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读后感300字:意大利,从G7到“欧洲病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2:11
在意大利政坛上“呼风唤雨”近20年的贝卢斯科尼这次可能真的“去意已决”。9月才过完75岁生日的贝卢斯科尼成了意大利统一150年来又一位“不合格的国家领导人”,他创造了“现代享乐主义的意大利”,却让“变形的国家影响了整整一代意大利人”。眼下,债务沉重、股市下跌、政坛混乱让意大利遭遇“信任危机”,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那个老牌的“G7”(七国集团)国家、现在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吗?有欧洲媒体不客气地说:“自我放纵毁了这个国家。”意大利不像希腊,不少人认为它还有“潜能”,因此判断它“大到不能倒”,但这更让欧洲伙伴想要出手相救时又心有余悸。看来,“变了味”的意大利想要制止债务危机带来的“雪崩”,首先还是要靠自己的能量了。

    “贝卢斯科尼只是次要问题”

    已经宣布将辞职的意大利“千面总理”贝卢斯科尼,或许并不在意人们怎么议论他,但他的个人形象却让全体意大利人跟着一起被人品头论足。法国学者H·雷纳11月9日在《费加罗报》上撰文说,贝卢斯科尼以自己的财产拉拢了一批政界人士,一批需要他钱财的精英。他以“媒体大王”、体育赞助人形象吸引选民,却没有做出任何真正的改革,令意大利政治体制处于动荡。法国学者E·维贝尔回顾说,贝卢斯科尼1994年是趁意大利政治虚弱时上台的,当时人们认为贝卢斯科尼是“一个自强的人、一个不会腐败的人,因为他已经是富人了”。德国《南德意志报》的一篇文章以“最后的阵痛”为题说,贝卢斯科尼创造了“现代享乐主义的意大利”,这个灵魂已经深入到政治、娱乐、媒体和司法部门等各个层面的深处,“这个国家已经变形,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有意思的是,欧美主流媒体大都认为,贝氏下台解决不了意大利的债务问题。美国《洛杉矶时报》9日评论称,许多人认为举止轻浮甚至鲁莽的贝卢斯科尼是影响投资者对意大利信心的主要障碍,但实际上,他只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作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的意大利经济停滞已长达10年并日益濒临金融崩溃边缘。文章说:“你真相信他一下台,每个人都突然变得更聪明并使意大利发生神奇变化吗?”《今日美国报》评论称,让性格鲜明但声名狼藉的贝卢斯科尼下台的不是偷税、贿赂、渎职,甚至不是与17岁女孩的性交易,而是意大利的巨额债务,“贝氏是欧债危机的最新牺牲品”。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艾米利亚诺·阿利桑德里表示,贝氏结束政治生涯就能解决意大利结构性问题的想法是“一厢情愿”。

    从经济上看,意大利高债务运营并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问题。意大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债务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0%以上,但作为欧盟创始国之一,被“另眼相看”的意大利还是首批加入欧元区。意大利的经济特点是加工出口型,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意大利经济增长缓慢,处于“坐吃山空”的局面。经济恶性循环,让国家借新债还旧债,债务压力不断增大。

    持续多年的意大利债务危机还与国内的政治危机相互交织在一起。尽管贝卢斯科尼宣布将辞职,但在野的意大利各个政党力量非常分散,难以形成在民众中赢得信誉的政治力量。正如意大利主要报纸《晚邮报》的一篇评论所讲,意大利政界并没有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息,特别是反对党的中左力量弱,人们看不到贝氏辞职后的前景。
“注定是个令人失望的国家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名叫“楚门”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在这个犹如城市一般的虚拟环境中,他被制造成电视明星,他失去自由、隐私乃至尊严,一举一动都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瑞士《每日导报》就把眼下的意大利与这部电影扯到一起。该报9日以“意大利的‘楚门的世界’”为题说,贝卢斯科尼是这个国家的“搅拌机”,近20年来,他上演了一部“真人秀”,让意大利成为一个“马戏团王国”。现在,意大利必须“打破虚幻的世界”,重建管理国家的机构,意大利政治家必须尽快提出解决方案。文章说,危机也意味着重生。意大利已没有时间失去更多,这样意大利才有机会“重新成为一个民主和发达的国家”。

    《纽约时报》近日在介绍有关意大利的新书时称:“(这些书)将一个令人沮丧、百思不得其解和壮丽恢弘的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意大利的追求》是英国著名历史作家大卫·吉尔莫的新著。他在书中写道,意大利一些地区“过去的艺术和文明程度就能与很多国家相媲美”,但意大利注定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国家,历史和地理位置使包括法英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的重要性和实力远大于意大利。

    在欧洲,意大利是“慢生活,慢政治”国家的典型代表,这让意大利获得了不少欧洲人的好感。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意大利男人是德国女人最爱与其结婚的外国男人。一位柏林女性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意大利是个让人感受到浪漫和放松心情的国家,但她同时说:“或许就是这种自由散漫导致意大利今天的被动”。德国《奥格斯堡日报》以“意大利真的完了吗”为题说,意大利人是“善于演唱的男高音”,意大利的历史充满戏剧性,但政治和经济不是艺术,只会唱歌解决不了问题,“即使最坚实的罗马城墙也无法阻挡债务潮水的侵袭”。文章说,当城墙被冲破时,意大利人该赶快上岸了。

    曾在意大利研究机构做过访问学者的柏林欧洲政治学家恩斯特·格拉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共和国”正在成为一个“脆弱的病人”,整个国家弥漫着悲观。现在11%的意大利人生活在贫困中,离婚率和婴儿出生率可以与德国相比。恩斯特说,意大利曾是一个创新的国家,像菲亚特跑车等都是意大利人设计的,但在其他国家进步时,意大利却原地踏步。在意大利“你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美景”,也许就是这种美丽,让他们滋生创造的欲望没了动力。现在的危机,给了意大利当头一棒,意大利的前途仍要靠意大利人来解决。

    有美国网民把意大利形容为样式和口味都大不如前的“蒜蓉烤面包”。意大利人自己也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国家变了味。意大利著名记者和畅销书作家贝佩·塞沃尼尼说,是意大利的国家和国民性格决定了其命运,“通过同流合污或靠权势的力量,贝卢斯科尼在意大利大行其道,但咱们都一样:冲动、狭隘、热情和急躁。”
 意大利“挺”住欧洲才放心

    尽管过去10年间,意大利的GDP增长率在世界上仅高于津巴布韦和海地,其人均GDP甚至是负增长,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认为,无论贝卢斯科尼是否在意大利当政,意大利的经济都将“大而不会倒”。如果与失业率高达20%的西班牙比,意大利失业率仅为8%,也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银行体系较为稳健。更为重要的是,如同日本,意大利国债的60%是本国人民拥有的,这淡化了意大利债务负担的严重性。

    欧元区的“老大”德国和“老二”法国对意大利更是忧心忡忡。法国都市日报《20分钟》援引法国经济学家M·托阿迪的话说,“意大利消费太多,但从来没有成功推动过经济的发展,恶之源在于其经济与预算政策的放任无序”。法兰西24小时新闻电视台分析说,意大利的经济结构存在投资不足、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对出口的刺激也不够,政府多年来无法做到有力推动经济,因此成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大薄弱环节,“意大利这种状况,更加深了外界对欧元区的不信任感”。德国《莱茵邮报》9日以“罗马起火,谁来救灾”为题说,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如果塌陷,没有人可以承受,“即使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德国也能感受到地震”。类似的悲观情绪在德国媒体中并不少见,比如《时代周报》认为“贝卢斯科尼的辞职来得太迟”,深渊中的意大利正在击沉欧洲的信心。

    意大利的经济相当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和的3倍还多,人们担心,如果意大利出现债务违约,欧盟根本无力施救。有欧洲经济学家说,“按照增长速度,意大利是欧洲病夫,而且这个病夫太大,谁也救治不了”。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家扎卡里亚也说:“长期以来,意大利政府几乎一直以卡通式的坏方式治理国家。意大利因太大而不会破产,但也因太大而无法对它施以援手。”

    意大利“太大”在什么地方?贝卢斯科尼在G20峰会结束后颇为自信地说:“意大利拥有数倍于债务的财富。”意大利的巨大财富是其所拥有的具有上百年传统的家庭企业,即拥有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中小企业,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才能保证意大利多年来背着沉重的债务但仍留在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意大利有一些享誉世界的国际名牌,如高档皮鞋、时装、名牌家具以及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可以说,这些国际名牌也为意大利重新赢得国际信任保留了不少希望。

    德国《明镜》周刊说,意大利的主权债务渊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中期,英文中的“银行”、“现金”和“破产”等词汇都来源于意大利语,而复式记账的方法也是在中世纪由意大利兴起的,直到现在,“意大利的银行系统还是比政府更健康”。因此,在意大利国内,也有“意大利有实力自己解决问题”的声音,一些人相信“意大利并不是希腊”。有意大利企业家出资买了《晚邮报》11月4日的一个整版,刊登了一封“致同胞的信”,信中写道:“所有热爱这个国家的同胞们,我们有能力解决危机,我们可以成功的。”他还说:“政府现在有1.9万亿欧元的债务,这些债务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周一就去买2万欧元的国债,我只是大家中的一分子。”这位企业家的行动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他们将会像这位企业家一样,购买国债。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也提到,意大利民间有一种“了不起的现象”,就是在困难时期,意大利家庭会彼此关照,“这是北欧和美国家庭做不到的”。由此判断意大利能“挺”住,意大利欠缺的只是优秀的政府和领导人。文章在分析“意大利面临什么样的危机”时说,贝卢斯科尼曾对德法领导人开玩笑说“我毕生没有一场考试不及格”,但现在意大利这个有着“患了妄想症的总理、软弱的政府、无能的反对派、混乱不堪的财政”的世界第八大经济体该如何负重前行呢,“意大利不能在这场欧洲的考试中不及格”。( 本报驻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记者 史克栋 姚蒙 青木 丁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