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诗歌朗诵感想:《金色的鲤鱼》散记1[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37:45
《金色的鲤鱼》散记1[原创]

HLJSWCD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更多


  黑龙江里的鱼儿之多,早已为世人所知,闻名遐迩的“三花五罗”就盛产在这里,还有一种形体肥腴,身披金色鱼鳞的黑龙江鲤鱼,尤受边疆人民的青睐。
  那天我坐在小船上,杜师傅叮嘱再三:捕鱼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对于捕鱼,我是个门外汉,此时此刻感到是既陌生又紧张。在杜师傅的那双大手的有力板动下,小船犹如离弦之箭,轻快地犁开乌黑色的江水,接近了一根系着白色漂浮物的标志。杜师傅伸手捞起漂浮物下的尼龙绳,慢慢地拽了起来,直到露出一根长长的粗铅丝为止,他握住铅丝轻轻地掂了掂,微笑着对我说:“有动静。”虽不是渔翁,我亦深谙其含义:鱼已上钩。只见杜师傅稳住船,攥住铅丝将船向前挪去,每隔几米远便可见有一把粗铜丝自制的鱼钩,钩上无倒刺,钩的上端绑有一块二指宽大小的鱼饵,我一点也看不明白这种和内地迥然不同的捕鱼办法,只好缄默不语。未行多远,只见杜师傅左手提起渔绳,来回摆动,而船舷旁只见浪花翻涌,倏地,杜师傅右手的渔兜向下一捺一提,一条金光闪闪、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成了囊中之物。只见那鱼的腮旁还挂着鱼钩,嘴还一张一合地嚅动着,足有4斤多。杜师傅继续引船前进,一直到了鱼弦的尽头,共获得了三条鱼。我心中感到万分惊奇和欣喜,笑问杜师傅,为什么不用渔网也能捕到鲤鱼?杜师傅边吧嗒着烟斗,边告诉我:这鲤鱼因天气炎热,爱在江底栖游。人们就在江中横拉上一道百米长的铅丝作为鱼弦,两边坠上大石头沉入江底固定,弦上置有许多鱼钩和食饵。鱼饵是用面和谷子、苏子(炒熟)揉和、蒸煮、晒制而成,较韧,不易被江水泡散。当鲤鱼发现鱼饵欲吞食时,由于江流的冲击,系在食饵下方的铜钩不断地敲打着鱼头,恼怒的鲤鱼一口吞下,吐出腮外,未料,铜钩也随之挂在了腮
  外,自然成了俘虏。杜师傅说,有次鲤鱼旺发季度,一道鱼弦上的25把钩,竟挂住了22条鲤鱼呢。
  说罢,杜师傅以边疆人特有的豪爽道:“走,跟我尝鲜吃生鱼片去。”顶着炎日,来到了杜师傅的小屋。只见他挑了条3-4斤重的鲤鱼,动作麻利地剔去鱼麟,洗净;从鱼脊处剖开,取其腹背少刺处割下鱼肉,去除大刺,细细切成菲薄的小片,再置入碗中,远远望去透明晶莹,宛如蝉翼。他又放上精盐、酱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搅拌了几下,搁置一旁。吃生鱼片,对于我来说,是头一遭,要在内地,恐怕早就退避三舍了。好奇心驱使我夹了一箸塞入口中,细细品味,但见并无半点腥味,鱼肉细嫩滑爽,慢慢嚼之,回味无穷。顿时胃口大开,食欲大振,大快朵颐。不一会,风卷残席,一扫而光。心想:如此美味佳肴,若敬而远之,却大有不恭了。
  如今,离开那里多年了,据说,鱼价翻了许多倍,尤其是鲤鱼价格依然昂贵,去年我从上海回到北陲的老单位探访,老单位领导热情地款待了我,凭关系让饭店去江边弄了条六斤重的野生大鲤鱼,每斤市价260元,令人咂舌。昨天晚上(2011年11月10日)CCTV—4台《边疆行》栏目播放了一档介绍邻县黑龙江逊克县边民在黑龙江里人工养殖网箱鲤鱼的报道,还专门提到了这种尽管是人工培殖的鲤鱼也买到了每斤60元之巨。但洛阳纸贵,仍不乏市人问津,足见人们对鲤鱼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