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316次武昌发车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2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从1927年8月1日至1952年3月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专门的仪仗队,但用仪仗队行使欢迎外宾的礼仪活动,却可追溯到1946年2月,在亚南迎接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的部队,可说是人民解放军中出现的第一支仪仗队迎宾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繁忙,需要一支真正的仪仗队,1952年3月,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决定,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组成中国仪仗队。随后,蒙古共和国政府总理泽登巴尔访华,三军仪仗队首次出现在国家迎宾仪式上,接受了国宾和周总理的检阅,展示仪仗兵风采。

  从此,仪仗队高举祖国授予的军旗,代代的仪仗兵,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为中国军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这些年轻的士兵,人人都树立了仪仗队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的坚定信念,他们把这些信念注入到面向世界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用青春和热血随着国旗,国歌铸造出中国仪仗队的雕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戎部队,它与军乐队,礼炮队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三军仪仗队的任务通常分为三种规格;最大阵容由151人组成,队长一名,副旗手两名,队员147名,用来迎接外国首脑,第二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此外,仪仗队还担负着外国领导人向天安门广场人民纪念碑献花圈,重大活动升旗的仪仗任务。

  仪仗队的选拔,过去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

  有人统计过:仪仗队官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每人每天流汗水加起来,两年足有一吨重;由于数万次地端枪,所有仪仗队员都有一双带着老茧的手。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三军形象重于生命!”这是仪仗大队官兵的铮铮誓言。

  武器: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1995年设计定型,1997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公开露面。该型枪从论证试验到研制定型,前后用了近20年。为确保枪械在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作战性能,科研人员精益求精,先后对其进行了-45℃的低温试验,50℃的高温试验,还进行了沙漠、扬尘、雨淋、海水、泥水、寿命等各种“极限”试验。

  95式自动步枪为无托结构,目前,综合性能指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除了体积小、重量轻、直射距离远、威力大外,它还创造了我军枪械装备的许多之“最”:首次装备了可装卸式光学瞄准镜,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全天候作战能力;首次配备了具有刺、砍、锯、剪、锉等功能的多用途刺刀,提高了士兵作战和野外生存能力;首次采用“无托”式,缩短了枪距,更利于操作;新型自动步枪可发射各种枪榴弹,提高了杀伤和反轻型装甲的能力;装备了可装卸式支撑架,提高了射击稳定性。该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机头回转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装置照门为觇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

  该自动步枪能发射40毫米枪榴弹系列;并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还配有3倍的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生动目标精确瞄准。该枪配的多功能刺刀可快速装卸。

  其性能特点如下:

  (1)为充分发挥5.8毫米枪弹的威力,枪管有足够长度。它采用了无托结构,缩短了全枪长度(步枪746毫米,机枪840毫米)。供弹具可通用,容弹量大,可连发射击,具有猛烈的持续火力。

  (2)全枪短、质量轻(步枪3.25千克,机枪3.95千克),机动性好,优于国外同类武器。

  (3)5.8毫米枪弹后坐力小,全枪动力特性平稳,整体布局合理,射击时持枪、瞄准舒适,震动很小,单、点精度均达到很高水平。

  (4)机构动作可靠,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作战,全枪寿命长,优于国外同类武器。

  (5)枪族内各枪基本结构相同,大部分零部件通用,自动机、供弹具等活动部件可互换,勤务使用、维修极为方便。

  (6)有机械瞄准、简易夜间瞄准装置,还配有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能适应全天候作战。

  (7)一枪多能、一族多枪。该族步枪下挂35毫米榴弹发射器,亦可从枪口用枪弹发射枪榴弹,扩大了点面杀伤能力。有多功能刺刀及刀鞘,携带方便,具有刺杀、砍、剪、锯、削的功能,还可当匕首使用,扩大了步枪的战术作用。新枪族除步枪、机枪外,还有短步枪(全枪长560毫米,全枪重2.8千克)、折叠枪托步枪,实现了一族多枪,可满足各兵种人员的需要。

  (8)广泛采用工程塑料、硬铝合金等新材料,对于改善全枪外貌,提高防腐能力,减轻全枪质量,简化生产工艺都有很大好处。

  (9)针对构件不同,材料采用黑色磷化、阳极氧化、全色喷塑等先进工艺以提高防腐防脱色能力,彻底解决了原56式武器抗腐蚀能力差的难题。  (10)在制造工艺上进行了改革创新,采用了精锻枪管,热模锻铝机匣,以及塑料件注塑成型等新工艺,较多地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加工关键零件,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实现总装零部件完全互换。

  服装:

  中国三军仪仗队的礼服经过了6次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礼服上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章,第二次是1955年,礼服上佩戴着军衔,第三次是1965年,礼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第四次是1985年,为过渡时期的礼服,第五次,1988年礼服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是目前最具中国特色的礼服。 中国走进新世纪,三军仪仗队礼服改革也走进了新的世纪:新式仪仗礼宾服,既与07式军官礼服保持了基本统一,又凸现了仪仗礼宾服的特点,与旧式礼服相比,更是脱胎换骨般的改进。

  与普通军服一样,仪仗礼服的颜色也进行了调整。陆军由过去的棕绿色改为松枝绿,既保持了我军传统的绿色,又加入了红军、八路军军服的颜色。海军和空军的军服颜色改动较小,分别由藏青、蓝灰加深为深藏青、深蓝灰,使三军色调更加协调。同新军服一样,仪仗礼服整体上还是传承了解放军“红”的元素,包括帽徽、臂章、国防服役章等多处都有体现。

  “这次换装不仅是外观的变化,更蕴含着穿衣的科学。”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服装功效材料研究室主任施楣梧介绍说,三军仪仗队礼服和07式军服一样,采用的耐久性弹性长丝、涤棉交织布等面料和包芯纱等技术,大大增强了服装的抗皱性和舒适性。这些材料技术在国际军服研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