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盘的下载速度慢:龙永图首次公开发表18年前所撰写复关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10:15

龙永图首次公开发表18年前所撰写复关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11:36 南方日报 1999年11月25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
龙永图

  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距1986年提出“复关”25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了“龙行天下,风起南方”中国入世十周年总论坛,龙永图应邀出席,在会上讲话引用了几段他在1993年一本内部刊物上写的文章的几段话。

  龙永图表示,“近20年了,那时写的关于“复关”的文章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况且是为一个内部刊物所写,可以更坦诚一些。于是想起把这篇文章首次公开发表,纪念入世十周年,同时让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当年谈判的一段历史,并从中得到一些宝贵启示。”本报略作删节刊登,以飨读者。

  ●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市场法则、价值规律,因此经济运行的机制只能是市场经济;中国不应例外,否则中国经济就按另一套规则在运行,从而难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入关导致民族工业衰落和破产。

  ●我们面临的特殊挑战是:各级政府能否改变观念,简政放权,在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市场规则过程中,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产权主体。

  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距1986年提出“复关”已25年,“入世”也十年了。前些日子,我参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龙行天下,风起南方”中国入世十周年总论坛,应邀在会上讲话,引用了几段我在1993年一本内部刊物上写的文章。近20年了,那时写的关于“复关”的文章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况且是为一个内部刊物所写,可以更坦诚一些。于是我想起把这篇文章首次公开发表,纪念入世十周年,同时让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当年谈判的一段历史,并从中得到一些宝贵启示。 ——龙永图

  “复关”,这是人们对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一种高度概括、形象的说法,极生动地赋予了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深刻含意——那种中华民族迎接巨大挑战的勇气和决心。正因为它的简明和深刻,近年来几乎街头巷尾、大小报端都在谈论“复关”。

  谈到“复关”,人们自然回想起20多年前,我们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指挥下,胜利进行的一场外交攻坚战。这场斗争历经数年,排除万难,终于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微博)的合法席位。当时,中国掀起了一股“联合国热”,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重返世界政治外交舞台,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随后,中国陆续恢复了在联合国系统内十几个国际经济组织和专门机构的合法席位。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在经济上闭关自守,发展经济也没有置于国家工作的中心地位,中国进入世界各经济组织的工作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1986年起,中国开始寻求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那时,恢复谈判主要作为一场外交斗争在进行,目的是重返最后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由于是外交斗争,谈判由一个很小的班子在日内瓦进行,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谈判进程鲜为人知。

  开始几年,在日内瓦的谈判班子面临极困难的形势。最大的困难是关贸总协定把市场经济奉为最高准则;而我们对市场经济则讳莫如深,谈虎色变。由于在市场经济这个根本问题上无法突破,谈判只能局限于研究策略的变化,推敲措词的应用,这就注定了谈判僵持局面的持续。

  直到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以雄伟气魄打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次思想大解放,不仅打破了传统中国经济体制的精神枷锁,同时解放了在日内瓦关贸大楼的谈判者们。中国谈判者和外国对手终于在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上找到了共同语言,谈判开始进入真正的对话。

  与此同时,我国的谈判者们意识到,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将对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深远影响,为了做好恢复总协定地位的工作,对外谈判必须与国内的准备密切配合。于是,经贸战线的同志及研究关贸总协定的专家们,在丢掉了“莫谈市场经济”的包袱以后,大胆走向社会,全力宣传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实质上就是要使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逐步融合,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逐步接轨,而这个“融合”和“接轨”的前提条件就是中国必须搞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目标后,人们更关心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谈判,热烈讨论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迎接世界市场挑战的重大问题。

  人们逐步认识到:如果把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地位说成“复关”,这个关就是世界市场经济的大关。由于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十四大的巨大影响,使中国重返国际经济贸易组织这个政治外交课题,同时变成了事关改革开放大业的经济问题,使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工作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联系起来。这不仅给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工作赋予了丰富内涵,而且在政治和外交斗争为经济这个中心服务方面,向我们提供了新的经验。

  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关贸总协定,首先要接受关贸总协定对它的经济贸易体制的审议。关贸总协定带有强烈契约性质,它的成员不叫“成员国”,而称“缔约方”——签订合同的一方。这个“合同”就是关贸总协定在过去四十多年中制定的管理和调节国际经济贸易运作的一整套国际规则。由于它的契约性质,关贸总协定在接受新缔约方时,就要认定申请国是否具有履行这一套国际规则的基本条件。对关贸总协定来说,这个基本条件就是申请方必须实行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因为几乎所有缔约方都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规则运行。如果申请方不实行市场经济,新缔约方将会游离于关贸总协定管理的世界市场之外,只有象征意义。

  为了认定中国复关的资格,关贸总协定在1987年11月成立了一个“中国工作组”,着手审议中国的经济贸易体制。

  按过去的观念,中国不能在国际组织接受其他国家对自己经济贸易体制的审议,那意味着“内政的干涉”。然而,1987年的中国毕竟已对外开放近十年,我们逐渐认识到要对外开放,就要外界了解中国,包括了解中国的经济贸易体制,何况实施对缔约方经济贸易体制的审议机制,是关贸总协定的国际惯例。于是中国的谈判班子开始在日内瓦接受“审议”,面对一百来个缔约方铺天盖地的问题,“审议”过程很艰苦。

  中国谈判者的最大困难是怎么解释清楚现行的经济制度,既不能说是搞市场经济的,又要说明现行经济制度使我们有能力履行关贸总协定这套以市场经济为根本的国际规则,因此应该尽早恢复中国的缔约国地位。

  当时,我们把中国的经济体制说成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商品经济体制”。这一提法引发了无数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运行时,有时以计划为主,有时以市场为主,这就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作为基本的经济运行机制,计划与市场不可能结合,不是计划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面对这些质疑,中国的谈判者试图说明计划与市场是可以结合的,但同时又在思考:在中国,整个经济运行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这个规律所决定的基本运行机制又是什么?

  关贸总协定的许多缔约方指出,在社会化生产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经济,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市场法则、价值规律,因此经济运行的机制只能是市场经济;中国不应例外,否则中国经济就按另一套规则在运行,从而难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前提条件尚不存在。

  这的确是对中国经济体制一针见血的“审议”。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接受这一判断。直到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十四大召开,我们才逐步认识到:作为经济的基本运行体制,我们必须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选择,而标准是是否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我们还认识到: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社会制度下,经济运作的市场法则、价值规律、竞争机制等都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客观范畴的规律;而计划只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属于主观范畴的行为。如果计划要和什么结合,它应和国家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结合,成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能相提并论。

  由于这一认识上的重要突破,谈判者在十四大以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一般特征来说,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区别。所不同的只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是一次经济理论上的突破,在关贸总协定这个信奉市场经济为经典的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不仅使中国在重返关贸总协定这个国际组织方面,而且在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经济和民营经济“接轨”在理论上、观念上的障碍已经扫除,“接轨”只是时间问题了。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

  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时,还必须同各缔约方签订一个议定书。并进行一系列关税和非关税减让谈判。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同我方举行这些谈判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中国全面降低关税,并逐步减少包括进口许可证、配额、审批、计划这类非关税措施,使中国市场更大地向世界开放。与此同时,概括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中国在复关后将享受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过去四十多年来经过谈判所达成的各种优惠贸易条件,使中国更广泛地进入世界市场。

  既要向国外打开中国的市场,又要进军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双重挑战。当然,打开中国的市场,并不就是“国门大开”、“洋货泛滥”。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者们将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制定健全的符合国际规范的关税税率体制,同时参照国情,对一些进口品保留必要的非关税措施。

  但是,关贸总协定不允许缔约方对自己产业进行长期保护,确需保护的,也必须有取消保护的时间表。1992年的中美市场准入谈判,实际上可以看作中国放关过程中关于关税和非关税减让谈判的一次前哨战。这次谈判后,中国对外承诺了取消一系列产品的进口许可证的时间表,比如复印机,中方承诺3年后取消进口许可证,这就意味着向中国的复印机行业亮出了“黄牌”——必须在3年内完成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3年后在世界市场上和各国的复印机企业全面竞争。

  中方还同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进行广泛的关税和非关税谈判,通过这些谈判,更多产品列入国家取消保护的时间表内。这个时间表无疑对中国广大的产业部门加速参与国际竞争,产生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许多人怀疑,中国能不能经受得住这场国际大市场竞争的考验。

  带着这个问题,谈判者在日内瓦曾向众多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请教,请他们谈入关的历史经验。经验教训尽管不同,但有一条基本结论: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入关导致民族工业的衰落和破产。道理很简单,每个国家都有关税“守关”,还有一套国内的法律“保驾”。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适者生存,竞争和淘汰的结果,总会产生一批有活力的企业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并使整个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个拉美发展中国家代表告诉我们,入关前他们曾犹豫重重,在关贸总协定已经同意他们入关的情况下,还在关外徘徊了7年,就是担心自己的工业被冲垮。然而,一旦入关,他们却发现自己企业的表现之好异乎寻常。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迅速“出关”,打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极力与国外投资者合资合营,壮大发展自己,一些没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转向第三产业,如玩具工厂迅速转为经营玩具的公司。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破产,但带来的总体失业率不高于入关前。用他们的话说,入关的过程成了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入关以后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

  当然,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受入关的考验方面,我们有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特殊的挑战。

  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在遭受国外产品冲击、出现某些社会问题时,我们的制度具有更大的弹性来吸收、消化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面临的特殊挑战是:在现代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能否改变观念,简政放权,在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市场规则过程中,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产权主体。一大批自主经营、追求效益、充满活力的企业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也是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中华民族勤劳坚毅,国人发明创新与经营的特点在世界上有口皆碑。通过改革,企业一旦获得全面参与平等竞争的权力和机制,通过对外开放,特别是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后,企业又进一步取得更广泛地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平等机会,整个世界都会惊异地发现,中国的企业、企业家将前所未有地进入世界市场,并在竞争中经受考验。通过复关,提高中国企业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向世界市场的运行规则靠拢

  关贸总协定不仅是一个国际经济贸易组织,而且是一整套规范世界市场运行的国际规则。关贸总协定成立四十多年来,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众多的国际协议、守则、公约。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又有一大批新的国际协议和规则出台。由于世界市场运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经济贸易不断深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新的市场规则,这是必然趋势。

  由于关贸总协定的这一重要特点,复关就有两层意思。除了重返世界最有影响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还意味着我们将承诺在对外经贸工作中按关贸总协定的一套国际规则办事。要按国际规则办事,国内必须有一套与之衔接配套的国内经济立法。在这方面,谈判者们面临着不少困难。至今中国还没有一本外贸法,更不要提诸如反倾销法、反补贴法等更细的法律规则了。法律不健全,不仅使我们在处理双边国际经贸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使人们在复关谈判进程中不能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

  加快经济立法,不仅是复关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完全一致。现在,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道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成功,取决于制定并实施一整套确保市场秩序的法规体系,这样处在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才能有法律的规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把加快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任务,这是极其正确的。这一决定,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入关进程。我国迅速形成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规则,将加速我国的对外开放,为我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创造最重要的条件。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自从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上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大多数缔约方都认为中国入关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要加快中国工作组的谈判进程,使中国尽快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但少数西方缔约方却仍在制造障碍,拖延谈判,并散布中国入关的悲观论调。他们制造种种借口,但归根结底是怀疑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在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中国是否可以真正实行市场经济。这当然是把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的惯用手段,而政治化是直接违背关贸总协定这个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的。

  由于市场经济是在私有制社会里产生的,这些卫道士当然要视市场经济为他们的“专利”。实际上,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要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不论在什么所有制下,整个经济都按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

  在承认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同时,我们应有信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实已经证明,通过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抓紧进行价格改革,积极健全市场法则,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通过认真的政府职能转化,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迈进中,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大市场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这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现实吗?

  那些设置障碍,企图把中国排斥在关贸总协定之外的人应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先生指出:中国的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把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排斥在关贸总协定之外是不明智的。关贸总协定将会因为没有中国,世界市场将会因为没有中国的广大市场,而黯然失色。

  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必定得到恢复。

  (作者时任关贸总协定中国谈判代表团秘书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司司长,刊发时有删节)

首席谈判代表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得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01:14 央视《新闻1+1》

  2011年11月10日,央视《新闻1+1》播出《今天:入世落槌十年》,回顾中国入世10年,并邀请10年前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谈入世10年来的得失,以下为节目实录:

  ——今天:入世落槌十年

  节目导视:

  十年前的今天中国获准加入世贸组织,他是参与者,是见证者,那是一个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因为我知道中国入世以后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农业怎么办?企业怎么办?大量工人失业怎么办?我们的经济体系会崩溃吗?这是十年前一个国家在作出选择时的彷徨一刻。

  因为当时确实谁都没有料到,中国入世五年,我们经济会发展那么好。

  这十年中国留下来的财富究竟是什么?《新闻1+1》今日关注入世十年开放路!

  主持人 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是一个什么日子呢,可能好多朋友一听到这个问法之后有点懵,今天不知道,明天知道,明天是6个1在一块啊,2011年11月11号,有人把它叫这个节那个节的,还有明天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将要在卡塔尔多哈应战伊拉克生死之战,如果要是输了,咱们就去不了2014年巴西了。

  中国目前的确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了,我们更多的在关注着今天以及未来,过去的好多事要不提醒可能还真想不起来了。今天2011年11月10号,而十年前的今天,就在卡塔尔的多哈那个小木槌轻轻一落,宣告着中国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之路终告结束,也正是从十年前的今天开始,向后30天整,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但是在所有中国人的记忆当中,中国入世那一瞬间,就定格在十年前的今天,小木槌落下的那一瞬间。

  那么,您还记得您十年前的期待和担心吗,那么今天我们的期待和担心又会是什么呢,此时此刻中国入世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正在日内瓦,一个他多次为入世和复关开会的地方参加联合国和WTO举办的一个中国入世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龙永图在那里要有一个主题演讲。不过,我们在关注这个热乎乎的一两个小时之前,刚刚从日内瓦给我们传回来的对他的专访,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刻,因为在那一刻落槌之后不久,我们也采访了龙永图,来,先回到十年前。

  画面提示:  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解说:

  十年前的今天,作为中国首席谈判代表,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有媒体说,那一年他是中国200万公务员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那一年他58岁。

  经济运行的机制只能是市场经济,中国不应例外,否则中国经济就按另一套规则在运行,从而难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入关导致民族工业衰落和破产。我们面临的特殊挑战是,各级政府能否改变观念简政放权,在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市场规则过程中,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产权主体。这是18年前一个人的思索,他的超前意识令人敬佩,今天这篇写于18年前的文章也首次公开发表,作为他对一个重要日子的纪念。

  画面提示:  2001年11月12日资料演播室主持人:

  可能因为我也跟您采访将近8年的时间了,我一直在注意您这条崭新的红领带,这是不是有意的?

  外经贸部副部长 龙永图:

  是的,我早就准备了这条红领带,因为红色是国旗的颜色,人家很多年叫我们红色中国,我觉得能够戴着这样一条领带,我觉得我是代表中国,今天参与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

  解说:

  “许多事情积重难返,仅仅凭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往往不行,一个健康有效的外力则可能推动我们完成那些想做却迟迟做不成的事。”

  有评论说,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用决绝的手段历尽艰辛,希望融入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但是,这样的选择却给整个国家带来了焦虑和不安。一些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将不可避免陷入裁员甚至破产的困境,最惨重的是有100多万职工的汽车制造业,一半人面临下岗,钢铁和石化行业的比例分别为30%和20%,即使是发展前途光明的电信行业,也至少有10%到20%的职工失业。”

  2001年,到处可以听到这样的预测,没有人认为这是玩笑。龙永图: 我知道中国入世以后,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有相当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只能使人感到更充实,使人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加重了。

  解说:

  入世五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为13%。入世十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

  龙永图:

  特别这几天讨论世界经济形势,一些主要的经济大国,都出现经济上的衰退和滑坡,但是我觉得今天正如有些代表讲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整个全球经济比较黑暗的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露出一点亮光,所以我们中国确实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全世界。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说昨天我们爬到了入世的山顶的话,您是否已经看到了下一个更高的山峰?

  龙永图:

  我觉得我们入世实际上标志着我们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是重大的历史进程重新又开始了。当然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是我们过去23年改革开放的一个继续,但是我觉得我们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了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办事情,这样的话就使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在一个更加严密、严谨的法律体制框架下,而且使得我们中国的整个对外经济的法律法规变得更加透明、更加稳定、更加有预见性,这样将为我们整个中国投资环境和贸易环境带来一个重大深刻变化。

  白岩松:

  刚才屏幕上打的是2001年11月12号节目资料,其实那个十年前的时候《东方时空》还不是直播,这个采访是很快的,是在11月10号北京时间那个槌一落下一个小时之后,回到房间龙永图就接受了采访,那么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的11月11号的零点刚过一点。今天回头去看的时候,当时的确龙永图有一些看法是非常超前的,比如说他谈到了世界大的经济体制开始出现一些滑坡,中国可能给世界带来益处的时候,联想到现在意大利的总理都有可能要辞职,希腊的总理已经辞完职,新总理已经到位了,那么更觉得十年前的这个看法是非常非常地道的。

  那么今天采访龙永图的时候,他对这十年中国入世之后的打分会是怎么样呢,看一下。

  记者: 咱都习惯打分,那个十年得失在您总结给个分吧?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龙永图:

  我觉得如果是按照我们中国实施我们当年入世承诺的话,我们可以打九分,因为我们当时所做出的承诺我们基本上都已经做到了。说明中国还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国家,还是敢于担当的一个国家。

  记者:您是说就以十分为满分制是吧?

  龙永图:

  对,这样的话我就觉得九分是指我们字面上的那些承诺,但是我觉得有些承诺是很难去用数字衡量的,比如说关税从15.3%降到9.6%,我们很多方面就是在数量上我们作出的一些承诺是百分之百做到,但是有些关于大的原则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呢,比如说我们当时承诺要实行对所有中国企业国民待遇的原则,但是现在我们对中小企业、对民营企业还有很多的不公平的、歧视性的待遇。中央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一些融资难的问题采取了很多有利的措施,就说明这方面还存在问题,还存在一些歧视性的待遇。所以在这方面,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是不是还要进一步表现在我们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当中各个方面,不要仅仅满足在纸面上,在数字上完成了所有的承诺,实际上我们的很多一些大的承诺、原则的承诺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去做。

  白岩松:

  其实刚才九分那是我们取得的成就,我觉得成绩放在这儿,谁都抹煞不了,我们不用去谈。今天龙永图特别谈到的扣的这一分,让人深醒,比如说关于国民待遇问题,现在的确存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可能跟国企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有一些不公平的地方。

  另外我们还得回忆一下十年前我们很多的担心,汽车、失业、电信、垄断等等。我国首任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针对十年前大家的这种担心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我们当初有些低估了我们企业的应对能力,其实中国人很善于学习,很善于适应新的情况、新的挑战,也许我们创新能力没那么强,但是我们学习能力非常的强,在竞争当中能够胜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这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改革开放也树立了信心。”

  那么针对刚才龙永图谈的扣的一分,国务院参事汤敏针对未来,也就是纪念中国入世十年谈到了三大任务,第一个要改革现在国有垄断企业的体制,因为现在垄断企业的范围越来越广,对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第二个,要改变我们投资的体制,因为我们的效益在整个发展中国家都是相对比较低的。第三个,涉及到金融产业改革这句话,我们怎么样能保证让金融体制改革以后,正确能够扶助实业为主,而不是去制造更多的泡沫。

  这一切都在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格外的去思考。

  接下来再听听今天接受采访的时候,龙永图谈到的这十年的收获。

  龙永图:

  十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可以说与世界贸易组织这件事情直接相联系,可以说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我们达到了3万亿美元的这样一个进出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大贸易大国,这是具有标志性的,因为我们当时入世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怎么样来扩大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我觉得就是我们前年年产汽车1800多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性的,因为汽车是我们谈判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通过汽车领域的开放,激活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而且激活了中国汽车的消费市场,使过去老百姓根本可望而不可及的私家汽车变成了一个成千上万老百姓都买车的时代。我认为这个确实对我们谈判者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欣慰,就是我们这些谈判并不是放空炮,确实也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如果说和世贸有直接联系的,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被大家记住的。

  白岩松:

  十年前的时候最担心的行当当中汽车是一个,原定的过渡期到2005年,其实在2003年的时候咱自己就把那过渡期取消了,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一。可见有勇气改革并且进入深水是多么多么的重要。那么有哪些是十年前龙永图根本想都没有想过,但是今天发生了呢,再听。

  记者: 有哪些十年前您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真实发生了,能举些例子吗?

  龙永图:

  比如说十年前我根本不可能想象中国居然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居然成为全世界拥有及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所以这些都是不能想象的事情,也不能想象中国现在的老百姓能够排着队在香榭里舍大街上卖外国的名牌货,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到国外旅游,过去我们到国外旅游都是看到日本人、韩国人,现在一看都是中国人。这些事情过去都能想象的,当时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如果到国外去应该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但是我现在看到,就像我们邻居的一些普通老百姓都在谈论明天要到哪儿去的时候,我心里面确实感到很欣慰,如果是十年、二十年前还是少数人一种特权的话,那现在已经成为老百姓消费和生活的一种方式,这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

  白岩松:

  我非常理解龙永图刚才谈到的第二点,为什么呢?在1994年的时候在日内瓦湖边他给我讲过,他在国外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逛商场,因为兜里没钱,到那儿之后别人白眼你,他觉得受不了,所以这十几年过去了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他非常感慨,但是成绩都放在这儿了,那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结点上,我们将来的挑战,接下来的挑战又是什么呢?我新的担心会不会已经出现了呢?

  画面提示:

  声音来源:《央广新闻》画面解说:

  十年前的今天,随着卡塔尔多哈的一声槌响,中国结束了15年慢慢入世征程,从黑头发谈到白头发,加入世贸组织终于成为了现实。

  解说:

  未来10年,中国可能将要经历巨大的经济动荡……,如何处理没有竞争力的农业和庞大的国有企业,将成为核心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将是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力被抛入失业大军的行列,这是十年前媒体的报道。

  “结构性失业将加剧,一些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将不可避免陷入裁员甚至破产的困境。”这是十年前一些学者作出的预测。

  画面提示:

  十年前影像上海市民:

  失业人数会不会增加,我想。

  上海市民1:

  国有企业的很多产品,可能销售情况会难做一些。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 院长 张汉林:

  汽车,很多人认为灭顶之灾,保险业会带来完全毁灭,百年老店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国内的保险业完蛋。

  解说:

  不管是企业、政府还有学界,事实上2001年多哈落下的小槌,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更多的是未知和不安。也是在这一年的七月,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在美国问世,书中预测入世后中国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崩溃,作者公开声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强劲冲击下,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坚持5年,它甚至还精确的把时间估算在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

  财经作家 吴晓波:

  当时是以文摘的方式得以进到中国的,当时的《参考消息》这些报纸,然后一些门户网站把这个内容以文摘的方式引进来,所以在中国国内的舆论界、政商两界引起了一个很大的反响。

  解说:

  今天答案揭晓,事实上入世十年没有给中国带来灾难,反而是成就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回头看加入世贸反而激发起了整个国家的竞争意识,十年前多哈落下的小槌,今天看,更像一个中国的动员令,从政府到企业,从学界到媒体,一个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决绝,似乎是入世十年最宝贵的财富。

  画面提示:  2001年代全国世贸组织知识电视大赛选手:

  加入WTO了,我们的白菜不能因为农药残留问题被挡在绿色壁垒之外。选手1: 加入WTO了,到国外种白菜是平常事了。

  选手2:  白菜可以做成酸菜,加入WTO了,翠花酸菜将享誉国内外。

  选手1:  种白菜要上化肥,加入WTO…

  解说:

  加入世贸之初,全国上下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政府机构在加速运转,企业在积极应对,到处可以看到普及世贸知识的学者。改革的动力、开放的决心,对规则的学习和适应,这十年加入世贸给中国带来的已经远远超出了贸易领域。

  画面提示:  2006年资料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郭寿康:

  应该说挑战还是继续的,但是毕竟我们挺过来了。

  外交部副部长 乔宗准:

  五年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是WTO规则将如何冲击中国,五年后话题的中心变成了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

  解说:

  不仅把外部压力变成了国内改革开放的动力,而且这十年对于每一个普通中国来说也意义深远。

  画面提示: 2009年12月18日新闻

  画面解说:

  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度人物,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上榜的群体人物高居榜单亚军位置。

  解说:

  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关税从入世前的15.3%降到了9.8%,开放了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废止清理并新出台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出口增长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倍多,人均GDP由当年出的800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4000多美元。但是面对入世十年,我们如何继续保持这样的动力,却仍然是一个值得警醒的命题。

  白岩松:

  好,那我们就一起听听今天龙永图对未来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担心呢?

  龙永图:

  我觉得我们从十年前的入世当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再次证明了小平同志讲的,只有开放才能够使中国发展,关起门来是不能够搞自己的发展。所以我现在有些担忧的是在我们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些人是不是就觉得我们的开放已经差不多了,我不需要再对外开放了,这种开放的紧迫性就比较小一点,比如现在我们对外谈判当中,我们的有些部门,有一些同志经常就把我们入世谈判当中所答应的那些开放的程度作为一个底线,就是不要超过那样一个底线,实际上我觉得中国入世谈判当中所达成的这些协议的开放的条件,只是我们十年前,我们的经济实力相适应的一种开放程度。十年后我觉得我们中国从5千亿到3万亿,从全球第六位到全球第二位经济大国。那么,我们的开放程度也应该随着我们的实力的增强而更加大,这种开放并不是为了其他国家的压力,也不是为了其他国家的一种特殊的要求,是为了我们中国在一种更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所以我对国内有一些好像不愿意继续开放的这样一些思潮有时候感到比较担心。

  白岩松:

  没错,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才是对落槌十年最好的一个纪念。今年建党90周年的时候胡锦涛讲话说我们未来面对的危险当中,就谈到了精神懈怠的危险,这里指的就是很多人可能认为,改革30多年了可以歇一歇吧,不,中国所有的问题必须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才能够解决,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十年前落槌在多哈的喜来登饭店,目前中国男子国家队也在喜来登饭店,加入到了世界足联大家庭当中,不意味着光是荣耀,也要把自己的事情真正做好,最后才可能收入荣耀,不怕输,怕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