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和悍马h2谁好: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01:30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  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27.00

内容简介

    足部与人体的健康关系密切。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足部的每一个反射区都与其对应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反射区既是诊断点,又是推拿的施术部位。足部反射区的推拿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内分泌调节,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自我保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本书介绍了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须知和原理,基本推拿手法,足部反射区定位以及常见病症诊疗等知识,帮助百姓掌握和实施这种中医保健方法。

目录

    第1章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基本概念

    一、足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

    三、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特点

    四、正确认识足疗的作用,足疗不能包治百病

    五、不要把足底推拿保健与医疗推拿等同起来

    六、提倡家庭足部推拿

    七、足部推拿对美容保健的影响

    第2章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起源

    第3章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原理

    第4章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须知

    第5章 足部反射区的基本推拿手法

    第6章 足部反射区定位    第7章 常见病症一、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适应证

    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可以说适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许多病都可以运用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既然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内部的功能,因此它对于各种功能性的疾病疗效比较显著。

    1.神经系统疾病 如神经痛、神经麻痹、瘫痪、癫、头痛、失眠及神经官能症。

    2.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垂体功能失常造成的发育障碍或肥胖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缺钙、抽搐,各种过敏症等。

    3.消化功能及新陈代谢失调 如食欲不振、呃逆、反酸、呕吐、腹泻、腹胀、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等。

    4.循环系统疾病 如心脏功能不正常、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

    5.呼吸系统疾病 如感冒、哮喘、肺气肿等。

    6.泌尿系统疾病 如尿频、尿失禁、遗尿、尿闭、肾功能不全等。

    7.生殖系统及妇科疾病 如不孕症、月经不调、阳痿、前列腺肥大、更年期综合征等。

    8.感觉器官疾病 如近视、耳鸣、晕车、晕船等。

    9.运动器官疾病 如骨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

    10.皮肤病 如痤疮、湿疹、银屑病、皮炎、脱发、黄褐斑等。

    11.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的显著作用 由于对药物过敏或者产生耐药性,不能用打针、吃药进行治疗或者治疗无效;或者应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在以上情况下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可以成为一种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    12.其他 对某些目前医学上还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病症,不妨采取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调整全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作为一种保守疗法。二、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的禁忌证

    在下列情况下,不宜采取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进行治疗。

    1.各种严重出血病患者(如吐血、呕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因足部反射区推拿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出血。

    2.妇女月经期间及妊娠期间避免引起子宫出血过多或影响胎儿健康。

    3.肺结核活动期。

    4.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不稳定者。

    5.严重肾、心衰竭,肝坏死等危重病人。

    6.梅毒和脑血栓病人:梅毒和脑血管病的昏迷者和长期服用激素及极度疲劳者,禁忌推拿疗法。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足部推拿的刺激可能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恶化,因而必须慎用或禁用。

    三、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法注意事项

    1.治疗室要保温、通风、空气新鲜 夏季治病时,风扇不可直吹患者双脚,以防着凉引起不适。

    2.早午晚均可推拿(病重者适当减量推拿) 早上、中午、睡前均可进行推拿,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推拿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力度也应稍轻些,只要有明显“得气”感觉即可,对痛感敏感者施力不宜过重。

    3.对推拿反应重者应就医 有些人在治疗多次以后,会产生一些反应,如有淋巴回流障碍的人脚踝会出现肿胀,曲张的静脉突然明显肿胀,脚部伤口渗血,发热,排尿量增加,小便黄,背痛,嗜睡,出汗增多,鼻腔、咽喉、气管分泌物及妇女白带增多等现象,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说明施术后人体机体免疫力及代谢功能加强,血流通畅,因此不必担心,短期内即可消失,仍可继续推拿。但如上述现象持续不退,则应暂时停止施术,并请医师检查,诊断原因后再施治,不过这种情况极少。

    4.推拿后要补水 饭后、洗澡后1小时内及空腹等,都不宜进行推拿,推拿停止30分钟后,要喝温开水1大杯,500毫升以上,以排泄体内废物,但对严重肾脏病的患者,喝水不得超过150毫升,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5.施术后要用温水洗手 禁用冷水,患者双脚应保暖,切忌着凉。

    6.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 避免挤伤骨膜,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7.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推拿时,注意观察患者对疼痛能否忍受,有无出汗及虚脱休克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推拿,采取头低脚高卧位,针刺或按压水沟、合谷、内关等穴位,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静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切不可惊慌失措而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如有特殊意外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处理。

    8.禁止吸烟饮酒 推拿前后或推拿过程中,禁止吸烟和饮酒。    9.推拿时妇女不要穿短裙 为防止走光,女士在进行足部推拿时最好不要穿短裙。 四、足部反射区推拿的基本顺序

    全足推拿,应先从左脚开始,推拿3次肾、输尿管、膀胱3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由脚趾端向下依次推拿,即总体推拿方向是向心性推拿,沿着静脉、淋巴回流的方向推拿。最后重复1遍排泄系统手法。一般情况下每个反射区推拿3次,必要时可增至6次。

    重点推拿时,大致上可按照排泄系统→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排泄系统的顺序进行。推拿结束后,无论是全足推拿还是重点推拿,都应将推拿完毕的脚踝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摇转4~6次,才可结束。

    在推拿时,关键是要找准敏感点施行推拿,这样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患者所受的痛苦;找准敏感点,推拿时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推拿处就会有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事半功倍;如果找不到敏感点而蛮干一通,只会全无效应而白费力气,事倍功半。

    五、足部反射区推拿的力度

    这里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推拿手法的刺激力度是越重越好吗?

    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回答了推拿的方法问题。清代成书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得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因此,严格地讲,不讲究技巧的简单用力动作是不能称为手法的。也就是说,推拿治病主要是靠手法技术的运用,而不是用粗暴的蛮力。当前似乎有一种倾向,认为推拿治病只要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在治疗时一味用力,动作生硬粗暴,强拉硬扳,不讲究手法技巧,常常把病人搞得苦不堪言,病人越大喊大叫,医生就越兴奋。对于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从某些方面说是缺乏医德的表现。

    这里必须说明,强调手法技巧,并不是说在手法操作时不需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强调力的运用必须与手法技巧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临床实践证明,突然而猛力的手法,不仅常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也是不舒服的,病人往往难以忍受,并产生恐惧感。所以,突然而猛力的手法,仅在必要的、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而缓和、柔稳的手法,不仅不会产生危险性,而且还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病人乐于接受,也有一种安全感。所以,推拿医生如被患者称为“蒙古医生”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事实上,足部反射区推拿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过大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均匀。所谓适度,是指以推拿处有酸痛舒适感,即“得气”为原则,这要根据患者对痛觉的敏感程度、病情、反射区的部位适当掌握,以患者能承受为度。掌握分寸不容易,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推拿所谓均匀,是指推拿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快节奏的推拿一般适用于急、重症和疼痛严重的疾病,慢节奏的推拿主要适用于慢性疾病。

    足部推拿治病保健作用的机制就是以对反射区的良性刺激,而达到调整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使体内产生自愈力。所以对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效果就较好,不痛则无效果。对骨骼系统的疾病治疗,必须用强刺激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患者的肝脏反射区以及淋巴和坐骨神经反射区,力度就应减弱,推拿处只要有轻微痛感就可以了。    推拿有补泻2种手法,按照“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则,对实证、体质较好的患者,力度可适当加大,采用强刺激手法;而对心脏病等虚证及老年人、儿童、女性和重病体弱者则用弱刺激手法,延长疗程,使患者的内部功能逐渐恢复。还有,对敏感性强的反射区力量不能过大,而对那些敏感性弱的反射区应适当加大力度。总之,要区别对待。六、如何理解推拿手法刺激的“得气感”

    在手法的刺激下,要使被刺激的部位产生得气感,如《素问·举痛论》:“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临床实践提示,得气感的有无及强弱都是判断手法的刺激量和疗效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所谓“得气”,是指手法刺激压痛点、腧穴或阳性反应物后,通过一定的手法力的技巧变化,使治疗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感的产生有赖于经气的运行和活跃,得气感越强,则说明经气运行越舒畅,手法直接作用于经穴,通过激发经气的运行,从而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但是,得气感绝不是明显的痛感,因为在正常位置进行按压刺激时也会有明显的痛感,但那种痛感和手法刺激压痛点时产生的得气感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痛感出现患者很不舒服,不想再被刺激,是无效刺激,非良性刺激,而得气感患者的感觉是“痛得很舒服”,愿意再次被刺激,为有效刺激,良性刺激。

    得气与否,有多种感应,可从患者和医者两个方面来判断。当得气时,患者会感到有酸、胀、麻、沉,或热,且必有舒适的感觉。同时,医者会感到手下有厚实或沉稳或指下有物的感觉。如未得气,则医者感到手下虚无,感到找不到阳性反应物,患者也没有什么感觉。《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一般而言,推拿时患者得气迅速而明显者,疗效较好;如无得气,则可能无效。因此在手法治疗过程中,若得气较慢,甚至不得气,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属穴位定位不准确,手法的方向角度有偏差,没有刺激到有效的作用点或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可重新调整手法的部位、角度和深度,再次加力时,往往就会得气;若因病情较久,正气虚弱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者,可采取两侧对比,取得正确位置再加力的方法,促使手法得气。

    七、足部反射区推拿的治疗时间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症情及其体质,掌握好推拿时间,一般对单一反射区的推拿时间为3~5分钟,但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推拿到5分钟,以加强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总体推拿时间应控制在30~45分钟,对重病患者,可减为10~20分钟,推拿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恢复健康。    重症、急症病人,每日推拿1次,慢性病或康复期间可隔日1次或每周2次,一般以7~10次为1个疗程,休息几日,再进行第2疗程,直至痊愈为止。八、足部反射区推拿要“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足底排列着躯体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足背及其内外侧分布着躯体外周器官的反射区。由于头部器官的神经传导到足底,在延髓是呈交叉走向,所以头部器官在中线右边的,它的足部反射区位置在左足,推拿时就要推拿左足;在中线左边的,它的足部反射区位置在右足。例如右眼有病,反射区在左足,推拿时就要推拿左足,反之则相反。这与中医针灸理论“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法完全一致。

    至于延髓以下的躯干和四肢器官、组织,它的神经传导,呈垂直走向,因此,左边的身体有病推拿左足,右边的身体有病推拿右足,分得十分清楚。

    九、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足部反射区推拿保健法是安全有效的,但任何事物总是有正反两个方面,临床上如果对疾病规律认识不足,以致对手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掌握不恰当,或手法操作不当,疏忽大意,不但会减弱应有的疗效,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意外情况,轻者导致患者主观的不适,重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故当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与患者亲切交谈,注意进行心理治疗。如患者的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信心很足,则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反之,效果就要受到影响。同时亦可防止意外发生。

    1.眩晕

    (1)临床表现:是指在手法施治过程中病人发生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流不足,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和细胞遭受损伤,患者突然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神呆目定、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呼吸深而快、甚至出现惊厥和昏倒等症状。

    (2)发生原因:①患者自身因素。手法治疗的过程中,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过度疲劳、空腹、过饱、醉酒等。②手法刺激过重或操作时间过长造成休克反应。再加上患者自身因素的存在,更易发生晕厥。此类眩晕主要是血管收缩,脑缺血缺氧或低血糖性休克。

    (3)处理措施:要注意观察患者表情有无异常,对疼痛能否忍受,有无出汗及虚脱休克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采取头低脚高卧位,给病人喝些茶或开水,一般经休息后可以减轻或解除症状。如果晕厥严重,可采取针刺或按压水沟、合谷、内关,拿肩井,掐十宣,按足三里等方法,促使其苏醒。同时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静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正常。切不可惊慌失措而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    (4)预防措施:施法前应注意消除对患者不利的因素。当病人紧张时,做好其思想工作,消除恐惧感;对体质虚弱、空腹和初次接受手法治疗的患者手法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待病人适应后,再逐渐加重刺激量;注意诊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中、环境安静;剧烈运动后或过度劳累后的病员不予重手法治疗。需要使用重手法刺激时,必须在患者能够忍受的范围内;操作时医者注意力要集中,认真操作,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多询问病人的感受,若出现眩晕应及时处理。2.疼痛

    (1)临床表现:患者在经推拿手法治疗后,特别是初次接受推拿的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感觉,甚至在夜间加重,用力按压则疼痛不止。

    (2)发生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医生技术不熟练,或局部操作时间过长,手法刺激量过重造成。

    (3)处理措施:一般不需要处理,1~2天这些现象即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较为剧烈,可在局部配合湿热敷,并做轻柔的按揉法。

    (4)预防措施:苦练手法,用力合理,时间恰当。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手法幅度要小,施术之手与患者软组织之间不要产生大力摩擦或猛然冲击。

    3.破皮

    (1)临床表现:做手法后出现皮肤破损现象。皮肤表面有擦伤、起疱、破损。

    (2)发生原因:手法使用不当,和患者皮肤之间有过度摩擦。

    (3)处理措施:局部涂搽消毒药水,如聚维酮碘、汞溴红等,且避免在破损处操作,并防止感染。

    (4)预防措施:做手法时,不能硬性摩擦,擦法可视情况使用介质。

    4.流产

    (1)临床表现:有文献报道,一怀孕妇女,做足部反射区手法时,在子宫、生殖腺等反射区施以很强的力量,3次手法后引起阴道大出血而流产。

    (2)发生原因:妇女病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敏感性很强,如施术不慎,用力过重,便会导致流产发生。

    (3)预防措施:妇女怀孕期间慎用足部反射区手法,如一定要做,手法宜轻柔,且禁忌刺激有关生殖的反射区,如子宫、生殖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