管不了”的困境。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首要任务是让农民组织起来。但中国农民是一个很“现实”的群体,由于其分散性和劳作规模的有限,只有以成员共同资产为基础,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近利益驱动下,才能结成利益共同体。而自然村基于自然形成的地缘、亲近的人缘以及共同资产(主要是土地),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隐形的组织。在自然村建立自治组织,能利用既有条件,迅速整合资源,有效开展活动,是成本低、风险小、便于推行的组织农民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2)实行自然村自我治理,开创了破解我国乡村治理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从我国实行了20年的村民自治成效看,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村民自治到村不到组,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整合不同生产、生活区域(如自然村)农民的利益。由于缺少实际利益的纽结,大多数农民对村级组织漠不关心,对村级事务缺乏热情。而在自然村实行自我治理,因为其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源和相近的宗族血亲关系,容易构建共同的利益框架,农民不得不认真选举他们的组织并关注其行为。因此,六合区以赵坝为发端的“最基层”的社区自治,是一种崭新的、富有实际意义的“草根自治”,开创了我国乡村治理的一条新途径。(3)填补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断层和空白,有利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自然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社区。在自然村建立自治组织,能有效地将党组织、村委会和以自然村为基础的传统组织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生产力,有效克服几轮村组合并后出现的组织断层。同时,熟人社会是自然村的特点。熟人社会对干部的约束,除了制度之外,还有民俗、道德、家族荣誉的约束等。自然村的所有事务都与村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村民非常关心自然村的公共事务,这就为“四个民主”的切实推行打下了良好基础,找到了在我国的“最基层”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在一起的新办法。

    6、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关于农民的民主意识和能力。六合区建立自治组织的农民与其他农民一样,在没有组织起来之前,形似一盘散沙。但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组织,就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活力和热情。自治组织成员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仍富有热情地为乡亲服务。这并不因为他们天生思想意识好,而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六合区的农民在经历了“组织起来—分田承包—又组织起来”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之后,正在创造建立在更高水平上的统分结合的双层农村管理体制。(2)关于对农民组织的认识。一些人对农民组织的性质、作用颇具争议,对建立这样的组织顾忌甚多。对此,我们认为,议会不是外国人的专利。赵坝农民议会是“板凳议会”、“村头议会”,同样是赵坝人对民主形式的理解和诉求。农民议会建立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内,是统一在党的领导下的新型组织资源,而非异已力量。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创新和发展、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真正在村组层面上落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与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    (3)关于该项目的创新价值。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社区建设始终是开放、多元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社区建设不可能靠一种模式来完成。六合区在自然村建立“农民议会”一类的自治组织,其创造性在于,它适应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在农村基层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具有不可比拟或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因而极富创新价值。 (4)该项目曾于2007年9月底提交“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获得第四届(2007-2008)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参评资格,进入评选流程。但因为彼时该项目发起时间较短,未达到评选规定要求而未能获奖。两年后的今天,“赵坝现象”正在发展成为“六合现象”,充分证明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