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值为1:《周易》: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56:06

《周易》: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

字数:2950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周易》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人类最早的一个符号推理系统。阴、阳爻画是初始符号,八经卦、六十四复卦是对象语言,六、九、初、上、阳爻、阳位、阴爻、阴位等是语法语言,卦名、卦辞、爻辞是自然语言。阴、阳初始符号,卦名与卦象的关系,卦辞爻辞对卦象爻象的例说性,决定了《周易》符号系统的类比推理属性。《周易》类比推理的方法,主要有据象推理、据辞推理、象辞结合推理,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推理者的经验性和悟性是提高类推结论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周易;符号系统;类比推理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7-0126-06
  作者简介:周山,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35)
  
  在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周易》这部流传了三千年之久而能完整地保留至今的古书,一直被现代学者视为占筮书而难登大雅之堂。一方面承认其为封建时期的官学典籍,另一方面又认为是占筮书而弃之如蔽履,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的劳思光先生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80年代以来,《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一方面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周易》流传本及地下发掘出来的《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的专著、论文,数量空前、质量很高;另一方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人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尽管如此,在随后出版的一些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专著或教材中,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易学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采纳。
  在易学研究及中国逻辑史研究队伍中,一些学者对《周易》的逻辑属性产生歧见。本人不只一次发现,有学者在研究《周易》符号系统时,或隐或显地将其作为演绎系统加以分析讨论。最近读到一篇《卦象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研究》的文章,认为《周易》的“易卦中不仅有传统的易象逻辑形态而且有现代的数理逻辑形态。易卦若是除去神秘的象征意义,其卦象便是精良的推理工具。易卦是一种完备的二值逻辑体系,每一个卦象就是一组真值表”。这里且不去追究所谓的“传统的易象逻辑形态”是否即易卦“神秘的象征意义”,只追究所谓的“有现代的数理逻辑形态”、卦象为“精良的推理工具”、易卦为“完备的二值逻辑体系”、“真值表”云云,可知是把《周易》作为演绎逻辑了。当然,该文作者在这之前还有“若是”之言:“易卦若是除去神秘的象征意义”。只是,易卦一旦除去象征意义,还是“易卦”,还是《周易》吗?
  《周易》作为人类最早的符号系统,作为规范、影响华夏民族思维方式、帮助华夏子孙决疑解难的工具书,其逻辑属性自应从《周易》文本中梳理,从三千年的流传史中印证。
  
  一、《周易》推理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西方数理逻辑即符号逻辑的体系结构,大致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对象语言,即某种特定的人为的符号语言,这是需要被讨论的语言;二是语法语言,这是在讨论对象语言时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又称元语言;三是元元语言,是讨论元语言时所使用的语言。《周易》推理系统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三种语言,也可以借用西方符号逻辑中对三种语言的冠名加以表达,但是其属性与功能,则有所不同。
  1、对象语言:卦象爻象。《周易》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符号推理系统,因为它的核心部分是六十四个六爻重卦(用数理逻辑中的语言表达叫做“符号集”)。不仅这六十四个重卦都是需要讨论的对象,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爻画也是需要讨论的对象。只有对所有的卦象和爻象都进行了讨论,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周易》这个符号系统。所以,六十四个重卦卦象及其爻象便是《周易》推理系统中的“对象语言”。读懂了这些对象语言,也就读懂了《周易》。
  2、语法语言:例如,六、九、初、上、阳爻、阴爻、内卦、外卦、经卦、复卦(重卦)、本卦、之卦、位、中、应、乘、承、据、比,等等。这些既是《周易》推理系统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解读《周易》中的卦象爻象时必不可少的元语言。将这些元语言视为《周易》符号推理系统中的“语法语言”,也是比较合适的。这些语法语言,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需要解释才能明白的。按西方符号逻辑的说法,说明这些“语法语言”的语言被冠之以“元元语言”。但是在《周易》符号推理系统中,这类语言被淡化了,因为还有一种分量很重的自然语言可以取代,这就是卦名及其卦爻辞。
  3、自然语言:卦名、卦辞、爻辞。《周易》又被称为《易经》而榜列诸经之首,是因为卦名卦辞爻辞的缘故,卦辞爻辞就是《周易》的经文。魏晋玄学的旗手王弼说:“言者,明象者也。”“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言,即自然语言,这里指卦名卦辞爻辞。意思是,卦名卦辞爻辞的作用是说明卦象爻象;这些自然语言是根据卦象爻象而写的,可以通过这些自然语言去认识卦象爻象所蕴含的意义。王弼的这一解读,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西方传统逻辑中的那些自然语言与抽象的逻辑格式关系,人们正是通过自然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到了直言三段论的六十四式中为什么只有十九种有效式等逻辑知识。并且,人们一旦理解了这些逻辑知识,便可以忘掉那些具体例说性的自然语言,在以后的思维实践中只需记住这些逻辑知识而使正确的逻辑思维成为自觉。这也正如王弼所说的:“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些怀着“与其信古,不如疑古、稽古”心态的学者,对《周易》中的这些经文的来历及其作用产生了怀疑。以研究《周易》著名的李镜池先生对《周易》卦、爻辞的成因作这样一个推测:“卦、爻辞乃卜史的卜筮记录。”所以,“卦、爻辞中,很有些不相连属的词句,……若硬要把它附会成一种相连贯的意义,那就非大加穿凿不可”。这样的推测,自然不认可卦、爻辞是“言生于象”了。又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李镜池先生终于推翻了卦、爻辞乃“卜筮记录”的看法,不仅认识到卦、爻辞是出于编者的匠心编著,既反映了周人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历史现实,又发挥了编著者相当进步的哲学思想,而且认识到“卦名和卦辞全有关系。其中多数,每卦有一个中心思想,卦名是它的标题”。
  虽然在认识上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但是李先生还是没有把卦名、卦辞、爻辞与卦象爻象联系起来解读,没有认识到这些经过精心编著的自然语言是对卦象爻象这些对象语言的例说,有些卦辞、爻辞中,甚至并列有两个或三个例说。“明象”是这些自然语言的“本职工作”;由于这些卦、爻辞是三千年前的自然语言,所涉内容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先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生活与理念,便成为今人研究商周古史的最珍贵资料。

[2] [3]