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耳机怎么调音量:北京数学登陆美国救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26:30

来源: 2011-11-10   法治周末(北京) 

 

近年来美国社会弥漫着一种对本国数学教育的焦虑,这种焦虑可以追溯到美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测试中表现不佳以及前总统布什的"NoChildLeftBehind"法案要求学校2014年前通过标准化数学测试,不能达标的学校将面临关停以及校长老师被解雇的危险。

 

法治周末记者

 

在最近的一次国际标准化测试中,中国学生在所有的学术分类科目中名列前茅。在有34个国家学生参与的数学竞赛中,美国15岁的参赛学生们名列第25位,在科学和阅读科目中,也只名列中游。

 

美国教育部部长邓肯(微博)在谈到这个结果时说:“我们面临着的一个严重警钟被敲响了,美国学生在全球化的经济中要想胜出,必须提高自己。”奥巴马政府感受到了威胁,甚至努力把建立国家标准数学教程作为现行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就在此时,一个域名为www.beijingmath.com(下称“北京数学”)的数学教学网站在美国出现了。这个网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教学内容是以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统编教材为蓝本进行设计的。

 

《法治周末》记者登录“北京数学”网站观察发现,网站上包含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比如一年级主要针对1100以内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三年级则注重培养小学生三四位数的数学运算。其学习方法采用了中国的教育方法:练习———挑战———再练习。

 

让中国学生感到沉重的中国数学教育模式现在急匆匆地登陆美国“救火”了。

 

弥漫在美国的数学教育焦虑

 

“我不喜欢数学”、“数学不是我的强项”……这是经常从美国成年人那里听到的口头语。这也让美国政府开始决定数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了。

 

近年来,美国社会弥漫着一种对本国数学教育的焦虑,这种焦虑可以追溯到美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测试中表现不佳以及前总统布什的“NoChildLeftBehind”法案要求学校2014年前通过标准化数学测试,不能达标的学校将面临关停以及校长老师被解雇的危险。

 

不久前,《纽约时报》刊登文章讨论如何才能拯救美国的数学教育问题。该文的两位作者认为统一的标准化数学测试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也不赞成在高中设置代数、几何、微积分等课程,“有多少成年人需要解一元二次方程呢?有多少人需要理解复数?”他们认为当前的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际,例如抵押贷款如何定价,计算机如何编程和医疗试验的统计结果如何被理解。他们更主张给“纯数学”赋予一种量化语言(quantitativeliteracy),帮助学生建立日常生活中问题和数学公式的联系。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表明美国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当今数学教育的不足,并且在不停地作出新的反思。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美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可以说,美国成年人对数学如此低的自信都是由于自幼缺乏基础训练造成的。

 

美国数学教育的松散确是不争的事实。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教程使得每个学校各自为政,很多学校过早地介绍一些在中国高年级才会出现的内容。比如分数在二年级就出现,但是涉及并不深以至许多学生并不真正理解。而有些应该在低年级就掌握的,比如两位数加减法,反而因为训练不够,到了四五年级还在重复。而中国的数学教育则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扎实掌握。

 

在美国数学基础教育中,两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师资水平问题,大部分的美国小学不设专门的数学老师,而且老师都缺乏基本培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练习不够。现在美国学校用的教科书和习题都比较结合实际,比中国的同类教材要丰富生动得多,但是问题在于让学生练习的机会太少了。

 

数理模型专业的留美博士张赫看到了美国数学教育的这种焦虑和存在的问题。他从小在中国接受中国式的数学教育,觉得中国数学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练习———挑战———再练习,对解决美国数学教育问题有很大帮助。

 

2006年,张赫在结束了美国的学习之后,与几个朋友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注册开办了PingMax公司。“北京数学”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于今年推出。

 

张赫介绍说,这个网站大致框架就是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只是将教材中零散的内容做了整合,将各种题型尽量表达得有趣、有故事性,使小孩子能够在兴趣中学习。

 

“我们几个都是有子女的人,而且孩子恰都上小学。”张赫和几个合伙人自身都是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出身的,孩子现在又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这使得他们强烈感受到了中美教育的一个关键性差别:美国的教育环境相对宽松,孩子课余没什么作业负担;中国则是对孩子进行大量严格训练的教育模式。

 

“美国对孩子要求太宽松了,我们也不赞成中国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但是若将中国严厉的教育应用到美国教育上,给孩子多点约束和练习,那孩子以后很容易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张赫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于是,他们四个人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材改编成了“北京数学”的网络课程内容,供美国小学生学习、练习。

 

“在华侨中的回馈还不错,产品使用的具体数字不便透露。也有美国本土的孩子和家长对这个产品感兴趣。”张赫自信地说,“追随奥巴马的美国教育部部长邓肯也对这个产品给予了关注,我们还在申请政府的资金支持。”

 

据一家海外媒体报道,“北京数学”在美国学校引起了很不错的反响,仅在新泽西州的一家代理“北京数学”学校市场的公司,就已经收到了将近20所学校的购买意愿。张赫认为,“北京数学”给那些想以“ChineseWay”学数学的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选择,也许这股“中国风”得益于AmyChua(虎妈)的畅销书“BattleHymnoftheTigerMother(《虎妈战歌》)

 

在“北京数学”诞生之前,已经有一家新加坡的数学教育机构在美国存在。张赫说,新加坡和中国的数学教育如出一辙,就是重视大量的训练。

 

数学教育:美国“急”中国“疯”

 

数学专业出身的张赫对数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其他任何学科以及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安排和规划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当然我们都反对奥数,中国孩子那么磨练自己,完全没必要,但我们必须学好基础数学。”张赫说。

 

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华侨柏林在采访邮件中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北京数学’可能更多面向的是信奉中国式教育的家庭。”

 

柏林说,在他居住的社区中,参加奥数训练的只有中国家庭里的中国孩子。在美国各州的数学竞赛中,折桂的也多是中国孩子。“因为中国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大量训练,中国孩子也能吃苦,跟喜欢找乐子、寻找瞬间满足的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家庭的这种良好习惯是值得赞颂的。”柏林给出了肯定。

 

柏林并不愿意自己辅导孩子,因为他觉得自己打小接受的是中国式传统教育,孩子接受两种教育方法,会“打架”。他更愿意相信学校的教育。

 

柏林现已经定居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市,通过孩子他了解到完全不同于中国内地的美国家庭教育。

 

他说,美国的学校也会布置家庭作业给孩子做,但这些家庭作业一般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老师要求孩子每晚起码有20分钟时间'娱乐性阅读’,就是自己找闲书看,学校并不限定你看什么,决定权在学生和家长。但是如果去图书馆,图书馆的馆员可以向你推荐合适的读物”。

 

在美国,也有诸如音乐学习班和球类班等一些课外辅导班。“但美国钢琴班考级的压力不像中国国内那么大,强制性的考级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兴趣。我让孩子学琴,是为了让他们提高文艺素养,希望借助音乐和艺术,让他们成为一个更细腻、更敏锐、更懂得欣赏人生的人。在他们郁闷的时候,他们能弹奏一曲,暂时进入庸常生活之外。我从来没想让他们成为朗朗、李云迪这样的人。当然,如果他们在任何一种学习中表现出了什么特长,我也不会去阻挡他们的发展。”柏林坦言。

 

与美国孩子相比,在上海读小学二年级的馨馨则忙碌多了。“馨馨数学成绩在各科成绩中算较差的,主要是练习的少加粗心的原因。”馨馨的母亲谈女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等再大一点再让她去学奥数,因为再大一点,孩子的中文理解能力会好些,更能读懂数学题题意。人家奥数班的孩子成千上百套题地练习,题型见得多了,遇见不同题型自然条件反射。”

 

谈女士说,馨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身边就有同学参加奥数班了。奥数会将三年级的课程放在二年级教,拔高难度,这样,遇到一般难度的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肯定要学习奥数啊,一些数学竞赛、升学考试、择校都要考量。我们小时候只有成绩好的才能参加奥数。现在人人都要学奥数。”谈女士无奈地说。

 

在记者问及学奥数是否真的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有帮助时,谈女士还是对奥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我们现在日常应用最多的是简单的加减乘除,随着科技的发达,这些简单的工作甚至也有计算工具来帮助我们计算。数学除了是升学的一个考量标准外,还可以锻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理工科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也要以数学为基础。”

 

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国庆我们计划从上海回无锡过节。馨馨提出三个方案:坐动车、坐普通火车和开车。她衡量成本和耗时后,最终选择了坐普通火车去无锡的方案,因为'便宜而且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馨馨现在每天放学回家后,吃完晚饭要做作业到九时才能睡觉,而且每周末还不能休息,要参加钢琴班、外语班和跳舞班。“大家都在学,不学怕落后他人啊。”谈女士说。

 

谈女士告诉记者,弹琴班一个月上两次,一年大概需要五六千;外语一年要一万四;跳舞一年要两三千。“现在小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在昂贵地消费。”

 

美国不可能借鉴中国的数学教育模式

 

《法治周末》记者为中美数学教育问题专程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他告诉记者,中美数学教育分属在不同的教育体系里,没有可比性。奥巴马政府因为美国小学教育过分宽松,又看到中国学生在刻苦努力,所以感到危机推出一系列增加学生负担的教育改革措施。但美国的中小学不愿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而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是奥巴马政府的一贯作风。

 

张赫也提到,奥巴马政府总是怕“狼来了”,一直有危机感,怕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以致在某方面落后。

 

柏林笑言,这个危机感,美国人一直都是有的。当初,苏联的“斯帕尼克”卫星上天后,美国人受到了强烈刺激,觉得自己在科技上有落伍的可能。后来日本经济振兴,美国人再次受刺激。如今中国经济腾飞,自然又会有人在教育上找原因。这种危机感也是美国在很多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的一个秘诀。

 

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数学和科学教育,比如他的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吸引优秀教师,其中不乏外国人才。“在奥巴马任内,学习理工科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凭先前的学生签证,申请长达17个月的'选择性实习(optionalpracticaltraining)’,在美国合法工作,这个时间让很多学生顺利衔接到工作签证以及后来的永久居民申请。而其他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只能享有更短的实习时间,此间办不了工作签证就要回国。”柏林介绍说。

 

“美国不可能借鉴中国的数学教育模式。因为美国教育的一个最主要核心是尊重个性的自由和发展。包括教材的选择都是社区委员会和家长协商的结果。教育是个人的事情,政府很少干涉。”熊丙奇说。

 

柏林说,美国高校不可能接受中国的数学教育模式。近期,他去开家长会,他孩子的老师说,她当年学习的除法,和如今的方法都不一样,她自己都应接不暇。如果再来一套方法,尤其是和中国而不是本州、本国的教学大纲挂钩的方法,他们就更不可能去接受了。

 

熊丙奇也不知道不断挑战高难度的奥数题对于我们的生活能有多大作用和意义。“除了数学专业领域需要深挖外,我们早已经忘了诸如'解析几何’、'微积分’等专业数学词汇。”

 

“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应用,美国教育注重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中国教育评价的每个指标都折合成分数,而美国是综合的评价体系。我们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只能为了追求高分数、好的升学机会而穷尽各种手段。”熊丙奇补充说。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因为《虎妈战歌》而让美国人对中国严厉的家长式教育模式感到震惊。

 

张赫说,虎妈包装得有点过头了,扭曲了中国妈妈在全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美国社会对虎妈产生了两极化的评价。

 

“虎妈的教育模式只不过是被简单概念化了,没有任何固定可行的教育模式可循,每个人特点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其他任何模式都无法复制。”熊丙奇说。

 

他提到,我们是否可以跳脱出要不要学奥数、哪种数学教育模式更好这样的话题语境。因为知识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教育的本质还是人本教育。“思考如何教育、塑造一个在人格、心理上都健全的公民,才是重中之重。”

 

柏林也深切赞同以人为本的美国教育:“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注重人的成材,美国的教育是把人当人来培养的,所以真正是各方面都在发展,而未必像我们这样重视知识的教育。人最后生活得幸福与否,未必和'成材’有多大关系,而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员工、什么样的老板、什么样的丈夫或妻子、什么样的儿子或女儿、什么样的邻居或路人,这一切更为重要,更加关系到我们活在世上的意义和我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